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裏,冬子醒了之後,我就帶著冬子回到了鋪子,柳三寶則留在了古宅,說是準備好之後過來通知我。


    回來的時候,天已經蒙蒙亮,打發了冬子之後,我也去了樓上臥房躺了下來,索性懶得洗澡了,在床上開始思索柳三寶後麵的話。


    顯然,柳三寶很多事並沒有完全和我說清楚。比如,去墓裏取什麽東西?他們背後的大人物是誰?在金山國墓葬裏,他們又遇到了什麽?回來之後其他人去哪了?還有,那個進了古宅就消失的老頭,他是誰?扮演著什麽角色?等等。


    這些我都不得而知,因為我詢問這些的時候,就被他的一句話打發了,“有些事情,我不能告訴你,你知道的越多,就會和我一樣陷得越深,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你周全,讓你完成使命。”再細問,所謂的宿命是什麽,柳三寶就沉默不答了,死活就是不再開口。


    “媽的,今天還真是刺激。”我翻了個身,不禁罵了出口,緩解一下焦躁的情緒。


    短短的一天時間,就讓我一下子改變很多生活軌跡。試想想,原本我就是個詭廠老板,偶爾生意清閑的時候接點小活,而現在,接下來我卻得跟著這群盜墓組織去完成一件可能我想過,但是這輩子都沒準備去做的事。並且今天的發生一切對於我來說,都無異於一波大浪衝擊,顛覆了我的很多認知,最可笑的是,對於這些事的來龍去脈我能知道的僅僅是冰山一角。


    還有,對於柳三寶,我也不清楚該不該相信,源於內心的情感,我很願意相信他,但是理智上我明白,他就像一團迷霧一樣深不可測,不再是當初的小三寶了。人總會變得,我知道,可我似乎就是單純得想維係著一些東西,不願去改變,我二伯說得對,我有時候太過於天真。


    不過,我還是答應了會去,因為去了,可以救李思水的命,我給了自己這樣的暗示。


    但是,其實我心裏明白,真正讓我下定了決心的原因,或許是柳三寶後麵告訴我的事,關於六藝門和八門校尉,或者說,關於我家和他家的黑曆史。


    這讓我突然想起,柳三寶很早告訴過我的話,他說,有些事做了就是做了,不是金盆洗手就能洗白的。可惜當時我以為他說胡話,直到現在我才徹底明白,這句話的含義究竟是什麽。


    至於柳三寶告訴我的所謂的黑曆史,也得從頭說起。


    從古人開始推崇墓葬文化開始,盜墓賊這個行業似乎就誕生了,每朝每代都有,從不斷絕。因為曆朝曆代都有窮人,窮則思變,在活人身上看不到希望,自然就會從死人身上下手。


    而盜墓的行當比較特殊,它能傳承至今,無非是兩種形式,第一種是師傅帶徒弟,第二種是家族式。鑒於這份職業需要的隱秘性很強,不但觸犯道德底線,同樣也會觸及法律,就導致了後期,以家族為形式的傳承留下來的偏多。再根據後來的盜墓手法不同,這些家族式的盜墓賊也分出了四個派別:搬山、卸嶺、發丘、摸金。


    據傳:


    搬山派係起源於秦漢,興盛於清朝中葉,這種類型的盜賊多由道士組成,白天行醫算相,晚上進地下手,屬於民盜的典型之一。


    至於卸嶺派係,目前已經消失蹤跡,聽聞這類都是綠林好漢和土匪組成,更有盛傳,此類人會練一種叫卸嶺力士的功夫,力大無窮,專門擅長破除大型機關。


    發丘派係,目前也已經消失。原因前文也講過,此派係後來和國家合作,現在成了正式機構,不必多提。


    最後就是大名鼎鼎的摸金了,此派係起源於官倒,(盜墓又俗稱倒鬥)多是軍閥操作,到了後期,才逐漸演變成民盜,此派係臭名昭著,人數眾多,因而破壞古墓無數,又根據風格不同,演變成南北兩派,甚是複雜,暫不細表。


    也就是說,真正到現在流傳下來的,無非也就是搬山和摸金兩門。不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爭名奪利是人的本能。為了區分實力高低,各個家族之間爭鬥不斷,死人無數,耍暗招,使絆子,各種手法無所不用其極。畢竟這些地底求生的人,可沒幾個是善男信女。


    直到晚清的時候,格局才明朗起來,因為革命的戰火燒了起來,國都將亡,哪還有心思去爭鬥這些。於是存活下來的十二個家族開始抱團,根據實力大小的不同,進行了分化。


    其中,唐家、魏家、周家因為基本投身軍界,家族實力較強,三家並稱:‘上三清’。


    柳家、楊家、何家投身商業,家財雄厚,這三家並稱:‘下三清’。


    剩餘的六個家族:李家、尚家、古家、張家、馬家、袁家繼續混跡於江湖,並稱:‘六藝門’。


    六藝門可不隻是名號而已,同樣也是能力的另一種體現。按這六家經營的事項不同,用順序分別是:卜、醫、乞、妓、命、相。


    李家特長是尋卜問卦,符篆之道,曆代出的天師較多,為六藝門之首,可惜現在時代進步了,開始沒落。


    尚家是醫理大家,門中之人精通醫人致死之術,且人脈廣闊,為第二位。


    古家是乞討出身,丐幫瓦解之後成立了黑幫和黑市,也是手眼通天,為第三位。


    張家過去是經營青樓和戲院,門中戲子居多,現在多是經營會所和酒樓,消息最是靈通的一家,為第四位。


    馬家過去多屬於算命先生,擅長看人氣數,因為術法奇特,以前很是風光,不過現在也是開始沒落,為第五位。


    最後袁家是相士出身,家族人多是風水大師,雖為末位,但也實力不可小覷。


    至於八門校尉的稱謂,是源自於以上十二氏族中,有8個屬於摸金派係,其中上三清、下三清和古、尚兩家,皆是門人,世人有詩號雲:


    “河邊楊柳蔚成陰,塘上孤舟無帆清。誰言好漢當恭敬,八門校場易軍行!”


    這中實力,由此可見一斑。而剩下的李、馬、張、袁便是搬山派係了,現在多數隱修,不參與江湖恩怨。


    或許現在看來,我的父輩們可能都覺得自己已經開始隱退了,但通過李思水的事,我又能隱隱感覺到,這背後肯定有著一股力量在推動,當初沾的血腥,沒有那麽簡單消逝的,就好像柳三寶說的話。


    “有些事做了就是做了,不是金盆洗手就能洗白的。”


    也許一切就和柳三寶臨走告訴我的一樣,上代人的很多事,得在我們手上終結,我們逃避不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墓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聞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聞君並收藏墓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