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們聽得忸怩,當周至慫恿著她們嚐試的時候,都嘻嘻哈哈地不肯接招。
最後還是梁紅試了一下,結果歪到一邊石刻的詩文上去了。
“紅姐你是不是故意拋不準的?反手投籃的時候挺厲害的呀?”
“誒那詩文不錯,好像挺豪邁的也。”梁紅顧左右而言他。
“那是開國老總留下的詩歌,當年他還是國軍旅長的時候,在這裏留下的詩歌:絕頂憑臨眼底空,怒號戟影劍光紅。駐馬高崗回首望,群山低首拜英雄。”
“好詩!好豪氣!”方文玉看不清崖壁上苔痕斑駁的全部詩文,但是聽周至念出來之後,不覺心神一快:“開國元勳當真不同!”
所謂的白龍池,就是打兒窩崖穴內的一處淺淺的小方池,以前安樂山林木豐盛,這裏常年流水不斷,不過經過十幾年的亂砍亂伐,山上古木少了很多,導致水源涵養能力差了許多,白龍池都幾乎幹了。
一路前行,很快就到了一處亭台,羅公亭。
“這又關係到夾川出過一位大人物,乾隆年間四川解元,羅文思。”
解元就是鄉試第一名,相當於現在的省狀元,和唐伯虎同一級別,相當牛叉了。
傳說安樂山白鹿洞就是羅文思少年時候讀書的地方,還留有一首《宿少岷山》傳世。
名山久待我,乘興到雲窩。直欲衝宵漢,寧惟愛薛蘿。
夕陽西去疾,倦鳥北來多。今夜且留住,峰頭對月歌。
周至笑道:“古人說‘文章兆運’,意思是一個人發不發達,從他的文章裏就能夠提前看出端倪,之前總司令的‘群山低首拜英雄’,現在羅解元的‘直欲衝宵漢’,‘乘興到雲窩’,都是他們還未顯跡時候的作品,是不是有點‘文章兆運’的意思在裏邊了?”
“那我就沒指望了。”衛非不住地搖頭:“我作文就沒拿過高分,寫不出這樣的東西來。”
所有人都是大笑,說要這麽論的話,一群人裏可能就肘子能夠挨個邊,不過就連肘子的文章,也短了這兩位許多氣勢。
羅文思不光學問不錯,所治之處也政績斐然,從貴州石阡知府離任的時候,當地好些鄉裏為他修祠,還為了祭拜他形成了一個節日。
聽周至講過羅文思的事跡之後,衛宜便誇道:“這亭子上的對聯還不錯:‘青雲不去縈題跡,白鹿曾來伴讀書’。做得好漂亮。”
“嗯,謝謝宜姐誇獎。”周至一副被誇獎後謙虛的模樣。
“我是誇羅公,卻跟你何幹?”衛宜又好氣又好笑。
周至說道:“幹爹想修複山上一些古跡,卻又舍不得花錢,便組織縣裏的力量,能作聯的作聯,能寫字的寫字。”
“我做的《羅公亭聯》,有幸被選中了,刻在這裏。”
“不是吧?”衛宜小姐姐驚訝道:“這不是個叫什麽文的人寫的嗎?”
江舒意微笑道:“那個字是達字的繁體,達文是師爺爺給周至取的表字,下麵還有個‘行文周至’的回文章,那是他四表舅給他刻的。”
喬老爺表示不滿:“我爹就偏心,明明我的‘愛人方顯真明治,崇德能知善讀書’更好!羅公的一生的標準總結。”
衛宜小姐姐眼笑得彎彎的,兩聯相比,明顯周至的更含蓄雅致,吳局長就沒有選錯,不過為了安慰喬老爺,抿嘴道:“那喬木這聯就送我好了,我也挺喜歡你這聯的。”
喬老爺頓時就將怨氣拋到了九霄雲外,高興壞了。
過得羅公亭,就到了望鄉台。
望鄉台是一座巨大的平整石台,在一處崖下,從哪裏能夠一瞰夾川丘陵小盆地的全景。
崖上有三株巨樹,每一株都得三人合抱。
“這就是天符樹。”
“不是香樟嗎?”楊和和張辛夷都認識這樹,明明就是大樟樹。
周至笑道:“是樟樹,不過這樟樹傳說中有些靈異之處。”
“相傳漢代張天師張道淩曾經在安樂山修道,他走之後,這裏的樹上就常常留下神跡,樹葉上經常出現一些蟲子的咬痕,這些咬痕和道家的符文非常相似。”
“這個傳說到北宋都存在,因為大文豪蘇東坡路過我們夾川的時候,也聽過這傳說,還留下了兩首詩表達了自己的懷疑。”
“這兩首詩的名字老長,叫做《過安樂山聞山上木葉有文如道士篆符雲此山乃張道陵所寓二首》。”
“其一曰:
天師化去知何在,玉印相傳世共珍。
故國子孫今尚死,滿山秋葉豈能神。
其二曰:
仙人已不死,外慕墮空虛。
猶餘好名意,滿樹寫天書。”
“這兩首詩都是寫的‘不相信’這三個字。蘇東坡認為這些傳說,其實都是土著‘好名’,故意攀扯名人罷了。”
】
“可是他這麽做,卻又是給後人留下了攀扯的東西對吧?”馮雪珊嬉笑道:“蘇東坡也是大名人,可不比那個羅解元出名太多了?”
“雪珊說得對。”周至笑道:“我們夾川雖然地處偏僻,可是當年經過的名人也有不少,大名人還有黃山穀、楊升庵、張船山,都留下過關於我們夾川的詩詞。”
“加上一會兒我們會見到的摩崖石刻,真要攀扯起來,湊一個碑林是一點問題沒有的。”
張路抬頭看著巨大的樟樹:“肘子你說宋代就傳說安樂山上樹葉有紋理如符籙,那我們夾川古代叫做符縣,符陽,是不是和這個有關啊?”
“路路通是善於思考的。”周至鼓掌笑道:“夾川是在西漢元鼎二年置縣,當時就叫符縣,到王莽改為符信,到光武改名符節,到西晉恢複符縣,東晉改為安樂,直到北周,方才改置現在的夾川。”
“所以蘇東坡也有讀書不細的時候,符縣這名字的由來,比張道陵所在的年代,還早了一百多年。也就是說先有的符縣這個縣名,後有的符陽這個雅稱,之後,才有了張道陵來修道。”
“如此一來,因果可能就有了顛倒,不是張天師走後,安樂山上樹葉才長出道家符文,完全有可能是天師在此見到天符樹上的符文,方才悟道的。”
眾人都是大樂,直說周至的推斷有理,這就又又得掰扯了。
天符樹下有一條很險要的小道可以下到望鄉台,望鄉台是一個從懸崖上伸出來的圓形平台,除了邊緣有些風化出的下彎圓弧以外,整體非常的平整。
在這個平台上可以完美地遠眺夾川,因此得名“望鄉台”。
最後還是梁紅試了一下,結果歪到一邊石刻的詩文上去了。
“紅姐你是不是故意拋不準的?反手投籃的時候挺厲害的呀?”
“誒那詩文不錯,好像挺豪邁的也。”梁紅顧左右而言他。
“那是開國老總留下的詩歌,當年他還是國軍旅長的時候,在這裏留下的詩歌:絕頂憑臨眼底空,怒號戟影劍光紅。駐馬高崗回首望,群山低首拜英雄。”
“好詩!好豪氣!”方文玉看不清崖壁上苔痕斑駁的全部詩文,但是聽周至念出來之後,不覺心神一快:“開國元勳當真不同!”
所謂的白龍池,就是打兒窩崖穴內的一處淺淺的小方池,以前安樂山林木豐盛,這裏常年流水不斷,不過經過十幾年的亂砍亂伐,山上古木少了很多,導致水源涵養能力差了許多,白龍池都幾乎幹了。
一路前行,很快就到了一處亭台,羅公亭。
“這又關係到夾川出過一位大人物,乾隆年間四川解元,羅文思。”
解元就是鄉試第一名,相當於現在的省狀元,和唐伯虎同一級別,相當牛叉了。
傳說安樂山白鹿洞就是羅文思少年時候讀書的地方,還留有一首《宿少岷山》傳世。
名山久待我,乘興到雲窩。直欲衝宵漢,寧惟愛薛蘿。
夕陽西去疾,倦鳥北來多。今夜且留住,峰頭對月歌。
周至笑道:“古人說‘文章兆運’,意思是一個人發不發達,從他的文章裏就能夠提前看出端倪,之前總司令的‘群山低首拜英雄’,現在羅解元的‘直欲衝宵漢’,‘乘興到雲窩’,都是他們還未顯跡時候的作品,是不是有點‘文章兆運’的意思在裏邊了?”
“那我就沒指望了。”衛非不住地搖頭:“我作文就沒拿過高分,寫不出這樣的東西來。”
所有人都是大笑,說要這麽論的話,一群人裏可能就肘子能夠挨個邊,不過就連肘子的文章,也短了這兩位許多氣勢。
羅文思不光學問不錯,所治之處也政績斐然,從貴州石阡知府離任的時候,當地好些鄉裏為他修祠,還為了祭拜他形成了一個節日。
聽周至講過羅文思的事跡之後,衛宜便誇道:“這亭子上的對聯還不錯:‘青雲不去縈題跡,白鹿曾來伴讀書’。做得好漂亮。”
“嗯,謝謝宜姐誇獎。”周至一副被誇獎後謙虛的模樣。
“我是誇羅公,卻跟你何幹?”衛宜又好氣又好笑。
周至說道:“幹爹想修複山上一些古跡,卻又舍不得花錢,便組織縣裏的力量,能作聯的作聯,能寫字的寫字。”
“我做的《羅公亭聯》,有幸被選中了,刻在這裏。”
“不是吧?”衛宜小姐姐驚訝道:“這不是個叫什麽文的人寫的嗎?”
江舒意微笑道:“那個字是達字的繁體,達文是師爺爺給周至取的表字,下麵還有個‘行文周至’的回文章,那是他四表舅給他刻的。”
喬老爺表示不滿:“我爹就偏心,明明我的‘愛人方顯真明治,崇德能知善讀書’更好!羅公的一生的標準總結。”
衛宜小姐姐眼笑得彎彎的,兩聯相比,明顯周至的更含蓄雅致,吳局長就沒有選錯,不過為了安慰喬老爺,抿嘴道:“那喬木這聯就送我好了,我也挺喜歡你這聯的。”
喬老爺頓時就將怨氣拋到了九霄雲外,高興壞了。
過得羅公亭,就到了望鄉台。
望鄉台是一座巨大的平整石台,在一處崖下,從哪裏能夠一瞰夾川丘陵小盆地的全景。
崖上有三株巨樹,每一株都得三人合抱。
“這就是天符樹。”
“不是香樟嗎?”楊和和張辛夷都認識這樹,明明就是大樟樹。
周至笑道:“是樟樹,不過這樟樹傳說中有些靈異之處。”
“相傳漢代張天師張道淩曾經在安樂山修道,他走之後,這裏的樹上就常常留下神跡,樹葉上經常出現一些蟲子的咬痕,這些咬痕和道家的符文非常相似。”
“這個傳說到北宋都存在,因為大文豪蘇東坡路過我們夾川的時候,也聽過這傳說,還留下了兩首詩表達了自己的懷疑。”
“這兩首詩的名字老長,叫做《過安樂山聞山上木葉有文如道士篆符雲此山乃張道陵所寓二首》。”
“其一曰:
天師化去知何在,玉印相傳世共珍。
故國子孫今尚死,滿山秋葉豈能神。
其二曰:
仙人已不死,外慕墮空虛。
猶餘好名意,滿樹寫天書。”
“這兩首詩都是寫的‘不相信’這三個字。蘇東坡認為這些傳說,其實都是土著‘好名’,故意攀扯名人罷了。”
】
“可是他這麽做,卻又是給後人留下了攀扯的東西對吧?”馮雪珊嬉笑道:“蘇東坡也是大名人,可不比那個羅解元出名太多了?”
“雪珊說得對。”周至笑道:“我們夾川雖然地處偏僻,可是當年經過的名人也有不少,大名人還有黃山穀、楊升庵、張船山,都留下過關於我們夾川的詩詞。”
“加上一會兒我們會見到的摩崖石刻,真要攀扯起來,湊一個碑林是一點問題沒有的。”
張路抬頭看著巨大的樟樹:“肘子你說宋代就傳說安樂山上樹葉有紋理如符籙,那我們夾川古代叫做符縣,符陽,是不是和這個有關啊?”
“路路通是善於思考的。”周至鼓掌笑道:“夾川是在西漢元鼎二年置縣,當時就叫符縣,到王莽改為符信,到光武改名符節,到西晉恢複符縣,東晉改為安樂,直到北周,方才改置現在的夾川。”
“所以蘇東坡也有讀書不細的時候,符縣這名字的由來,比張道陵所在的年代,還早了一百多年。也就是說先有的符縣這個縣名,後有的符陽這個雅稱,之後,才有了張道陵來修道。”
“如此一來,因果可能就有了顛倒,不是張天師走後,安樂山上樹葉才長出道家符文,完全有可能是天師在此見到天符樹上的符文,方才悟道的。”
眾人都是大樂,直說周至的推斷有理,這就又又得掰扯了。
天符樹下有一條很險要的小道可以下到望鄉台,望鄉台是一個從懸崖上伸出來的圓形平台,除了邊緣有些風化出的下彎圓弧以外,整體非常的平整。
在這個平台上可以完美地遠眺夾川,因此得名“望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