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陽元噴射後,飛鳶都會劇烈加速,然後有一段減速滑翔期逐漸過渡,便是下一次再加速。
這種變速的過程,最是折磨人。
等到陽元噴射第八次的時候,慶雲已經是吐得神智恍惚。
此時突然一陣警鈴大作,本是暅之預設好的機關,
按照飛行路線,此刻慶雲應已進入了少室山區,需要手動修正方向,特此提醒,以免觸壁。
慶雲努力地想抬頭望向前方,卻被風將眼瞼都被吹得向下翻起,一副吊死鬼得模樣。
他隻是在潛意識裏感覺到右側視野一黑,忙猛地向左推了一把舵,誰知道正好趕上陽元噴射,那飛鳶忽然一個大轉向,直接折向了南方。
峻極峰頂的祖暅之端著千裏鏡,將這一幕看得真切,心中暗道一聲不好!
他並沒有乘坐這樣高速載具的經驗,所以對高速下人體的種種不適無法考慮周全,可能也算是設計上的一個小缺失。
但是這個缺失一旦造成後果,那就無法再加上那個“小”字。
在結果麵前,隻有失敗和成功,沒有大問題和小失誤的差別。
慶雲此時已經上了賊船,求天求地,那都沒有,隻能設法自救。
他忽然急中生智,拔出了斬蛇山莊得來的鬆紋古劍,嘭地刺在了托住自己身體的隔板上。
明晃晃的劍身倒映出前方景物,慶雲隻要低頭便能辨認個大概。
雖然所見均為鏡像,和他掌舵的方向左右異位,但略作適應,勉強也可以控製。
此時左方異峰突起,直插天雲,正是七十二峰之極險——紫霄絕壁。
飛鳶剛剛經過第九次加速,勢頭正勁,徑直便衝向了紫霄峰。
慶雲避過迎麵勁風,深吸了一口氣,左臂發力,急打了個滿舵。
隻聽哢嚓一聲,控製方向的舵軸在慶雲和強風的角力下忽然折斷,碎斷的舵軸卡死在了平衡機關裏,倒也是勉強完成了這一次轉向。
飛鳶堪堪擦著險峰飛過,鳶翼直接斬斷了一顆山鬆的樹冠。
雖然鳶翼用的木料非常結實,但是受到這樣高速的撞擊依然還是有所損傷。
舵軸和機翼都已經受損,飛鳶的方向頓時失去了控製。
最要命得是,就在這個時候,第十推發動了!
在對峰觀望的暅之此時麵如死灰,看著千裏鏡中那如風中芭蕉般飄擺不定的飛鳶,心中暗暗念叨,五弟,五弟,但願你真地認真看過了操作說明書。
慶雲是個乖孩子,自然不會忘記二哥的囑托。
更何況,他也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拉動了緊急情況操作杆。
飛鳶轟地一聲崩裂,自棄了兩扇大翼與方向舵,隻留下一對副翼,變成了一個簡易的三角形滑翔器。
慶雲需要利用連杆,控製方向,滑行最後一段,在目標山峰的低處,找尋合適的落腳處。
滑翔的速度,比起方才那種幾乎要脫離宇宙速度的折磨實在是愜意太多,慶雲甚至還有閑暇欣賞兩旁山色。
他望見遠處三峰如鼎爐而立,上麵隱約有幾間茅舍禪院,知道目標已是近在眼前。
隻是滑翔翼的升力已然不足,他仔細觀察一番,終於發現白雲峰的山腰處似乎有有一處緩坡,兩間草廬,於是便調整了方向,緩緩向那裏飄落。
<a id="wzsy" href="http://www.loubiqu.net">loubiqu.net</a>
日麗風和,炊煙漸近,慶雲已經能看到坐在地上戲耍的兩名幼童。
一名是女童,另一名似乎也是女童。
慶雲忽然想起了三六九,會不會?
眼看著劃翼慢慢悠悠慢慢悠悠就往山壁上挨了過去,慶雲離地卻還有十來丈高。
若是將滑翔翼急轉,定會失了平衡,
此刻已經沒有餘地再盤旋幾圈了。
慶雲正急得渾身冒汗,忽然望見那兩名女童似乎是在玩沙,於是銀牙一咬,就拉動了彈出裝置。
隻聽嘭得一聲,支撐板猛得一彈,慶雲連人帶著所有安全縛帶翻了起來。
安全縛帶拉動了支撐板上的蒙皮——
那些慶雲本以為隻是為了舒適度才設計上去的土得掉渣的玩意兒。
可是那些縛帶的長短,連接的位置都,仿佛都是經過精確計算的,
有的先吃力,有的後吃力,竟然形成一種奇妙的動作順序,將那張蒙皮層層打開。
所有短索在拉開後全部繃斷,隻留下最後的十六根長索,竟然將那張皮墊拉成了一隻丈許方圓的大皮冠。
這麽大的皮冠當然無法整張縫製,但是接縫處都經過嚴密的疊縫,又浸過桐油,竟然毫無破綻,密不透風,在慶雲下落的衝力下鼓脹成半球形,頓時將他急速下墜的身體提吊在半空。
雖然他仍是在緩緩墜落,但顯然已沒有了危險。
慶雲仰起頭看著黑壓壓的皮棚,心裏暗暗嘀咕道:
我的天,這哪裏是什麽九成的把握。
有這樣雙保險的設計,怕是想作死都難吧?
隻聽喀嚓一聲,那沒了主的滑翔翼撞上了山崖,碎成幾塊。
將兩位小朋友驚得忙不迭起身查看。
卻看見天上飄下個怪哥哥,背上背了個龜殼似得黑披風,像極了傳說裏的黑山小妖,翱翔撲落。
那名大些的女娃嚇得當時就哭了出來,也不敢跑,仰著頭在那裏嚎啕。
身邊那名小些的女娃,看上去不過才八九歲年紀,反倒是頗為鎮定。
也許是因為那頂皮冠將陽光完全遮住的緣故,那小女孩此刻竟可抬頭與他對視。
這四目相交,那女孩兒的神色倒沒什麽變化,反到是慶雲心頭,噗通一跳。
》》》》》敲黑板時間《《《《《
關於大表麵積傘裝物可以在下落中起到緩衝作用,全世界最早提及這一現象的科學專著成於中國,這本書叫做《史記》,記載的第一位跳傘者就是我們的舜王。“瞽叟尚複欲殺之,使舜上塗廩,瞽叟從下縱火焚廩。舜乃以兩笠自捍而下,去,得不死。”當時他用兩個鬥笠,從著火的米倉上跳下。著了火還要燒半天的米倉,那怎麽也得幾丈高了,既然說他“未死”,就說明那是一個致死高度。最後舜帝因鬥笠未死,說明當時的人對這種增大空氣接觸麵積以增加阻力對抗重力的現象,已經有了認知。但是打開式降落傘還是很難製作的,先導式複式傘的原理太複雜,古人尚無法製作,隻能在力學動作上做文章,也就是本文提到的長短法。
好了,我們回到稻荷山古墳金錯鐵劍的世係解讀,
一代目:オホヒコ(意富比垝)比定為大彥命王子上文已經有提過。
二代目:タカリのスクネ(多加利足尼)タカリ是劫掠的意思,の是“的”,足尼就是前文講過的宿禰,也就是老君。這個叫做劫掠老君的人,並不在大彥命史載子係裏。但是根據三代目可以溯源出此人應是書記中大彥命之子大稻腰命。命,和宿禰一樣都是稱呼詞,史稱大稻,很有可能是大盜的美化版。
三代目:テヨカリワケ(弖已加利獲居)テヨ代表終結,カリ是雁的意思,獲居也是稱呼名,相當於老祖,前輩。此人應該是《政事要略》《高橋氏文》中提到過的大稻腰命之子磐陸六雁命。在《常陸風土記》中,有記載一名叫五雁命的武士,當著景行天皇的麵又射落一雁獻上。日本大多數學者都認為此人便是後來的六雁命,也就是落雁老祖。此人史實關聯程度很高,因此關於二代目的推斷也站得住腳。同時,磐陸六雁命也是(古)高橋氏和阿倍氏供奉的先祖。
四代目:タカヒシ(タカハシ)ワケ(多加披次獲居)高橋老祖タカハシ就是高橋。不過當時的高橋氏和日本今日的大姓高橋氏不屬一支,前文已經有所交待。
五代目:タサキワケ(多沙鬼獲居)直譯的話是田崎老祖,應該是《先代舊事本紀》記載中,築紫國的初代國造,大彥命的後裔,田道命。《本紀》中記載田道明為5代孫,但另有《古代豪族係圖集覽》記作3代孫。鐵劍譜係為4代孫。蓋細處不察,微謬耳。
六代目:ハテヒ(半弖比)這個人沒有直接的曆史資料指向,但是在大彥命後人西角景家家譜中,有八背直一人,是應神天皇的膳大伴,也就是阿倍家後來世襲操持的活計。直是加姓(與宿禰,真人同),所以這個叫八背的人應該就是六代目正主,也是阿倍氏的先人。
七代目:カサヒヨ(カサハラ)(加差披餘)這個人就有點奇怪了,並沒有使用老君,老祖的敬語稱呼。カサハラ用漢字翻寫過來是嵩鵯。鵯是一種候鳥。這個沒有敬語稱號的人,很可能是來嵩山留學,自起的名號?本作便作此猜想。
八代目:ヲワケ(乎獲居)翻譯過來是——猿老祖。也就是本作所提由猿公養大的猿飛。
這把劍出現在阿倍家的祖墓裏(按照時間判斷,就是繼體天皇時期,大約應是本作中阿倍三六九下一代人的墓葬),從一代到六代都是阿倍氏的遠祖,所以後麵幾代沒有帶氏的這幾位仁兄,應該都從阿倍氏。
關於這個阿倍氏,到了後文還能揭開一樁日本曆史記載中的隱秘,隨著情節推進,我們再談。
這裏我們再講完銘文最後一段,說這把劍的主人家“世為杖刀人首”,這講的是大彥命的後裔春日家,在史上世為刀杖人首。“奉事來至今獲加多支鹵大王寺在斯鬼宮時”,其中加多支鹵大王,按照年代和本名,比定位雄略天皇。雄略天皇死於479年,這柄劍鑄於471年(辛亥)7月,為什麽影射雄略天皇已入鬼宮,這個事兒後文會補。但由於這一段是冷門史,不事先略作鋪墊,眾看官到時候也撈不回來,故表作一記。
這把鐵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正反麵前39字錯金和後麵幾個字錯金金銀含量不同,這一點是經過現代分析鑒定的。日本相關學者還想不明白這事兒,啊,其實是因為錯金的匠人第一次料沒偷足。這是記載於中國“著名學者”掃葉僧學術專著《蘭若蟬聲》中的觀點。
這種變速的過程,最是折磨人。
等到陽元噴射第八次的時候,慶雲已經是吐得神智恍惚。
此時突然一陣警鈴大作,本是暅之預設好的機關,
按照飛行路線,此刻慶雲應已進入了少室山區,需要手動修正方向,特此提醒,以免觸壁。
慶雲努力地想抬頭望向前方,卻被風將眼瞼都被吹得向下翻起,一副吊死鬼得模樣。
他隻是在潛意識裏感覺到右側視野一黑,忙猛地向左推了一把舵,誰知道正好趕上陽元噴射,那飛鳶忽然一個大轉向,直接折向了南方。
峻極峰頂的祖暅之端著千裏鏡,將這一幕看得真切,心中暗道一聲不好!
他並沒有乘坐這樣高速載具的經驗,所以對高速下人體的種種不適無法考慮周全,可能也算是設計上的一個小缺失。
但是這個缺失一旦造成後果,那就無法再加上那個“小”字。
在結果麵前,隻有失敗和成功,沒有大問題和小失誤的差別。
慶雲此時已經上了賊船,求天求地,那都沒有,隻能設法自救。
他忽然急中生智,拔出了斬蛇山莊得來的鬆紋古劍,嘭地刺在了托住自己身體的隔板上。
明晃晃的劍身倒映出前方景物,慶雲隻要低頭便能辨認個大概。
雖然所見均為鏡像,和他掌舵的方向左右異位,但略作適應,勉強也可以控製。
此時左方異峰突起,直插天雲,正是七十二峰之極險——紫霄絕壁。
飛鳶剛剛經過第九次加速,勢頭正勁,徑直便衝向了紫霄峰。
慶雲避過迎麵勁風,深吸了一口氣,左臂發力,急打了個滿舵。
隻聽哢嚓一聲,控製方向的舵軸在慶雲和強風的角力下忽然折斷,碎斷的舵軸卡死在了平衡機關裏,倒也是勉強完成了這一次轉向。
飛鳶堪堪擦著險峰飛過,鳶翼直接斬斷了一顆山鬆的樹冠。
雖然鳶翼用的木料非常結實,但是受到這樣高速的撞擊依然還是有所損傷。
舵軸和機翼都已經受損,飛鳶的方向頓時失去了控製。
最要命得是,就在這個時候,第十推發動了!
在對峰觀望的暅之此時麵如死灰,看著千裏鏡中那如風中芭蕉般飄擺不定的飛鳶,心中暗暗念叨,五弟,五弟,但願你真地認真看過了操作說明書。
慶雲是個乖孩子,自然不會忘記二哥的囑托。
更何況,他也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拉動了緊急情況操作杆。
飛鳶轟地一聲崩裂,自棄了兩扇大翼與方向舵,隻留下一對副翼,變成了一個簡易的三角形滑翔器。
慶雲需要利用連杆,控製方向,滑行最後一段,在目標山峰的低處,找尋合適的落腳處。
滑翔的速度,比起方才那種幾乎要脫離宇宙速度的折磨實在是愜意太多,慶雲甚至還有閑暇欣賞兩旁山色。
他望見遠處三峰如鼎爐而立,上麵隱約有幾間茅舍禪院,知道目標已是近在眼前。
隻是滑翔翼的升力已然不足,他仔細觀察一番,終於發現白雲峰的山腰處似乎有有一處緩坡,兩間草廬,於是便調整了方向,緩緩向那裏飄落。
<a id="wzsy" href="http://www.loubiqu.net">loubiqu.net</a>
日麗風和,炊煙漸近,慶雲已經能看到坐在地上戲耍的兩名幼童。
一名是女童,另一名似乎也是女童。
慶雲忽然想起了三六九,會不會?
眼看著劃翼慢慢悠悠慢慢悠悠就往山壁上挨了過去,慶雲離地卻還有十來丈高。
若是將滑翔翼急轉,定會失了平衡,
此刻已經沒有餘地再盤旋幾圈了。
慶雲正急得渾身冒汗,忽然望見那兩名女童似乎是在玩沙,於是銀牙一咬,就拉動了彈出裝置。
隻聽嘭得一聲,支撐板猛得一彈,慶雲連人帶著所有安全縛帶翻了起來。
安全縛帶拉動了支撐板上的蒙皮——
那些慶雲本以為隻是為了舒適度才設計上去的土得掉渣的玩意兒。
可是那些縛帶的長短,連接的位置都,仿佛都是經過精確計算的,
有的先吃力,有的後吃力,竟然形成一種奇妙的動作順序,將那張蒙皮層層打開。
所有短索在拉開後全部繃斷,隻留下最後的十六根長索,竟然將那張皮墊拉成了一隻丈許方圓的大皮冠。
這麽大的皮冠當然無法整張縫製,但是接縫處都經過嚴密的疊縫,又浸過桐油,竟然毫無破綻,密不透風,在慶雲下落的衝力下鼓脹成半球形,頓時將他急速下墜的身體提吊在半空。
雖然他仍是在緩緩墜落,但顯然已沒有了危險。
慶雲仰起頭看著黑壓壓的皮棚,心裏暗暗嘀咕道:
我的天,這哪裏是什麽九成的把握。
有這樣雙保險的設計,怕是想作死都難吧?
隻聽喀嚓一聲,那沒了主的滑翔翼撞上了山崖,碎成幾塊。
將兩位小朋友驚得忙不迭起身查看。
卻看見天上飄下個怪哥哥,背上背了個龜殼似得黑披風,像極了傳說裏的黑山小妖,翱翔撲落。
那名大些的女娃嚇得當時就哭了出來,也不敢跑,仰著頭在那裏嚎啕。
身邊那名小些的女娃,看上去不過才八九歲年紀,反倒是頗為鎮定。
也許是因為那頂皮冠將陽光完全遮住的緣故,那小女孩此刻竟可抬頭與他對視。
這四目相交,那女孩兒的神色倒沒什麽變化,反到是慶雲心頭,噗通一跳。
》》》》》敲黑板時間《《《《《
關於大表麵積傘裝物可以在下落中起到緩衝作用,全世界最早提及這一現象的科學專著成於中國,這本書叫做《史記》,記載的第一位跳傘者就是我們的舜王。“瞽叟尚複欲殺之,使舜上塗廩,瞽叟從下縱火焚廩。舜乃以兩笠自捍而下,去,得不死。”當時他用兩個鬥笠,從著火的米倉上跳下。著了火還要燒半天的米倉,那怎麽也得幾丈高了,既然說他“未死”,就說明那是一個致死高度。最後舜帝因鬥笠未死,說明當時的人對這種增大空氣接觸麵積以增加阻力對抗重力的現象,已經有了認知。但是打開式降落傘還是很難製作的,先導式複式傘的原理太複雜,古人尚無法製作,隻能在力學動作上做文章,也就是本文提到的長短法。
好了,我們回到稻荷山古墳金錯鐵劍的世係解讀,
一代目:オホヒコ(意富比垝)比定為大彥命王子上文已經有提過。
二代目:タカリのスクネ(多加利足尼)タカリ是劫掠的意思,の是“的”,足尼就是前文講過的宿禰,也就是老君。這個叫做劫掠老君的人,並不在大彥命史載子係裏。但是根據三代目可以溯源出此人應是書記中大彥命之子大稻腰命。命,和宿禰一樣都是稱呼詞,史稱大稻,很有可能是大盜的美化版。
三代目:テヨカリワケ(弖已加利獲居)テヨ代表終結,カリ是雁的意思,獲居也是稱呼名,相當於老祖,前輩。此人應該是《政事要略》《高橋氏文》中提到過的大稻腰命之子磐陸六雁命。在《常陸風土記》中,有記載一名叫五雁命的武士,當著景行天皇的麵又射落一雁獻上。日本大多數學者都認為此人便是後來的六雁命,也就是落雁老祖。此人史實關聯程度很高,因此關於二代目的推斷也站得住腳。同時,磐陸六雁命也是(古)高橋氏和阿倍氏供奉的先祖。
四代目:タカヒシ(タカハシ)ワケ(多加披次獲居)高橋老祖タカハシ就是高橋。不過當時的高橋氏和日本今日的大姓高橋氏不屬一支,前文已經有所交待。
五代目:タサキワケ(多沙鬼獲居)直譯的話是田崎老祖,應該是《先代舊事本紀》記載中,築紫國的初代國造,大彥命的後裔,田道命。《本紀》中記載田道明為5代孫,但另有《古代豪族係圖集覽》記作3代孫。鐵劍譜係為4代孫。蓋細處不察,微謬耳。
六代目:ハテヒ(半弖比)這個人沒有直接的曆史資料指向,但是在大彥命後人西角景家家譜中,有八背直一人,是應神天皇的膳大伴,也就是阿倍家後來世襲操持的活計。直是加姓(與宿禰,真人同),所以這個叫八背的人應該就是六代目正主,也是阿倍氏的先人。
七代目:カサヒヨ(カサハラ)(加差披餘)這個人就有點奇怪了,並沒有使用老君,老祖的敬語稱呼。カサハラ用漢字翻寫過來是嵩鵯。鵯是一種候鳥。這個沒有敬語稱號的人,很可能是來嵩山留學,自起的名號?本作便作此猜想。
八代目:ヲワケ(乎獲居)翻譯過來是——猿老祖。也就是本作所提由猿公養大的猿飛。
這把劍出現在阿倍家的祖墓裏(按照時間判斷,就是繼體天皇時期,大約應是本作中阿倍三六九下一代人的墓葬),從一代到六代都是阿倍氏的遠祖,所以後麵幾代沒有帶氏的這幾位仁兄,應該都從阿倍氏。
關於這個阿倍氏,到了後文還能揭開一樁日本曆史記載中的隱秘,隨著情節推進,我們再談。
這裏我們再講完銘文最後一段,說這把劍的主人家“世為杖刀人首”,這講的是大彥命的後裔春日家,在史上世為刀杖人首。“奉事來至今獲加多支鹵大王寺在斯鬼宮時”,其中加多支鹵大王,按照年代和本名,比定位雄略天皇。雄略天皇死於479年,這柄劍鑄於471年(辛亥)7月,為什麽影射雄略天皇已入鬼宮,這個事兒後文會補。但由於這一段是冷門史,不事先略作鋪墊,眾看官到時候也撈不回來,故表作一記。
這把鐵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正反麵前39字錯金和後麵幾個字錯金金銀含量不同,這一點是經過現代分析鑒定的。日本相關學者還想不明白這事兒,啊,其實是因為錯金的匠人第一次料沒偷足。這是記載於中國“著名學者”掃葉僧學術專著《蘭若蟬聲》中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