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啦?連爺爺也不能告訴?”楚明秋皺起眉頭,楚寬元更加為難了,如果僅僅是家裏的事,給六爺說說也沒什麽,可這牽扯到工作,牽扯到紀律,他不能說。
楚明秋的神情漸漸沉下去了,心裏有些不耐煩了,這楚寬元的腦子是被驢踢了,都是些什麽破事不能說,工作,工作,好像多神秘似的,媽的,幾十年後再看,都tmd瞎忙活,忙活出一堆爛事。
“行了,不願說就不說,”楚明秋也懶得管,你楚寬元是生是死,是結婚還是離婚,管我鳥事。他轉身扶起六爺:“老爸,咱們出去轉轉,”六爺站起來,沒有理會楚寬元,楚明秋邊走還邊說:“老爸,你注意到沒有,這水稻已經有穗了,我剛才看了下。”
楚寬元在旁邊納悶,剛才這楚明秋那就看了水稻,幾個人在那說了幾句話便進來了,他可能真說瞎話。
“不可能!”六爺的語氣很肯定:“你小子又在胡說八道,昨天我才看了,那有那麽快的。”
楚寬元尷尬的跟在後麵,六爺和楚明秋都不理他,倆人聊著出來,在田邊看了看,果然如六爺所言,水稻那有發穗的,楚明秋沮喪的承認自己看錯了,恭維還是老爸眼睛好。這拙劣的手段,讓楚寬元感到可笑,可偏偏六爺就吃這套,沿途都得意洋洋的數落著,楚明秋也低眉順眼的聽著,時不時還恭維兩句,讓六爺樂嗬嗬的。
六爺走得不快,楚寬元得壓著步子才行,他注意到楚明秋顯然也壓著步子,他在後麵有些無聊,想這樣走了可又不放心,這樣跟下去,又十分尷尬,正當他左右為難時,六爺在扭頭看著他說:
“你還在這作啥,滾!”
楚寬元正想順勢就滾了,六爺又加了句,讓他又不敢走了。
“反正分家了,我也老了!你現在翅膀也硬了,又是朝堂高官!犯不著再來理會我也老東西,以後不準上這門!滾!”
“爺爺!”楚寬元有些著急了:“您怎麽不講理!我不是說了是為工作上的事!”
“什麽工作上的事!兩口子打架,還為工作上的事!蒙誰呢!不想說就滾,少在這磨磨嘰嘰的!”六爺沒有絲毫客氣,把楚寬元憋得沒法,他看看楚明秋,又看看旁邊的水稻,不知道該說什麽。
他這一猶豫倒讓楚明秋看出點端倪來了,楚明秋皺起眉頭小心的問道:“是不是為糧食的事?”
楚寬元遲疑的點點頭,楚明秋倒吸口涼氣,他連忙拉住六爺:“老爸,我們回去吧,讓寬元說說。”
“別駕,這才剛一會。”六爺不樂意了,以往每次出來散步都要繞著後院走一圈,父子倆人邊走邊閑聊,楚明秋又很會討他開心,每次都讓六爺樂嗬嗬的,所以他挺喜歡這樣散步。
“老爸,寬元難得回來一次,再說,這裏說話不是不方便嗎。”楚明秋邊勸著,邊把六爺往回拉:“等他說完,咱們再出來走走,少不了您的。”
“哦,那行,”六爺在楚明秋拉動下往回走,走了兩步又補充說:“你可要清楚,是我陪你散步,誰願和你這小兔崽子一塊,好像是我上趕著找你似的。”
楚明秋強忍著笑連聲稱是,就這樣在六爺嘀嘀咕咕中,他們三人又回來了。
“說說吧,倒底怎麽回事?”六爺坐下後,順手便將桌上擺著的煙杆拿起來,敲敲楚明秋,楚明秋連忙給他裝上袋煙。
楚寬元看看外麵,見外麵沒有人,便歎著氣將昨晚張智安來,以及他決定進一步放寬對社員的限製,夏燕是如何反對,如何跟他吵,他怎麽動怒打了她,一一都告訴了六爺和楚明秋。
說完之後,楚寬元長長舒口氣,好像卸下一副重擔,渾身上下輕鬆了許多。楚寬元忽然覺著,自己還是需要這樣一個傾訴和商議對象的,爺爺雖然年齡大了,雖然不懂什麽政策,可他老人家的生活閱曆和經驗,可以給自己不小幫助。
“哦,是這樣呀,那打得好,該打!”六爺好半天才想明白:“你說這世道怎麽啦,瞎搞,糧食不夠,還不準人種,這不瞎搞嗎。”
楚寬元一驚,楚明秋連忙勸道:“老爸,老爸,小聲點,小聲點,寬元,老爸還不明白,盡瞎說了。”
“我怎麽瞎說了,告訴你,我明白著呢,我還不老!”六爺不高興了,他最不願意別人說他老,楚明秋又和稀泥:“對,對,對,您老火眼金睛,啥都瞧得明白,啥能瞞得過您呢。”
安撫了六爺後,楚明秋轉身對楚寬元說:“寬元,我覺著夏燕的意見還是對的,這張智安有點不懷好意,這事,你若做成了,收功的是他,若做錯了,頂罪的是你,你可要想好。”
楚寬元苦澀的歎口氣,這層意思他不是沒考慮到,所以他才那樣幹脆的告訴張智安,將來有事,他負全部責任,要不然以張智安的態度,多半不會同意,如此,他倒是保住官位,可下麵的群眾呢?他們該怎麽辦呢?就這樣看著他們餓死?
“最近我看了些報紙,”楚明秋斟酌著說道,他也不知道中央政策會不會轉變,隻是迫切的感到饑荒快來了,燕京市內的糧食控製更嚴了,蔬菜肉類油等各種副食品經常缺貨,現在工業品也開始短缺,連菜刀水杯這樣的日用品也要用票了,市場之蕭條已經達到極致。
出了燕京,情況就更加嚴重,穗兒家裏來信說家裏要斷糧了,讓穗兒寄點糧票過去,穗兒收集了二十斤全國糧票寄回去,明子田杏他們老家也來信了,無一例外都是要糧票,這說明全國各地都出現糧食緊張現象,饑荒開始擴散。
“國家政策沒有大的轉變,寬元,你這樣作是要冒很大風險的。”楚明秋盯著楚寬元,楚寬元的神情很是困惑,也有些痛苦。
“可,還能什麽辦法?還能有其他什麽辦法嗎?總不能象豆蔻老家那樣,任憑群眾餓死吧!”一提起這個楚寬元便禁不住煩躁起來,衝著楚明秋叫起來,他夾在中間,上麵是國家政策,下麵是黎民百姓,他都要兼顧。
楚明秋歎口氣,他算明白楚寬元的處境了,是夠為難的,良心和官位,照顧了良心,官帽便危險了;顧得了官帽,良心便不安。
“事情總能找到辦法的。”楚明秋安慰楚寬元,他也在腦海迅速過了一遍,前世是將地分了,各家各戶單幹,好像也沒有什麽兩全其美的法子。
“唉!”楚寬元長長歎口氣,苦惱之極。
楚明秋想了半天,腦子裏蹦出好幾個主意,隨即都被他否決了,報災害,缺少化肥,減產,其實都是一種,歪主意,上不得台麵,屬於瞞產私分的變種。
“寬元,我看還是不要違反中央政策的好,”楚明秋斟酌半天,最後還是決定勸楚寬元不要管,等中央政策明確了再說,楚寬元聞言便要反駁,楚明秋連忙作個手勢:“你聽我說完,這裏是燕京,天子腳下,容不得發生不能說的事,這人要是活不下去了,什麽事都幹得出來,看是看不住的,你說,他們要是快餓死了,敢不敢上新華門堵門去?公安局要抓人,那倒好了,至少給他們找到個吃飯的地。”
楚寬元看著眼光越來越亮的楚明秋,心裏忍不住搖頭,這小家夥的膽子越來越大了,楚明秋卻沒注意,依舊按照自己的思路繼續說:“所以,一旦大麵積缺糧,中央肯定要從外地調糧,肯定要給救濟。”
“可全國情況差不多,中央上那調糧去?”楚寬元反問道。
楚明秋平靜的看著他意味深長的說:“其實,你應該清楚,燕京不會出事的,黨中央不會允許燕京出事。”
楚寬元巨震,驚訝之極的看著的楚明秋,他當然聽懂了沒有挑明的東西。的確,燕京是什麽地方,是國家首都,中外觀瞻所係,這裏不允許出現河南那樣的事,這裏的民眾是封鎖不住的,若真斷糧了,群眾就敢直接上新華門求救去。
“另外,你得把夏燕接回去,”楚明秋又說:“老話不是說,因愛生恨,她要是作出什麽不理智的行動,到時候麻煩的是你。”
楚寬元渾身一激靈,他想起反右和反右傾中,那些妻子揭發丈夫,丈夫揭發妻子的事來,夏燕要是真作出不理智的事,把夫妻間床上說的話拿出來,那他可能就不是去北大荒了,而是直接去秦城了。
“不要著急,”楚明秋露出絲笑容,看著楚寬元說:“你剛才說多養些豬和雞鴨,我覺著倒是可以試試。”楚寬元有點糊塗了,楚明秋剛才還說不要管,可一轉眼又可以試試,這倒地是管還是不管。
楚明秋看出他的疑惑,他淡淡的笑了下,眼角瞟了下六爺,六爺自從發了句牢騷後便一直沒說話,隻是自顧自的抽煙,眼睛辦眯縫著,就像睡著了似的,好像沒有注意到他們在說什麽。
“不過,辦法要變一下,”楚明秋說:“不能直接這樣放手,集體這塊招牌還是要的。”
“哦。”楚寬元有點好奇了,他想了很久都沒想出招來,這古怪精靈的小家夥能有什麽招。
“以集體的名義辦個養豬場,”楚明秋說:“比如就以生產隊的名義,我不太清楚這養豬該怎麽養,不過,既然是養豬場,那麽就有個投資問題,生產隊可有這麽多資金?比如修建豬舍,我看書上說,養豬場的豬舍可不是簡單的圍個圈便行了,還涉及如何保證豬舍的溫度,如何處理排汙,等等。所以,要建一個養豬場,需要大筆投資。”
楚寬元聽出點東西來了,他沒有急於插話,而是耐心的等著楚明秋繼續說下去。
“黨號召我們生產節約,既要生產,又要節約,所以要花小錢辦大事,楚副區長,我的想法是,為了減少投資,將豬舍分散建造,這分散建造的好處是,可以減少投資,為什麽呢?分散建設,可降低豬生病的幾率,也可以降低豬舍的難度。
有了這一條,下麵的事情便好辦了,以居住近的三到四戶為飼養戶,讓他們輪流喂豬,另外還可以進一步,將豬舍隔開,每家認養一頭或幾頭。到豬長大了後,交給國家幾頭,留給飼養戶幾頭,這都要在事先規定清楚,如此集體國家,分得清清楚楚。
此外,雞鴨也可以照此處理,這樣集體辦的養豬場和養雞場,也能滿足農民的需要。”
楚寬元皺眉想了一會,感到這個方法比自己那個好,至少沒有那麽多政治風險,而且也能讓社員增加收入。他的臉上露出笑容,楚明秋這時卻補充了句:“寬元,如果你要用這招,千萬別說是我出的,特別不能告訴你老婆。”
楚寬元楞了下隨即明白,這楚明秋也知道其中的風險,這不過換湯不換藥,在他的想法上繞了彎,實際還是讓社員自己養。
“我這個副區長還不至於這樣不屑,放心吧,咱們還象上次那樣。”
這個上次自然是鞋廠,這個廠讓楚寬元贏得了很大聲譽,之所以有這樣的效果,關鍵不在於將鞋廠辦起來了,關鍵在於投資少,效益還挺好,還包含著重要的政治意義。
楚寬元帶著重重心事走了,楚明秋轉身到六爺的桌上拿起報紙,回來坐在椅子上看,倆人什麽話都不說,屋裏飄蕩著煙味和偶爾響起翻報紙的聲音。
良久,六爺才淡淡的說:“嗯,這事作得不錯。”
楚明秋的臉上笑意一閃而過,在心裏搖搖頭,將報紙放下站起來:“走吧,咱們還是出去轉轉,今兒的功課還沒做完呢。”
楚明秋每天下午都要陪著六爺在院子裏遛彎,六爺年齡大了,走不了多遠,每天在院子裏遛彎,上午下午晚上各一次,上午是小趙總管陪著,晚上是嶽秀秀陪著。
“老爸,我剛才在琢磨,咱是不是做點長期投資。”
父子倆邊走邊閑聊,楚明秋往往會在這個時候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講出來,征求六爺的意見。六爺有時也會考考楚明秋的學業進展,主要是醫術和收藏鑒定,特別是前者,楚明秋現在每周要去兩次中醫院,跟著高慶學醫;鑒定呢,則主要是考校六爺寫的那些東西,楚明秋生吞活剝的將他們背下來了。
“哦,你這小子,就是不安分。”六爺依舊樂嗬嗬的,腳下方步不停。
“老爸,你就說行不行吧,別老這樣陰陽怪氣的。”
這個想法在他腦子裏轉了兩三天了,這饑荒一到,好多人家恐怕都要典賣財物,他隻需要花平時一半的錢,甚至更少,便能將那些珍品收入囊中,將來可就大發了。
“反了你了,小子,出頭的椽子先爛,可要想好了。”
“知道了。”
這莫名其妙的對話,外人聽不懂,可父子倆人卻很清楚,楚明秋知道六爺在提醒他,動靜不要鬧得太大,要小心。
這些年,楚明秋對六爺也了解了,這老爺子從來不喜歡那些條條框框,不守規矩,喜歡冒險,要不是年齡大了,弄出的動靜恐怕比他大多了。
老爺子這兩年讓他有些看不懂,多數時候迷迷糊糊的,好像就是個糟老頭子,可隻要他作出了啥出軌的事,老頭子立刻清醒過來點醒他,為他拾遺補缺。
除了家裏這個老頭子外,還有一個老頭子,包德茂,楚明秋對他是徹底改觀了,這個愛騙酒的家夥就是個陰謀家,總是躲在陰暗角落,偶爾射出一支冷箭,卻驚豔得象春日的櫻花,讓人崇拜。
日子,就這樣慢慢的過著。夏燕也沒再來了,楚寬元過了兩天打來電話告訴六爺,說夏燕已經接回去了,兩口子已經和好了。至於出的那個主意是不是執行了,楚明秋不關心,農村是不是缺糧,關他鳥事。
楚明秋的神情漸漸沉下去了,心裏有些不耐煩了,這楚寬元的腦子是被驢踢了,都是些什麽破事不能說,工作,工作,好像多神秘似的,媽的,幾十年後再看,都tmd瞎忙活,忙活出一堆爛事。
“行了,不願說就不說,”楚明秋也懶得管,你楚寬元是生是死,是結婚還是離婚,管我鳥事。他轉身扶起六爺:“老爸,咱們出去轉轉,”六爺站起來,沒有理會楚寬元,楚明秋邊走還邊說:“老爸,你注意到沒有,這水稻已經有穗了,我剛才看了下。”
楚寬元在旁邊納悶,剛才這楚明秋那就看了水稻,幾個人在那說了幾句話便進來了,他可能真說瞎話。
“不可能!”六爺的語氣很肯定:“你小子又在胡說八道,昨天我才看了,那有那麽快的。”
楚寬元尷尬的跟在後麵,六爺和楚明秋都不理他,倆人聊著出來,在田邊看了看,果然如六爺所言,水稻那有發穗的,楚明秋沮喪的承認自己看錯了,恭維還是老爸眼睛好。這拙劣的手段,讓楚寬元感到可笑,可偏偏六爺就吃這套,沿途都得意洋洋的數落著,楚明秋也低眉順眼的聽著,時不時還恭維兩句,讓六爺樂嗬嗬的。
六爺走得不快,楚寬元得壓著步子才行,他注意到楚明秋顯然也壓著步子,他在後麵有些無聊,想這樣走了可又不放心,這樣跟下去,又十分尷尬,正當他左右為難時,六爺在扭頭看著他說:
“你還在這作啥,滾!”
楚寬元正想順勢就滾了,六爺又加了句,讓他又不敢走了。
“反正分家了,我也老了!你現在翅膀也硬了,又是朝堂高官!犯不著再來理會我也老東西,以後不準上這門!滾!”
“爺爺!”楚寬元有些著急了:“您怎麽不講理!我不是說了是為工作上的事!”
“什麽工作上的事!兩口子打架,還為工作上的事!蒙誰呢!不想說就滾,少在這磨磨嘰嘰的!”六爺沒有絲毫客氣,把楚寬元憋得沒法,他看看楚明秋,又看看旁邊的水稻,不知道該說什麽。
他這一猶豫倒讓楚明秋看出點端倪來了,楚明秋皺起眉頭小心的問道:“是不是為糧食的事?”
楚寬元遲疑的點點頭,楚明秋倒吸口涼氣,他連忙拉住六爺:“老爸,我們回去吧,讓寬元說說。”
“別駕,這才剛一會。”六爺不樂意了,以往每次出來散步都要繞著後院走一圈,父子倆人邊走邊閑聊,楚明秋又很會討他開心,每次都讓六爺樂嗬嗬的,所以他挺喜歡這樣散步。
“老爸,寬元難得回來一次,再說,這裏說話不是不方便嗎。”楚明秋邊勸著,邊把六爺往回拉:“等他說完,咱們再出來走走,少不了您的。”
“哦,那行,”六爺在楚明秋拉動下往回走,走了兩步又補充說:“你可要清楚,是我陪你散步,誰願和你這小兔崽子一塊,好像是我上趕著找你似的。”
楚明秋強忍著笑連聲稱是,就這樣在六爺嘀嘀咕咕中,他們三人又回來了。
“說說吧,倒底怎麽回事?”六爺坐下後,順手便將桌上擺著的煙杆拿起來,敲敲楚明秋,楚明秋連忙給他裝上袋煙。
楚寬元看看外麵,見外麵沒有人,便歎著氣將昨晚張智安來,以及他決定進一步放寬對社員的限製,夏燕是如何反對,如何跟他吵,他怎麽動怒打了她,一一都告訴了六爺和楚明秋。
說完之後,楚寬元長長舒口氣,好像卸下一副重擔,渾身上下輕鬆了許多。楚寬元忽然覺著,自己還是需要這樣一個傾訴和商議對象的,爺爺雖然年齡大了,雖然不懂什麽政策,可他老人家的生活閱曆和經驗,可以給自己不小幫助。
“哦,是這樣呀,那打得好,該打!”六爺好半天才想明白:“你說這世道怎麽啦,瞎搞,糧食不夠,還不準人種,這不瞎搞嗎。”
楚寬元一驚,楚明秋連忙勸道:“老爸,老爸,小聲點,小聲點,寬元,老爸還不明白,盡瞎說了。”
“我怎麽瞎說了,告訴你,我明白著呢,我還不老!”六爺不高興了,他最不願意別人說他老,楚明秋又和稀泥:“對,對,對,您老火眼金睛,啥都瞧得明白,啥能瞞得過您呢。”
安撫了六爺後,楚明秋轉身對楚寬元說:“寬元,我覺著夏燕的意見還是對的,這張智安有點不懷好意,這事,你若做成了,收功的是他,若做錯了,頂罪的是你,你可要想好。”
楚寬元苦澀的歎口氣,這層意思他不是沒考慮到,所以他才那樣幹脆的告訴張智安,將來有事,他負全部責任,要不然以張智安的態度,多半不會同意,如此,他倒是保住官位,可下麵的群眾呢?他們該怎麽辦呢?就這樣看著他們餓死?
“最近我看了些報紙,”楚明秋斟酌著說道,他也不知道中央政策會不會轉變,隻是迫切的感到饑荒快來了,燕京市內的糧食控製更嚴了,蔬菜肉類油等各種副食品經常缺貨,現在工業品也開始短缺,連菜刀水杯這樣的日用品也要用票了,市場之蕭條已經達到極致。
出了燕京,情況就更加嚴重,穗兒家裏來信說家裏要斷糧了,讓穗兒寄點糧票過去,穗兒收集了二十斤全國糧票寄回去,明子田杏他們老家也來信了,無一例外都是要糧票,這說明全國各地都出現糧食緊張現象,饑荒開始擴散。
“國家政策沒有大的轉變,寬元,你這樣作是要冒很大風險的。”楚明秋盯著楚寬元,楚寬元的神情很是困惑,也有些痛苦。
“可,還能什麽辦法?還能有其他什麽辦法嗎?總不能象豆蔻老家那樣,任憑群眾餓死吧!”一提起這個楚寬元便禁不住煩躁起來,衝著楚明秋叫起來,他夾在中間,上麵是國家政策,下麵是黎民百姓,他都要兼顧。
楚明秋歎口氣,他算明白楚寬元的處境了,是夠為難的,良心和官位,照顧了良心,官帽便危險了;顧得了官帽,良心便不安。
“事情總能找到辦法的。”楚明秋安慰楚寬元,他也在腦海迅速過了一遍,前世是將地分了,各家各戶單幹,好像也沒有什麽兩全其美的法子。
“唉!”楚寬元長長歎口氣,苦惱之極。
楚明秋想了半天,腦子裏蹦出好幾個主意,隨即都被他否決了,報災害,缺少化肥,減產,其實都是一種,歪主意,上不得台麵,屬於瞞產私分的變種。
“寬元,我看還是不要違反中央政策的好,”楚明秋斟酌半天,最後還是決定勸楚寬元不要管,等中央政策明確了再說,楚寬元聞言便要反駁,楚明秋連忙作個手勢:“你聽我說完,這裏是燕京,天子腳下,容不得發生不能說的事,這人要是活不下去了,什麽事都幹得出來,看是看不住的,你說,他們要是快餓死了,敢不敢上新華門堵門去?公安局要抓人,那倒好了,至少給他們找到個吃飯的地。”
楚寬元看著眼光越來越亮的楚明秋,心裏忍不住搖頭,這小家夥的膽子越來越大了,楚明秋卻沒注意,依舊按照自己的思路繼續說:“所以,一旦大麵積缺糧,中央肯定要從外地調糧,肯定要給救濟。”
“可全國情況差不多,中央上那調糧去?”楚寬元反問道。
楚明秋平靜的看著他意味深長的說:“其實,你應該清楚,燕京不會出事的,黨中央不會允許燕京出事。”
楚寬元巨震,驚訝之極的看著的楚明秋,他當然聽懂了沒有挑明的東西。的確,燕京是什麽地方,是國家首都,中外觀瞻所係,這裏不允許出現河南那樣的事,這裏的民眾是封鎖不住的,若真斷糧了,群眾就敢直接上新華門求救去。
“另外,你得把夏燕接回去,”楚明秋又說:“老話不是說,因愛生恨,她要是作出什麽不理智的行動,到時候麻煩的是你。”
楚寬元渾身一激靈,他想起反右和反右傾中,那些妻子揭發丈夫,丈夫揭發妻子的事來,夏燕要是真作出不理智的事,把夫妻間床上說的話拿出來,那他可能就不是去北大荒了,而是直接去秦城了。
“不要著急,”楚明秋露出絲笑容,看著楚寬元說:“你剛才說多養些豬和雞鴨,我覺著倒是可以試試。”楚寬元有點糊塗了,楚明秋剛才還說不要管,可一轉眼又可以試試,這倒地是管還是不管。
楚明秋看出他的疑惑,他淡淡的笑了下,眼角瞟了下六爺,六爺自從發了句牢騷後便一直沒說話,隻是自顧自的抽煙,眼睛辦眯縫著,就像睡著了似的,好像沒有注意到他們在說什麽。
“不過,辦法要變一下,”楚明秋說:“不能直接這樣放手,集體這塊招牌還是要的。”
“哦。”楚寬元有點好奇了,他想了很久都沒想出招來,這古怪精靈的小家夥能有什麽招。
“以集體的名義辦個養豬場,”楚明秋說:“比如就以生產隊的名義,我不太清楚這養豬該怎麽養,不過,既然是養豬場,那麽就有個投資問題,生產隊可有這麽多資金?比如修建豬舍,我看書上說,養豬場的豬舍可不是簡單的圍個圈便行了,還涉及如何保證豬舍的溫度,如何處理排汙,等等。所以,要建一個養豬場,需要大筆投資。”
楚寬元聽出點東西來了,他沒有急於插話,而是耐心的等著楚明秋繼續說下去。
“黨號召我們生產節約,既要生產,又要節約,所以要花小錢辦大事,楚副區長,我的想法是,為了減少投資,將豬舍分散建造,這分散建造的好處是,可以減少投資,為什麽呢?分散建設,可降低豬生病的幾率,也可以降低豬舍的難度。
有了這一條,下麵的事情便好辦了,以居住近的三到四戶為飼養戶,讓他們輪流喂豬,另外還可以進一步,將豬舍隔開,每家認養一頭或幾頭。到豬長大了後,交給國家幾頭,留給飼養戶幾頭,這都要在事先規定清楚,如此集體國家,分得清清楚楚。
此外,雞鴨也可以照此處理,這樣集體辦的養豬場和養雞場,也能滿足農民的需要。”
楚寬元皺眉想了一會,感到這個方法比自己那個好,至少沒有那麽多政治風險,而且也能讓社員增加收入。他的臉上露出笑容,楚明秋這時卻補充了句:“寬元,如果你要用這招,千萬別說是我出的,特別不能告訴你老婆。”
楚寬元楞了下隨即明白,這楚明秋也知道其中的風險,這不過換湯不換藥,在他的想法上繞了彎,實際還是讓社員自己養。
“我這個副區長還不至於這樣不屑,放心吧,咱們還象上次那樣。”
這個上次自然是鞋廠,這個廠讓楚寬元贏得了很大聲譽,之所以有這樣的效果,關鍵不在於將鞋廠辦起來了,關鍵在於投資少,效益還挺好,還包含著重要的政治意義。
楚寬元帶著重重心事走了,楚明秋轉身到六爺的桌上拿起報紙,回來坐在椅子上看,倆人什麽話都不說,屋裏飄蕩著煙味和偶爾響起翻報紙的聲音。
良久,六爺才淡淡的說:“嗯,這事作得不錯。”
楚明秋的臉上笑意一閃而過,在心裏搖搖頭,將報紙放下站起來:“走吧,咱們還是出去轉轉,今兒的功課還沒做完呢。”
楚明秋每天下午都要陪著六爺在院子裏遛彎,六爺年齡大了,走不了多遠,每天在院子裏遛彎,上午下午晚上各一次,上午是小趙總管陪著,晚上是嶽秀秀陪著。
“老爸,我剛才在琢磨,咱是不是做點長期投資。”
父子倆邊走邊閑聊,楚明秋往往會在這個時候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講出來,征求六爺的意見。六爺有時也會考考楚明秋的學業進展,主要是醫術和收藏鑒定,特別是前者,楚明秋現在每周要去兩次中醫院,跟著高慶學醫;鑒定呢,則主要是考校六爺寫的那些東西,楚明秋生吞活剝的將他們背下來了。
“哦,你這小子,就是不安分。”六爺依舊樂嗬嗬的,腳下方步不停。
“老爸,你就說行不行吧,別老這樣陰陽怪氣的。”
這個想法在他腦子裏轉了兩三天了,這饑荒一到,好多人家恐怕都要典賣財物,他隻需要花平時一半的錢,甚至更少,便能將那些珍品收入囊中,將來可就大發了。
“反了你了,小子,出頭的椽子先爛,可要想好了。”
“知道了。”
這莫名其妙的對話,外人聽不懂,可父子倆人卻很清楚,楚明秋知道六爺在提醒他,動靜不要鬧得太大,要小心。
這些年,楚明秋對六爺也了解了,這老爺子從來不喜歡那些條條框框,不守規矩,喜歡冒險,要不是年齡大了,弄出的動靜恐怕比他大多了。
老爺子這兩年讓他有些看不懂,多數時候迷迷糊糊的,好像就是個糟老頭子,可隻要他作出了啥出軌的事,老頭子立刻清醒過來點醒他,為他拾遺補缺。
除了家裏這個老頭子外,還有一個老頭子,包德茂,楚明秋對他是徹底改觀了,這個愛騙酒的家夥就是個陰謀家,總是躲在陰暗角落,偶爾射出一支冷箭,卻驚豔得象春日的櫻花,讓人崇拜。
日子,就這樣慢慢的過著。夏燕也沒再來了,楚寬元過了兩天打來電話告訴六爺,說夏燕已經接回去了,兩口子已經和好了。至於出的那個主意是不是執行了,楚明秋不關心,農村是不是缺糧,關他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