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網絡信息管理還不太規範,各大院校搭建的數字圖書館其實存在很多的漏洞,用戶可以通過這些漏洞,獲取到圖書館中最高級權限才能訪問到的資料。


    僅僅是利用係統漏洞獲取高級用戶權限和斷點續傳軟件,從對方服務器批量拷貝信息而已,和後世臭名昭著的「爬蟲」技術那種隱私、商密、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大敵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不過現在就連最基本款的反剽竊robots協議都還沒有在業內出現,擁有對操作係統長足研究經驗,對各係統諸多漏洞有著最全麵把握的四葉草公司,自然也就用不著和誰客氣。


    但這畢竟還是一種雖然不受法律規範約束,但明顯不大值得稱讚的「搬運」行為,因此宋主任和周至在聊到這個的時候,都有了一些「偷感」。


    「現在我們重點在搬運島京大學的漢文化數據庫和哥大的《古今圖書集成》。」周至說道:「其實一開始我們也不是想要搬運的,關鍵是這些院校對於漢語典籍的保管方式,現在還停留在掃描件的程度,說是數字化,其實隻建立了索引目錄,內容還是一頁頁的圖像資料,這樣的資料隻有保存上的意義,完全沒有信息處理的能力和價值。按照四葉草公司的定義,這些隻能和典籍本身一樣歸類於非數資料,不屬於數字資料的範疇。」


    「所以我估計很多院校圖書館其實是樂見我們搬運的,因為我們將這些資料搬運過來以後,會通過影像匹配軟件將之轉化為真正的數字化典籍,並且進入圖數據庫,與其他典籍一起構架起標簽關聯體係,成為我們的數字圖書館的一個組成部分。」


    「而這個數字圖書館,我們是對外進行開放的,我們甚至還建立了一個可視化,可定製化的數據加工工具,給擁有一定編程基礎,不滿足於簡單使用搜索引擎的用戶,提供一些可編程接口,讓他們能夠用自己編寫的檢索程序,挖掘數字圖書館的功能。」


    「對於這些程序我們會有一個標準的工藝文件介紹,而且在通過上線要求後,會共享給所有用戶。」


    「對於這些工具我們還有一個評價排行榜,越是受大家歡迎的程序,排名就會越高。」


    「我們也會定期發布一些有獎需求,將需要完成的任務以需求書的形式發布在圖書館的公告欄,大家可以自行領取並進行項目開發,一旦被我們采用,就會給與獎勵。」


    「蜀大計算機係有幾個同學靠著編寫工具軟件,都成了小富翁了,一個月能夠拿到五千多的獎勵,比國外頭部軟件公司駐中機構的正式員工都不差了。」


    宋主任對這樣靈活而新鮮的方式方法感到非常新奇,甚至還有一些羨慕,但是讓他一體製內的人,領導國家九五計劃重點攻關項目還這麽搞,那是想想都不可能的,不禁搖頭:「還是你們的機製靈活啊,效果不錯吧?」


    「效果還是非常可以的。」這其實已經屬於挖塘養魚,培養生態係統的範疇了,隻不過目前體量還很小,離後世蘋果華為那種還早得很,但是已經具備後世某些安卓或者linux論壇那樣的模式了:「有些模型和應用函數,卻是我們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比如有一個網友製作了一個曆朝貨幣轉換器,比如你輸入麻布,單位選擇匹,程序會告訴你各朝各時期,一匹麻布所需要的銅錢數量。」


    「由於曆朝曆代的貨幣本身是不穩定的,或者有時候會欠缺數據,程序還會根據糧價和鹽價幫助進行靈活的轉換,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了解曆朝物價的工具了。」


    「這也是多學科綜合應用了。」宋主任笑道:「以前隻知道很多理科生也喜歡文科,現在看來,文科生喜歡理科的也不少嘛。」


    周至搖頭:「這個網友我猜他還是理科生,搞出這麽個工具應該是出於興趣愛好,現在


    有些同學在我們四葉草論壇上創作連載,這個工具倒是頗受寫古代的同學們歡迎。」


    「還是你們的腦子靈啊!」宋主任笑道:「既然你的事情多,學業也重,那我就不留難你了,不過要是工作組將來需要幫助的話,要找得到你才行。」


    「沒問題,我將電話號碼和扣扣的聯絡方式都給您留下。」


    宋主任將筆記本和筆遞給周至,問道:「你是不是也該準備一些名片了?」


    周至在筆記本上留下自己的號碼,將本子推了回去:「剛剛我又想到了一個問題,也需要警惕的地方,那就是目前全世界關於文化和文明的定義尚不統一,我覺得我們正好可以以這個工程項目為契機,提出我們關於文明定義的新標準,向世界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


    「什麽意思?」宋主任一聽就知道這個議題有點大,將筆記本打開,做好了筆記的準備。


    「對於文明,現在考古學界共同的認知是其為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周至說道:「但是具體到這個所謂的"一定階段",其標準到底是什麽,有哪些必要要素作為條件,卻是至今都沒有統一。」


    「現在我們主要依靠考古來論證文明起源,就需要在考古方麵找到文明的標誌。這不隻是中國考古學的問題,也是一個世界考古學的普遍問題。」


    「對於考古學中的文明標準,國際上現在有一些通行的標準,這些標準是外國學者在考古工作中提出的,是不是適合全世界所有地區,是不是適合我們華夏文明圈,我認為有一些是不適用甚至是荒唐的。」


    「克拉克洪歸納提出、經過丹尼爾推廣的考古學上的文明標準,叫做"三原則標準",分別是城市、文字、複雜的禮儀建築。」


    「但是如果按照這三條原則來定義的話,許多輝煌的文明都會站出來打他們的臉。」


    「比如印加文明,就沒有文字。它能不是文明嗎?」


    「比如我們國家彝族聚居地,就沒有複雜的禮儀建築。它能不是文明嗎?」


    「既然有這麽多的例子明明白白地說明了這個三原則論點之荒謬,為什麽還要以之為標準?」


    這已經是周至第二次努力嚐試要改變這個問題了。


    免費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乘風而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子從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子從周並收藏重生之乘風而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