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娘娘,魏國夫人到了。”
“好,本宮馬上就去。”
若水午睡剛醒,宮女就來稟報魏國夫人來了。
魏國夫人是王皇後的親娘,若水簡單收拾了一下就去見了。
“給皇後——”
“阿娘,快別多禮。”
若水趕緊扶住準備行禮的魏國夫人,魏國夫人已經四十多歲了,但保養得很好,看起來才三十歲的樣子,雍容華貴,一幅富貴太太的樣子。
魏國夫人仔細打量著女兒,看著女兒氣色還好,心裏才安慰了些。
當初女兒隻是嫁給晉王,沒想到晉王突然當上了皇帝,女兒也成了皇後,在這高高的宮牆中,見一麵都不容易。
“阿娘,女兒很好,您不用擔心,本宮要和魏國夫人說些貼己話,你們都退下吧。”
所有人都退下了下去,魏國夫人有些不安,不知道女兒要說什麽。
“皇後——”
魏國夫人剛要開口,就被若水抬手阻止了。
“阿娘,女兒就是想您了,想單獨跟您呆一會兒,家裏……”
若水一邊說著,一邊從袖袋裏掏出一封信,低聲快速說道:“交給舅舅。”
魏國夫人有心想問,但嘴唇動了動還是什麽都沒說。
“阿娘,能給女兒找一下會武的丫鬟嗎?”
“會武?女兒,你想做什麽?”
“阿娘別擔心,就是有個會武的丫鬟在宮裏行事方便些,放心吧。”若水看著有些擔心的魏國夫人,隻得安撫了幾句。王皇後被廢了後,王家和柳家日子都不好過,還被流放,魏國夫人也被剝奪了封號。
“女兒,陛下對你好嗎?還是一直寵著那個蕭淑妃?你放心,娘一定給你想法辦除了那個狐狸精。”魏國夫人想著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在宮裏被皇帝冷落心裏就難受。
“別——”若水趕緊阻止,想什麽辦法,無非是整蠱,有沒有效不知道,反而被人陷害打入冷宮。
“阿娘,宮裏的事女兒心裏有數,您別擔心,您不要去做多餘的事,說不定就被人抓住什麽把柄,反而會害了女兒的。”
若水費了好大的勁才勸得對方打消念頭。
魏國夫人出宮後,沒兩天一個丫頭就被送了進來,走的正規渠道,最後被分到皇後宮中。
看來王家裏宮裏還是有點能量的。
“你叫什麽名字?”
眼前的宮女看起來普普通通,但仔細一看又好像有點不一樣。
“奴婢春曉,拜見皇後娘娘。”
“以後你就跟著本宮,這兩儀殿的事你多盯著點,不要讓這裏多出什麽不該多的,也不要少了什麽不該少的。”
兩儀殿是王皇後宮殿的名字。
即然是娘家送進來的,若水也放心,看著這丫頭沉穩的樣子,應該不錯。
“謹遵娘娘吩咐。”
#
#
春曉的進宮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若水雖然留下了人,但表麵上並不怎麽倚重,所以其他人並沒有在意。
“皇後娘娘,武昭儀被淑妃娘娘罰跪在禦花園。”
春梅走進大殿行禮低聲說道。
“武昭儀怎麽惹著蕭淑妃了?”
如果是原來的王皇後可能就去救了,王皇後最忌憚的就是蕭淑妃,隻要能打擊蕭淑妃的事都願意做。可是沒想到最後卻栽到以為是小白兔的武媚手上,而且下場還那麽慘。
手腳砍斷,再裝在酒壇裏,那得多痛啊,活活痛死啊。
“好像是兩人在禦花園碰見了,然後起了爭執,淑妃娘娘說武昭儀以下犯上,對她不敬,所以懲罰她。”
若水才不管這兩人的事呢,不過如果她不去,皇上知道也肯定會怪她。
哎….皇後也難做啊,還要照顧一大群小妾,小妾出了問題,還要怪大老婆沒照顧好。
“春梅,我有些頭痛,可能中暑了,去請個太醫來。”
若水撫著額頭,躺在貴妃椅上有氣無力的說道。
春梅也是聰明的,眼珠一轉就明白了自家皇後娘娘的意思,趕緊讓人去太醫院。
“春曉,查得怎麽樣?”
春曉跟著若水身邊沒什麽存在感,不注意都看不到那裏站了一個人。
“皇後娘娘,有四個人有問題,有三個是灑掃的,有一個是大宮女春蘭。”
大宮女也算不錯了,已經算是她親近的人了,可以進入她的寢殿。
原主王皇後被人告發整蠱,並在寢殿搜出紮針的布娃娃,上麵還寫著武媚的名字。皇上大怒,證據確鑿,就算原主再三表示沒有做過這樣的事,但也被定了罪,打入冷宮。
即然原王皇後沒有做,那就是有人放進的,至於是誰,總是這宮裏的人。
所以若水穿來後,一直不動聲色觀察,但她走在哪兒都有人關注,根本無法做這種暗地裏的事。沒辦法,隻得讓魏國夫人找個習武丫鬟進宮方便行事。
多半是這個叫春蘭的丫鬟背主陷害,而且極大的可能是武媚的人,還有一點可能是蕭婉瑩的人。
“灑掃的三個直接以背主的名義打一頓,罰到洗衣房去,那個春蘭暫時留下,你多看著點。”
武媚隻覺得頭暈眼花,烈日炎炎,口幹舌燥,不知道已經跪了多久了,雙腿早已經麻木,沒有知覺,為什麽皇後娘娘還沒有來?
蕭婉瑩這個賤人,總是跟她做對,總有一天,她不會放過她的,她一定要砍斷她的手腳。
還有皇後,枉費她平時那麽恭敬,居然不來救她,簡直該死,哼,一個連孩子都生不出的皇後,算什麽皇後。
皇上怎麽也沒來,難道沒人去通知嗎?
武媚皺著眉,她在這宮中能仰仗的隻有皇上,至少目前是這樣。
宣政殿外,一個宮女著急的走來走去,“公公,求你讓我見見皇上,昭儀娘娘還等著皇上去救呢。”
“皇上吩咐過,任何人不得打擾。”
守在殿外的公公堅定不移的執行的李治的命令。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
不知道什麽時候起,民間開始有謠傳‘帝傳三世,武代李興’。
“太史令,近日坊間流言帝傳三世,武代李興,不知卿是否聽過?”李治一臉陰沉的坐在宣政殿之上,看看下麵行禮的太史令,心裏很是惱怒。
這麽大的事居然沒人報告。
“陛下容稟,臣也是近時才聽說,不過臣夜觀天象,發現有太白經天,這意味著有女主要興起。我經過一番推算,發現這個女人已經在陛下的宮裏,是陛下的眷屬。不出十年後,她就要取代陛下,代掌陛下的大好河山,而且還要誅殺李唐皇室的子孫。”
“什麽,在朕的後宮之中,是誰?”
李治大怒,腦袋裏閃過一個個後宮中人。
“陛下,臣翻看卷軸,發現太宗時期也出過這類傳言,不過隻有前太史令李淳風大人知道詳情。”
“你退下吧,密切關注星象,不得聲張。”
寂靜的宣政殿,李治一個人坐在龍椅上,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雖然當皇帝很累,但李治絕對不想被人趕下台,更不許有人顛覆李唐江山。
帝傳三世,武代李興!
三世,到他這裏就是第三世了,意思是……
武代李興,武——
武是代表什麽?
“來人——”
一個黑衣服突然憑空出現,跪在大殿中間,“即刻著人請前太史令李淳風進宮。”
前太史令李淳風早在太宗皇帝歸天時就告老還鄉了。
這個時代的人還是很相信星象之說的,也有真正的高人,不像後世都是騙人的神棍。
聽說太宗皇帝李世民在他4歲的時候,有一位相士到李家給他看相,說他:“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為此,李淵替他取名為李世民。
這樣的事跡自然記錄在冊的,所以李治也就更相信了。
“好,本宮馬上就去。”
若水午睡剛醒,宮女就來稟報魏國夫人來了。
魏國夫人是王皇後的親娘,若水簡單收拾了一下就去見了。
“給皇後——”
“阿娘,快別多禮。”
若水趕緊扶住準備行禮的魏國夫人,魏國夫人已經四十多歲了,但保養得很好,看起來才三十歲的樣子,雍容華貴,一幅富貴太太的樣子。
魏國夫人仔細打量著女兒,看著女兒氣色還好,心裏才安慰了些。
當初女兒隻是嫁給晉王,沒想到晉王突然當上了皇帝,女兒也成了皇後,在這高高的宮牆中,見一麵都不容易。
“阿娘,女兒很好,您不用擔心,本宮要和魏國夫人說些貼己話,你們都退下吧。”
所有人都退下了下去,魏國夫人有些不安,不知道女兒要說什麽。
“皇後——”
魏國夫人剛要開口,就被若水抬手阻止了。
“阿娘,女兒就是想您了,想單獨跟您呆一會兒,家裏……”
若水一邊說著,一邊從袖袋裏掏出一封信,低聲快速說道:“交給舅舅。”
魏國夫人有心想問,但嘴唇動了動還是什麽都沒說。
“阿娘,能給女兒找一下會武的丫鬟嗎?”
“會武?女兒,你想做什麽?”
“阿娘別擔心,就是有個會武的丫鬟在宮裏行事方便些,放心吧。”若水看著有些擔心的魏國夫人,隻得安撫了幾句。王皇後被廢了後,王家和柳家日子都不好過,還被流放,魏國夫人也被剝奪了封號。
“女兒,陛下對你好嗎?還是一直寵著那個蕭淑妃?你放心,娘一定給你想法辦除了那個狐狸精。”魏國夫人想著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在宮裏被皇帝冷落心裏就難受。
“別——”若水趕緊阻止,想什麽辦法,無非是整蠱,有沒有效不知道,反而被人陷害打入冷宮。
“阿娘,宮裏的事女兒心裏有數,您別擔心,您不要去做多餘的事,說不定就被人抓住什麽把柄,反而會害了女兒的。”
若水費了好大的勁才勸得對方打消念頭。
魏國夫人出宮後,沒兩天一個丫頭就被送了進來,走的正規渠道,最後被分到皇後宮中。
看來王家裏宮裏還是有點能量的。
“你叫什麽名字?”
眼前的宮女看起來普普通通,但仔細一看又好像有點不一樣。
“奴婢春曉,拜見皇後娘娘。”
“以後你就跟著本宮,這兩儀殿的事你多盯著點,不要讓這裏多出什麽不該多的,也不要少了什麽不該少的。”
兩儀殿是王皇後宮殿的名字。
即然是娘家送進來的,若水也放心,看著這丫頭沉穩的樣子,應該不錯。
“謹遵娘娘吩咐。”
#
#
春曉的進宮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若水雖然留下了人,但表麵上並不怎麽倚重,所以其他人並沒有在意。
“皇後娘娘,武昭儀被淑妃娘娘罰跪在禦花園。”
春梅走進大殿行禮低聲說道。
“武昭儀怎麽惹著蕭淑妃了?”
如果是原來的王皇後可能就去救了,王皇後最忌憚的就是蕭淑妃,隻要能打擊蕭淑妃的事都願意做。可是沒想到最後卻栽到以為是小白兔的武媚手上,而且下場還那麽慘。
手腳砍斷,再裝在酒壇裏,那得多痛啊,活活痛死啊。
“好像是兩人在禦花園碰見了,然後起了爭執,淑妃娘娘說武昭儀以下犯上,對她不敬,所以懲罰她。”
若水才不管這兩人的事呢,不過如果她不去,皇上知道也肯定會怪她。
哎….皇後也難做啊,還要照顧一大群小妾,小妾出了問題,還要怪大老婆沒照顧好。
“春梅,我有些頭痛,可能中暑了,去請個太醫來。”
若水撫著額頭,躺在貴妃椅上有氣無力的說道。
春梅也是聰明的,眼珠一轉就明白了自家皇後娘娘的意思,趕緊讓人去太醫院。
“春曉,查得怎麽樣?”
春曉跟著若水身邊沒什麽存在感,不注意都看不到那裏站了一個人。
“皇後娘娘,有四個人有問題,有三個是灑掃的,有一個是大宮女春蘭。”
大宮女也算不錯了,已經算是她親近的人了,可以進入她的寢殿。
原主王皇後被人告發整蠱,並在寢殿搜出紮針的布娃娃,上麵還寫著武媚的名字。皇上大怒,證據確鑿,就算原主再三表示沒有做過這樣的事,但也被定了罪,打入冷宮。
即然原王皇後沒有做,那就是有人放進的,至於是誰,總是這宮裏的人。
所以若水穿來後,一直不動聲色觀察,但她走在哪兒都有人關注,根本無法做這種暗地裏的事。沒辦法,隻得讓魏國夫人找個習武丫鬟進宮方便行事。
多半是這個叫春蘭的丫鬟背主陷害,而且極大的可能是武媚的人,還有一點可能是蕭婉瑩的人。
“灑掃的三個直接以背主的名義打一頓,罰到洗衣房去,那個春蘭暫時留下,你多看著點。”
武媚隻覺得頭暈眼花,烈日炎炎,口幹舌燥,不知道已經跪了多久了,雙腿早已經麻木,沒有知覺,為什麽皇後娘娘還沒有來?
蕭婉瑩這個賤人,總是跟她做對,總有一天,她不會放過她的,她一定要砍斷她的手腳。
還有皇後,枉費她平時那麽恭敬,居然不來救她,簡直該死,哼,一個連孩子都生不出的皇後,算什麽皇後。
皇上怎麽也沒來,難道沒人去通知嗎?
武媚皺著眉,她在這宮中能仰仗的隻有皇上,至少目前是這樣。
宣政殿外,一個宮女著急的走來走去,“公公,求你讓我見見皇上,昭儀娘娘還等著皇上去救呢。”
“皇上吩咐過,任何人不得打擾。”
守在殿外的公公堅定不移的執行的李治的命令。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
不知道什麽時候起,民間開始有謠傳‘帝傳三世,武代李興’。
“太史令,近日坊間流言帝傳三世,武代李興,不知卿是否聽過?”李治一臉陰沉的坐在宣政殿之上,看看下麵行禮的太史令,心裏很是惱怒。
這麽大的事居然沒人報告。
“陛下容稟,臣也是近時才聽說,不過臣夜觀天象,發現有太白經天,這意味著有女主要興起。我經過一番推算,發現這個女人已經在陛下的宮裏,是陛下的眷屬。不出十年後,她就要取代陛下,代掌陛下的大好河山,而且還要誅殺李唐皇室的子孫。”
“什麽,在朕的後宮之中,是誰?”
李治大怒,腦袋裏閃過一個個後宮中人。
“陛下,臣翻看卷軸,發現太宗時期也出過這類傳言,不過隻有前太史令李淳風大人知道詳情。”
“你退下吧,密切關注星象,不得聲張。”
寂靜的宣政殿,李治一個人坐在龍椅上,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雖然當皇帝很累,但李治絕對不想被人趕下台,更不許有人顛覆李唐江山。
帝傳三世,武代李興!
三世,到他這裏就是第三世了,意思是……
武代李興,武——
武是代表什麽?
“來人——”
一個黑衣服突然憑空出現,跪在大殿中間,“即刻著人請前太史令李淳風進宮。”
前太史令李淳風早在太宗皇帝歸天時就告老還鄉了。
這個時代的人還是很相信星象之說的,也有真正的高人,不像後世都是騙人的神棍。
聽說太宗皇帝李世民在他4歲的時候,有一位相士到李家給他看相,說他:“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為此,李淵替他取名為李世民。
這樣的事跡自然記錄在冊的,所以李治也就更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