這種沉悶的,猶如木頭砸在地麵上的聲音,在萬籟俱寂的夜裏十分明顯。
不用看都知道,那個老婦人被對方了奪去了性命?
一絲冷汗順著鄭博文的額頭就流淌了下來,他這是假李逵遇到了真旋風。和自己不一樣,對方真的是那種不拿人命當回事的匪徒!
這人說殺就殺了,直截了當,一點都不拖泥帶水。換成是他自己,能嗎?
鄭博文捫心自問,他肯定是下不去手的,畢竟不是專業的,該有的操守還是有的,不都講究冤有頭債有主嘛?可要是留下老婦人的性命那該怎麽辦?被她撞見了自己殺人,那不是留下了證據......
鄭博文覺得自己想的有點遠,現在的問題是——那個黑衣人的態度,換個角度想,他會不會也因為自己看到了對方,而要對他下毒手,殺人滅口。
鄭博文在心裏琢磨著他要不要逃,那人雖然堵在了門外,可屋裏還有兩扇窗戶.......
就在他思緒紛亂間,那個黑影“唰”的一聲又回來了。
那人頭上戴著一條黑色的麵罩,和電影橋段中打家劫舍的劫匪幾乎沒有不同,整個身體都籠罩在黑衣之下,隻露出一對冷峻的雙眼。
鄭博文往後挪了挪,將後背依靠在牆壁上,這會兒,他的手心裏全是汗。
那個黑衣人進屋之後,看也沒看鄭博文一眼,徑直進了內間。他也沒問鄭博文什麽話,直接點燃了屋裏的蠟燭,隨後就在房間裏翻找起來。
果然是入室搶劫殺人越貨的悍匪!
這人在歪嘴的房間裏一陣亂翻,床底下、櫃子裏,但凡是能藏東西的地方都叫他翻了個遍。
這歪嘴別看隻是一個普通的偽軍警察,可這私藏的財產還真不少,隻見地麵上零零散散的擺放著不少的珠寶、大錢、還有幾根小黃魚。
正所謂財帛動人心,清酒紅人臉。看到這麽多的外財,鄭博文心中反而更加驚悚起來,財不外露的道理誰都懂,這個黑衣人當著自己的麵,這麽肆無忌憚的點鈔,分明是不想留下任何的活口。
鄭博文猶豫了一下,慢慢的抬起腳,就要往外挪動,誰知道他剛動一下,那個黑衣人連頭也沒回,居然就發現了他的異常。
“別動!”這人聲音又幹又啞,聽著倒像是一個老頭的聲音。
鄭博文又哪會聽他的,聽到這人的話,非但沒有停下來,反倒是撒開腿就往外跑。
然而,沒等他跑出去幾步,鄭博文就覺得自己的後脖領被人抓住,還沒等他反應過來,他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整個人就被對方掄起來摔倒在了地麵上。
“噗通!”
過去的地麵可都是用石板拚成的,被人掄起了摔回到地上,這一下就把他摔的眼冒金星,兩耳發潰。
就像身上的骨頭都被人摔散了,渾身上下沒有一處不疼的地方,他的眼淚都差點掉下來。
“小崽子,不聽話,就是這個下場!”那個黑衣人蹲在了他的身前,用幹巴巴的語調說道。
“你想幹什麽?”鄭博文這會兒也不怕了,左右都是一個死字,對方身手了得,就算再來兩個自己都不是這人的對手。
“嘿嘿,小崽子,你自己殺了人,還問我想要幹什麽?”那人嘿嘿的陰笑著說道。
“膽子可真不小,你多大了,十二還是十三,小小年紀這麽大的戾氣,長大了如何了得?”
鄭博文心說,和你這種心狠手辣的人相比,我這才哪到哪?不過眼下形勢逼人,由不得他不低頭。
“前輩,大俠,我和你往日無怨近來無仇,更何況殺了這人,與您的目的並不衝突吧?”鄭博文開口說道。
“你怎麽知道不衝突?若不是你,我又怎麽會動手殺人?”黑衣人卻不領他的情,開口質問道。
拜托你連人家老太太都沒放過!一比就知道誰才是心狠手辣之徒。
不過這種話鄭博文當然不會信,形勢逼人,他也沒法去反駁。如今他是魚肉人家是刀俎,生殺與否都掌握在對方的手中。
看到鄭博文沒有接話,那人嘿嘿一笑,“放心,我不會要你的性命!我燕子李三,專殺為非作歹之徒,截那不義之財。你一個小屁孩子,我還不至於是非不辨,善惡不分!”
“我雖不知道你與那小子到底是什麽恩怨,不過看在你我也算是同謀一回的份上,按照道上的規矩,剩下的這點東西你便自取了吧!”說完那人把地上的東西隨意的往包裹中一卷,留了一部分在地上,然後便徑直朝外走去。
這人竟然是燕子李三?鄭博文呆立在當場。
這燕子李三據說是河西省保鼎市涿州人,原名叫李景華,自幼隨叔父落戶滄州。由於他有時把偷來的東西分給窮人一些,所以被人稱作是義盜。
民間傳聞這人有一手絕頂的輕功,翻越四五米高的院牆猶如平地。沒想到自己竟然遇到的是這個人,難怪他摔自己跟玩似的。
鄭博文剛追出去,就見那燕子李三兩隻腳在院牆上唰唰的踩了兩下,便輕巧的就越上了牆頭,隨後他便如同乳燕投林一般,整個人沒入黑暗中消失不見。
鄭博文看的目瞪口呆,過去的院牆為了防賊修的都很高,差不多有三米到三米半左右。他在後世的一些自媒體上也不是沒看過有人能夠翻越這種程度的高牆,隻是那種類似於跑酷的翻越,基本上都要手腳並用,而剛剛燕子李三完全就是靠的腳力,他上牆的動作幾乎是行雲流水一般。
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輕功?
近幾年來,隨著國內技擊技術的沒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功夫的真實性。很多人認為武術從本質上講,不過就是“舞術”,功夫沒有任何實戰能力,隻能看不能打。
甚至一些民國時期的武術大家,諸如形意孫祿堂、神槍李書文、“半步崩拳”郭雲深,也都被質疑是話本和民間傳說的誇大虛詞。
如今看到燕子李三的功夫,鄭博文覺得過去的功夫隻怕並不是現代武術那種花架子。現代武術的沒落,一方麵是技擊技術的失傳,另一方麵也可能和時代背景息息相關。
畢竟俠以武犯禁,和平年代講究的是安穩、繁榮,那些整日裏打打殺殺的武人難免要受到zf的監管和壓製。
也許正是這些種種才導致了功夫的沒落。
不用看都知道,那個老婦人被對方了奪去了性命?
一絲冷汗順著鄭博文的額頭就流淌了下來,他這是假李逵遇到了真旋風。和自己不一樣,對方真的是那種不拿人命當回事的匪徒!
這人說殺就殺了,直截了當,一點都不拖泥帶水。換成是他自己,能嗎?
鄭博文捫心自問,他肯定是下不去手的,畢竟不是專業的,該有的操守還是有的,不都講究冤有頭債有主嘛?可要是留下老婦人的性命那該怎麽辦?被她撞見了自己殺人,那不是留下了證據......
鄭博文覺得自己想的有點遠,現在的問題是——那個黑衣人的態度,換個角度想,他會不會也因為自己看到了對方,而要對他下毒手,殺人滅口。
鄭博文在心裏琢磨著他要不要逃,那人雖然堵在了門外,可屋裏還有兩扇窗戶.......
就在他思緒紛亂間,那個黑影“唰”的一聲又回來了。
那人頭上戴著一條黑色的麵罩,和電影橋段中打家劫舍的劫匪幾乎沒有不同,整個身體都籠罩在黑衣之下,隻露出一對冷峻的雙眼。
鄭博文往後挪了挪,將後背依靠在牆壁上,這會兒,他的手心裏全是汗。
那個黑衣人進屋之後,看也沒看鄭博文一眼,徑直進了內間。他也沒問鄭博文什麽話,直接點燃了屋裏的蠟燭,隨後就在房間裏翻找起來。
果然是入室搶劫殺人越貨的悍匪!
這人在歪嘴的房間裏一陣亂翻,床底下、櫃子裏,但凡是能藏東西的地方都叫他翻了個遍。
這歪嘴別看隻是一個普通的偽軍警察,可這私藏的財產還真不少,隻見地麵上零零散散的擺放著不少的珠寶、大錢、還有幾根小黃魚。
正所謂財帛動人心,清酒紅人臉。看到這麽多的外財,鄭博文心中反而更加驚悚起來,財不外露的道理誰都懂,這個黑衣人當著自己的麵,這麽肆無忌憚的點鈔,分明是不想留下任何的活口。
鄭博文猶豫了一下,慢慢的抬起腳,就要往外挪動,誰知道他剛動一下,那個黑衣人連頭也沒回,居然就發現了他的異常。
“別動!”這人聲音又幹又啞,聽著倒像是一個老頭的聲音。
鄭博文又哪會聽他的,聽到這人的話,非但沒有停下來,反倒是撒開腿就往外跑。
然而,沒等他跑出去幾步,鄭博文就覺得自己的後脖領被人抓住,還沒等他反應過來,他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整個人就被對方掄起來摔倒在了地麵上。
“噗通!”
過去的地麵可都是用石板拚成的,被人掄起了摔回到地上,這一下就把他摔的眼冒金星,兩耳發潰。
就像身上的骨頭都被人摔散了,渾身上下沒有一處不疼的地方,他的眼淚都差點掉下來。
“小崽子,不聽話,就是這個下場!”那個黑衣人蹲在了他的身前,用幹巴巴的語調說道。
“你想幹什麽?”鄭博文這會兒也不怕了,左右都是一個死字,對方身手了得,就算再來兩個自己都不是這人的對手。
“嘿嘿,小崽子,你自己殺了人,還問我想要幹什麽?”那人嘿嘿的陰笑著說道。
“膽子可真不小,你多大了,十二還是十三,小小年紀這麽大的戾氣,長大了如何了得?”
鄭博文心說,和你這種心狠手辣的人相比,我這才哪到哪?不過眼下形勢逼人,由不得他不低頭。
“前輩,大俠,我和你往日無怨近來無仇,更何況殺了這人,與您的目的並不衝突吧?”鄭博文開口說道。
“你怎麽知道不衝突?若不是你,我又怎麽會動手殺人?”黑衣人卻不領他的情,開口質問道。
拜托你連人家老太太都沒放過!一比就知道誰才是心狠手辣之徒。
不過這種話鄭博文當然不會信,形勢逼人,他也沒法去反駁。如今他是魚肉人家是刀俎,生殺與否都掌握在對方的手中。
看到鄭博文沒有接話,那人嘿嘿一笑,“放心,我不會要你的性命!我燕子李三,專殺為非作歹之徒,截那不義之財。你一個小屁孩子,我還不至於是非不辨,善惡不分!”
“我雖不知道你與那小子到底是什麽恩怨,不過看在你我也算是同謀一回的份上,按照道上的規矩,剩下的這點東西你便自取了吧!”說完那人把地上的東西隨意的往包裹中一卷,留了一部分在地上,然後便徑直朝外走去。
這人竟然是燕子李三?鄭博文呆立在當場。
這燕子李三據說是河西省保鼎市涿州人,原名叫李景華,自幼隨叔父落戶滄州。由於他有時把偷來的東西分給窮人一些,所以被人稱作是義盜。
民間傳聞這人有一手絕頂的輕功,翻越四五米高的院牆猶如平地。沒想到自己竟然遇到的是這個人,難怪他摔自己跟玩似的。
鄭博文剛追出去,就見那燕子李三兩隻腳在院牆上唰唰的踩了兩下,便輕巧的就越上了牆頭,隨後他便如同乳燕投林一般,整個人沒入黑暗中消失不見。
鄭博文看的目瞪口呆,過去的院牆為了防賊修的都很高,差不多有三米到三米半左右。他在後世的一些自媒體上也不是沒看過有人能夠翻越這種程度的高牆,隻是那種類似於跑酷的翻越,基本上都要手腳並用,而剛剛燕子李三完全就是靠的腳力,他上牆的動作幾乎是行雲流水一般。
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輕功?
近幾年來,隨著國內技擊技術的沒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功夫的真實性。很多人認為武術從本質上講,不過就是“舞術”,功夫沒有任何實戰能力,隻能看不能打。
甚至一些民國時期的武術大家,諸如形意孫祿堂、神槍李書文、“半步崩拳”郭雲深,也都被質疑是話本和民間傳說的誇大虛詞。
如今看到燕子李三的功夫,鄭博文覺得過去的功夫隻怕並不是現代武術那種花架子。現代武術的沒落,一方麵是技擊技術的失傳,另一方麵也可能和時代背景息息相關。
畢竟俠以武犯禁,和平年代講究的是安穩、繁榮,那些整日裏打打殺殺的武人難免要受到zf的監管和壓製。
也許正是這些種種才導致了功夫的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