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和尚道:“小僧於哈裏斯國中得聞戚師所念經文,事後參悟,大有開悟之意,可惜所得不全,思來想去,唯有鬥膽請戚師傳經,我願拜入戚師座下為徒,還請戚師成全!”
那《金剛經》何等神妙,非同小可,羅海和尚本是慧根深重之輩,一經得聞,立時心下若有所悟,這才毅然前來,求傳經藏。
戚澤忖道:“此人聞聽《金剛經》便有所悟,足見慧根深厚,自當成全!”便道:“那一卷經文是我無意中得來,每日誦持,頗有所悟。既然大師有意,自可傳之!隻是‘戚師’二字再也休提。”
羅海和尚十分固執,說道:“古有一字之師,何況戚師傳我無上寶經?小僧自當以師禮侍之!”
戚澤搖了搖頭,當下開口念誦這一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自第一品“法會因由分”讀起,一字一句的傳授。《金剛經》前世曆代以來注解極多,亦有許多版本,戚澤故意隱去不傳,隻傳授本章經句,免得羅海和尚先入為主,耽擱參悟經文妙義。
羅海和尚終於得傳寶經,激動地微微顫抖,隨即寧定心神,專心記憶經文。那《金剛經》不過五千餘字,戚澤傳了半日便即講完,羅海和尚早有過目不忘之能,隻聽一遍便可成誦,生怕記錯了文字,又向戚澤反複討教。
待得羅海和尚將經文徹底背熟,忍不住參悟起來,經文中有許多地方與此世不同,比如第一品中佛陀說法之地,是在戚澤前世,羅海和尚不得其解,隻好向戚澤請益。
戚澤倒是有些為難,隻好說此經是佛陀於一座佛國之中宣說,並非在此方世界,好歹糊弄了過去。
羅海和尚又問宣說此經的是哪一位佛陀,戚澤隻好解釋說乃是一位釋迦族的聖人,因宿慧因緣,了悟正道,成就無上正覺。
羅海和尚又問與會的大菩薩、阿羅漢為誰,尤其經中提到的那位須菩提又是誰。
戚澤歎了口氣,解釋道與會之菩薩羅漢皆是那位佛陀弟子,於清淨佛國之中修行。
羅海和尚終於問罷經書背景之事,開始討論經義。戚澤如釋重負,忙順水推舟,將話題引到經文大義之上。
二人探討經義,不知不覺闡發出許多妙處,不禁手舞足蹈,甚是相契。戚澤前世對佛法僅是一知半解,此世修煉禪功如此精進,多半也有僥幸之成分,但羅海和尚不同,乃是大菩提寺中精心培育的高僧,辯才無礙,能深解諸經。倒是多半靠了他闡發經義,戚澤暗中也偷學了不少。
待得一部《金剛經》講解完畢,羅海和尚忽然有些失魂落魄,口中念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目中忽然留下淚來。
戚澤知他已有所悟,心有所得,隻是微笑而望。
羅海和尚向戚澤行了五體投地大禮,站起身來,麵含微笑,說道:“吾今開悟了也!”言罷周身佛光大放光明,頭頂現出一圈金光,金光之上躍出一尊法身,呈赤金之色,麵含慈悲,與他本人麵目一般無二。法身之外有誦經之聲來自天外,縹緲難尋。
戚澤見羅海聽經大悟,道行大進,真如佛性顯化精純,亦是歎道:“善哉!善哉!”
太衝峰上,蕭天環聞聽誦經之聲,冷笑道:“掌教再這般姑息養奸,五峰山遲早成了大菩提寺的下院!”堂堂五行宗祖庭之地,居然成了和尚的傳經之所,簡直聞所未聞,荒唐到了極處!
天乾子追出白玉城,見蕭天環飛回太衝峰去了,也不願再去觸黴頭,便轉回當陽峰,正聚集門下,吩咐三年坐關之事,聽得五峰山下講經之聲,微微出神,心頭忽然有些躁鬱。
白玉城中,天機子聞聽《金剛經》經文,聽到那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目中忽然神光爆射,身外忽有雲雨雷霆生出,環繞法身,異象無窮。探手自袖中取出一物,猛地向外一拋!
白鶴童子守在白玉城之外,亦是側耳傾聽,聽到那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忽然流下淚來。
羅海和尚借感悟《金剛經》之機,終於徹悟,修成法身,等若道法法相修為,那金身法相一閃即收。羅海和尚周身佛光亦是收斂,麵色更為慈和,當真是寶相莊嚴,合十歎道:“弟子有今日之悟,全賴戚師之功!”
戚澤道:“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羅海一笑,正要說話,忽有火光自五峰山上飛落,戚澤伸手接過,原來是那盞古燈檠。
戚澤忙細細觀看,原來那佛火金焰中糾纏成一團的香火願力已然不見,看來天機子果然手段通天,連香火願力都能抹去。
羅海和尚見了古燈檠上烙印的《金剛經》經文,訝然道:“弟子記得這盞佛燈之上先前不是烙印著另一部文字,為何……”
戚澤搖頭道:“我也不知,可能是多誦了《金剛經》幾遍,此寶自生感應。對了,掌教至尊說此物乃是當年那爛陀寺第一至寶佛火心燈,你可有聽聞?”
羅海和尚大吃一驚,失聲道:“這是佛火心燈?”探手接過,在掌中撫摸良久,滿麵疑惑道:“那爛陀寺傳說之中秘傳七種佛寶,個個妙用無窮,神威驚人,佛火心燈排名第一,但因湮滅已久,究竟有何妙處,隻怕已無人知曉。弟子實是不知此寶有何異處,但天機子掌教說它是佛火心燈,想來無差。咦?”
翻過古燈檠,見到其上烙印的往生咒,問道:“戚師,此經短小,卻能與《金剛經》並列,不知是何經典?”
戚澤道:“此為往生咒,專能超度幽魂。”羅海和尚大喜道:“那也請戚師一並傳授!”
戚澤也無所謂,便將往生咒也一並傳授。往生咒極短,更不必窮究義理,不過一炷香功夫便已傳完。
羅海和尚試著誦讀一遍,腦後忽有佛光迸發,真如佛性似與一座極其深杳秘遠之地相連,又是大驚失色,忍不住斷去咒力,喃喃道:“這!這!”
那《金剛經》何等神妙,非同小可,羅海和尚本是慧根深重之輩,一經得聞,立時心下若有所悟,這才毅然前來,求傳經藏。
戚澤忖道:“此人聞聽《金剛經》便有所悟,足見慧根深厚,自當成全!”便道:“那一卷經文是我無意中得來,每日誦持,頗有所悟。既然大師有意,自可傳之!隻是‘戚師’二字再也休提。”
羅海和尚十分固執,說道:“古有一字之師,何況戚師傳我無上寶經?小僧自當以師禮侍之!”
戚澤搖了搖頭,當下開口念誦這一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自第一品“法會因由分”讀起,一字一句的傳授。《金剛經》前世曆代以來注解極多,亦有許多版本,戚澤故意隱去不傳,隻傳授本章經句,免得羅海和尚先入為主,耽擱參悟經文妙義。
羅海和尚終於得傳寶經,激動地微微顫抖,隨即寧定心神,專心記憶經文。那《金剛經》不過五千餘字,戚澤傳了半日便即講完,羅海和尚早有過目不忘之能,隻聽一遍便可成誦,生怕記錯了文字,又向戚澤反複討教。
待得羅海和尚將經文徹底背熟,忍不住參悟起來,經文中有許多地方與此世不同,比如第一品中佛陀說法之地,是在戚澤前世,羅海和尚不得其解,隻好向戚澤請益。
戚澤倒是有些為難,隻好說此經是佛陀於一座佛國之中宣說,並非在此方世界,好歹糊弄了過去。
羅海和尚又問宣說此經的是哪一位佛陀,戚澤隻好解釋說乃是一位釋迦族的聖人,因宿慧因緣,了悟正道,成就無上正覺。
羅海和尚又問與會的大菩薩、阿羅漢為誰,尤其經中提到的那位須菩提又是誰。
戚澤歎了口氣,解釋道與會之菩薩羅漢皆是那位佛陀弟子,於清淨佛國之中修行。
羅海和尚終於問罷經書背景之事,開始討論經義。戚澤如釋重負,忙順水推舟,將話題引到經文大義之上。
二人探討經義,不知不覺闡發出許多妙處,不禁手舞足蹈,甚是相契。戚澤前世對佛法僅是一知半解,此世修煉禪功如此精進,多半也有僥幸之成分,但羅海和尚不同,乃是大菩提寺中精心培育的高僧,辯才無礙,能深解諸經。倒是多半靠了他闡發經義,戚澤暗中也偷學了不少。
待得一部《金剛經》講解完畢,羅海和尚忽然有些失魂落魄,口中念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目中忽然留下淚來。
戚澤知他已有所悟,心有所得,隻是微笑而望。
羅海和尚向戚澤行了五體投地大禮,站起身來,麵含微笑,說道:“吾今開悟了也!”言罷周身佛光大放光明,頭頂現出一圈金光,金光之上躍出一尊法身,呈赤金之色,麵含慈悲,與他本人麵目一般無二。法身之外有誦經之聲來自天外,縹緲難尋。
戚澤見羅海聽經大悟,道行大進,真如佛性顯化精純,亦是歎道:“善哉!善哉!”
太衝峰上,蕭天環聞聽誦經之聲,冷笑道:“掌教再這般姑息養奸,五峰山遲早成了大菩提寺的下院!”堂堂五行宗祖庭之地,居然成了和尚的傳經之所,簡直聞所未聞,荒唐到了極處!
天乾子追出白玉城,見蕭天環飛回太衝峰去了,也不願再去觸黴頭,便轉回當陽峰,正聚集門下,吩咐三年坐關之事,聽得五峰山下講經之聲,微微出神,心頭忽然有些躁鬱。
白玉城中,天機子聞聽《金剛經》經文,聽到那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目中忽然神光爆射,身外忽有雲雨雷霆生出,環繞法身,異象無窮。探手自袖中取出一物,猛地向外一拋!
白鶴童子守在白玉城之外,亦是側耳傾聽,聽到那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忽然流下淚來。
羅海和尚借感悟《金剛經》之機,終於徹悟,修成法身,等若道法法相修為,那金身法相一閃即收。羅海和尚周身佛光亦是收斂,麵色更為慈和,當真是寶相莊嚴,合十歎道:“弟子有今日之悟,全賴戚師之功!”
戚澤道:“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羅海一笑,正要說話,忽有火光自五峰山上飛落,戚澤伸手接過,原來是那盞古燈檠。
戚澤忙細細觀看,原來那佛火金焰中糾纏成一團的香火願力已然不見,看來天機子果然手段通天,連香火願力都能抹去。
羅海和尚見了古燈檠上烙印的《金剛經》經文,訝然道:“弟子記得這盞佛燈之上先前不是烙印著另一部文字,為何……”
戚澤搖頭道:“我也不知,可能是多誦了《金剛經》幾遍,此寶自生感應。對了,掌教至尊說此物乃是當年那爛陀寺第一至寶佛火心燈,你可有聽聞?”
羅海和尚大吃一驚,失聲道:“這是佛火心燈?”探手接過,在掌中撫摸良久,滿麵疑惑道:“那爛陀寺傳說之中秘傳七種佛寶,個個妙用無窮,神威驚人,佛火心燈排名第一,但因湮滅已久,究竟有何妙處,隻怕已無人知曉。弟子實是不知此寶有何異處,但天機子掌教說它是佛火心燈,想來無差。咦?”
翻過古燈檠,見到其上烙印的往生咒,問道:“戚師,此經短小,卻能與《金剛經》並列,不知是何經典?”
戚澤道:“此為往生咒,專能超度幽魂。”羅海和尚大喜道:“那也請戚師一並傳授!”
戚澤也無所謂,便將往生咒也一並傳授。往生咒極短,更不必窮究義理,不過一炷香功夫便已傳完。
羅海和尚試著誦讀一遍,腦後忽有佛光迸發,真如佛性似與一座極其深杳秘遠之地相連,又是大驚失色,忍不住斷去咒力,喃喃道:“這!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