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船進入了太空,身邊的穆恩已經解開了身上的固定帶,並摘下了頭盔。
飛船進入了太空,就像飛機進入了飛行階段,可以自由行動了。我也同樣解開固定帶,但不舍得摘下頭盔,我還想通過它來看看我們的家園地球呢。
“摘下來吧,沒必要帶著了。”穆恩的話傳了進來,“想看的話大把時間。”
他話音剛落,就點出了前方的屏幕,同步顯示著飛船的外部景象。見狀我也摘了頭盔,畢竟帶著不太適應。
我是和利莫裏亞人高層一同出發的,所以現在我算享受了一把特殊待遇,這艘飛船上相對要寬鬆一些,像現在我和穆恩就處於一個類似於小包廂的環境。
在這裏我居然沒有感覺到失重的狀態,和在陸地上沒有什麽區別。
“進入太空了?怎麽沒有失重的感覺?”
“我們的飛船都裝有了重力係統,進入太空後自動啟動,和地球上沒有什麽區別,除了要穿這身衣服,防止太空輻射用的。”穆恩笑了笑說。
我能理解,這樣很大程度的減少了人在太空的不適感,但我覺得遺憾,沒能體會到失重感。
“別遺憾,想體驗失重還不簡單,下次我帶你體驗一會。不過以後有大把機會感受,現在就別感慨了。看看外麵吧,不會自知道我們什麽時候才會回來了。”穆恩看出了我心裏。
我看著屏幕上的景象,我們現在剛剛飛出地球,或許是在某個軌道上吧,因為我看到和地球的距離沒有發生變化。
“再多看看吧,那裏就是我們的家園。現在我們在繞地球飛行,為了照顧一下大家的情緒,特意減速飛行的。稍後就要進入加速狀態飛向下一個目的地了。”穆恩適時的在邊上做著解說工作。
忽然覺得他很適合這個工作,反正他話多。但這個時候我沒有覺得他聒噪,周圍是一片寂靜,這個時候有個人能陪著你說話是種幸福,尤其是看著遠遠的地球時候。
雖然他們已經減速飛行了,但還是很快。我能看到地球從白到黑在到白,一圈就這麽結束了。還沒等我好好感慨一下地球的壯麗,飛船再次進入了加速狀態。
外麵的景色也在發生著變化,地球漸漸遠離,月亮卻近了不少。
“其他人呢?”我收回了目光。
“不在邊上嘛,這次還有亞特蘭蒂斯人們。”
我調整了下視角,一群的飛船整齊的排列著,飛向太空。不過其中明顯有兩種風格的飛船。
“看到沒,那些就是亞特蘭蒂斯人的飛船。”穆恩指著屏幕說。
遠遠的看去,亞特蘭蒂斯人的飛船呈圓形,像是大了好幾號的飛碟,另外一群則是呈三角形,這些就是利莫裏亞人的飛船了,很容易區分。
“他們的審美如此,連他們的城市建築都是這樣,一圈圈的。”穆恩及時的解說到。
我點了點頭,之前我已經見識過了歌利亞的展現,他們的城市確實呈同心圓建設,圍繞著他們的中心分布。
“不過我們的差別可不止是外觀,最主要的差別是我們的動力係統。”穆恩來了興致。
“什麽區別?”我很是配合的搭茬道,畢竟無聊嘛,多了解點也是好的。
“我們采用的動力是冷核聚變,他們采用的是磁歐石。不過他們的科技比不上我們,他們的所有飛行器都是我們幫助他們完成的。”穆恩的語氣充滿了驕傲。
“要知道我們可是花費了很大的精力,畢竟他們的能源係統和我們完全不同,當初弄清楚他們的能源轉化,我們可下了很大的功夫,幾乎是集合了我們所有專家的智慧……”穆恩開始了對那段曆史的回憶,話癆模式再度開啟。
我靜靜的聽著,沒有理會他中間一些文學性的描述,也就是誇張的部分,在他嘴裏幾乎都成了他們利莫裏亞人的功勞。當然我知道事情的真相不會如此,兩個高度的文明,不會隻有一方單純的付出。
“那他們向你們提供了什麽?”我指出了關鍵問題。
合作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上的,不可能隻有一方的努力,否則就不是合作了,那叫援助。以亞特蘭蒂斯人的水平可能嗎?換句話說,合作是相對平等的,兩者實力相當,或者相差不大,在某種程度上是互補。
“當然,我們是合作,他們在其他方麵也有很大的貢獻。”穆恩瑟瑟的說道,他倒也坦誠,沒有否定亞特蘭蒂斯人的貢獻,不過就是人為的修飾了一下,誇大了他們,縮小了對方。
其實很簡單,利莫裏亞人科技發達,更為發達的是他們的工藝,或者說他們是高級的工程師,他們善於建造或者說是製造,亞特蘭蒂斯人更像偏重於理論方麵,他們總能有不少的創意出現。
我看了看屏幕,怎麽外麵的景象?好像是離月球越來越近?
“這個方向?是不是去月球?”我問道。
“是啊,月亮是第一站,那裏有我們的基地。”穆恩理所當然的說。
我想起了一些關於月亮的傳言,據說阿姆斯特朗登月的時候發現了一些奇怪的事。比如他們當時的阿波羅11號收到過奇怪的聲音……還有在月球的背麵發現金字塔,人工湖的痕跡等等。
“你說的這些都是我們做的。”穆恩輕描淡寫的說。
秘密算是解開了,最早他們就將月球當作了逃避的第一站,也在那裏建立了一個基地,同樣是在月球內部,那個金字塔就是入口。當年阿波羅11號登月時候收到的奇怪聲音,嚴格說來是個意外,當時他們中有人不經意的關閉的屏蔽,於是就有了收到的的那段奇怪聲音。同樣在月球發現金字塔也不奇怪了,同一個文明的產物,就像地球上曾經發現的那樣,埃及也好,瑪雅也好,都是在他們幹預之下的產物。如果說圓形建築是亞特蘭蒂斯人的代表,那麽金字塔就是利莫裏亞人的標誌符號了。
一個民族走到哪裏都會帶著自己民族的特征性的東西,如果人多就會有他們風格的建築,金字塔就是如此了。之前歌利亞已經介紹過了,瑪雅人就是他們幹預的結果,埃及也是如此。接觸到了利莫裏亞人,也被影響了,所以有了同樣具有代表性的建築。一個老師教的,會有不同的發展,但骨子裏還是有些東西會是具有共性的。
“那這次到月球幹嘛?”我問到。
“那裏是一個中間聯係站,離地球近。當初我們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選擇了它,同樣也因為這個原因,太近和在地球上沒區別,不夠隱蔽,隻要稍加用心還是能發現的,所以我們又換了其他地方。後來漸漸荒了下來,偶爾有人在那裏負責檢查一下,確保能正常運轉。之前你們聽到的奇怪聲音就是負責檢查的人,無聊之下聽歌被你們聽到了。”
“也是那次之後,我們從那裏撤出了,這次過去要重啟月球基地,以後你們也會有人在那裏常駐了。”
飛船進入了太空,就像飛機進入了飛行階段,可以自由行動了。我也同樣解開固定帶,但不舍得摘下頭盔,我還想通過它來看看我們的家園地球呢。
“摘下來吧,沒必要帶著了。”穆恩的話傳了進來,“想看的話大把時間。”
他話音剛落,就點出了前方的屏幕,同步顯示著飛船的外部景象。見狀我也摘了頭盔,畢竟帶著不太適應。
我是和利莫裏亞人高層一同出發的,所以現在我算享受了一把特殊待遇,這艘飛船上相對要寬鬆一些,像現在我和穆恩就處於一個類似於小包廂的環境。
在這裏我居然沒有感覺到失重的狀態,和在陸地上沒有什麽區別。
“進入太空了?怎麽沒有失重的感覺?”
“我們的飛船都裝有了重力係統,進入太空後自動啟動,和地球上沒有什麽區別,除了要穿這身衣服,防止太空輻射用的。”穆恩笑了笑說。
我能理解,這樣很大程度的減少了人在太空的不適感,但我覺得遺憾,沒能體會到失重感。
“別遺憾,想體驗失重還不簡單,下次我帶你體驗一會。不過以後有大把機會感受,現在就別感慨了。看看外麵吧,不會自知道我們什麽時候才會回來了。”穆恩看出了我心裏。
我看著屏幕上的景象,我們現在剛剛飛出地球,或許是在某個軌道上吧,因為我看到和地球的距離沒有發生變化。
“再多看看吧,那裏就是我們的家園。現在我們在繞地球飛行,為了照顧一下大家的情緒,特意減速飛行的。稍後就要進入加速狀態飛向下一個目的地了。”穆恩適時的在邊上做著解說工作。
忽然覺得他很適合這個工作,反正他話多。但這個時候我沒有覺得他聒噪,周圍是一片寂靜,這個時候有個人能陪著你說話是種幸福,尤其是看著遠遠的地球時候。
雖然他們已經減速飛行了,但還是很快。我能看到地球從白到黑在到白,一圈就這麽結束了。還沒等我好好感慨一下地球的壯麗,飛船再次進入了加速狀態。
外麵的景色也在發生著變化,地球漸漸遠離,月亮卻近了不少。
“其他人呢?”我收回了目光。
“不在邊上嘛,這次還有亞特蘭蒂斯人們。”
我調整了下視角,一群的飛船整齊的排列著,飛向太空。不過其中明顯有兩種風格的飛船。
“看到沒,那些就是亞特蘭蒂斯人的飛船。”穆恩指著屏幕說。
遠遠的看去,亞特蘭蒂斯人的飛船呈圓形,像是大了好幾號的飛碟,另外一群則是呈三角形,這些就是利莫裏亞人的飛船了,很容易區分。
“他們的審美如此,連他們的城市建築都是這樣,一圈圈的。”穆恩及時的解說到。
我點了點頭,之前我已經見識過了歌利亞的展現,他們的城市確實呈同心圓建設,圍繞著他們的中心分布。
“不過我們的差別可不止是外觀,最主要的差別是我們的動力係統。”穆恩來了興致。
“什麽區別?”我很是配合的搭茬道,畢竟無聊嘛,多了解點也是好的。
“我們采用的動力是冷核聚變,他們采用的是磁歐石。不過他們的科技比不上我們,他們的所有飛行器都是我們幫助他們完成的。”穆恩的語氣充滿了驕傲。
“要知道我們可是花費了很大的精力,畢竟他們的能源係統和我們完全不同,當初弄清楚他們的能源轉化,我們可下了很大的功夫,幾乎是集合了我們所有專家的智慧……”穆恩開始了對那段曆史的回憶,話癆模式再度開啟。
我靜靜的聽著,沒有理會他中間一些文學性的描述,也就是誇張的部分,在他嘴裏幾乎都成了他們利莫裏亞人的功勞。當然我知道事情的真相不會如此,兩個高度的文明,不會隻有一方單純的付出。
“那他們向你們提供了什麽?”我指出了關鍵問題。
合作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上的,不可能隻有一方的努力,否則就不是合作了,那叫援助。以亞特蘭蒂斯人的水平可能嗎?換句話說,合作是相對平等的,兩者實力相當,或者相差不大,在某種程度上是互補。
“當然,我們是合作,他們在其他方麵也有很大的貢獻。”穆恩瑟瑟的說道,他倒也坦誠,沒有否定亞特蘭蒂斯人的貢獻,不過就是人為的修飾了一下,誇大了他們,縮小了對方。
其實很簡單,利莫裏亞人科技發達,更為發達的是他們的工藝,或者說他們是高級的工程師,他們善於建造或者說是製造,亞特蘭蒂斯人更像偏重於理論方麵,他們總能有不少的創意出現。
我看了看屏幕,怎麽外麵的景象?好像是離月球越來越近?
“這個方向?是不是去月球?”我問道。
“是啊,月亮是第一站,那裏有我們的基地。”穆恩理所當然的說。
我想起了一些關於月亮的傳言,據說阿姆斯特朗登月的時候發現了一些奇怪的事。比如他們當時的阿波羅11號收到過奇怪的聲音……還有在月球的背麵發現金字塔,人工湖的痕跡等等。
“你說的這些都是我們做的。”穆恩輕描淡寫的說。
秘密算是解開了,最早他們就將月球當作了逃避的第一站,也在那裏建立了一個基地,同樣是在月球內部,那個金字塔就是入口。當年阿波羅11號登月時候收到的奇怪聲音,嚴格說來是個意外,當時他們中有人不經意的關閉的屏蔽,於是就有了收到的的那段奇怪聲音。同樣在月球發現金字塔也不奇怪了,同一個文明的產物,就像地球上曾經發現的那樣,埃及也好,瑪雅也好,都是在他們幹預之下的產物。如果說圓形建築是亞特蘭蒂斯人的代表,那麽金字塔就是利莫裏亞人的標誌符號了。
一個民族走到哪裏都會帶著自己民族的特征性的東西,如果人多就會有他們風格的建築,金字塔就是如此了。之前歌利亞已經介紹過了,瑪雅人就是他們幹預的結果,埃及也是如此。接觸到了利莫裏亞人,也被影響了,所以有了同樣具有代表性的建築。一個老師教的,會有不同的發展,但骨子裏還是有些東西會是具有共性的。
“那這次到月球幹嘛?”我問到。
“那裏是一個中間聯係站,離地球近。當初我們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選擇了它,同樣也因為這個原因,太近和在地球上沒區別,不夠隱蔽,隻要稍加用心還是能發現的,所以我們又換了其他地方。後來漸漸荒了下來,偶爾有人在那裏負責檢查一下,確保能正常運轉。之前你們聽到的奇怪聲音就是負責檢查的人,無聊之下聽歌被你們聽到了。”
“也是那次之後,我們從那裏撤出了,這次過去要重啟月球基地,以後你們也會有人在那裏常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