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長走到旁邊,將背簍放下,駐足觀看。
團團簇簇鮮綠色石頭,在地麵上淩亂分布著,那是高品位孔雀石,偶爾還能見到深藍色石青石點綴其中,數量較少。
石青石即藍銅礦,顏色也煞是好看。
據方長所知,孔雀石和石青石,是此時比較常用兩種顏料,它們常被磨成細粉出售
繪畫時,這兩種自然柔和、高貴華麗、靚而不俗的色彩,能夠渲染出大氣磅礴、質感分明的作品,張力無限。
<a id="wzsy" href="http://m.slkslk.com">思路客</a>
最重要是價格還算適中,很受文人墨客歡迎。
拿著石斧,方長在周圍敲打查看,不時采下一塊礦石,扔進背後筐中。
孔雀石和石青石都很好冶煉,方長找那色純礦石,砸下來裝進背筐中,直到筐子冒尖,他才輕盈邁步,返回到仙棲崖上。
如此往複多次,空地上堆起了小小一座礦石山。
這裏銅礦品質很好,而且屬淺表層易采集,更為難得的是,這是一座銅錫伴生礦。
附近不僅有孔雀石和石青石這種銅礦,還有棕色半透明錫石,方長俱都采了,手工選其高質部分,運到仙棲崖上堆起來。
在這粗糙挖掘過程中,天然銅和天然白銀也偶有發現,這些俱被拿到崖上,一齊收在草棚中。
錫對於冶銅來說非常重要,還好錫銅伴生礦很是常見,便如此處。
將錫摻入銅中做成合金,就是青銅,強度高熔點低,鑄造性能好,十分耐磨且非常穩定,是性能優良的材料。
對於人類來說,它曾經開啟了文明新篇章。
另一種常見銅合金,黃銅,則是銅鋅合金,這個此次是做不到了,除非哪天方長能在雲中山找到鋅礦才行。
同樣,沒有找到鐵礦前提下,若想應用金屬,銅合金是最佳選擇,而且冶銅比冶鐵要簡單很多。
方長力氣很大,采了不少礦石才收手。
…………
……
晚餐是竹鼠。
這種竹林裏捕捉到的美味小動物,洗剝幹淨後切塊,焯製換水後,加野蔥野薑小火燉煮。
再放上鹽,放入小塊竹筍和剝好的板栗,燜上一陣子,香氣便溢滿整個茅草屋,甚至在崖上空地中回蕩。
方長揭開竹板鍋蓋,聞了一下。
真香。
幾個圓滾滾植物塊根,被在火中烤至焦黑,掰開後軟糯可口,這是今晚主食。
燉好的竹鼠肉質細嫩、軟彈鮮香,板栗細膩清甜,筍子甘脆。
真是極致享受。
方長將這些一掃而空,而後刷洗碗筷陶罐。
這陶罐其實並不很適合做鍋,它太過脆,不夠結實,而且由於燒製問題,裏麵可能會有暗傷。
前幾日就有罐子裂了,不僅澆滅了火塘,還將一鍋肉塊掉在了灰坑裏,讓人很不爽利。
或許比起鑄劍,應該先鑄鼎。
畢竟鑄劍和鑄鼎,都需要在冶銅冶錫後,將銅融化做成合金,這需要大爐子帶來更高的溫度。
甚至鑄劍要更難一些,因為鑄劍需要仔細調配,尋找最合適的合金比例。
大號爐子並不存在困難,除了爐形需要多實驗之外,鑄鼎需要更多燃料和原料。
但是自己,還缺力氣和時間麽?
作為一名修行人,自己有的是力氣,從不缺乏時間,而提升烹飪條件,對於生活品質提升很大,這遠超一柄不能吃的堅硬寶劍。
目前沒有條件做鍋,青銅也不適合製作鍋,這種情況下,鼎是很合適的烹飪器具,不僅結實厚實,鼎足還天然提供支撐。
加上它對材料性能並不挑剔,是上佳練手選擇。
想到這裏,方長決定,先鑄鼎,不鑄劍。
他準備鑄造的鼎不用太大,夠一兩個人烹飪即可,方長暗自笑道,或許不用多久,自己就可以“鼎食”。
……
方長積累的礦石並不少,之前所攢下那些燃料又用不完,於是第二日,他直接開始建造冶爐。
爐子首先需要大,如果用泥土製作,太過費事。
想了想,方長用之前燒好的磚,不用粘合劑砌了座爐子,一人多高,口小肚大。
裏麵塗上厚泥,底部留下流出口,而後將銅礦石與木炭一同放入,點火,隨著爐溫不斷上升,銅礦石遇熱分解,和木炭一起,在密閉環境發生複雜反應,留下銅。
木炭溫度更高,最終銅被融化,變為紅色銅汁水,順著流出口來到外麵,被方長用備好的有凹槽引流棒,引入地上一排小坑中,冷卻成為銅錠。
不斷投入木炭,也不斷投入礦石。
方長直到將草棚中磚池裏木炭消耗大半,將昨日所背上來那些礦石全部耗盡,赤手收起了地上一批又一批依然滾燙的銅塊,才熄火停爐。
爐溫足夠,木炭質量好,礦石品位也高,這次冶煉很成功。
冷卻下來後,這些銅塊閃著黑黝黝地光芒,就像爐渣一樣,因為其中混合了木炭、灰燼,甚至泥土,並不是純銅那種紫紅色澤。
用來當做配料的錫,冶煉起來就方便了,方長隻是用之前燒石灰燒磚的那個小爐子,就快速煉製了一批錫錠,而後放在爐子上陶罐中融化、提純。
將銅錫做成合金,最為費事。
這依然需要能融化純銅的高溫,還好冶銅汁的大爐,能滿足此種條件。
不過首先,他以自己烹飪用陶罐,裝上這些爐渣一樣的銅錠,放進大爐子深處,用高溫加熱。
這個過程中,方長不停將手伸進爐火中,晃悠那個陶罐,直到純銅被提煉而出,倒進預設坑裏成為純銅錠。
沒有著急融製合金,方長先琢磨了下,開始在爐側不遠處挖坑,以泥沙石板製作澆築外形。
鼎耳、鼎足,除此之外都是光板,沒有花紋或者雕刻等。
理論上,使用陶器也可以,不過方長隻是用混合了沙子的粘土,製作了一個澆築模型,並埋進土中。
而後那大爐子才被點起,閃著紫紅色光芒的純銅錠和錫塊,放在陶罐裏一起被放進去,熊熊燃燒的冶爐,將銅融化,和一起放進去的錫塊逐漸混合。
方長特意多留了些時間,靜待銅錫充分混合。
而後他也不怕火,將手伸進火爐中,端出陶罐,放置於地上,青銅在冷卻過程中,沒有什麽形變。
待陶罐冷卻後,方長用巨力掐了掐其中青銅,感覺這個比例略脆。
一連試了多次,麵多加水水多加麵,才調出滿意青銅合金,並裝進幾個罐子,燒成銅汁。
接下來,就是最後的澆築。
團團簇簇鮮綠色石頭,在地麵上淩亂分布著,那是高品位孔雀石,偶爾還能見到深藍色石青石點綴其中,數量較少。
石青石即藍銅礦,顏色也煞是好看。
據方長所知,孔雀石和石青石,是此時比較常用兩種顏料,它們常被磨成細粉出售
繪畫時,這兩種自然柔和、高貴華麗、靚而不俗的色彩,能夠渲染出大氣磅礴、質感分明的作品,張力無限。
<a id="wzsy" href="http://m.slkslk.com">思路客</a>
最重要是價格還算適中,很受文人墨客歡迎。
拿著石斧,方長在周圍敲打查看,不時采下一塊礦石,扔進背後筐中。
孔雀石和石青石都很好冶煉,方長找那色純礦石,砸下來裝進背筐中,直到筐子冒尖,他才輕盈邁步,返回到仙棲崖上。
如此往複多次,空地上堆起了小小一座礦石山。
這裏銅礦品質很好,而且屬淺表層易采集,更為難得的是,這是一座銅錫伴生礦。
附近不僅有孔雀石和石青石這種銅礦,還有棕色半透明錫石,方長俱都采了,手工選其高質部分,運到仙棲崖上堆起來。
在這粗糙挖掘過程中,天然銅和天然白銀也偶有發現,這些俱被拿到崖上,一齊收在草棚中。
錫對於冶銅來說非常重要,還好錫銅伴生礦很是常見,便如此處。
將錫摻入銅中做成合金,就是青銅,強度高熔點低,鑄造性能好,十分耐磨且非常穩定,是性能優良的材料。
對於人類來說,它曾經開啟了文明新篇章。
另一種常見銅合金,黃銅,則是銅鋅合金,這個此次是做不到了,除非哪天方長能在雲中山找到鋅礦才行。
同樣,沒有找到鐵礦前提下,若想應用金屬,銅合金是最佳選擇,而且冶銅比冶鐵要簡單很多。
方長力氣很大,采了不少礦石才收手。
…………
……
晚餐是竹鼠。
這種竹林裏捕捉到的美味小動物,洗剝幹淨後切塊,焯製換水後,加野蔥野薑小火燉煮。
再放上鹽,放入小塊竹筍和剝好的板栗,燜上一陣子,香氣便溢滿整個茅草屋,甚至在崖上空地中回蕩。
方長揭開竹板鍋蓋,聞了一下。
真香。
幾個圓滾滾植物塊根,被在火中烤至焦黑,掰開後軟糯可口,這是今晚主食。
燉好的竹鼠肉質細嫩、軟彈鮮香,板栗細膩清甜,筍子甘脆。
真是極致享受。
方長將這些一掃而空,而後刷洗碗筷陶罐。
這陶罐其實並不很適合做鍋,它太過脆,不夠結實,而且由於燒製問題,裏麵可能會有暗傷。
前幾日就有罐子裂了,不僅澆滅了火塘,還將一鍋肉塊掉在了灰坑裏,讓人很不爽利。
或許比起鑄劍,應該先鑄鼎。
畢竟鑄劍和鑄鼎,都需要在冶銅冶錫後,將銅融化做成合金,這需要大爐子帶來更高的溫度。
甚至鑄劍要更難一些,因為鑄劍需要仔細調配,尋找最合適的合金比例。
大號爐子並不存在困難,除了爐形需要多實驗之外,鑄鼎需要更多燃料和原料。
但是自己,還缺力氣和時間麽?
作為一名修行人,自己有的是力氣,從不缺乏時間,而提升烹飪條件,對於生活品質提升很大,這遠超一柄不能吃的堅硬寶劍。
目前沒有條件做鍋,青銅也不適合製作鍋,這種情況下,鼎是很合適的烹飪器具,不僅結實厚實,鼎足還天然提供支撐。
加上它對材料性能並不挑剔,是上佳練手選擇。
想到這裏,方長決定,先鑄鼎,不鑄劍。
他準備鑄造的鼎不用太大,夠一兩個人烹飪即可,方長暗自笑道,或許不用多久,自己就可以“鼎食”。
……
方長積累的礦石並不少,之前所攢下那些燃料又用不完,於是第二日,他直接開始建造冶爐。
爐子首先需要大,如果用泥土製作,太過費事。
想了想,方長用之前燒好的磚,不用粘合劑砌了座爐子,一人多高,口小肚大。
裏麵塗上厚泥,底部留下流出口,而後將銅礦石與木炭一同放入,點火,隨著爐溫不斷上升,銅礦石遇熱分解,和木炭一起,在密閉環境發生複雜反應,留下銅。
木炭溫度更高,最終銅被融化,變為紅色銅汁水,順著流出口來到外麵,被方長用備好的有凹槽引流棒,引入地上一排小坑中,冷卻成為銅錠。
不斷投入木炭,也不斷投入礦石。
方長直到將草棚中磚池裏木炭消耗大半,將昨日所背上來那些礦石全部耗盡,赤手收起了地上一批又一批依然滾燙的銅塊,才熄火停爐。
爐溫足夠,木炭質量好,礦石品位也高,這次冶煉很成功。
冷卻下來後,這些銅塊閃著黑黝黝地光芒,就像爐渣一樣,因為其中混合了木炭、灰燼,甚至泥土,並不是純銅那種紫紅色澤。
用來當做配料的錫,冶煉起來就方便了,方長隻是用之前燒石灰燒磚的那個小爐子,就快速煉製了一批錫錠,而後放在爐子上陶罐中融化、提純。
將銅錫做成合金,最為費事。
這依然需要能融化純銅的高溫,還好冶銅汁的大爐,能滿足此種條件。
不過首先,他以自己烹飪用陶罐,裝上這些爐渣一樣的銅錠,放進大爐子深處,用高溫加熱。
這個過程中,方長不停將手伸進爐火中,晃悠那個陶罐,直到純銅被提煉而出,倒進預設坑裏成為純銅錠。
沒有著急融製合金,方長先琢磨了下,開始在爐側不遠處挖坑,以泥沙石板製作澆築外形。
鼎耳、鼎足,除此之外都是光板,沒有花紋或者雕刻等。
理論上,使用陶器也可以,不過方長隻是用混合了沙子的粘土,製作了一個澆築模型,並埋進土中。
而後那大爐子才被點起,閃著紫紅色光芒的純銅錠和錫塊,放在陶罐裏一起被放進去,熊熊燃燒的冶爐,將銅融化,和一起放進去的錫塊逐漸混合。
方長特意多留了些時間,靜待銅錫充分混合。
而後他也不怕火,將手伸進火爐中,端出陶罐,放置於地上,青銅在冷卻過程中,沒有什麽形變。
待陶罐冷卻後,方長用巨力掐了掐其中青銅,感覺這個比例略脆。
一連試了多次,麵多加水水多加麵,才調出滿意青銅合金,並裝進幾個罐子,燒成銅汁。
接下來,就是最後的澆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