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公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怎麽會是他,怎麽可能是他?


    李玄宗,乃是當今武當派的長老,也是武當派開宗祖師三豐真人張全一少數幾個還存活世上的親傳弟子之一。


    張三豐真人不但武學博大精深,創立的武當派威震江湖,江湖上有“拳出少林,劍歸武當”之說,而且此人精通道法,據傳曾經死而複生,懂得長生之術,乃是得道的高人。


    他一生淡泊名利,最是不喜歡與官府朝廷打交道,一心修行,推廣道教。洪武初年間,太祖皇帝朱元璋聞知張三豐已經一百三十歲了,以為異人也,下詔召見,以求長生之術,張三豐卻拒不出山。太祖又派遣使者上山尋訪,遍尋不見。


    到了永樂年間,當今皇上朱棣也數度派人相召,甚至特意命大學士胡廣來武當山暗中查訪。才得知張三豐因不勝煩擾,幾十年前就已經離開武當山,四處雲遊,不知所蹤了。


    如今天下依然時常有著有人見到過張三豐真人的傳聞,不過真真假假,誰也不知道他的仙蹤何處,算起來,如今他應該已經在一百六十歲開外了。


    如此一個一心清修,視名利如浮雲的仙人一般的人物,他的親傳弟子,理當也是一個清高孤傲,仙風道骨的出塵之人,怎麽會,竟然會歸附朝廷,成為皇帝身邊的護衛之人?


    唐太公完全無法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麵對著他的驚訝,李玄宗卻隻是淡淡的一笑,反問道:“很奇怪嗎?為什麽貧道就不能為朝廷做點事情?”


    唐太公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說道:“可是為什麽?難道你也是為了那個神秘的寶藏而來的?”


    李玄宗搖了搖頭,說道:“你們所說的那個什麽寶藏我並不清楚,其實對於皇上所謂的什麽偉大的計劃,什麽天下美好的未來,我也半點都不關心。我這麽做,自然也不是為了我自己的什麽高官厚祿,錦繡前程,我所為的,就隻有一樣,那就是武當。”


    唐太公不太明白:“武當?武當乃是修道之地,為什麽要牽涉進這俗世之中的恩恩怨怨裏來?”


    李玄宗歎道:“武當雖然是修道之地,貧道雖然是修道之人,可是修道避世,卻到底沒有成仙,終歸沒有能脫離塵世。世間之事,雖然複雜多變,卻萬變不離其宗,世間之道,也是殊途同歸,歸根結底,儒釋道原本也道理相通。”


    “儒家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講求的是王治。而我們道家講求個人清靜無為,天下無為而治,卻也從來沒有反對過王治。而皇帝,就是如今的王。不論承不承認,其實武當派未來的興衰榮辱,道教能否發揚光大,其實完全也取決於皇帝的一念之間。”


    “無論是漢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令儒家學說鼎盛一時,還是唐代的推行佛教,令佛教這樣一個舶來品得到蓬勃發展,興盛於天下,其實都取決於當時皇帝的推崇與否。自古以來,這樣的例子簡直數不勝數。”


    “所以,今後武當能否成為道教之宗,道教能都成為全國推崇的國教,自然也


    取決於當今皇上的心思。貧道既然還未能成仙,不能脫塵,自然也難免會被這紅塵俗世所擾,為了武當,為了道教,聽命於當今天下的王,又有什麽好奇怪的?”


    他侃侃而談,口若懸河,似乎說得很有道理,倒令得唐太公一時之間無言以對了。


    唐太公點了點頭,說道:“原來如此,我總算是明白了。”


    李玄宗問道:“你明白了什麽?”


    唐太公說道:“難怪最近聽聞皇上在興建新都北京皇城,國力耗損巨大的情況下,依然準備調集軍民三十萬,在武當山大興土木,建造什麽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的如此浩大工程,如此的厚待武當派,原來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李玄宗笑了笑,並不否認。


    唐太公哼了一聲問道:“既然王全他學劍十年,這麽說來,十年之前你就已經投靠了皇帝?那時候他還隻是燕王,一個小小的藩王而已,何以你便認定他就是今後天下的這個王?”


    李玄宗歎道:“這還是因為貧道認識的一位朋友,十年之前他便斷言當今皇上將為天下之主。”


    唐太公問道:“此人是誰?”


    李玄宗說道:“他就是道衍和尚,當今人稱黑衣宰相的姚廣孝。”


    唐太公皺了皺眉頭,姚廣孝此人是個異人,有許多關於他的奇特的傳聞,唐太公自然也聽說過。


    他不禁問道:“你就如此相信他?”


    李玄宗笑道:“貧道為何不信?當今名相士袁珙曾斷言,道衍此人之相貌,乃劉秉忠之流也。家師早年年青之時,曾在元朝為官,其時與劉秉忠交情甚厚。如今貧道得以與道衍和尚相識相知,正是天道輪回,豈非是天意?”


    “他說燕王此人,身上有真龍之氣,乃麵南坐北之相。並且他承諾,必定會相助燕王得登大寶之位。今日看來,他的預言果真成真了,他也並未食言,貧道也為何會不信他之所言?”


    唐太公搖頭歎道:“所以,其實十年之前你就已經在秘密的相助燕王了?”


    李玄宗笑道:“那時候,燕王殿下的計劃其實已經在緊鑼密鼓的實行當中了,對於武功高強的能人異士,自然十分的渴求。當時他麾下已經有了不少的高手,其中武功最高的,就要數這位薑先生,哦不,東郭先生了。”


    他望了一眼此刻還在失魂落魄的薑慕白一眼,接著說道:“隻不過這位東郭先生自恃武功高強,劍術天下無敵,太過心高氣傲,隻怕遲早會有一天,不服號令,難以駕馭。所以,殿下當時急需另外一位能夠在武功劍術上與這位東郭先生分庭抗禮,相互製衡的人物。在道衍和尚的推薦下,殿下便找到了貧道。”


    “雖然貧道十分願意相助,但是當時貧道因為敗於談下第一劍林隨風之手,失卻了武當至寶鬆紋古劍,因而早武當派中威名受損,不得不放棄爭奪掌門之位,擔任長老一職,難以完全掌控武當全派上下,因而我們之間的合作,隻能秘密進行。”


    “貧道對於此事一直耿耿於懷,為了從聽濤山莊林隨風手中奪


    回鬆紋古劍,重新掌控武當,貧道不得不開始了一個漫長的計劃,而這個計劃的執行者,便是貧道的兩個好徒兒,武當雙劍柳青雲和顧青衣。”


    “貧道的這兩個徒兒,在貧道的徒弟之中是天賦最高,劍術最好的,他們從小便在貧道的身邊長大,對於他們的品性如何,貧道自然是了如指掌。他們兩人顧青衣性情敦厚堅毅,而柳青雲則機智狡黠,然而對於貧道的忠心,對於武當的熱愛,卻是一般無二的。”


    “於是貧道便時常有意無意之間,向他們倆分別透露了鬆紋古劍的來曆和其中的秘密,以及對於武當派的重要性。貧道料定了,他們必然會不計手段,不惜代價,前往聽濤山莊想方設法的奪回鬆紋古劍的。”


    唐太公聽得目瞪口呆:“柳青雲利用女兒嫁入林家,顧青衣甘心為奴仆進入聽濤山莊,這些卻原來都是你在背後一手設計的?”


    李玄宗笑了笑,說道:“一點不錯。隻可惜貧道沒想到林隨風如此老謀深算,難以對付,後來顧青衣不幸死在了林隨風的劍下,柳青雲總算是或者回到武當,可也因此受罰麵壁思過,終生不得下山。”


    唐太公忍不住問道:“他們可是你的弟子,待你如同生父,就為了一把鬆紋古劍,付出這麽大的代價,值得嗎?”


    李玄宗歎道:“其實,這也是皇上的意思。我們在已經查明這個林隨風的身份極為複雜,他既是黑道綠林三十六寨背後的總寨主風老爺子,而且還可能便是天意樓姬家姬天語當年暗中召集的所謂十殿閻羅的其中之一。”


    “天意樓姬家財雄勢大,生意和勢力遍及天下,如此大的實力,有哪一個當權之人不會對他們心存忌憚呢?如果能夠除掉林隨風,這樣也能有效的打擊和削弱姬家的力量,實在是兩全其美之策。”


    他看了一眼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葉楓,說道:“眼看貧道這兩個不中用的徒弟就要功敗垂成了,所幸的是有葉公子的幫忙,這才得以揭穿了林隨風的虛偽麵具,令他身敗名裂,而貧道也適時的出現,一劍殺掉了林隨風,完成了皇上的重托。”


    唐太公沉默了。


    他完全沒有想到,當初聽濤山莊之中風雲際會,各種勢力彼此爭鬥,驚心動魄,葉楓也因為這一次而名揚天下,成為了眾人口中的天下第一聰明人。可是這一切,居然全部是因為皇帝的授意!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全都在別人的計算和掌控之中,就如同棋子,身不由己而不自知。


    李玄宗有些得意的笑道:“經過了這一役之後,貧道得回了武當至寶鬆紋古劍,聲望如日中天,重新掌控了武當派上上下下,現在說句老實話,武當派的掌門之位,其實已經隻不過是一個擺設了,隻有貧道,才是真正的武當之主!”


    唐太公抬起頭,看著李玄宗。


    李玄宗急救站在那裏,滿臉得意的笑容,依舊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然而唐太公卻感覺自己眼中的李玄宗卻是如此的醜陋,似乎已經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由野心、欲望交織在一起的魔鬼。


    心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龍迷蹤卷一華山驚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家太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家太公並收藏尋龍迷蹤卷一華山驚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