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前的中原前王朝魏朝在三國的曆史書中評價很低,這個並不奇怪,畢竟三家分魏,他們奪取的是魏朝的江山,怎麽可能會對前朝評價高呢?


    魏朝的末代皇帝是在曆史書上鼎鼎有名的魏殤帝,隻是這個鼎鼎有名是千古罵名。


    殘暴不仁,好大喜功,喜怒無常,勞民傷財等等,一大堆的不好的詞語都是用來形容魏殤帝這個千古昏君的,可以說這個世界人類有記錄的曆史當中,魏殤帝在昏君當中也是可以排在前三的。


    魏殤帝到底都幹了些什麽才能得到這樣的罵名呢?


    史書上記載,魏殤帝一登上皇位,就一改先帝無為而治的政策,大刀闊斧地改革一係列的根深蒂固政策,像是在各地建立書塾,允許寒門出身的適齡男子經過書塾的考核合格後進入書塾讀書,如果在書塾裏讀書幾年後,可以參加魏殤帝在帝都舉辦的官員考核製度,隻要經過考核合格後就可以出來做官了。


    可以說魏殤帝的這項政策是徹底地得罪了全天下的世家門閥,其實魏殤帝也是想要改變天下被世家門閥實際控製的局麵,那就是大力提拔寒門出身的讀書人,打壓世家門閥出身的官員。


    現在遼州葉桓設立的書塾製度不能說跟魏殤帝是一模一樣吧,起碼還是有相識之處的,區別在於葉桓隻在遼州一地實行這樣的新政,而魏殤帝在整個天下實行新政,隻能說魏殤帝麵對的困難是葉桓的百倍不止。


    反對者殺,阻擾新政的官員被流放,朝堂上因為魏殤帝的新政掀起了腥風血雨,魏殤帝手段強硬,硬是把這項要挖世家門閥的根的政策在全國推行了下去。


    隻是魏殤帝好像忘記了,整個天下實際上是由世家門閥在控製,而世家門閥能控製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朝廷掌控不了地方或者說是鄉村地區,魏殤帝的政策落到下麵實際上已經是名存實亡,最後選上去到帝都考試的讀書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世家門閥出身的,這也可以從側麵反映了當時魏殤帝做的是無用功。


    魏殤帝知道這種情況嗎?他當然知道,身為一國皇帝,怎麽可能不清楚下麵的真實情況呢?隻是就算以魏殤帝的殺戮手段,他也不可能直接派出軍隊駐守在全國每個鄉村裏去推行各種新政。


    為了削弱世家門閥的力量,魏殤帝開始了他一係列的神奇操作,那就是折騰,使勁地折騰,把整個帝國的所有力量調動起了幹大事,隻有這樣才能渾水摸魚,隻有這樣他身為帝國的皇帝才能在其中過程中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來,才能從容地布局清理那些世家門閥官員,才能集中力量對付世家門閥。


    征招三百萬的民夫建造一條從北到南貫通整個中原大陸的大運河,全長有三千多公裏長,連通中原大陸最大的三條河流,遼河、橫江和東江,最後在南邊入南海。


    當然,這個史無前例的大工程,有些地段早就有河流了,直接再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展,再把最近的河流連通起來,最後貫通三條最大的河流。


    不過就算是這樣,大運河工程也要魏朝調動全國上下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去建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造,對於這樣的大工程,那些當官的怎麽可能忍住不伸手呢,十幾年建造的過程中,魏殤帝不知道殺了多少貪腐官員,也不知道株連了多少世家門閥。


    至於每年因為過度勞作而死的老百姓,十幾年就死亡了一百多萬的人,這些代價在魏殤帝看來都是值得的。


    魏殤帝的削弱世家門閥的計劃可不僅僅是搞運河大建設,他同時還征招了一百多萬的民夫用來建造一個新的首都,一百多萬民夫用來修建全國上下主要的馳道,還有馳道邊上的驛站。


    在對國內進行大建設之外,魏殤帝還同時對外用兵,而且是兩線作戰,召集百萬大軍,分成兩路,一路由魏朝的大將軍帶領去攻打草原王國,另外一路由魏殤帝禦駕親征高麗王國。


    不說百萬大軍每天消耗無數的糧草,單單是為了保障軍隊後勤而服役的百萬民夫就因為這兩場戰爭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魏殤帝的兩路作戰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一百萬的大軍能回來的隻剩下不到一半的人數,隻是這樣魏殤帝在隔年又再次召集六十萬的大軍去攻打高麗王國,但是魏殤帝沒有意料到的是,高麗半島進入冬天後,極寒天氣直接導致了大批士兵被凍死,最後魏殤帝隻能灰溜溜地帶著十萬殘軍回到中原。


    其實在魏殤帝的這些騷操作下,不僅僅是世家門閥的人員損失慘重,但是更慘的是底層老百姓,大量的青壯年被迫去服役,幾百萬的青壯年最後能活下來的隻是少數,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整個國家迅速地進入到了混亂時期。


    大批量不堪忍受服勞役的青壯年逃走,或是成為流寇,或是成為盜匪,或是直接拉起隊伍起義反抗官府的統治,還有地方的世家門閥是火上澆油,再加上天災等因素下,整個魏朝隻是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進入到了王朝末代時期。


    魏殤帝太過於自負了,他也太不把底層民眾的性命當回事了,雖然因為他的幾項大動作狠狠地削弱了世家門閥的力量,但是魏殤帝也徹底地把全天下的老百姓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麵,他是在與全天下的人為敵,這樣怎麽可能不失敗呢?


    天災人禍,盜匪叢生,起義不斷,地方豪強紛紛擁兵自重,五百年的魏朝很快就進入了末代時期,整個天下的世家門閥都被魏殤帝折騰怕了,在他們的支持下,北方的世家李家,東部的世家林家,還有南方的世家楚家,三家勢力迅速壯大,三家很快就公開造反,而這時的魏殤帝還在帝都做著美夢。


    魏殤帝是真的想不明白自己為什麽會失敗,為了削弱世家門閥的力量,他的那些計劃不能說是沒有效果,隻是魏殤帝永遠都不會明白的,當他不把天下老百姓的性命當回事時,他就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了。


    三家分魏,北方李家建立了北漢帝國,東部林家建立了東齊帝國,最後是南方的楚家建立了南楚帝國,這就是五百年前三個新王朝的開始。


    至於魏殤帝的結局也是很悲慘,曆史書上記載他是被皇宮的一個太監直接勒死的,也有傳聞說他是被一個宮廷侍衛直接斬首的,隻是真相到底是什麽,也不會有多少後人在意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


    五百年前的魏朝雖然滅亡了,但是魏家作為皇室,也是世家門閥,魏家自然早就留有後路,隻是三家分魏剛成立新朝的三國開國皇帝,他們肯定希望對前朝魏家斬盡殺絕,不留後患的。


    不過三個開國皇帝還是低估了魏家的底蘊,能成為一個五百年的王朝皇室,魏家怎麽可能沒有意料到王朝滅亡之際留條後路呢。


    永生教就是魏家建立的,也是魏家留下的後路,誰也不知道永生教的總部在哪裏,隻有魏家的最為核心的成員才知道永生教的總部位置。


    三國開國皇帝為了徹底消滅掉魏家餘孽,他們各自出人出力,成為了一個由三國皇室控製的門派,它就是聖女穀,一個全部由女子組建的門派,一個創派祖師爺是三國公主的門派,一個專門用來對付永生教的門派。


    三國的開國皇帝初心想的很美,隻是結果讓他們失望了,當魏家成為永生教這樣一個有著宗教性質的門派後,聖女穀加上三國的各種力量也並不能徹底剿滅掉永生教。


    隨著時間的推移,永生教在民間隱藏地越來越深,勢力也變得越來越大,三大帝國本身的統治也穩固了一下,特別是隨著開國皇帝死去後,繼任者更加不會花費大量精力去對付一個對他們王朝統治沒有威脅的前朝皇室。


    雖然五百年下來,永生教不是沒有嚐試過造反,隻是很多造反行動都沒有泛起一點波瀾就被撲滅了。


    五百年的時間可以磨滅很多東西,滄海桑田,世間萬物都有可能變化,但是對於魏家來說,三家分魏是永世,就算是再過一千年一萬年,他們魏家的祖訓也不會改變,那就是推翻三個竊國者創立的王朝,重新統一天下,再次建立新魏朝,再次讓魏家成為一國的皇室。


    一個人可以幾十年為一個目標而不懈地努力,這樣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當一個家族可以為一個目標,五百年而初心不改地努力的話,那就是超級恐怖的。


    魏家就是這樣的存在,永生教不是沒有出過外姓教主,就像是上代的教主影老就不是魏家人,但是最終教主之位都會重新回到魏家人的手中,這自然是因為整個永生教都是魏家的私產,那些高層祖先都是追隨魏家的忠心之人。


    當然,五百年的時間裏,永生教也不是沒有出現過大的混亂,隻是很快會魏家平複了,再加上宗教性質的原因,整個永生教一直都被魏家牢牢地控製在手中。


    魏家這代的教主魏人傑更是一個有著雄才偉略的梟雄,從他詐死計劃當中就可以看出他的謀略,他不僅僅是想要恢複魏家先祖的榮光,更是要借助統一天下建立一個全新的魏帝國武功而突破大宗師境界,隻有突破到了神境,人的壽命才會大大增長到八百歲,雖然大宗師已經能活到一百五十歲,但是對魏人傑來說,神境八百歲的壽命才是他向往的。


    魏人傑知道不單單自己有著借助統一天下這個機會來突破境界,整個天下還有幾個打著同樣算盤的大宗師,他們就是自己全進路上的阻礙,遲早都要解決的。


    (本章完)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我成為大宗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南琴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南琴梓並收藏開局我成為大宗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