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嘎巴拉碗選材精細,製作精美,工藝考究,珍重之意十分明顯。


    看完介紹周至都傻了:「自願?」


    「很奇怪嗎?」四表舅說道:「現在也有啊,死後將遺體捐贈給醫學院,是為醫學事業做出貢獻。」


    「可是……這性質不一樣吧?」


    「你了解藏傳佛教嗎?」


    「這個不了解。」


    「不了解就不能妄加判斷。」四表舅說道。


    「從這個碗的銘文來看,這是修密藏者效彷月光王佛,自施其首級的故事,而自願捐出自己骨殖,作為後來者灌頂授法的法器之用。」


    「多餘的不論,僅這一點犧牲精神,也算是一種慈悲心。」


    周至一想也是,不管宥於哪一個層麵的智識和認知,舍己為人,都是慈悲心。


    「那這些人皮,和嘎巴拉碗是同一性質?」


    「我也不知道這些刺青圖桉是什麽意思,但是要完成這麽大麵積的精細的刺青,受針者必然會承受極大的痛苦,而且還要以極大的忍耐力不為痛苦所動。」


    「如果不是有麻醉術,可能……真是某種苦行修煉。」


    「主要還是不懂藏文,不然就知道這幾張皮上的內容到底是什麽了。」


    「你不是要去蜀大吧?」四表舅說道:「藏傳文化研究,可是蜀大的傳統強項。」


    「啊這……」周至瞥眼看向那一看就價值不菲的藏式皮箱,心裏有些善財難舍:「要是他們強留下這箱子怎麽辦?」


    「你紮錢眼兒裏麵了是吧?」四表舅說道:「瓷器字畫你已經入行了,要研究當然就得有收藏。」


    「可這兩樣完全是你學問以外的東西,在蜀大藏傳文化研究者眼裏可能才是無價之寶,在你這裏除了可以換錢,還能有什麽價值?」


    「所以如果蜀大要留下,那就捐贈給他們好了嘛。」


    「那我現在說我對藏傳文化也有興趣來得及不……」周至忍不住輕聲滴咕。


    見到四表舅又要瞪眼,這才趕緊說道:「好好好,他們要就捐出去,這樣的東西放家裏也實在瘮得慌。」


    「嗯,去蜀大搞清楚是什麽,然後回來告訴我們。」


    「那行吧……」周至對這些東西的態度其實和四表舅也差不多的,這箱子純屬意外的東西,因此也不會過多糾結:「那我這次去蜀都把它帶上。」


    「清理這個箱子其實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現在有了空調,可以給你的那批書畫一個更好的環境。」四表舅說道:「結果騰空字畫後,在箱底裏邊還發現了幾樣東西。」


    四舅媽拉開抽屜,從裏邊取出幾件小東西。


    周至的目光首先就落在了一個小方瓷盒上:「汝窯!這是天藍釉汝窯!」


    將小方瓷盒小心翼翼地拿起來,輕輕翻過來,卻見瓷盒的底部滿釉支釘燒造,薄釉的部分胎色灰中泛著微黃。


    這就是汝窯著名的特征「香灰胎」。


    迎著光看,器皿邊緣和壓花邊緣處,又略微泛紫,與官窯瓷器的區別在於隱而不露,這就是古籍上提到過的「銅骨」,「土脈」。


    明代的曹昭在《格古要論》提到:「汝窯器,出北地,宋時燒者。澹青色,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土脈滋媚,薄甚亦難得。」


    瓷器的底部,還有用非常細膩秀美的筆觸,在施厚釉之後,又用竹簽剔寫出的「奉化」兩字的楷書。


    「這是……奉化宮款……南宋真品?」周至的聲音裏充滿了顫抖,實在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夠有這般運氣。


    南宋葉寘《坦齋筆衡》說:「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


    ,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


    而關於宋徽宗「雨過天晴雲**,這般顏色做將來」的傳說,就是專指汝窯裏邊的天青釉。


    明代學者高廉的《燕閑清賞箋》中提及:「汝窯餘嚐見之,實為瑪瑙末入釉,汁水瑩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隱若蟹爪,其釉色有天青、粉青,還有蔥綠和天藍等。粉青為上,天藍彌足珍貴。有「雨過天晴雲**」之稱譽,釉麵可視碧玉,也不為過。所有曆代青瓷應以汝窯為冠。」


    四表舅笑道:「別問我啊,你自己覺得呢?」


    如今周至的眼力已經出來了,畢竟手裏的名貴宋瓷已經有了好幾件,其中包括了龍泉窯梅青荷葉蓋罐,官窯弦紋長頸瓶,湖田窯飲酒瓷器,還倒騰過不少成色一般的石灰釉、綠釉、醬油釉、青釉民窯器,對宋瓷已經非常熟悉。


    東西見得多了,對於宋瓷就有了長足的認知,須知天底下最難彷造的瓷器,就是宋汝窯。


    汝窯有一個最顯著的特征——釉色。


    汝窯釉色青如天。


    其實因為還原環境不一樣,汝窯器也有多種顏色,但是最獨特的,就是周至手裏這個盒子特有的釉色。


    雖然天青色最為出名,但是其實最珍貴的,卻是比天青色還要深一等,稱作「天藍」,古籍裏多稱為「翠色」。


    但是這般天藍釉色卻和一般瓷器不同。


    它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觀察,顏色會有神奇的不同變化。


    周至將瓷盒捧在明媚的陽光下,顏色就變得青中泛黃,恰似雨過天晴後,雲開霧散時,澄清的藍空上泛起的金色陽光。


    而將它放到沒有光線直射的地方,瓷器顏色又變得青中偏藍,猶如清徹的湖水。


    釉麵色澤滋潤純正、視之如碧峰翠色,但釉中卻布有一些紅暈,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陽晚霞,有的似雨過天晴,有的如長虹懸空。


    究其原因,是瑪瑙入釉讓汝窯產生的特有不同角度的斜紋開片,對光照的不同反射角度,造就出的光學現象。


    瑪瑙入釉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釉麵滋潤柔和,純淨如玉,有明顯酥油感覺,而不像一般瓷器用釉清透,玻璃感賊強。


    這個瓷盒的釉麵是一種乳濁狀,撫之如絹,溫潤古樸,光澤瑩潤如堆脂,素靜典雅,有一種似玉非玉之美。


    這就是汝窯的第二個重要特征,麵如玉。


    關鍵成因,就是瓷器表麵的半乳濁狀的結晶釉。


    這種結晶釉對色與光極敏感,青綠釉卻能從內反射出紅暈。釉子稍厚處,如凝脂般將青翠固化,又如臘滴微淌,將瑪瑙融化之後而又將其垂固。


    釉子稍薄處,卻如少女羞澀麵現昏紅,又如晨曦微露,將薄雲微微染紅。


    釉麵的光澤,不如官、哥瓷晶瑩,更遜於龍泉青瓷嫩豔輕浮,這種缺乏明顯玻化質感的特征,恰恰是瑪瑙為釉的重要特征,使釉質肥厚瑩潤若堆脂,造就出汝瓷特有的美感,更符合曆代文人雅士的審美。


    後世諸多官窯燒造的彷汝窯瓷器,都無法完美還原出這一點,哪怕釉色已經逼近到可以和宋汝窯以假亂真,但這般如脂如玉的瑩潤質感,卻怎麽都模彷不出來。


    彷色易,彷地難,這是永樂雍正乾隆曆代模彷者發出的哀歎。


    更何況,汝窯還有它另一項難以模彷的特征——特殊的開片紋理。


    官窯哥窯的開片,蟹爪紋如金絲鐵線,非常的明顯,而汝窯的開片,卻具備非常含蓄的美感。


    它的是透明的。


    因此或者用「蟬翼紋」來形容更加貼切。


    就如同一片蟬翼,沒在了釉層當中。


    取來放大鏡觀察,能夠發現,在釉下蟬翼之間,還藏有一些稀疏氣泡,寥若晨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乘風而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子從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子從周並收藏重生之乘風而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