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清和蕭明睿到的時候,沈玉萱正在沙灘上撿貝殼。見到兩人過來,沈玉萱接過雲嵐帶來的帕子,擦了擦手。
蘇子清微笑著說“郡主真是好興致。”
沈玉萱說“是啊,大海和我想象的一樣,看著就能讓人平靜。”
蘇子清說“我跟著師傅也來過幾次,不過我們貪吃海味,比不得郡主雅致。”
沈玉萱笑“哪裏,你們那是大事,我這隻是個樂子而已。”
蕭明睿溫聲說道“郡主真是特別,他們吃東西是大事,你觀海倒成了樂子。”
沈玉萱說“是啊,吃飯穿衣是大事,隻有解決了這兩件事,才能談其他的。”
蕭明睿和蘇子清對視一眼,細細思量一番,兩人皆不是清高才子型的,自然明白她的話。
沈玉萱又說“蘇公子,你對寧城可熟悉?對文華會可熟悉?”
蘇子清見她問的鄭重說道“我對寧城也算的上熟悉,至於文華會,隻是聽說過名聲在寧城很大,昨天也是慕名參加。”
沈玉萱又問“那感覺怎麽樣?”
蘇子清想了想說“和我在京城參加的那些,沒有什麽區別,隻是到底是小地方,那些人到是對文華會很是推崇。”
蕭明睿也說“沒錯,那位程先生的學問要說有多好,也隻是在寧城這這地方罷了。”
沈玉萱說“我就是覺的那些人對文華會的態度不太對。”
蘇子清仔細回憶了一下說“雖說是過於推崇,但是我朝文風極盛,能得到名師指導,是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不過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拜得名師,是以他們對文華會的態度也能說的通。”
蕭明睿說“郡主的意思是有人刻意操縱。”
沈玉萱搖搖頭說“我隻是有些懷疑”她想了想接著說道“興奮倒是說的過去,蘇公子有沒有聽過顧大儒?”
蘇子清道“聽到過,說是一位隱士,極得寧城人的尊敬。”
沈玉萱說“你來寧城多久了?”
蘇子清說“兩年多了,當然其中有一半的時間在京城。”
沈玉萱說“你看,算起來你在寧城不過是一年多的時間,都聽到過這位的名聲。我隻是純粹覺得那位姓顧的隱士,都快隱的名動天下了,有些不合常理。別人不一定知道,想必蘇公子和蕭公子是知道的,聖上要對匈奴用兵是早晚的事。現在的這位匈奴首領可是有著一部分大夏的血統,而他的母親可是在我們大夏長大的。”
蘇子清想了想說“郡主放心,我會仔細的查探的,等有了結果,立刻來告知郡主。”
沈玉萱淡淡的說“如果沒事就算了,如果真有事,也不是我能解決的,蘇公子直接把消息傳到京城吧。”
蘇子清也沒再客氣,問道“郡主打算在這裏住幾日?”
沈玉萱“兩日吧。”
蕭明睿說“郡主還是早日回城,這裏畢竟偏僻了點。”
蘇子清也讚同道“沒錯,如果郡主的懷疑是真的,還是早些回城才好。”
沈玉萱說“沒關係,我的身份很難查到,侍衛也分散在周圍,左右就兩日而已”
蘇子清和蕭明睿沒有再勸。兩人走後,沈玉萱慢慢的走在沙灘上,想到當時的那一戰,想到死了的那些人,心情有些沉重,戰爭啊,總是意味著鮮血和犧牲。記得上一世的時候,她笑言蘇子清果然不愧戰神之稱。蘇子清悵然的說:“那是累累的白骨堆起來的聲名”。
蘇子清問蕭明睿道“阿睿,你覺得昭華郡主如何?”
蕭明睿想到那個立在沙灘上少女,說“很特別”
蘇子清說“是啊,她才多大就能想到這些,要是兩年前聽誰說賞景是樂子,吃飯穿衣才是大事,我肯定覺得那人庸俗,也就是跟著師傅到處走的這兩年,見得多了,想的也就多了。你是不知道,當初我跟著師傅投宿農家,那床、那飯,實在是讓我長了見識,那家還算是殷實人家。”
蕭明睿說“被聖上和太後這麽寵著,難得的不驕縱。”
蘇子清連連點頭道“是啊,是啊!”
蕭明睿見好友如此打趣道“郡主現在可是小了點!”
蘇子清說“恩,是小了點。”
蕭明睿繼續道“你要想娶可不容易。”
蘇子清慢慢的說“還沒到那地步,隻是覺得是個不錯的小丫頭罷了!”
蕭明睿見此覺得無趣,正色道“你覺得郡主分析的怎麽樣?”
蘇子清反問道“阿睿,你對那位匈奴首領的母親怎麽看?”
蕭明睿說“手段了得。在大夏長大,身上隻有一半匈奴血統,卻能扶著兒子成功上位。上一任匈奴首領可是光兒子就十幾個,現在除了這位首領,剩下的,可是隻有兩個從一開始就站他這邊的還活著。”
蘇子清補充道“當年送來大夏和親的那位匈奴公主,可是生下女兒就走了。這位在沒有母親護著的情況下成功活到出嫁,順利嫁給匈奴首領,成功的得寵,很不簡單.”
蕭明睿說“你的人手能插手寧城的勢力嗎?”
蘇子清說“我經營尚淺,不過聖上在我來寧城的時候,已經交代過有哪些可用的人手,如果不行,我就動用那些人手。”
兩人回去準備不提,沈玉萱這兩日過的非常輕鬆,每日在海邊散散步,畫幾張畫,空氣裏都有股愜意的味道。沈玉柯和柳憶暉兩人都快玩瘋了。沈玉萱也樂得放任,柯兒前些日子壓力有些大,情緒一直不好,又不願意漏出來讓她擔心,沈玉萱也隻能當作不知道。
沈玉萱已經吩咐雲嵐收拾東西,她打算明日一早就回寧城,想來蘇子清那裏應給也有了消息。她在屋子裏有一下、沒一下的撥弄著琴弦,腦子裏想著曲子還有哪裏不完善。沈玉柯在一旁看書,柳憶暉挨著他畫畫。沈玉萱停下的時候,雲嵐進來說“主子,二虎的姐姐大丫要見你”
沈玉萱想到這兩日一直暗暗跟著她的小姑娘,本來以為她隻是好奇而已,沒想到竟然找上門來了。沈玉萱去了外間說“領她進來吧”
小姑娘一進來,就跪下磕頭道“求小姐帶我離開,大丫力氣很大什麽都會做”
沈玉萱看了她一眼,五官清秀,眼神堅定,問道“為什麽?”
大丫說“小姐,我有過目不忘的能力。隻求小姐能帶我離開這裏。”
沈玉萱淡淡的又問了一句“為什麽?”
大丫身子一顫,臉色慘白但還是堅持說“小姐,我是木梁城的人,我爹娘都死在匈奴手裏,我得報仇。我在姨母這裏四年了,遇到的貴人隻有小姐。”
沈玉萱打量著她,木梁城就是邊城,匈奴最常進犯的地方。又說“你姨母可是同意?”
大丫心裏一喜說“姨母一直都知道我的心願。”
沈玉萱說“那好吧,你明日一早和我一起離開吧”
大丫連忙說“多謝小姐,我先在就去和姨母道別。”
望著大丫出去,雲嵐問道“主子,你相信她說的?我看著丫頭行止有度,不像是平民百姓。”
沈玉萱說“沒關係,日子長了,就會知道她的目的。”
大丫回去的時候,二虎娘正在給她收拾東西。她看著二虎娘忙碌的背影,一時不知道說什麽。二虎娘聽到聲音說“回來了?什麽時候走?”
大丫眼眶一熱哽咽的說“對不起,姨母。我放不下。”
二虎娘見她如此心裏難受,留著淚道“是姨母沒用,不能為小姐和姑爺報仇,還要小小姐你一個人去,你要是有什麽事,百年之後,我怎麽去見小姐。”
大丫把頭埋在二虎娘的懷裏說“阿娘不會怪姨母的,要不是姨母,我早就死了。我知道阿娘隻想讓我忘了仇恨,過自己的日子。可是姨母我怎麽能啊,我每天夜裏都夢到姐姐弟弟和妹妹,他們問我為什麽不給他們報仇。我隻能如此,那位小姐的身份不低,就算她幫不了我,隻要能把我帶離這裏,我就能找到辦法。姨母,對不起,是我讓你為難了。等我走了,你就找個機會,宣布我病死了吧。”
二虎娘說“我不放心你啊,你現在是小姐唯一的血脈,你要是出了什麽事,我會一輩子不安的。”
大丫說“姨母,你不要如此,我們家已經欠你的夠多了,就是在大的恩情,姨母你也已經還完了。何況,姨母你還有二虎和小丫要照顧。”
二虎娘擦擦眼淚叮囑道“大丫,你萬事要小心,好好的活著。”
大丫說“姨母,我會的,你放心吧,我惜命著呢,我怎麽也得對的起姐姐。她為了保護我而死,我怎麽也會讓她安心的。”
二虎娘強笑著說“大丫,將來報了仇,要記得回來看看姨母。你得記住,什麽都沒有命重要。命要是沒了,那就什麽都沒有了。”
大丫含著淚點點頭“我會的,姨母你們也要保重。”
大丫抱著包袱,最後看了一眼她生活了三年的院子,乘著夜色,頭也不回的離開了。村子裏靜悄悄的,她撿著不會遇到人的小道走去。
蘇子清微笑著說“郡主真是好興致。”
沈玉萱說“是啊,大海和我想象的一樣,看著就能讓人平靜。”
蘇子清說“我跟著師傅也來過幾次,不過我們貪吃海味,比不得郡主雅致。”
沈玉萱笑“哪裏,你們那是大事,我這隻是個樂子而已。”
蕭明睿溫聲說道“郡主真是特別,他們吃東西是大事,你觀海倒成了樂子。”
沈玉萱說“是啊,吃飯穿衣是大事,隻有解決了這兩件事,才能談其他的。”
蕭明睿和蘇子清對視一眼,細細思量一番,兩人皆不是清高才子型的,自然明白她的話。
沈玉萱又說“蘇公子,你對寧城可熟悉?對文華會可熟悉?”
蘇子清見她問的鄭重說道“我對寧城也算的上熟悉,至於文華會,隻是聽說過名聲在寧城很大,昨天也是慕名參加。”
沈玉萱又問“那感覺怎麽樣?”
蘇子清想了想說“和我在京城參加的那些,沒有什麽區別,隻是到底是小地方,那些人到是對文華會很是推崇。”
蕭明睿也說“沒錯,那位程先生的學問要說有多好,也隻是在寧城這這地方罷了。”
沈玉萱說“我就是覺的那些人對文華會的態度不太對。”
蘇子清仔細回憶了一下說“雖說是過於推崇,但是我朝文風極盛,能得到名師指導,是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不過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拜得名師,是以他們對文華會的態度也能說的通。”
蕭明睿說“郡主的意思是有人刻意操縱。”
沈玉萱搖搖頭說“我隻是有些懷疑”她想了想接著說道“興奮倒是說的過去,蘇公子有沒有聽過顧大儒?”
蘇子清道“聽到過,說是一位隱士,極得寧城人的尊敬。”
沈玉萱說“你來寧城多久了?”
蘇子清說“兩年多了,當然其中有一半的時間在京城。”
沈玉萱說“你看,算起來你在寧城不過是一年多的時間,都聽到過這位的名聲。我隻是純粹覺得那位姓顧的隱士,都快隱的名動天下了,有些不合常理。別人不一定知道,想必蘇公子和蕭公子是知道的,聖上要對匈奴用兵是早晚的事。現在的這位匈奴首領可是有著一部分大夏的血統,而他的母親可是在我們大夏長大的。”
蘇子清想了想說“郡主放心,我會仔細的查探的,等有了結果,立刻來告知郡主。”
沈玉萱淡淡的說“如果沒事就算了,如果真有事,也不是我能解決的,蘇公子直接把消息傳到京城吧。”
蘇子清也沒再客氣,問道“郡主打算在這裏住幾日?”
沈玉萱“兩日吧。”
蕭明睿說“郡主還是早日回城,這裏畢竟偏僻了點。”
蘇子清也讚同道“沒錯,如果郡主的懷疑是真的,還是早些回城才好。”
沈玉萱說“沒關係,我的身份很難查到,侍衛也分散在周圍,左右就兩日而已”
蘇子清和蕭明睿沒有再勸。兩人走後,沈玉萱慢慢的走在沙灘上,想到當時的那一戰,想到死了的那些人,心情有些沉重,戰爭啊,總是意味著鮮血和犧牲。記得上一世的時候,她笑言蘇子清果然不愧戰神之稱。蘇子清悵然的說:“那是累累的白骨堆起來的聲名”。
蘇子清問蕭明睿道“阿睿,你覺得昭華郡主如何?”
蕭明睿想到那個立在沙灘上少女,說“很特別”
蘇子清說“是啊,她才多大就能想到這些,要是兩年前聽誰說賞景是樂子,吃飯穿衣才是大事,我肯定覺得那人庸俗,也就是跟著師傅到處走的這兩年,見得多了,想的也就多了。你是不知道,當初我跟著師傅投宿農家,那床、那飯,實在是讓我長了見識,那家還算是殷實人家。”
蕭明睿說“被聖上和太後這麽寵著,難得的不驕縱。”
蘇子清連連點頭道“是啊,是啊!”
蕭明睿見好友如此打趣道“郡主現在可是小了點!”
蘇子清說“恩,是小了點。”
蕭明睿繼續道“你要想娶可不容易。”
蘇子清慢慢的說“還沒到那地步,隻是覺得是個不錯的小丫頭罷了!”
蕭明睿見此覺得無趣,正色道“你覺得郡主分析的怎麽樣?”
蘇子清反問道“阿睿,你對那位匈奴首領的母親怎麽看?”
蕭明睿說“手段了得。在大夏長大,身上隻有一半匈奴血統,卻能扶著兒子成功上位。上一任匈奴首領可是光兒子就十幾個,現在除了這位首領,剩下的,可是隻有兩個從一開始就站他這邊的還活著。”
蘇子清補充道“當年送來大夏和親的那位匈奴公主,可是生下女兒就走了。這位在沒有母親護著的情況下成功活到出嫁,順利嫁給匈奴首領,成功的得寵,很不簡單.”
蕭明睿說“你的人手能插手寧城的勢力嗎?”
蘇子清說“我經營尚淺,不過聖上在我來寧城的時候,已經交代過有哪些可用的人手,如果不行,我就動用那些人手。”
兩人回去準備不提,沈玉萱這兩日過的非常輕鬆,每日在海邊散散步,畫幾張畫,空氣裏都有股愜意的味道。沈玉柯和柳憶暉兩人都快玩瘋了。沈玉萱也樂得放任,柯兒前些日子壓力有些大,情緒一直不好,又不願意漏出來讓她擔心,沈玉萱也隻能當作不知道。
沈玉萱已經吩咐雲嵐收拾東西,她打算明日一早就回寧城,想來蘇子清那裏應給也有了消息。她在屋子裏有一下、沒一下的撥弄著琴弦,腦子裏想著曲子還有哪裏不完善。沈玉柯在一旁看書,柳憶暉挨著他畫畫。沈玉萱停下的時候,雲嵐進來說“主子,二虎的姐姐大丫要見你”
沈玉萱想到這兩日一直暗暗跟著她的小姑娘,本來以為她隻是好奇而已,沒想到竟然找上門來了。沈玉萱去了外間說“領她進來吧”
小姑娘一進來,就跪下磕頭道“求小姐帶我離開,大丫力氣很大什麽都會做”
沈玉萱看了她一眼,五官清秀,眼神堅定,問道“為什麽?”
大丫說“小姐,我有過目不忘的能力。隻求小姐能帶我離開這裏。”
沈玉萱淡淡的又問了一句“為什麽?”
大丫身子一顫,臉色慘白但還是堅持說“小姐,我是木梁城的人,我爹娘都死在匈奴手裏,我得報仇。我在姨母這裏四年了,遇到的貴人隻有小姐。”
沈玉萱打量著她,木梁城就是邊城,匈奴最常進犯的地方。又說“你姨母可是同意?”
大丫心裏一喜說“姨母一直都知道我的心願。”
沈玉萱說“那好吧,你明日一早和我一起離開吧”
大丫連忙說“多謝小姐,我先在就去和姨母道別。”
望著大丫出去,雲嵐問道“主子,你相信她說的?我看著丫頭行止有度,不像是平民百姓。”
沈玉萱說“沒關係,日子長了,就會知道她的目的。”
大丫回去的時候,二虎娘正在給她收拾東西。她看著二虎娘忙碌的背影,一時不知道說什麽。二虎娘聽到聲音說“回來了?什麽時候走?”
大丫眼眶一熱哽咽的說“對不起,姨母。我放不下。”
二虎娘見她如此心裏難受,留著淚道“是姨母沒用,不能為小姐和姑爺報仇,還要小小姐你一個人去,你要是有什麽事,百年之後,我怎麽去見小姐。”
大丫把頭埋在二虎娘的懷裏說“阿娘不會怪姨母的,要不是姨母,我早就死了。我知道阿娘隻想讓我忘了仇恨,過自己的日子。可是姨母我怎麽能啊,我每天夜裏都夢到姐姐弟弟和妹妹,他們問我為什麽不給他們報仇。我隻能如此,那位小姐的身份不低,就算她幫不了我,隻要能把我帶離這裏,我就能找到辦法。姨母,對不起,是我讓你為難了。等我走了,你就找個機會,宣布我病死了吧。”
二虎娘說“我不放心你啊,你現在是小姐唯一的血脈,你要是出了什麽事,我會一輩子不安的。”
大丫說“姨母,你不要如此,我們家已經欠你的夠多了,就是在大的恩情,姨母你也已經還完了。何況,姨母你還有二虎和小丫要照顧。”
二虎娘擦擦眼淚叮囑道“大丫,你萬事要小心,好好的活著。”
大丫說“姨母,我會的,你放心吧,我惜命著呢,我怎麽也得對的起姐姐。她為了保護我而死,我怎麽也會讓她安心的。”
二虎娘強笑著說“大丫,將來報了仇,要記得回來看看姨母。你得記住,什麽都沒有命重要。命要是沒了,那就什麽都沒有了。”
大丫含著淚點點頭“我會的,姨母你們也要保重。”
大丫抱著包袱,最後看了一眼她生活了三年的院子,乘著夜色,頭也不回的離開了。村子裏靜悄悄的,她撿著不會遇到人的小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