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六爺和小趙總管一塊到王熟地家裏,將楚家家傳的專治跌打損傷的六妙膏給王熟地換上,再重新給他包上。
“安心養傷,家裏沒什麽事,有啥困難,讓你老婆來家找我,王家的,你也別擔心,不要緊的,嗯,這段時間,別讓他下地,就躺著。”
王熟地老婆感激連連,她都沒想到六爺會到家來,她以前也楚府丫頭,還隻是粗使丫頭,根本沒資格進內院,六爺在他們眼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高高在上,不敢冒犯。
六爺又叮囑了幾句,借女人出去的機會,告訴王熟地,這段時間不要外出,另外,買糧的事不要外傳,特別是別讓小孩知道了。
王熟地連聲答應:“六爺,我知道,小少爺早就叮囑過我們了,我連老婆都沒說。”
六爺滿意的點點頭,又告訴王熟地幾點注意事項,才離開。女人進來,王熟地讓她倒杯水,然後坐在床邊說:“唉,這小少爺也真是,沒事就往外跑,這麽鬧騰,老爺太太也不管。”
王熟地臉一沉:“你少在這嚼舌頭,少爺也是你議論的,別看他小,做事穩當著呢,頭發長見識短。”
女人不敢頂撞從他手裏接過水杯放在桌上,王熟地翻身想起來,女人連忙阻止:“六爺說了,你要躺著,不能下地,快躺著。”
王熟地也沒堅持,讓女人扶著他坐起來,王熟地想起六爺剛才的叮囑,便又對女人說:“家裏的事別往外說去,別人要問,就說我這腿是摔了的,自己不小心摔了的,明白嗎?”
女人有點納悶還是點點頭,在楚府養成習慣了,在楚府做事第一個要求便是嘴嚴,不該說的絕對不能說。王熟地想起昨天嶽秀秀拿的錢,讓女人把他的衣服拿過來,女人說錢她已經收起來了,王熟地這才鬆口氣。坐了會覺著氣悶,讓女人把收音機打開。
“你就安靜不下來嗎?好好躺著吧。”女人嘀咕著,還是把收音機打開,這收音機還是楚明秋給的,王熟地同樣喜歡聽戲,可女人不管怎麽調也找不到有戲的台,全是各種新聞,王熟地有些著急,不斷責罵。
正擺弄著,王熟地的兒子從外麵回來,看到王熟地在嘟嘟囔囔的,便笑道:“爸,看你急得,這不是沒有嗎。”
王熟地兒子倒了杯水端著走到床邊,看到王熟地的腳已經重新包紮過了,便問:“爸,你啥時候換的藥?家裏誰來過了?”
“六爺來過了,是他老人家換的。”女人說道。
王熟地兒子輕輕哼了聲,隨後問道:“爸,昨天你們上那去了?腿怎麽摔斷的?”
“不小心摔了吧,有什麽大不了。”王熟地神情倒是無所謂,王熟地的兒子有些不滿:“怎麽又上澱海去了,他楚家就這樣使喚人。”
“你說什麽呢?”王熟地罵道:“咱們就是這命,你小子要有本事,也使喚別人去,別整天在外麵鬧騰,楚家多大家業,人家小秋還每天念書,你整天在外幹些啥?”
王熟地的兒子大名叫王雁生,今年念初二了,他讀書比較晚,八歲才上學,現在已經十五了。在學校很不老實,成績很差,在班上也就倒數幾名,他也不擔心,整天和胡同的那些混小子在一起,在外麵也不知道忙作什麽。
“爸,你這就不懂了吧,原來這楚家家大業大不假,現在早歸別人了,”王雁生不屑的說:“楚家也不過外強中幹,爸,我看你在楚家也待不多久了,這楚老爺子一走,估計就該被趕出門了。”
“哼,你啥事都知道?”王熟地不滿的罵道:“這麽多年,楚家虧待過我們嗎?虧待過你小子嗎?上次讓你去給六爺六奶奶拜年,你不去,人家照樣給你個紅包,比你弟弟妹妹還多,那點對你差了?還不知足。”
每年春節王熟地都帶著家人上楚府給六爺嶽秀秀拜年,王雁生原來也去,今年卻沒有去,而是不知道去那了,就說有事便跑出去了。
王雁生咧嘴一笑沒有答話,女人終於找到一個播京劇的頻率,梅蘭芳的唱腔從收音機裏傳出來,女人將聲音調大點,才坐到王熟地床邊。
“他爹,我看生子說得有幾分道理,這楚家現在敗了,他們真不用你了,咱們可怎麽辦。”
王熟地的媳婦在楚家藥房工作,工資不高,每月也就四十多塊錢,王熟地在楚家每月有六十多,楚家還時常賞賜東西,逢年過節還給紅包,真實收入還要高。
若不能在楚家工作,家裏的收入要少一大截,生活立刻陷入困境。
“當初和他們一塊去藥房就好了。”女人說。
王熟地不耐煩的說:“你知道啥,沒見識的娘們,當年你要飯到燕京,要不是楚家收留你,早餓死了,人得感恩,咱們有今天,不就是老爺太太的恩典。哦,人家有難,你就跑了,就不怕以後被人戳脊梁骨!”
看著有些激動的王熟地,女人不敢開口了,默默站起來,走到門邊回頭又說:“剛才小趙總管拿了點阿膠,說是六爺收藏的,我給你蒸點。”
“吃那玩意作啥,又不是生孩子,”王熟地搖頭說:“收起來,收起來,這東西可是好東西,市麵上再買不到了,先收起來,將來指不定用得上。”
“不就是點阿膠嗎,藥房裏到處都是,那買不到了。”王雁生大模大樣的說道。
“你知道啥,就知道糟蹋東西。”王熟地罵道,王雁生不屑的看著王熟地:“爸,你信不信,我立馬給你買兩盒回來。”
“你好好看看這質地,”王熟地冷笑下:“我聽大少爺說過,現在這市麵上的阿膠藥性都不足,趕不上以前的了,你好好看看,那質地是一樣嗎。”
王雁生自然不知道如何識別阿膠,也就無從反駁王熟地,他問女人為何沒去上班,女人說請假了,她有兩天補休,王雁生和母親隨口說了會話,然後告訴母親他要出去,中午不回來吃飯了。
“你上那?”女人問道。
“你甭管了。”王雁生說著便朝外走,王熟地在屋裏叫道:“兔崽子,你給我回來!”
王雁生裝著沒聽見,飛快的跑出院子,王熟地罵罵咧咧的說:“你知道他在外麵作啥嗎?整天往外跑,你也不好好管管!”
“我那知道他在外麵作啥!”女人有些委屈,她每天也要上班,回家還要做飯,那有多少時間管孩子。
“哥和蛐蛐他們在一起,我聽見他們說要去北海。”
說話的是王熟地的小女兒王丹丹,王丹丹現在也上學了,就在第十小學上學,比楚明秋還高一年級,開學便念五年級了。這女兒是父母的耳報神,經常向父母報告兩個哥哥的動向。
“去北海,去那作啥?”女人疑惑的問道,王熟地卻皺眉說:“他怎麽和蛐蛐混在一起了?”
這蛐蛐姓馬,家裏是破落八旗子弟,從他爺爺的爺爺便開始玩,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將家玩垮了,到他父親那輩便隻能在天橋當混混了,解放後,混不下去了,才找了份工作。父輩爺輩的喜好集中傳到蛐蛐身上,這小子是附近幾個胡同有名的混小子,王熟地怎麽也沒想明白兒子是怎麽和他混在一塊的。
“你們可夠官僚的,”王丹丹說:“他們是同學,都在四十五中讀書,整天上學放學都在一塊。”
王熟地張張嘴,也不知道該說啥,坐在床上生悶氣,王丹丹見桌上的蘋果,拿起一個便開始削,邊削邊說:“爸,你整天和公公在外麵跑,究竟在作啥?”
“打聽這作啥,做作業去。”如果說以前家裏人還不關心王熟地在楚家作啥,出了車禍便開始上心了。
“人家早就做完了。”王丹丹委屈的說:“連二哥的作業都是我作的。”
王丹丹的成績很好,雖然隻是上四年級,卻已經把小學課程學完了,經常幫她二哥王兵做作業。
王熟地並沒有懷疑王丹丹的話,這個女兒還是聽話老實的,但兩個兒子讓他頭疼,兩個兒子都不喜歡念書,他和他老婆都不認識幾個字,每次檢查作業也就看看老師打的勾還是叉,看成績單也就看看幾分,滿意就誇獎兩句,不滿意就罵就揍。
“這小兔崽子,”王熟地恨恨的罵了幾句,王丹丹咬著蘋果對母親說:“媽,能不能給我作件紅毛衣,就是那種開衫,我看小春他媽都作了。”
“行,我看看還有毛線票沒有,有就給你作。”女人答道,王丹丹高興的摟著媽直樂。
王熟地不滿的說:“怎麽又要作毛衣了,去年不是剛作了嗎。”
“什麽去年呀,是前年,你看看,我又長高了一節,那毛衣都小了。”王丹丹說。
王熟地這才發現女兒是長高了一節,原在隻到他媽媽腰上,現在快到胸膛了,於是他也就不再說什麽,靠在床上聽著收音機裏的戲曲。
母女倆看看王熟地不再反對,也不打攪他,悄悄的到院子裏摘菜去了。
“安心養傷,家裏沒什麽事,有啥困難,讓你老婆來家找我,王家的,你也別擔心,不要緊的,嗯,這段時間,別讓他下地,就躺著。”
王熟地老婆感激連連,她都沒想到六爺會到家來,她以前也楚府丫頭,還隻是粗使丫頭,根本沒資格進內院,六爺在他們眼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高高在上,不敢冒犯。
六爺又叮囑了幾句,借女人出去的機會,告訴王熟地,這段時間不要外出,另外,買糧的事不要外傳,特別是別讓小孩知道了。
王熟地連聲答應:“六爺,我知道,小少爺早就叮囑過我們了,我連老婆都沒說。”
六爺滿意的點點頭,又告訴王熟地幾點注意事項,才離開。女人進來,王熟地讓她倒杯水,然後坐在床邊說:“唉,這小少爺也真是,沒事就往外跑,這麽鬧騰,老爺太太也不管。”
王熟地臉一沉:“你少在這嚼舌頭,少爺也是你議論的,別看他小,做事穩當著呢,頭發長見識短。”
女人不敢頂撞從他手裏接過水杯放在桌上,王熟地翻身想起來,女人連忙阻止:“六爺說了,你要躺著,不能下地,快躺著。”
王熟地也沒堅持,讓女人扶著他坐起來,王熟地想起六爺剛才的叮囑,便又對女人說:“家裏的事別往外說去,別人要問,就說我這腿是摔了的,自己不小心摔了的,明白嗎?”
女人有點納悶還是點點頭,在楚府養成習慣了,在楚府做事第一個要求便是嘴嚴,不該說的絕對不能說。王熟地想起昨天嶽秀秀拿的錢,讓女人把他的衣服拿過來,女人說錢她已經收起來了,王熟地這才鬆口氣。坐了會覺著氣悶,讓女人把收音機打開。
“你就安靜不下來嗎?好好躺著吧。”女人嘀咕著,還是把收音機打開,這收音機還是楚明秋給的,王熟地同樣喜歡聽戲,可女人不管怎麽調也找不到有戲的台,全是各種新聞,王熟地有些著急,不斷責罵。
正擺弄著,王熟地的兒子從外麵回來,看到王熟地在嘟嘟囔囔的,便笑道:“爸,看你急得,這不是沒有嗎。”
王熟地兒子倒了杯水端著走到床邊,看到王熟地的腳已經重新包紮過了,便問:“爸,你啥時候換的藥?家裏誰來過了?”
“六爺來過了,是他老人家換的。”女人說道。
王熟地兒子輕輕哼了聲,隨後問道:“爸,昨天你們上那去了?腿怎麽摔斷的?”
“不小心摔了吧,有什麽大不了。”王熟地神情倒是無所謂,王熟地的兒子有些不滿:“怎麽又上澱海去了,他楚家就這樣使喚人。”
“你說什麽呢?”王熟地罵道:“咱們就是這命,你小子要有本事,也使喚別人去,別整天在外麵鬧騰,楚家多大家業,人家小秋還每天念書,你整天在外幹些啥?”
王熟地的兒子大名叫王雁生,今年念初二了,他讀書比較晚,八歲才上學,現在已經十五了。在學校很不老實,成績很差,在班上也就倒數幾名,他也不擔心,整天和胡同的那些混小子在一起,在外麵也不知道忙作什麽。
“爸,你這就不懂了吧,原來這楚家家大業大不假,現在早歸別人了,”王雁生不屑的說:“楚家也不過外強中幹,爸,我看你在楚家也待不多久了,這楚老爺子一走,估計就該被趕出門了。”
“哼,你啥事都知道?”王熟地不滿的罵道:“這麽多年,楚家虧待過我們嗎?虧待過你小子嗎?上次讓你去給六爺六奶奶拜年,你不去,人家照樣給你個紅包,比你弟弟妹妹還多,那點對你差了?還不知足。”
每年春節王熟地都帶著家人上楚府給六爺嶽秀秀拜年,王雁生原來也去,今年卻沒有去,而是不知道去那了,就說有事便跑出去了。
王雁生咧嘴一笑沒有答話,女人終於找到一個播京劇的頻率,梅蘭芳的唱腔從收音機裏傳出來,女人將聲音調大點,才坐到王熟地床邊。
“他爹,我看生子說得有幾分道理,這楚家現在敗了,他們真不用你了,咱們可怎麽辦。”
王熟地的媳婦在楚家藥房工作,工資不高,每月也就四十多塊錢,王熟地在楚家每月有六十多,楚家還時常賞賜東西,逢年過節還給紅包,真實收入還要高。
若不能在楚家工作,家裏的收入要少一大截,生活立刻陷入困境。
“當初和他們一塊去藥房就好了。”女人說。
王熟地不耐煩的說:“你知道啥,沒見識的娘們,當年你要飯到燕京,要不是楚家收留你,早餓死了,人得感恩,咱們有今天,不就是老爺太太的恩典。哦,人家有難,你就跑了,就不怕以後被人戳脊梁骨!”
看著有些激動的王熟地,女人不敢開口了,默默站起來,走到門邊回頭又說:“剛才小趙總管拿了點阿膠,說是六爺收藏的,我給你蒸點。”
“吃那玩意作啥,又不是生孩子,”王熟地搖頭說:“收起來,收起來,這東西可是好東西,市麵上再買不到了,先收起來,將來指不定用得上。”
“不就是點阿膠嗎,藥房裏到處都是,那買不到了。”王雁生大模大樣的說道。
“你知道啥,就知道糟蹋東西。”王熟地罵道,王雁生不屑的看著王熟地:“爸,你信不信,我立馬給你買兩盒回來。”
“你好好看看這質地,”王熟地冷笑下:“我聽大少爺說過,現在這市麵上的阿膠藥性都不足,趕不上以前的了,你好好看看,那質地是一樣嗎。”
王雁生自然不知道如何識別阿膠,也就無從反駁王熟地,他問女人為何沒去上班,女人說請假了,她有兩天補休,王雁生和母親隨口說了會話,然後告訴母親他要出去,中午不回來吃飯了。
“你上那?”女人問道。
“你甭管了。”王雁生說著便朝外走,王熟地在屋裏叫道:“兔崽子,你給我回來!”
王雁生裝著沒聽見,飛快的跑出院子,王熟地罵罵咧咧的說:“你知道他在外麵作啥嗎?整天往外跑,你也不好好管管!”
“我那知道他在外麵作啥!”女人有些委屈,她每天也要上班,回家還要做飯,那有多少時間管孩子。
“哥和蛐蛐他們在一起,我聽見他們說要去北海。”
說話的是王熟地的小女兒王丹丹,王丹丹現在也上學了,就在第十小學上學,比楚明秋還高一年級,開學便念五年級了。這女兒是父母的耳報神,經常向父母報告兩個哥哥的動向。
“去北海,去那作啥?”女人疑惑的問道,王熟地卻皺眉說:“他怎麽和蛐蛐混在一起了?”
這蛐蛐姓馬,家裏是破落八旗子弟,從他爺爺的爺爺便開始玩,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將家玩垮了,到他父親那輩便隻能在天橋當混混了,解放後,混不下去了,才找了份工作。父輩爺輩的喜好集中傳到蛐蛐身上,這小子是附近幾個胡同有名的混小子,王熟地怎麽也沒想明白兒子是怎麽和他混在一塊的。
“你們可夠官僚的,”王丹丹說:“他們是同學,都在四十五中讀書,整天上學放學都在一塊。”
王熟地張張嘴,也不知道該說啥,坐在床上生悶氣,王丹丹見桌上的蘋果,拿起一個便開始削,邊削邊說:“爸,你整天和公公在外麵跑,究竟在作啥?”
“打聽這作啥,做作業去。”如果說以前家裏人還不關心王熟地在楚家作啥,出了車禍便開始上心了。
“人家早就做完了。”王丹丹委屈的說:“連二哥的作業都是我作的。”
王丹丹的成績很好,雖然隻是上四年級,卻已經把小學課程學完了,經常幫她二哥王兵做作業。
王熟地並沒有懷疑王丹丹的話,這個女兒還是聽話老實的,但兩個兒子讓他頭疼,兩個兒子都不喜歡念書,他和他老婆都不認識幾個字,每次檢查作業也就看看老師打的勾還是叉,看成績單也就看看幾分,滿意就誇獎兩句,不滿意就罵就揍。
“這小兔崽子,”王熟地恨恨的罵了幾句,王丹丹咬著蘋果對母親說:“媽,能不能給我作件紅毛衣,就是那種開衫,我看小春他媽都作了。”
“行,我看看還有毛線票沒有,有就給你作。”女人答道,王丹丹高興的摟著媽直樂。
王熟地不滿的說:“怎麽又要作毛衣了,去年不是剛作了嗎。”
“什麽去年呀,是前年,你看看,我又長高了一節,那毛衣都小了。”王丹丹說。
王熟地這才發現女兒是長高了一節,原在隻到他媽媽腰上,現在快到胸膛了,於是他也就不再說什麽,靠在床上聽著收音機裏的戲曲。
母女倆看看王熟地不再反對,也不打攪他,悄悄的到院子裏摘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