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生活單調,對於湊熱鬧這種事情,向來是非常感興趣的。
很多時候,為了湊熱鬧,大家甚至都不怕冒危險,或者說忽視近在眼前的危險。方長接觸到的世界,比普通人要廣闊不少,他聽到的故事裏,頗多這種情況,甚至往往釀成悲劇。
現在已經過了農忙時候,有那莊稼收的早的人家,便悠閑了起來。
“看起來著實不錯。”
“嗯嗯,就是不知道吃起來怎麽樣。”
“我好像聽親戚說過,這東西備荒挺好,平時種上幾畝地,若是有災年看勢頭不對,趕緊補種也能落個一年收成。”
“謔!那一隻個頭大。”
圍著這幾個幹活的小吏,周圍的百姓們七嘴八舌地互相聊著。
方長湊上前去,往裏麵一看,原來幾個小吏正在收地薯。他們對旁邊百姓們的議論充耳不聞,隻顧著忙眼前的活計,甚至沒有聊天的興致。
這倒也正常,任誰被這樣圍著看,滋味都不太好受。
待到地被翻開完畢,大堆的地薯堆在地上之後,有個小吏終於開了口:“且來兩個人幫忙,抬著秤杆,咱們稱一下這塊地到底收獲了多少!”
聽到這話,周圍圍觀的村民閑漢們頓時來了興趣,開始吆喝。
反正現在沒什麽事做,豐收後又吃了飽飯,大家並不在意耗費些力氣。於是他們中間立刻有七八個人上前,將小吏們帶來的大杆秤,兩人用橫杆抬起來,其他人便往上放裝了筐子的地薯。
粗略的算術屬於生產必備技能,好幾個人都會些,將諸次稱量結果加起來後,得出來個讓村民們瞠目結舌的數字。
“兩千三百零四斤!兩千三百零四斤!”
眾人驚訝地呼喊起來,看向地裏那些已經被拋在一邊的地薯秧,頓時眼熱起來。
有那老成持重些的,則帶著很懂的語氣說道:
“這算鮮貨,水分足,不過就算曬幹後少一半,也有一千多斤,這可比咱們種的粟強多了。”
“就是不知味道咋樣,但肯定沒有粟飯麥餅吃的習慣,而且儲藏也是問題。”
方長在一旁暗道,這人說的倒是沒錯。
當初他在雲中山深處發現的這種地薯,是介於土豆和紅薯之間的一種東西,自然有著二者的優缺點,但產量還是很高的,而且不挑地。
隻聽那幾個吏員擦了汗後,有打頭的說道:
“這是衙門準備推的新品種!待開春勸農的時候,就會有人分發,而且不是讓大家用來做主糧,衙門的意思,是讓你們抽出些地方,種植些即可。”
“地薯這種東西,產量高,長得快,不挑地,便是山坡貧瘠處也能種,也不需要太多照料。地薯能當糧食能當菜,就是長久儲藏需要切片曬幹,比較費功夫。”
“最重要的,是這地薯可以備荒,荒年的時候,緊急時刻將它種下去,能不至於絕收。種下去,沒多久就能吃秧,平常時候也可以喂牲口。”
“咱們這裏的氣候,平常時候以新推廣起來的麥子為主,間雜著種豆和粟,在貧地和邊角處種些地薯,隻要不怕費力氣,日子定然能過好。”
聽了他最後這話,周圍人立刻笑道:
“那是自然,田地可不會騙人,用多少力氣,才能有多少收成。既然幾位大人將這地薯說的這麽好,我們又稱過,那明年便挑小塊爛地種些試試。”
見到這次宣講很成功,小吏們很高興,他們取了些地薯,給周圍圍觀的挨個發了倆,便套了車,將地薯和各種工具裝好,於周圍人感謝聲中離開
………
夜色已經很涼,薄霧起來,草尖葉端的露水也漸漸凝結,天上的星光則有些隱隱綽綽。
方長在一個避風處露宿,和兩輛馬車一起。
其實這裏不是旅客必至的那種地方,而且是方長先找到的這處,他尋找了些柴禾,生起火來。
如今他生火已經有了新的工具,火折子和火刀已經淘汰,凸透鏡也不適合沒有陽光的傍晚,從懷裏摸出打火機,方長用力擦了幾下,便有火苗出來,點燃引火幹草,繼而引燃樹枝。
這是他自製的小玩意,不用法術的話,也著實方便。其實結構也不複雜,打火機是銅殼,裏麵裝了酒精,用燈芯引出來,外麵有個小鋼輪,還有塊可以更換的燧石,轉動摩擦便能打出火星。外麵做了帶繃簧的蓋子,輕輕撥動,便能“哢噠”打開或者“哢噠”蓋上。
方長沒有刻字在上麵,對他來說這就是個小工具,隻為了方便和有趣才造出來。
裏麵其實灌烈酒也勉強能打著,但方長還是將酒頭多蒸餾了幾次,然後添加些生石灰去掉水分,才做出無水酒精來。而提煉黃磷製造火柴的想法,目前隻進行了一半,方長用新的木工機床,做了大量火柴梗,便停止了在這方麵的嚐試。
旁邊那兩輛馬車,則是趕路過頭,在傍晚時候發現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又看到了方長麵前篝火的光,才湊將過來,求蹭火堆。
雖然方長帶著劍,但怎麽看都不是壞人,加上野外過夜人越多越好,所以他們才提出這種請求。
他們行事挺講究,得到方長允許後,便去收集了柴禾,還取出食物和方長分享。
入夜之後,眾人也不著急休息,而是圍在火堆周圍,喝茶聊天。篝火很旺,上麵架著的小鍋正咕嘟咕嘟燒著,裏麵漂浮著大片的茶葉,那是其中一輛馬車的乘客所攜帶的。有個木頭勺子放在旁邊,每當有人手裏捧的容器裏茶水不夠了,便起身自己舀滿。
<a href="http://m.xiaoshuting.cc" id="wzsy">xiaoshuting.cc</a>
人一多起來,聊天的內容便不受控製,天南海北的轉換很快,但此時並沒有人給這種現象命名為“歪樓”或者其它的什麽。
“……養生這種事情,各有各得妙法,有人靠吃,有人靠補藥,還有的靠在意冷熱,但我見過最為長壽的,告訴過我他的秘訣,讓我很是佩服。其實說起來也不艱深,但很難辦到,尤其是持之以恒,說起來就兩個字——聾啞。”
很多時候,為了湊熱鬧,大家甚至都不怕冒危險,或者說忽視近在眼前的危險。方長接觸到的世界,比普通人要廣闊不少,他聽到的故事裏,頗多這種情況,甚至往往釀成悲劇。
現在已經過了農忙時候,有那莊稼收的早的人家,便悠閑了起來。
“看起來著實不錯。”
“嗯嗯,就是不知道吃起來怎麽樣。”
“我好像聽親戚說過,這東西備荒挺好,平時種上幾畝地,若是有災年看勢頭不對,趕緊補種也能落個一年收成。”
“謔!那一隻個頭大。”
圍著這幾個幹活的小吏,周圍的百姓們七嘴八舌地互相聊著。
方長湊上前去,往裏麵一看,原來幾個小吏正在收地薯。他們對旁邊百姓們的議論充耳不聞,隻顧著忙眼前的活計,甚至沒有聊天的興致。
這倒也正常,任誰被這樣圍著看,滋味都不太好受。
待到地被翻開完畢,大堆的地薯堆在地上之後,有個小吏終於開了口:“且來兩個人幫忙,抬著秤杆,咱們稱一下這塊地到底收獲了多少!”
聽到這話,周圍圍觀的村民閑漢們頓時來了興趣,開始吆喝。
反正現在沒什麽事做,豐收後又吃了飽飯,大家並不在意耗費些力氣。於是他們中間立刻有七八個人上前,將小吏們帶來的大杆秤,兩人用橫杆抬起來,其他人便往上放裝了筐子的地薯。
粗略的算術屬於生產必備技能,好幾個人都會些,將諸次稱量結果加起來後,得出來個讓村民們瞠目結舌的數字。
“兩千三百零四斤!兩千三百零四斤!”
眾人驚訝地呼喊起來,看向地裏那些已經被拋在一邊的地薯秧,頓時眼熱起來。
有那老成持重些的,則帶著很懂的語氣說道:
“這算鮮貨,水分足,不過就算曬幹後少一半,也有一千多斤,這可比咱們種的粟強多了。”
“就是不知味道咋樣,但肯定沒有粟飯麥餅吃的習慣,而且儲藏也是問題。”
方長在一旁暗道,這人說的倒是沒錯。
當初他在雲中山深處發現的這種地薯,是介於土豆和紅薯之間的一種東西,自然有著二者的優缺點,但產量還是很高的,而且不挑地。
隻聽那幾個吏員擦了汗後,有打頭的說道:
“這是衙門準備推的新品種!待開春勸農的時候,就會有人分發,而且不是讓大家用來做主糧,衙門的意思,是讓你們抽出些地方,種植些即可。”
“地薯這種東西,產量高,長得快,不挑地,便是山坡貧瘠處也能種,也不需要太多照料。地薯能當糧食能當菜,就是長久儲藏需要切片曬幹,比較費功夫。”
“最重要的,是這地薯可以備荒,荒年的時候,緊急時刻將它種下去,能不至於絕收。種下去,沒多久就能吃秧,平常時候也可以喂牲口。”
“咱們這裏的氣候,平常時候以新推廣起來的麥子為主,間雜著種豆和粟,在貧地和邊角處種些地薯,隻要不怕費力氣,日子定然能過好。”
聽了他最後這話,周圍人立刻笑道:
“那是自然,田地可不會騙人,用多少力氣,才能有多少收成。既然幾位大人將這地薯說的這麽好,我們又稱過,那明年便挑小塊爛地種些試試。”
見到這次宣講很成功,小吏們很高興,他們取了些地薯,給周圍圍觀的挨個發了倆,便套了車,將地薯和各種工具裝好,於周圍人感謝聲中離開
………
夜色已經很涼,薄霧起來,草尖葉端的露水也漸漸凝結,天上的星光則有些隱隱綽綽。
方長在一個避風處露宿,和兩輛馬車一起。
其實這裏不是旅客必至的那種地方,而且是方長先找到的這處,他尋找了些柴禾,生起火來。
如今他生火已經有了新的工具,火折子和火刀已經淘汰,凸透鏡也不適合沒有陽光的傍晚,從懷裏摸出打火機,方長用力擦了幾下,便有火苗出來,點燃引火幹草,繼而引燃樹枝。
這是他自製的小玩意,不用法術的話,也著實方便。其實結構也不複雜,打火機是銅殼,裏麵裝了酒精,用燈芯引出來,外麵有個小鋼輪,還有塊可以更換的燧石,轉動摩擦便能打出火星。外麵做了帶繃簧的蓋子,輕輕撥動,便能“哢噠”打開或者“哢噠”蓋上。
方長沒有刻字在上麵,對他來說這就是個小工具,隻為了方便和有趣才造出來。
裏麵其實灌烈酒也勉強能打著,但方長還是將酒頭多蒸餾了幾次,然後添加些生石灰去掉水分,才做出無水酒精來。而提煉黃磷製造火柴的想法,目前隻進行了一半,方長用新的木工機床,做了大量火柴梗,便停止了在這方麵的嚐試。
旁邊那兩輛馬車,則是趕路過頭,在傍晚時候發現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又看到了方長麵前篝火的光,才湊將過來,求蹭火堆。
雖然方長帶著劍,但怎麽看都不是壞人,加上野外過夜人越多越好,所以他們才提出這種請求。
他們行事挺講究,得到方長允許後,便去收集了柴禾,還取出食物和方長分享。
入夜之後,眾人也不著急休息,而是圍在火堆周圍,喝茶聊天。篝火很旺,上麵架著的小鍋正咕嘟咕嘟燒著,裏麵漂浮著大片的茶葉,那是其中一輛馬車的乘客所攜帶的。有個木頭勺子放在旁邊,每當有人手裏捧的容器裏茶水不夠了,便起身自己舀滿。
<a href="http://m.xiaoshuting.cc" id="wzsy">xiaoshuting.cc</a>
人一多起來,聊天的內容便不受控製,天南海北的轉換很快,但此時並沒有人給這種現象命名為“歪樓”或者其它的什麽。
“……養生這種事情,各有各得妙法,有人靠吃,有人靠補藥,還有的靠在意冷熱,但我見過最為長壽的,告訴過我他的秘訣,讓我很是佩服。其實說起來也不艱深,但很難辦到,尤其是持之以恒,說起來就兩個字——聾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