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從東海岸登陸,一路向漢城方向而來?”


    此言一出,在場的幾人都懵了。


    尤其是祖大樂、吳襄兩位‘大明總兵’,更是一臉的不相信:“不可能,毛文龍的幾萬兵卒尚在八百裏之外,哪裏還能騰出手來攻打漢城?”


    “是啊,毛文龍就算不要命, 也不敢如此孤軍深入啊。”


    “好像並非毛文龍的兵,”高麗國主定了定心神,連喝幾大口茶水,方才說道:“據回報,這一支兵馬不是毛文龍的兵。


    而是鄭芝龍的水師!”


    鄭芝龍的水師?


    眾人更加覺得有些困惑。


    水師登陸,一路攻城略地的,那才是舍棄自身的優勢,這分明就是取敗之道啊!


    <a id="wzsy" href="http://m.cxzww.com">暢想中文網</a>


    “鄭芝龍的水師, 不過一群海盜而已,何足掛齒。”吳襄澹然說道,“論野戰能力,大明朝除了毛文龍的八萬鐵軍,便是我遼西將門的二十餘萬兵馬;


    國主,對方來了多少兵馬?”


    “不知道,應該不下於一萬人馬。”高麗國主轉頭詢問那名稟告的太監:“對方多少兵馬?騎兵還是步兵?


    火器配置如何?”


    那名太監‘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嘶聲說道:“飛報上並未說明這些,隻說是大約不少於一萬。


    對了,全是步兵!”


    步兵?


    高麗國主、祖大樂、吳襄、以及建奴的幾名貝勒鬆了一口氣。


    一萬步兵,就算手中火器再厲害,調集二三萬騎兵即可輕鬆鎮殺之,根本就不用擔憂。


    “鄭芝龍向來狡詐,這一次怎麽昏了頭的,派出一萬步兵登陸作戰?莫非,其中有詐?”吳襄有些不放心,開口詳詢。


    “應該還有後手,”祖大樂也有所疑惑, “我與鄭芝龍打過幾次交道,做過幾筆火器和糧食上的買賣,根據我的判斷,此人表麵看來豪爽仗義,但用兵時一絲不苟;


    可以說,在錙銖必較的那種生意人。


    國主,不可輕敵啊。”


    高麗國主微微點頭,旋即傳令讓繼續探查,同時,開始調集大軍準備迎敵。


    ……


    卻說另一頭,草包皇帝朱由檢派出的三萬大明老兵,在大太監王承恩的率領下,從東海岸登陸,直奔漢城而去。


    三百多裏路,途中還有十幾座城池,零零總總也有七八千守兵,卻盡為地方武裝部隊,豈是他們這一支虎狼之師所能比?


    故而,攻打一座城池或關隘,基本上就是橫推。


    數十門新式火炮推上去, 頂到對方的鼻子下,隨便轟上幾輪,一道城門便會連同上麵的城門樓子一起倒塌。


    而後,便是步步為營,穩步向前推進。


    高麗守軍手中的弓箭、火繩槍等,射程短,還沒什麽效率,基本上跟打獵差不多,直接一波帶走……


    戰場上有個基本規律。


    那就是當一方的傷亡率,達到五分之一左右時,基本便出於崩潰的邊緣。


    而一旦出現一邊倒的火力壓製,出現三分之一的傷亡率,這仗根本就沒法打,往往會出現一潰千裏、兵敗如山倒的頹勢。


    即便再強勢的將軍,也無法統禦這種情況。


    所以,王承恩和三萬老兵的攻勢,隻能說是一路順風順水。


    勢如破竹。


    不到兩天兩夜,便已向前推進兩百裏之地。


    途中,也有高麗國的一些騎兵襲擾,卻在幾輪火槍的齊射下,變成了原野上奔突的獵物,讓大明老兵隨便幾口,都給吞掉了。


    後勤給養部隊,怎好整以暇的在那些高麗國的城池、關隘裏,大肆搜刮,將一些值錢的東西,統統打包帶走。


    至於帶不走的,一把火燒掉即可。


    反正,草包皇帝朱由檢說的很清楚,打仗,打的就是給養,打的就是資源,如果自己不能帶走的資源,就直接燒掉。


    不要留給敵人一顆糧食,這是基本的命令。


    至於屠城之事,卻是被嚴厲禁止了的。


    以那三萬大明老兵的一貫作風,這種順風仗,簡直就是搶人頭、爭功勞的良機,擱在以前,不屠滅幾座城池,那軍功和少的可憐的賞金從何而來?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


    萬歲爺,不差錢……


    ……


    “稟告王公公,前方四十餘裏便是漢城,前鋒營請示,下一步的計劃。”一名哨官疾馳而來,坐在馬背上請示命令。


    “兵分三路,”王承恩雖然是一名太監,沒上過什麽戰場,但畢竟跟隨魏忠賢日久,對行軍布陣之事多少知道一些,


    “令前鋒營擺出正麵迎敵的架勢,穩步向前推進,防止對方騎兵野戰部隊衝陣。”


    “另外幾千人,呈兩翼互援的態勢,向前推進,保護前鋒營、中軍和輜重部隊的安全。”


    “傳令下去,戰場形勢,稍縱即逝,讓幾位參將大人相機行事。”


    等傳令兵離開,大太監王承恩默默抹去額角的冷汗。


    這種趕著鴨子上架的事,就隻有草包皇帝才敢如此吧?把一個不懂兵法的太監派出來打仗,簡直跟開玩笑一樣……


    不過,王承恩心裏也清楚,萬歲爺之所以敢如此放心大膽,一方麵是對這一支大軍的裝備、單兵素質都比較放心;


    另一方麵。最重要的還是對所謂的‘遊擊戰’太過於放心。


    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疲我打……


    想想就腦殼疼。


    那就還不如徹底放權,讓下麵那一幫臨時‘培養’的老將去折騰吧。


    因為草包皇帝的命令太過率性,基本上所有的準備都沒做好,便將他們給撂在高麗國東海岸的淺灘上了!


    下一次,一定要想辦法在身邊帶幾名會打仗的……


    王承恩提心吊膽著,卻根本不知道,草包皇帝早就讓鄭芝龍把幾十份高麗國地圖,送給前線指揮的‘老將’們了。


    而且,還傳了一道密旨,大概就是‘充分發揮新式火器的優勢,充分發揮遊擊戰的優勢,能打過就打,打不過就想辦法拖住他,慢慢的往死裏打……’


    總之,就十分的不靠譜。


    不過,這也就足夠了。


    這三萬老兵,打著打著,便開始會打仗了。


    不就是遊擊戰麽。


    這個,咱在行。


    以前無論戍邊還是剿匪,不經常如此嗎?麵對對方優勢兵力,咱繞開些,說好聽些叫“避其鋒芒”,再伺機打擊對方的七寸。


    說不好聽些,那可不就是是‘放風箏’麽!


    這不,放著放著,直接將大炮頂到漢城的鼻子上了?


    攻城戰,一觸即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朱由檢:大明第一敗家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鳳燉蘑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鳳燉蘑菇並收藏我,朱由檢:大明第一敗家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