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jinjiang文學城,為了作者能安心碼字不至於吃土,請支持正版,謝謝。)
各地名小吃有哪些不為外人所知的真相?
有網友吐槽:狗不理包子20一個還是韭菜雞蛋的,雲南米線60一碗還不是最貴,西安人不招待外客不會去老孫家,廣東人從不喝加多寶和王老吉!微博上也有:天津人不吃狗不理,北京人不吃全聚德的說法。請本地人回答謝謝
50 條評論
分享
默認排序
按時間排序
977 個回答
844
讚同
反對,不會顯示你的姓名
知乎用戶,生まれてきて、すみません
844 人讚同
西安人基本不去吃回民街特別大的店,但是街尾右手邊一家粉蒸肉很好吃。胡辣湯在西羊市往西走,快到百盛後門,一個南北走向的小路有一家很棒,可配鍋盔;
老孫家泡饃是絕對不去的,吃泡饃在自家樓下的餐館吃的就很好。不過更多情況是我媽媽自己做……
涼皮有很多種,不放西蘭花不放木耳不放奇怪的配菜!頂多頂多有豆芽或者黃瓜絲、麵筋,熱麵皮有可能也會配胡蘿卜絲。秦鎮涼皮、岐山擀麵皮、漢中熱麵皮,都不一樣的。秦鎮涼皮在西安西郊一個叫“小樹林”的地方,有一家很好吃。擀麵皮……我覺得需要去寶雞岐山吃,包括酪麵皮釀麵皮,岐山辣子岐山醋很重要,還可以夾在燒餅裏一起當早餐吃;漢中熱麵皮,在西安大差市百盛西邊小巷子裏有一家超正宗,配菜豆腐和花生漿一絕;
肉夾饃,去回民街要臘汁肉夾饃(豬肉版)那不是在回民區找揍嘛……竹笆市和新城廣場附近的樊記肉夾饃就好吃的我要咬掉舌頭了~臘牛肉夾饃我不太愛吃,不過快到過年,西安當地人倒是有很多去回民街買臘牛肉的。不管是臘汁肉夾饃還是臘牛肉夾饃,裏麵沒有青椒沒有香菜沒有木耳沒有洋蔥!豬肉要燉,牛肉要醃,不是我在青島某些地方看到的加一堆奇怪配菜還要把肉過油炸的!!!這種就不要自稱正宗西安肉夾饃了好嗎……夜市上我們吃烤肉是可以夾烤饃,但不會炸……
飲料的話,冰峰確實是西安孩子的集體回憶,其實果啤也是我的最愛~
麵食,麵有太多種。biangbiang麵隻是其中一類而已。在鍾樓往易俗大劇院附近去,有一家“柳巷麵”,麵隻分大小碗,沒有其他選擇,服務態度很不好,但食客絡繹不絕,真的是好吃啊……如果對麵食感興趣,什麽棍棍麵、蘸水麵、褲帶麵、岐山臊子麵,樣樣都超好吃~
發布於 2013-09-18 214 條評論感謝
分享
收藏沒有幫助舉報 作者保留權利
518
讚同
反對,不會顯示你的姓名
糖不苦, 90後目前在肯尼亞支持非洲人民建設
518 人讚同
新疆人說:
1.在新疆最常見烤羊肉(串)是用鐵釺子串的,而且喀什的價格是烤好後大拇指第一個指節那麽大的肉塊四個一串,價格5元。很多內地10塊錢一大把那種多是鴨肉。
2.大盤雞北疆吃的更多,確實我們吃完雞喜歡用菜湯拌皮帶麵,但是要手工拉的哦。
3.抓飯的話現在新疆各族人民普遍不會用手抓著吃了,但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個方法。
彩蛋:
1.正宗的烤肉很嫩不是放了嫩肉粉,是烤前用雞蛋+鹽+少量胡椒粉醃過,火候也很重要。
2.大盤雞特殊的香來源於一種叫□□(沙薑)的香料。
3.做抓飯的關鍵是之前炸肉的時候和洋蔥一起炸,然後謝謝徐勇的補充:一定不要忘記用羊尾巴油炒,羊尾巴油才是去處膻味的秘訣。
歡迎各位知友嚐試自製~
(額......一激動就跑題了)
關於更多的新疆美食與圖片請戳我的另一個答案:大家說說自己家鄉的風味小吃吧?
編輯於 2015-10-01 187 條評論感謝
分享
收藏沒有幫助舉報 作者保留權利
demasquer,一半讚同,一半點讚
585 人讚同
最近這個答案大概是因為黃金周吧,好像突然火了起來。
那以下再分享一個收藏,是某微信公眾號給出的第八海鮮市場的美食攻略。
(不知道這樣分享鏈接可不可以直接用,不行的話大家教我怎麽貼鏈接噢(^.^)
http://mp.weixin.qq/s__biz=mza3mzaxodkznw==&mid=203308083&idx=2&sn=9214f8679cd4c6b4e83b8f15ee336cfd&scene=1&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d...</a>
裏麵並不是每一家我都吃過。先介紹吃過的吧。
2.朱記手撕雞。
嚴格來說是一家賣涼拌菜的店,有涼拌手撕雞,也有豬頭皮、鴨腱等常見下酒菜原料。加了麻油、芝麻和芫荽,是相當經典的口味。
by the way,喜歡吃涼拌鴨內髒的話,西林東路有一家小紀鴨肉小吃店做的不錯。適合在一個悠閑的夏夜,坐在店麵外的小板凳上一邊喝啤酒一邊吹晚風,然後聽聽隔壁桌的廈門老男人操著閩南話話仙(閩南語:聊天)。
3.鍋邊糊
沒有好吃到非吃不可的地步,老板和老板娘是那種典型的“你欠我五百萬他媽怎麽還不還”型脾氣的店主。但是,反正我可能有斯德哥爾摩症,看到那種小小的店麵,有幾個互不相識的老廈門擠在門外小小的桌子邊一言不發、咕嚕咕嚕的喝著湯,我就忍不住想忍著老板娘的臭臉去吃一碗。
(當然人家現在可能不臭臉了
(但是我還是沒覺得多好吃
(反正八市就那麽大,路過有興趣不妨一試
9.紅發龜粿店
賣的都是很適合配茶的點心。說起來除了在廈門和閩南一帶,我還沒怎麽見過哪個城市的人那麽喜歡聚在一起喝茶。在家沒事就泡泡茶,街邊小店如果有個中年廈門店主,多半會在午後、在店門外支起一張矮桌,邀上三五好友一起話仙。周末沒事還會開車去山上(金榜山、雲頂岩都是很經典的去處)泡茶。不過山上多半是有一塊空地,邊上會有一戶人家提供桌椅、茶具和開水,隻要花上小幾十,一群人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從三點話仙到太陽落山。
(廈門人真的好愛話仙噢
嗯這個時候,帶點紅發的茶點總歸是不錯的選擇啦。我媽最喜歡芝麻酪。不過這類茶點一般都很上火,所以才要配茶。
11.八市口無名麥奶
浮嶼大同鴨肉粥之前介紹過了,不再重複(但是大家記得點根油條浸到湯裏吃噢!)。
這家八市口無名麥奶,隻賣麥奶和花生湯,還可以讓老板娘給你敲個蛋進去。兩種湯都是很經典的甜湯,但是我比較淡口味(我是隻能喝無糖奶茶的人呐),所以會覺得有點甜。但是冬天早上熱乎乎的來上一碗(一定要敲個蛋!),可以幸福一早上~
剩下的店我都沒吃過。我其實是很戀舊的人,喜歡上一家就會一直一直吃下去。所以沙茶麵我都會去四裏,麵線糊我都會去雙宏,薑母鴨我都去王建國。同類型的店我並不願意不斷去嚐試。不一定是因為我推薦的這些店,已經是獨孤求敗、好吃到升天。
因為其實在我心裏,食物帶給我們的體驗,一定不是僅限於食物本身的。有些店,是我爸爸媽媽從小吃到大的,我第一次去當然也是爸媽帶著的。比如雙宏,八幾年我爸爸剛開始工作時,就時不時會去吃上一頓。後來我爸在的那家公司倒了,他換了一家公司,卻已經認準了這個口味。哪怕需要驅車穿過大半個廈門,也在所不惜。所以每次回家,我都會覺得不來吃一次,人生就不完整似的。坐在店裏,要一碗麵線糊,要一根油條,撒點胡椒,狼吞虎咽地吃下一碗。簡陋的店裏,有我這種特別愛吃麵線糊的肖年,也有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來說“這家爸爸媽媽從小吃到大噢,爸爸教你,油條要浸到湯裏吃。誒,啊你怎麽把林北的湯都吃光了!”,還有專門從周邊城市開車過來的,“跟你說,這家在廈門很有名誒。”聽到這些很熟悉的口音,吃著麵線糊,抬起頭我爸問我“要不要再加點什麽料?”,我就覺得超級無敵幸福的。
所以評論裏那些說“阿,要是來廈門之前有看到就好了”的小夥伴們,我相信你們在廈門,已經創造了屬於你們的體驗和美好回憶。不管你去過的那些店,好吃不好吃;你們看到的風景,好不好看;你跟你的男女朋友,是不是去完鼓浪嶼就分手。。。那都是屬於你的最珍貴的回憶。而對我來講,其實真的有些我推薦的店也不見得就能讓你一吃就能像吃到小當家的料理那樣整個世界花都開了。隻是,若你們能從這些店裏體會到那種藏在街頭巷尾的、平淡的廈門味,那我也算沒白寫了。
========以下原答案======
之前看到有說到廈門不要在鼓浪嶼吃的,我來替那位展開好了。
注:以下都是我個人口味,對食物的偏好本來就是很私人的事情。大夥兒要是來廈門,可以多問問當地人的推薦~
鼓浪嶼的張三瘋潘小蓮王小姐,貌似是一個老板。它們賣的是情調,不是食物。
喜歡吃餡餅的,請移步汪記餡餅或者babycat私家禦餅屋。
喜歡吃椰子餅的,請移步廈門島上在開禾路附近的阿吉仔。
喜歡吃大排檔+海鮮的,請坐上brt移步集美海邊的各類由漁船改造而來的大排檔,便宜、新鮮,還可以麵朝大海不怕被曬。島內的洪文也有很多,質量就參差不齊了。
喜歡吃芒果冰的,請移步禾祥西路兩家最正的斯莉美。
喜歡吃沙茶麵的,排不到烏糖的話湖濱四裏(總店無敵謝謝)四裏沙茶麵才最接地氣,順便他家豬腳麵也不錯吃。
喜歡吃土筍凍的,我一直覺得安海的好於廈門的,畢竟廈門不是土筍凍的發源地。
喜歡吃麵線糊的,我一直覺得酒店裏的和街邊巷弄裏的麵線糊是完全兩種不同的食物,更喜歡街邊巷弄的請移步豆仔尾路的雙宏。
喜歡鴨肉粥的,其實人家最正宗那家是叫浮嶼不是叫大同啊!
各地名小吃有哪些不為外人所知的真相?
有網友吐槽:狗不理包子20一個還是韭菜雞蛋的,雲南米線60一碗還不是最貴,西安人不招待外客不會去老孫家,廣東人從不喝加多寶和王老吉!微博上也有:天津人不吃狗不理,北京人不吃全聚德的說法。請本地人回答謝謝
50 條評論
分享
默認排序
按時間排序
977 個回答
844
讚同
反對,不會顯示你的姓名
知乎用戶,生まれてきて、すみません
844 人讚同
西安人基本不去吃回民街特別大的店,但是街尾右手邊一家粉蒸肉很好吃。胡辣湯在西羊市往西走,快到百盛後門,一個南北走向的小路有一家很棒,可配鍋盔;
老孫家泡饃是絕對不去的,吃泡饃在自家樓下的餐館吃的就很好。不過更多情況是我媽媽自己做……
涼皮有很多種,不放西蘭花不放木耳不放奇怪的配菜!頂多頂多有豆芽或者黃瓜絲、麵筋,熱麵皮有可能也會配胡蘿卜絲。秦鎮涼皮、岐山擀麵皮、漢中熱麵皮,都不一樣的。秦鎮涼皮在西安西郊一個叫“小樹林”的地方,有一家很好吃。擀麵皮……我覺得需要去寶雞岐山吃,包括酪麵皮釀麵皮,岐山辣子岐山醋很重要,還可以夾在燒餅裏一起當早餐吃;漢中熱麵皮,在西安大差市百盛西邊小巷子裏有一家超正宗,配菜豆腐和花生漿一絕;
肉夾饃,去回民街要臘汁肉夾饃(豬肉版)那不是在回民區找揍嘛……竹笆市和新城廣場附近的樊記肉夾饃就好吃的我要咬掉舌頭了~臘牛肉夾饃我不太愛吃,不過快到過年,西安當地人倒是有很多去回民街買臘牛肉的。不管是臘汁肉夾饃還是臘牛肉夾饃,裏麵沒有青椒沒有香菜沒有木耳沒有洋蔥!豬肉要燉,牛肉要醃,不是我在青島某些地方看到的加一堆奇怪配菜還要把肉過油炸的!!!這種就不要自稱正宗西安肉夾饃了好嗎……夜市上我們吃烤肉是可以夾烤饃,但不會炸……
飲料的話,冰峰確實是西安孩子的集體回憶,其實果啤也是我的最愛~
麵食,麵有太多種。biangbiang麵隻是其中一類而已。在鍾樓往易俗大劇院附近去,有一家“柳巷麵”,麵隻分大小碗,沒有其他選擇,服務態度很不好,但食客絡繹不絕,真的是好吃啊……如果對麵食感興趣,什麽棍棍麵、蘸水麵、褲帶麵、岐山臊子麵,樣樣都超好吃~
發布於 2013-09-18 214 條評論感謝
分享
收藏沒有幫助舉報 作者保留權利
518
讚同
反對,不會顯示你的姓名
糖不苦, 90後目前在肯尼亞支持非洲人民建設
518 人讚同
新疆人說:
1.在新疆最常見烤羊肉(串)是用鐵釺子串的,而且喀什的價格是烤好後大拇指第一個指節那麽大的肉塊四個一串,價格5元。很多內地10塊錢一大把那種多是鴨肉。
2.大盤雞北疆吃的更多,確實我們吃完雞喜歡用菜湯拌皮帶麵,但是要手工拉的哦。
3.抓飯的話現在新疆各族人民普遍不會用手抓著吃了,但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個方法。
彩蛋:
1.正宗的烤肉很嫩不是放了嫩肉粉,是烤前用雞蛋+鹽+少量胡椒粉醃過,火候也很重要。
2.大盤雞特殊的香來源於一種叫□□(沙薑)的香料。
3.做抓飯的關鍵是之前炸肉的時候和洋蔥一起炸,然後謝謝徐勇的補充:一定不要忘記用羊尾巴油炒,羊尾巴油才是去處膻味的秘訣。
歡迎各位知友嚐試自製~
(額......一激動就跑題了)
關於更多的新疆美食與圖片請戳我的另一個答案:大家說說自己家鄉的風味小吃吧?
編輯於 2015-10-01 187 條評論感謝
分享
收藏沒有幫助舉報 作者保留權利
demasquer,一半讚同,一半點讚
585 人讚同
最近這個答案大概是因為黃金周吧,好像突然火了起來。
那以下再分享一個收藏,是某微信公眾號給出的第八海鮮市場的美食攻略。
(不知道這樣分享鏈接可不可以直接用,不行的話大家教我怎麽貼鏈接噢(^.^)
http://mp.weixin.qq/s__biz=mza3mzaxodkznw==&mid=203308083&idx=2&sn=9214f8679cd4c6b4e83b8f15ee336cfd&scene=1&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d...</a>
裏麵並不是每一家我都吃過。先介紹吃過的吧。
2.朱記手撕雞。
嚴格來說是一家賣涼拌菜的店,有涼拌手撕雞,也有豬頭皮、鴨腱等常見下酒菜原料。加了麻油、芝麻和芫荽,是相當經典的口味。
by the way,喜歡吃涼拌鴨內髒的話,西林東路有一家小紀鴨肉小吃店做的不錯。適合在一個悠閑的夏夜,坐在店麵外的小板凳上一邊喝啤酒一邊吹晚風,然後聽聽隔壁桌的廈門老男人操著閩南話話仙(閩南語:聊天)。
3.鍋邊糊
沒有好吃到非吃不可的地步,老板和老板娘是那種典型的“你欠我五百萬他媽怎麽還不還”型脾氣的店主。但是,反正我可能有斯德哥爾摩症,看到那種小小的店麵,有幾個互不相識的老廈門擠在門外小小的桌子邊一言不發、咕嚕咕嚕的喝著湯,我就忍不住想忍著老板娘的臭臉去吃一碗。
(當然人家現在可能不臭臉了
(但是我還是沒覺得多好吃
(反正八市就那麽大,路過有興趣不妨一試
9.紅發龜粿店
賣的都是很適合配茶的點心。說起來除了在廈門和閩南一帶,我還沒怎麽見過哪個城市的人那麽喜歡聚在一起喝茶。在家沒事就泡泡茶,街邊小店如果有個中年廈門店主,多半會在午後、在店門外支起一張矮桌,邀上三五好友一起話仙。周末沒事還會開車去山上(金榜山、雲頂岩都是很經典的去處)泡茶。不過山上多半是有一塊空地,邊上會有一戶人家提供桌椅、茶具和開水,隻要花上小幾十,一群人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從三點話仙到太陽落山。
(廈門人真的好愛話仙噢
嗯這個時候,帶點紅發的茶點總歸是不錯的選擇啦。我媽最喜歡芝麻酪。不過這類茶點一般都很上火,所以才要配茶。
11.八市口無名麥奶
浮嶼大同鴨肉粥之前介紹過了,不再重複(但是大家記得點根油條浸到湯裏吃噢!)。
這家八市口無名麥奶,隻賣麥奶和花生湯,還可以讓老板娘給你敲個蛋進去。兩種湯都是很經典的甜湯,但是我比較淡口味(我是隻能喝無糖奶茶的人呐),所以會覺得有點甜。但是冬天早上熱乎乎的來上一碗(一定要敲個蛋!),可以幸福一早上~
剩下的店我都沒吃過。我其實是很戀舊的人,喜歡上一家就會一直一直吃下去。所以沙茶麵我都會去四裏,麵線糊我都會去雙宏,薑母鴨我都去王建國。同類型的店我並不願意不斷去嚐試。不一定是因為我推薦的這些店,已經是獨孤求敗、好吃到升天。
因為其實在我心裏,食物帶給我們的體驗,一定不是僅限於食物本身的。有些店,是我爸爸媽媽從小吃到大的,我第一次去當然也是爸媽帶著的。比如雙宏,八幾年我爸爸剛開始工作時,就時不時會去吃上一頓。後來我爸在的那家公司倒了,他換了一家公司,卻已經認準了這個口味。哪怕需要驅車穿過大半個廈門,也在所不惜。所以每次回家,我都會覺得不來吃一次,人生就不完整似的。坐在店裏,要一碗麵線糊,要一根油條,撒點胡椒,狼吞虎咽地吃下一碗。簡陋的店裏,有我這種特別愛吃麵線糊的肖年,也有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來說“這家爸爸媽媽從小吃到大噢,爸爸教你,油條要浸到湯裏吃。誒,啊你怎麽把林北的湯都吃光了!”,還有專門從周邊城市開車過來的,“跟你說,這家在廈門很有名誒。”聽到這些很熟悉的口音,吃著麵線糊,抬起頭我爸問我“要不要再加點什麽料?”,我就覺得超級無敵幸福的。
所以評論裏那些說“阿,要是來廈門之前有看到就好了”的小夥伴們,我相信你們在廈門,已經創造了屬於你們的體驗和美好回憶。不管你去過的那些店,好吃不好吃;你們看到的風景,好不好看;你跟你的男女朋友,是不是去完鼓浪嶼就分手。。。那都是屬於你的最珍貴的回憶。而對我來講,其實真的有些我推薦的店也不見得就能讓你一吃就能像吃到小當家的料理那樣整個世界花都開了。隻是,若你們能從這些店裏體會到那種藏在街頭巷尾的、平淡的廈門味,那我也算沒白寫了。
========以下原答案======
之前看到有說到廈門不要在鼓浪嶼吃的,我來替那位展開好了。
注:以下都是我個人口味,對食物的偏好本來就是很私人的事情。大夥兒要是來廈門,可以多問問當地人的推薦~
鼓浪嶼的張三瘋潘小蓮王小姐,貌似是一個老板。它們賣的是情調,不是食物。
喜歡吃餡餅的,請移步汪記餡餅或者babycat私家禦餅屋。
喜歡吃椰子餅的,請移步廈門島上在開禾路附近的阿吉仔。
喜歡吃大排檔+海鮮的,請坐上brt移步集美海邊的各類由漁船改造而來的大排檔,便宜、新鮮,還可以麵朝大海不怕被曬。島內的洪文也有很多,質量就參差不齊了。
喜歡吃芒果冰的,請移步禾祥西路兩家最正的斯莉美。
喜歡吃沙茶麵的,排不到烏糖的話湖濱四裏(總店無敵謝謝)四裏沙茶麵才最接地氣,順便他家豬腳麵也不錯吃。
喜歡吃土筍凍的,我一直覺得安海的好於廈門的,畢竟廈門不是土筍凍的發源地。
喜歡吃麵線糊的,我一直覺得酒店裏的和街邊巷弄裏的麵線糊是完全兩種不同的食物,更喜歡街邊巷弄的請移步豆仔尾路的雙宏。
喜歡鴨肉粥的,其實人家最正宗那家是叫浮嶼不是叫大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