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山裏從來不缺好木頭。
模具裏麵的鐵鍋依然在冷卻,方長已經進了旁邊林子,砍了截梨木。
工棚裏麵的木工工具都是青銅質地的,但還算合手好用,方長用它們將這截梨木去皮、截短、修型,把截麵處理成方形。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稍微修整下前端之後,方長將這截錘柄塞進了錘頭預留出的洞裏,而後用幾塊薄木片,在前麵的縫隙處,輕輕楔進去加固。
將新做好的錘子在手裏拎著掄了幾下,感覺甚是順手。
至少工棚裏麵,那個青銅錘子可以退休了,方長準備做個箱子,將不用的工具抹上油後堆進去。
他拎著新得的錘子,朝鐵鍋的沙模走過去。
最近的冶煉過程中間,方長的感覺是,鼓風越來越是個問題。
畢竟鼓風這種事情,和往爐子裏填料、開閉出渣口出鐵口等不同,需要時刻保持,不能停止,所以他總是要分出一條手來操作,這對冶煉的過程影響很大,頗有些不便。
方長決定,接下來再開高爐的話,可以考慮用法術召喚個泥人來幫忙拉風箱。
不過長遠來看,還是可以在不遠處的瀑布上動腦筋。
做個水輪,用連杆帶動風箱?
方長想了想,還是放棄了這個方案,因為這幾座爐子所在的地方,離著瀑布所在地頗有些距離。
而且從浣花溪和碧玉塘裏麵流出去的這道瀑布,水流並不算寬闊,它力道最大的地方,其實在崖底。
他並不準備在崖底建造爐子。
因為爐子的煙直向上去,說不得會把仙棲崖上的環境搞壞,這就得不償失了。
要不……還是繞個電機吧。
自己有礦不缺銅,山上也有了鑄鐵和鋼,雲中山裏更是有各色木材,還有雲母和樹漆等絕緣物,自己還能產玻璃和陶瓷。
而電機裏麵的銅線,可以使用蠶絲織的紗來包裹處理,做成沙包線。
總之,一切條件都已經齊備。
似乎可以做到,隻是需要花費時間去實驗。
但對於修行人來說,時間這東西十分充裕,以方長的壽命,有比別人多數十倍的人生長度,可以去做有趣的事情。
而且早水輪發電機、電動機以驅動鼓風設施的經過,自己也可以記載下來,寫個小冊子。
以後若是遇到有緣人,可以將這份記錄傳到人間去,也是一份功德。雖然這份功德於自己無用,但……能讓自己開心就夠了。
估計以後某些技術,會在傳言中變成“鬼神相授”、“仙人傳法”。
順著這份思路下去,方長靈光一閃,想到了更多地方。
比如仙棲崖上鋼鐵不缺,雲中山又有煤礦,完全可以造台蒸汽機,同樣也可以將這個過程,以及其中的簡單原理匯集成冊,遇到有緣人後贈送之。
甚至造好的蒸汽機,也可以隨身帶著,反正自己的雙肩包空間大、能裝。
方長想著,用手裏的錘子敲碎了模具,取出了其中的鑄鐵鍋。
兩口鍋已經涼了下來,但有些斑駁。
將拿回浣花溪邊,方長使用礪石稍作打磨,它們立刻便成為了銀白色,雖然看起來沒有金色的青銅鼎漂亮,但是它的形狀更適合烹飪。
他拎著這兩口鍋回到廚房,而後回到爐子旁邊稍作收拾整理,把冶煉好的鋼條搬進旁邊的棚子,清理了下爐膛和地麵,便回到廚房。他看著移開鼎的火塘處,琢磨著怎麽改個灶。
仙棲崖上磚頭不缺,都是在窯裏燒出來的上好紅磚——方長沒有修建真正的磚窯,更沒有淋水池,燒製過程中空氣流動充分,所以出來的都是紅磚,倒也堅實耐用。
連崖上的無名殿,石塊基底上麵也是紅磚壘製。
先把廚房裏麵的用具都搬到其它地方,防止落灰,而後方長將勞苦功高的火塘清理幹淨並挖開,方長和了些泥,將磚塊壘成了個方方正正的灶台,旁邊還起了個小爐子,正適合一大一小兩口鍋。
煙囪被他接到廚房外麵,同樣用磚壘起來,超出屋頂四五尺。
想了想,擔心竹瓦做的屋頂被火星引燃,方長幹脆用儲存的瓦片,給廚房換了個頂。
高爐用的風箱還有個多餘的,他將風箱搬來,並在灶台旁邊。
如此,大功告成。
做完這些後,東方的夜空已經發白,又是一個晝夜即將過去。
雄雞報曉。
呼吸了口新鮮的空氣,方長將廚房打掃幹淨,把之前搬出去的各種用具和陳設,諸如菜刀菜板鍋鏟湯勺碗筷水缸等等,重新搬回來擺好。
旁邊的菜園子生的興旺,方長去掐了兩根胡瓜,幾片菜葉。
地窖裏麵還有地豆,他取來後,順路又走到雞舍裏麵。
抱窩的母雞已經得到了成果,裏麵現在滿是毛絨絨的小雞,都是家雞。而老母雞也開始繼續下蛋,這個雞舍裏麵每天出產的雞蛋,又成了獲取方便、滋味鮮美、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菜肴。
他撿拾了兩個,走回廚房。
新做好的兩口鍋,尚未開鍋,暫時不能使用,方長在之前的銅板上,攤了幾張煎餅,炒了些地豆絲,配著同樣是在銅板上做的煎蛋,和洗幹淨的菜葉一起,卷起來便吃。
這個煎餅卷口感層次很豐富,而且有菜有蛋、有主食有油鹽,滋味和營養很是全麵,放在山下人間,能賣好幾文。
清晨的陽光很好,空氣也十分通透。
吃完手裏的早餐,方長坐在早課石上靜靜地待了會兒,而後繞過倒扣在崖邊,像雕塑一樣的那艘船兒,回去準備開鍋。
取來柴,將上麵銅板放在一邊,方長於做好的灶台裏麵把火重新生旺,接著他拿起刷洗幹淨的兩口鍋,直接放在火上燒。
待鍋冒煙後變成黑色,方長倒入些豆油,雙手抓著鍋沿輕輕旋轉,直到油脂浸潤了其中每個角落,才將鍋重新刷幹淨,晾幹後再重複一次這種動作。剩下需要做的,便是將兩口鍋靜置一晝夜。
想來,明天就可以嚐試使用它們,烹飪一些之前用鼎無法做到的菜肴。
模具裏麵的鐵鍋依然在冷卻,方長已經進了旁邊林子,砍了截梨木。
工棚裏麵的木工工具都是青銅質地的,但還算合手好用,方長用它們將這截梨木去皮、截短、修型,把截麵處理成方形。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稍微修整下前端之後,方長將這截錘柄塞進了錘頭預留出的洞裏,而後用幾塊薄木片,在前麵的縫隙處,輕輕楔進去加固。
將新做好的錘子在手裏拎著掄了幾下,感覺甚是順手。
至少工棚裏麵,那個青銅錘子可以退休了,方長準備做個箱子,將不用的工具抹上油後堆進去。
他拎著新得的錘子,朝鐵鍋的沙模走過去。
最近的冶煉過程中間,方長的感覺是,鼓風越來越是個問題。
畢竟鼓風這種事情,和往爐子裏填料、開閉出渣口出鐵口等不同,需要時刻保持,不能停止,所以他總是要分出一條手來操作,這對冶煉的過程影響很大,頗有些不便。
方長決定,接下來再開高爐的話,可以考慮用法術召喚個泥人來幫忙拉風箱。
不過長遠來看,還是可以在不遠處的瀑布上動腦筋。
做個水輪,用連杆帶動風箱?
方長想了想,還是放棄了這個方案,因為這幾座爐子所在的地方,離著瀑布所在地頗有些距離。
而且從浣花溪和碧玉塘裏麵流出去的這道瀑布,水流並不算寬闊,它力道最大的地方,其實在崖底。
他並不準備在崖底建造爐子。
因為爐子的煙直向上去,說不得會把仙棲崖上的環境搞壞,這就得不償失了。
要不……還是繞個電機吧。
自己有礦不缺銅,山上也有了鑄鐵和鋼,雲中山裏更是有各色木材,還有雲母和樹漆等絕緣物,自己還能產玻璃和陶瓷。
而電機裏麵的銅線,可以使用蠶絲織的紗來包裹處理,做成沙包線。
總之,一切條件都已經齊備。
似乎可以做到,隻是需要花費時間去實驗。
但對於修行人來說,時間這東西十分充裕,以方長的壽命,有比別人多數十倍的人生長度,可以去做有趣的事情。
而且早水輪發電機、電動機以驅動鼓風設施的經過,自己也可以記載下來,寫個小冊子。
以後若是遇到有緣人,可以將這份記錄傳到人間去,也是一份功德。雖然這份功德於自己無用,但……能讓自己開心就夠了。
估計以後某些技術,會在傳言中變成“鬼神相授”、“仙人傳法”。
順著這份思路下去,方長靈光一閃,想到了更多地方。
比如仙棲崖上鋼鐵不缺,雲中山又有煤礦,完全可以造台蒸汽機,同樣也可以將這個過程,以及其中的簡單原理匯集成冊,遇到有緣人後贈送之。
甚至造好的蒸汽機,也可以隨身帶著,反正自己的雙肩包空間大、能裝。
方長想著,用手裏的錘子敲碎了模具,取出了其中的鑄鐵鍋。
兩口鍋已經涼了下來,但有些斑駁。
將拿回浣花溪邊,方長使用礪石稍作打磨,它們立刻便成為了銀白色,雖然看起來沒有金色的青銅鼎漂亮,但是它的形狀更適合烹飪。
他拎著這兩口鍋回到廚房,而後回到爐子旁邊稍作收拾整理,把冶煉好的鋼條搬進旁邊的棚子,清理了下爐膛和地麵,便回到廚房。他看著移開鼎的火塘處,琢磨著怎麽改個灶。
仙棲崖上磚頭不缺,都是在窯裏燒出來的上好紅磚——方長沒有修建真正的磚窯,更沒有淋水池,燒製過程中空氣流動充分,所以出來的都是紅磚,倒也堅實耐用。
連崖上的無名殿,石塊基底上麵也是紅磚壘製。
先把廚房裏麵的用具都搬到其它地方,防止落灰,而後方長將勞苦功高的火塘清理幹淨並挖開,方長和了些泥,將磚塊壘成了個方方正正的灶台,旁邊還起了個小爐子,正適合一大一小兩口鍋。
煙囪被他接到廚房外麵,同樣用磚壘起來,超出屋頂四五尺。
想了想,擔心竹瓦做的屋頂被火星引燃,方長幹脆用儲存的瓦片,給廚房換了個頂。
高爐用的風箱還有個多餘的,他將風箱搬來,並在灶台旁邊。
如此,大功告成。
做完這些後,東方的夜空已經發白,又是一個晝夜即將過去。
雄雞報曉。
呼吸了口新鮮的空氣,方長將廚房打掃幹淨,把之前搬出去的各種用具和陳設,諸如菜刀菜板鍋鏟湯勺碗筷水缸等等,重新搬回來擺好。
旁邊的菜園子生的興旺,方長去掐了兩根胡瓜,幾片菜葉。
地窖裏麵還有地豆,他取來後,順路又走到雞舍裏麵。
抱窩的母雞已經得到了成果,裏麵現在滿是毛絨絨的小雞,都是家雞。而老母雞也開始繼續下蛋,這個雞舍裏麵每天出產的雞蛋,又成了獲取方便、滋味鮮美、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菜肴。
他撿拾了兩個,走回廚房。
新做好的兩口鍋,尚未開鍋,暫時不能使用,方長在之前的銅板上,攤了幾張煎餅,炒了些地豆絲,配著同樣是在銅板上做的煎蛋,和洗幹淨的菜葉一起,卷起來便吃。
這個煎餅卷口感層次很豐富,而且有菜有蛋、有主食有油鹽,滋味和營養很是全麵,放在山下人間,能賣好幾文。
清晨的陽光很好,空氣也十分通透。
吃完手裏的早餐,方長坐在早課石上靜靜地待了會兒,而後繞過倒扣在崖邊,像雕塑一樣的那艘船兒,回去準備開鍋。
取來柴,將上麵銅板放在一邊,方長於做好的灶台裏麵把火重新生旺,接著他拿起刷洗幹淨的兩口鍋,直接放在火上燒。
待鍋冒煙後變成黑色,方長倒入些豆油,雙手抓著鍋沿輕輕旋轉,直到油脂浸潤了其中每個角落,才將鍋重新刷幹淨,晾幹後再重複一次這種動作。剩下需要做的,便是將兩口鍋靜置一晝夜。
想來,明天就可以嚐試使用它們,烹飪一些之前用鼎無法做到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