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明秋邊說邊留心齊阿姨的神情,剛才葉冰雪就介紹了,她媽媽看上去很嚴厲,實際心腸很軟,現在這齊阿姨看小八的眼神越來越溫和,越來越有母愛。
“唉,可憐的孩子。”齊阿姨歎口氣撫摸著小八的頭,小八沒有動,楚明秋心裏有些著急,衝著他直使眼色,差點就衝他叫起來,你丫就沒點貓尿,掉那麽兩滴要死呀。
現在要有兩滴眼淚就完美了,可楚明秋不知道為什麽,他從來沒掉過眼淚,到這一世,最傷心的是戲癡的死,可那也沒讓他掉眼淚,有時候他想,咱哥們是不是沒有淚腺,缺了這一條,可不可以算殘疾人。
小八好像沒看見,楚明秋沒法隻得自己上陣,裝作抹眼淚,用手帕在眼睛上抹來抹去,順手再抹了下額頭,手帕沾了點汗水,再在眼眶上使勁搓了幾下,讓眼眶看上去紅紅的,就像哭過一樣。
“進來吧,這大熱天,真難為你們了。”齊阿姨領著他們進屋,葉冰雪手腳麻利的給他們倒上茶水,楚明秋倆人規規矩矩的坐在沙發上,楚明秋偷眼打量這個客廳,客廳布置比較簡單,正麵是常見的領袖象,與其他家庭不同的是,這幅領袖像的尺寸要大些,楚明秋注意到,主人布置這客廳很是花了番心思,客廳的角落巧妙的點綴著各種盆景,種植著假山雲竹美人蕉,整個客廳綠意盎然。
“采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你爸爸挺喜歡盆景的,你們家這麽多盆景。”楚明秋趁著齊阿姨去叫葉書記時,悄聲對葉冰雪說,葉冰雪的目光就停在小八身上,那目光充滿憐惜,她頭也不回的低聲說:“其實這是我媽喜歡,都是她弄的,我爸爸才不管這些,就**像是他買的。”
楚明秋輕輕哦了聲,葉冰雪拿起茶幾上的成績單看了眼,忍不住微微皺眉:“你的成績很好呀,比我哥哥高了九分,怎麽沒上重點中學呢?”
小八嘴唇微動,楚明秋立刻開口長歎一聲:“唉,這事一言難盡,唉,待會再說吧。”
就這兩句功夫,旁邊的門響了,楚明秋回頭看,齊阿姨在前,一個中年男人在後麵,他連忙站起來,齊阿姨連聲讓他們坐下,楚明秋陪上個笑臉,沒有動,他沒動,小八也就沒動,倆人就站著。
葉書記看到客廳的兩個小孩,稍稍楞了下,忍不住責備的掃了齊阿姨一眼,他完全沒想到齊阿姨急急忙忙將自己拉出來,就為這兩個小孩。
“這是?”葉書記目光落在茶幾上的成績單上,楚明秋連忙拿起成績單,雙手捧到他麵前:“這是周行知同學的今年的畢業考試成績。”
葉書記接過來看了眼便放在茶幾上,葉冰雪正好給他端來茶,將茶杯放在他麵前,她拿起成績單,故意叫道:“哇!這成績比哥的成績都好!爸,你們學校撿到寶了!”
楚明秋心裏歎口氣,這葉冰雪也太誇張了點,與剛才在門口對文恍若倆人,這恐怕才是小蘿莉的真實心理年齡。
“叔叔,是這樣的,小八,哦,周行知同學因為一些自己的問題,他想上四十五中念書。”
沒等楚明秋說完,葉書記便打斷了他:“隻要夠條件,我們學校肯定錄取,初中是國家普及教育,周同學想上我們學校來,我們肯定歡迎。”他拿起茶幾上的成績單:“這個成績上我們學校沒有一點問題,你們可以上教務處聯係。”
楚明秋當然聽出他的言下之意,他苦笑下說:“葉叔叔,。他戶口原來是在城西區的,他父親去世後,他由他舅舅監護,他舅舅就把他的戶口下到城南區,可他舅媽對他很壞,當地派出所調解後,他就住到我家來了,這是派出所覃所長寫的證明,您可以看看。”
楚明秋將當時小八舅舅和覃所長簽字的證明放在葉書記麵前,葉書記皺眉拿起證明,證明信並不長,幾秒鍾便看完,上麵有派出所的公章大印。葉書記幾下便看完了正要放在桌上,齊阿姨伸手接過去,
“我拿這個就是想證明我說的不是假話,小,他舅舅家對他確實很不好,小.。,行知,現在才十三歲,根本無法照顧自己,我媽上四十五中聯係過,學校老師告訴她說行知的戶口在城南區,他隻能上城南區念書,可若要回城南區念書,他隻能住回他舅舅家,這對他是個很殘忍的結果。”
聽到這,齊阿姨歎口氣將那紙證明放在茶幾上,葉書記打量著小八:“你的成績上了重點線的,重點中學可以住讀?”
楚明秋又歎口氣:“他爸爸是右派,聽說這次重點中學招生政審挺嚴格的。”
其實他這一句右派,葉書記便全明白了,四十五中不是重點中學,國家又普及中學教育,所以隻要符合條件,四十五中這樣的普通中學,不會政審,沒有任何門檻。
可這個條件便是,戶口。
城市學生都是按區域實行就近入學,同樣每個學校的招生範圍也作了規定,隻是監管很鬆,特別是市內,城市戶口的學生,所以關鍵在學校,學校要願意收,那就沒有任何問題。
作為學校的一把手,葉書記參加了區教育局召開的會議,知道今年招生條件的變化,政審加強了,出身不好的,無論考得多好,都會被重點中學拒絕,對於上大學的考生,學校在出具政治鑒定時,一律從嚴。
這是教育戰線的一個重大變化。
這個變化是從57年開始的,在57年,最高領袖嚴厲批評了教育部,“社會主義的大學裏,都是些資本家地主富農的子弟,”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從那時開始,大學招生政審變得更嚴了,那時候籬笆紮得還不緊,還有些資本家地主富農子弟因為成績過於突出,得以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這兩年變得越來越嚴了,特別是燕京。
當然,這些是大學,對於四十五中這樣的普通中學來說,監督還是比較鬆的,但絕不是沒有。
葉書記淡淡的說:“這位同學,招生,國家有嚴格的規定,實行就近入學,四十五中的招生範圍是按照戶口劃定的,對周同學的遭遇,我表示同情,可是,我不能違反國家政策,我建議你們去城南區看看,找到可以住讀的學校。”
楚明秋心一沉,葉書記的話冠冕堂皇,卻沒有給他們留絲毫餘地,直接了當的拒絕了他們。楚明秋堆出個笑容:“城南區隻有一所學校有住讀,就是區重點中學十三中,行知過不了政審,我知道讓葉叔叔為難了,可我們沒有其他辦法,也隻能來麻煩葉叔叔了。”
葉書記站起來了:“我也沒辦法,這位同學,國家有規定,我不能違反國家規定,好了,你們請回吧。”
說完葉書記就抬腿便要走,楚明秋急忙站起來叫道:“葉叔叔,請留步。”
楚明秋在這一瞬間決定改變策略,他沒有寄希望一次便能說服這葉書記,不過他的時間很緊,四十五中那個好心的老師告訴他們,學校下周便要召開一次會議,專門討論這個特殊條件學生的問題,其中包括一些問題學生入學的問題,這個會議是進入學校的最後一個機會,失去這個機會,就再沒機會了。
齊阿姨這時也站起來:“老葉,急什麽,不就是個孩子,先聽聽,先聽聽。”
“就是,爸爸,您不是經常教育我要幫助同學嗎,現在周同學有困難,到你們學校念書,有什麽困難的,你們學校又不是沒有戶口是外地的學生。”葉冰雪也及時開口助戰。
“你們懂什麽,”葉書記態度很堅決,楚明秋立刻接口道:“我懂,葉叔叔,我知道您顧慮的是行知的出身,他爸爸在原來也是國家幹部,犯了點錯誤,本來改了就行,可他爸爸出了意外,帽子就摘不下來,可行知有什麽錯?黨的政策是,有成分,不唯成分。
偉大領袖m主席說培養革命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不能用成分來劃分人群,成分好固然可以接革命的班,可教育的偉大在於,要將成分不好的也變成一個合格的革命接班人,葉叔叔,你把他當階級敵人培養,那他將來一定是階級敵人,你若把他當革命接班人培養,將來他一定能接革命的班,並且將革命進行到底。這才是教育的作用,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客廳裏安靜下來,齊阿姨大為動容,葉書記則被震住了,腳下再邁不動,葉冰雪眼珠轉動,看看葉書記又看看楚明秋,再看看小八。小八很沉默,神情中有點不忿,楚明秋卻一直盯著葉書記。
葉書記也盯著楚明秋,他極力掩飾自己內心的震動,這番話充滿哲理,“你把他當階級敵人培養,那他將來一定是階級敵人,你若把他當革命接班人培養,將來他一定能接革命的班”,再也沒有比這話能更生動的說明教育的重要意義,他很納悶,這孩子才多大,他怎麽就懂這麽多。
“唉,可憐的孩子。”齊阿姨歎口氣撫摸著小八的頭,小八沒有動,楚明秋心裏有些著急,衝著他直使眼色,差點就衝他叫起來,你丫就沒點貓尿,掉那麽兩滴要死呀。
現在要有兩滴眼淚就完美了,可楚明秋不知道為什麽,他從來沒掉過眼淚,到這一世,最傷心的是戲癡的死,可那也沒讓他掉眼淚,有時候他想,咱哥們是不是沒有淚腺,缺了這一條,可不可以算殘疾人。
小八好像沒看見,楚明秋沒法隻得自己上陣,裝作抹眼淚,用手帕在眼睛上抹來抹去,順手再抹了下額頭,手帕沾了點汗水,再在眼眶上使勁搓了幾下,讓眼眶看上去紅紅的,就像哭過一樣。
“進來吧,這大熱天,真難為你們了。”齊阿姨領著他們進屋,葉冰雪手腳麻利的給他們倒上茶水,楚明秋倆人規規矩矩的坐在沙發上,楚明秋偷眼打量這個客廳,客廳布置比較簡單,正麵是常見的領袖象,與其他家庭不同的是,這幅領袖像的尺寸要大些,楚明秋注意到,主人布置這客廳很是花了番心思,客廳的角落巧妙的點綴著各種盆景,種植著假山雲竹美人蕉,整個客廳綠意盎然。
“采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你爸爸挺喜歡盆景的,你們家這麽多盆景。”楚明秋趁著齊阿姨去叫葉書記時,悄聲對葉冰雪說,葉冰雪的目光就停在小八身上,那目光充滿憐惜,她頭也不回的低聲說:“其實這是我媽喜歡,都是她弄的,我爸爸才不管這些,就**像是他買的。”
楚明秋輕輕哦了聲,葉冰雪拿起茶幾上的成績單看了眼,忍不住微微皺眉:“你的成績很好呀,比我哥哥高了九分,怎麽沒上重點中學呢?”
小八嘴唇微動,楚明秋立刻開口長歎一聲:“唉,這事一言難盡,唉,待會再說吧。”
就這兩句功夫,旁邊的門響了,楚明秋回頭看,齊阿姨在前,一個中年男人在後麵,他連忙站起來,齊阿姨連聲讓他們坐下,楚明秋陪上個笑臉,沒有動,他沒動,小八也就沒動,倆人就站著。
葉書記看到客廳的兩個小孩,稍稍楞了下,忍不住責備的掃了齊阿姨一眼,他完全沒想到齊阿姨急急忙忙將自己拉出來,就為這兩個小孩。
“這是?”葉書記目光落在茶幾上的成績單上,楚明秋連忙拿起成績單,雙手捧到他麵前:“這是周行知同學的今年的畢業考試成績。”
葉書記接過來看了眼便放在茶幾上,葉冰雪正好給他端來茶,將茶杯放在他麵前,她拿起成績單,故意叫道:“哇!這成績比哥的成績都好!爸,你們學校撿到寶了!”
楚明秋心裏歎口氣,這葉冰雪也太誇張了點,與剛才在門口對文恍若倆人,這恐怕才是小蘿莉的真實心理年齡。
“叔叔,是這樣的,小八,哦,周行知同學因為一些自己的問題,他想上四十五中念書。”
沒等楚明秋說完,葉書記便打斷了他:“隻要夠條件,我們學校肯定錄取,初中是國家普及教育,周同學想上我們學校來,我們肯定歡迎。”他拿起茶幾上的成績單:“這個成績上我們學校沒有一點問題,你們可以上教務處聯係。”
楚明秋當然聽出他的言下之意,他苦笑下說:“葉叔叔,。他戶口原來是在城西區的,他父親去世後,他由他舅舅監護,他舅舅就把他的戶口下到城南區,可他舅媽對他很壞,當地派出所調解後,他就住到我家來了,這是派出所覃所長寫的證明,您可以看看。”
楚明秋將當時小八舅舅和覃所長簽字的證明放在葉書記麵前,葉書記皺眉拿起證明,證明信並不長,幾秒鍾便看完,上麵有派出所的公章大印。葉書記幾下便看完了正要放在桌上,齊阿姨伸手接過去,
“我拿這個就是想證明我說的不是假話,小,他舅舅家對他確實很不好,小.。,行知,現在才十三歲,根本無法照顧自己,我媽上四十五中聯係過,學校老師告訴她說行知的戶口在城南區,他隻能上城南區念書,可若要回城南區念書,他隻能住回他舅舅家,這對他是個很殘忍的結果。”
聽到這,齊阿姨歎口氣將那紙證明放在茶幾上,葉書記打量著小八:“你的成績上了重點線的,重點中學可以住讀?”
楚明秋又歎口氣:“他爸爸是右派,聽說這次重點中學招生政審挺嚴格的。”
其實他這一句右派,葉書記便全明白了,四十五中不是重點中學,國家又普及中學教育,所以隻要符合條件,四十五中這樣的普通中學,不會政審,沒有任何門檻。
可這個條件便是,戶口。
城市學生都是按區域實行就近入學,同樣每個學校的招生範圍也作了規定,隻是監管很鬆,特別是市內,城市戶口的學生,所以關鍵在學校,學校要願意收,那就沒有任何問題。
作為學校的一把手,葉書記參加了區教育局召開的會議,知道今年招生條件的變化,政審加強了,出身不好的,無論考得多好,都會被重點中學拒絕,對於上大學的考生,學校在出具政治鑒定時,一律從嚴。
這是教育戰線的一個重大變化。
這個變化是從57年開始的,在57年,最高領袖嚴厲批評了教育部,“社會主義的大學裏,都是些資本家地主富農的子弟,”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從那時開始,大學招生政審變得更嚴了,那時候籬笆紮得還不緊,還有些資本家地主富農子弟因為成績過於突出,得以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這兩年變得越來越嚴了,特別是燕京。
當然,這些是大學,對於四十五中這樣的普通中學來說,監督還是比較鬆的,但絕不是沒有。
葉書記淡淡的說:“這位同學,招生,國家有嚴格的規定,實行就近入學,四十五中的招生範圍是按照戶口劃定的,對周同學的遭遇,我表示同情,可是,我不能違反國家政策,我建議你們去城南區看看,找到可以住讀的學校。”
楚明秋心一沉,葉書記的話冠冕堂皇,卻沒有給他們留絲毫餘地,直接了當的拒絕了他們。楚明秋堆出個笑容:“城南區隻有一所學校有住讀,就是區重點中學十三中,行知過不了政審,我知道讓葉叔叔為難了,可我們沒有其他辦法,也隻能來麻煩葉叔叔了。”
葉書記站起來了:“我也沒辦法,這位同學,國家有規定,我不能違反國家規定,好了,你們請回吧。”
說完葉書記就抬腿便要走,楚明秋急忙站起來叫道:“葉叔叔,請留步。”
楚明秋在這一瞬間決定改變策略,他沒有寄希望一次便能說服這葉書記,不過他的時間很緊,四十五中那個好心的老師告訴他們,學校下周便要召開一次會議,專門討論這個特殊條件學生的問題,其中包括一些問題學生入學的問題,這個會議是進入學校的最後一個機會,失去這個機會,就再沒機會了。
齊阿姨這時也站起來:“老葉,急什麽,不就是個孩子,先聽聽,先聽聽。”
“就是,爸爸,您不是經常教育我要幫助同學嗎,現在周同學有困難,到你們學校念書,有什麽困難的,你們學校又不是沒有戶口是外地的學生。”葉冰雪也及時開口助戰。
“你們懂什麽,”葉書記態度很堅決,楚明秋立刻接口道:“我懂,葉叔叔,我知道您顧慮的是行知的出身,他爸爸在原來也是國家幹部,犯了點錯誤,本來改了就行,可他爸爸出了意外,帽子就摘不下來,可行知有什麽錯?黨的政策是,有成分,不唯成分。
偉大領袖m主席說培養革命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不能用成分來劃分人群,成分好固然可以接革命的班,可教育的偉大在於,要將成分不好的也變成一個合格的革命接班人,葉叔叔,你把他當階級敵人培養,那他將來一定是階級敵人,你若把他當革命接班人培養,將來他一定能接革命的班,並且將革命進行到底。這才是教育的作用,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客廳裏安靜下來,齊阿姨大為動容,葉書記則被震住了,腳下再邁不動,葉冰雪眼珠轉動,看看葉書記又看看楚明秋,再看看小八。小八很沉默,神情中有點不忿,楚明秋卻一直盯著葉書記。
葉書記也盯著楚明秋,他極力掩飾自己內心的震動,這番話充滿哲理,“你把他當階級敵人培養,那他將來一定是階級敵人,你若把他當革命接班人培養,將來他一定能接革命的班”,再也沒有比這話能更生動的說明教育的重要意義,他很納悶,這孩子才多大,他怎麽就懂這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