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輝是第一次來到這裏,歲華軒的路子不是如今流行的金碧輝煌,而是走的低調內斂的路子,然而好東西自己會說話,很多東西一看就價值不菲。
現在地下展室當中還多了一個玉器小展廳,裏邊陳列著之前周至在北疆搞來的幾套獲獎玉器,以及在蘇州玉雕公司定製的第一批成品。
「太漂亮了。」梁紅看著陳列室裏邊一把漢劍就挪不開眼睛:「這是新的還是老的?」
「新的。」周至將櫃子打開,從裏邊將劍取了出來:「你們可以抽開看看。」
這是蘇州玉雕公司仿古雕刻女大師諸慶紅的作品,當時周至和獸麵腰扣,銜環椒圖一起買下的一套漢劍玉裝具。
這個東西在曆史上是真正的存在過,隻不過因為年代久遠,除了玉裝具和劍上的寶石,金銀附件外,其餘如劍條,纏繩,木漆劍鞘,都已經朽敗,無複舊觀。
周至之前通過美術工藝公司找龍泉的工藝高手定製過幾柄劍,分別送給過李啟嚴,辜老,還被梁紅敲詐去一把送給了楊宏輝。
楊宏輝一度認為那是刀劍中能夠達到的巔峰之作,好長一段時間裏愛不釋手。
愛不釋手一般是形容詞,到了他這兒成了寫實。
不過現在那把劍不香了,麵前這把才是真正的巔峰之作。
「其實玉裝是不存在實戰價值的,它主要是禮儀之用。」周至解釋道:「在劍柄與劍鞘上鑲嵌的玉飾,我們稱之為玉劍飾;飾玉的劍,在古籍中則稱作玉具劍。」
「一柄完整的玉具劍由四個玉飾物組成,它們分別是劍首,劍格,劍璏,劍珌。」
玉劍首,其實就是劍柄底部的圓形飾物,最早的實物出土於春秋晚期的墓葬中。到了戰國時劍首圓而薄,中央飾有渦紋,外緣有弦紋、雲紋、臥蠶紋等裝飾。漢代的劍首較戰國厚度變小,正麵凹塌,背麵有一個圈槽,圈內有兩三斜穿孔,光素無紋,正麵比背麵的直徑略大,形成斜坡狀。
劍格是鑲嵌於劍柄與劍身交接處的玉質飾物,正視略成長方形,中部逐漸凸起一脊,側視為菱形斷麵,穿孔有長方形、橢圓形和菱形。
劍格的兩麵均琢有紋飾,一般為獸麵紋、卷雲紋、幾何紋,浮雕的螭紋等,這套裝具上,諸大師就是仿雕的螭紋。
劍璏是鑲嵌於劍鞘上,供穿帶佩係之用的,俗稱文帶。
璏在幾種劍飾中占的比例最大,以漢代出土和傳世的數量最多。璏嵌於劍鞘中央,正視為長方形,其上雕琢雲紋、獸麵紋、螭虎紋等紋飾。底下有一方框,便於革帶穿過,可固定劍於腰帶上。
漢代劍璏體積較戰國加大,下麵的孔高於前代,孔的上壁厚於下壁。劍璏表麵用勾撤法起邊挖地雕出邊框,製作細膩,磨製光滑。
劍珌是安在劍鞘尾端的玉製品,流行於戰國秦漢時期。戰國劍珌直身、體圓、較厚,早期光素無紋,晚期出現了琢有獸麵紋和卷雲紋的劍珌。
漢代劍珌器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或梯形,紋飾以螭紋為主,采用浮雕或透雕的技法雕琢,磨製細膩,拋光極好。
諸大師嚴格按照漢劍的玉裝實物予以了還原創作,除了劍格兩側采用螭紋以外,劍璏與劍珌上也各自盤踞著一條高浮雕的螭龍,線條優美,姿態靈動,看得久了竟如活物一般。
劍鞘是木胎加苧推漆工藝,使用的是典型的荊楚漆器風格。
先是製作出木胎,然後在木胎上用細麻布捆紮,再抹上用舊瓦,蚌殼灰,大漆製作而成的灰漆,刷到木胎之上,然後不停打磨到光滑,再一層層刷漆推光。
刷到十來層以後,開始在劍鞘表麵添加螺鈿裝飾,用優美的線條組成日月星空和鳳鳥雲紋裝飾。
其後又在表麵繼續刷漆,從現在開始每刷一次還要伴隨推光工藝,在經過九層?漆工藝之後,漆層的高度與螺鈿齊平,螺鈿紋變得好像生長在劍鞘當中一樣,整體變得光潔異常,劍鞘才算是製作完成。
最後還要用紅色的絲繩將劍璏固纏在劍鞘中央,並且在劍柄上也繞上,方便持握,這柄玉具劍方才算是全部完工。
所有的工藝都是按照文物原型來的,劍鞘采用的是漢代的漆藝鼓座和螺鈿漆藝銅鏡工藝,纏繩是模仿的楚墓中殘存的劍飾,最大程度地恢複出來玉具劍在古代應有的樣子。
劍條用的是镔鐵工藝,就是古代典籍上常見的「鬆文古劍」,劍條地子上能夠清晰地看見如鬆樹表麵那樣的花紋,這是反複折疊鍛打留下的特征。
「好漂亮啊……」梁紅將劍拔了出來,一手拿著劍鞘,一手拿著寶劍,反複端詳,感覺腦海裏的形容詞變得異常匱乏了。
「還帶《東宮舊事》記載:‘太子儀飾有玉具劍。"《史記·田叔列傳》:‘將軍欲取舍人中富給者,令具鞍馬絳衣玉具劍,欲入奏之。"」
「從考古發現來看,春秋戰國晚期,四樣俱全的玉劍飾逐漸形成,至漢代時,此風更盛,這種玉劍飾就成了王公貴族佩劍上的重要裝飾品,也成為當時社會一種身份的象征,並成為相互饋贈,上下賞賜的禮物。」
「甚至匈奴等少數民族都受此影響,《漢書·匈奴傳》就有記載:‘單於正月朝天子甘泉宮,賜玉具劍"。」
「《漢書·王莽傳》亦載:‘進其玉具寶劍,欲以為好"。可見西漢時,仍以戰國時流行差不多,所謂‘世人之主,皆以珠玉戈劍為寶"。」
「這個風氣直到東漢都還在,光武帝曾經賞賜大將馮異乘輿和七尺玉具劍,劍上麵的花紋就是鳳紋,命他前往討伐暴亂三輔的赤眉軍。」
「《說苑·反質》裏還記載過一個故事,也從側麵反映了玉具劍的寶貴。故事是說經侯出訪魏國,順便拜訪魏太子,去見太子前盛裝打扮,左服玉具劍,右帶佩環,左側的寶光照亮他左側身體,右側的寶光照亮他右側身體。」
「那不是整個人都是大燈泡?」梁紅笑得不行,嚇得大家趕緊退開兩步,她手裏晃著的可是真家夥。
周至笑道「書上的原文就是這樣說的:‘經侯過魏太子,左服玉具劍,右帶佩環,左光照左,右光照右"。」
免費閱讀.
現在地下展室當中還多了一個玉器小展廳,裏邊陳列著之前周至在北疆搞來的幾套獲獎玉器,以及在蘇州玉雕公司定製的第一批成品。
「太漂亮了。」梁紅看著陳列室裏邊一把漢劍就挪不開眼睛:「這是新的還是老的?」
「新的。」周至將櫃子打開,從裏邊將劍取了出來:「你們可以抽開看看。」
這是蘇州玉雕公司仿古雕刻女大師諸慶紅的作品,當時周至和獸麵腰扣,銜環椒圖一起買下的一套漢劍玉裝具。
這個東西在曆史上是真正的存在過,隻不過因為年代久遠,除了玉裝具和劍上的寶石,金銀附件外,其餘如劍條,纏繩,木漆劍鞘,都已經朽敗,無複舊觀。
周至之前通過美術工藝公司找龍泉的工藝高手定製過幾柄劍,分別送給過李啟嚴,辜老,還被梁紅敲詐去一把送給了楊宏輝。
楊宏輝一度認為那是刀劍中能夠達到的巔峰之作,好長一段時間裏愛不釋手。
愛不釋手一般是形容詞,到了他這兒成了寫實。
不過現在那把劍不香了,麵前這把才是真正的巔峰之作。
「其實玉裝是不存在實戰價值的,它主要是禮儀之用。」周至解釋道:「在劍柄與劍鞘上鑲嵌的玉飾,我們稱之為玉劍飾;飾玉的劍,在古籍中則稱作玉具劍。」
「一柄完整的玉具劍由四個玉飾物組成,它們分別是劍首,劍格,劍璏,劍珌。」
玉劍首,其實就是劍柄底部的圓形飾物,最早的實物出土於春秋晚期的墓葬中。到了戰國時劍首圓而薄,中央飾有渦紋,外緣有弦紋、雲紋、臥蠶紋等裝飾。漢代的劍首較戰國厚度變小,正麵凹塌,背麵有一個圈槽,圈內有兩三斜穿孔,光素無紋,正麵比背麵的直徑略大,形成斜坡狀。
劍格是鑲嵌於劍柄與劍身交接處的玉質飾物,正視略成長方形,中部逐漸凸起一脊,側視為菱形斷麵,穿孔有長方形、橢圓形和菱形。
劍格的兩麵均琢有紋飾,一般為獸麵紋、卷雲紋、幾何紋,浮雕的螭紋等,這套裝具上,諸大師就是仿雕的螭紋。
劍璏是鑲嵌於劍鞘上,供穿帶佩係之用的,俗稱文帶。
璏在幾種劍飾中占的比例最大,以漢代出土和傳世的數量最多。璏嵌於劍鞘中央,正視為長方形,其上雕琢雲紋、獸麵紋、螭虎紋等紋飾。底下有一方框,便於革帶穿過,可固定劍於腰帶上。
漢代劍璏體積較戰國加大,下麵的孔高於前代,孔的上壁厚於下壁。劍璏表麵用勾撤法起邊挖地雕出邊框,製作細膩,磨製光滑。
劍珌是安在劍鞘尾端的玉製品,流行於戰國秦漢時期。戰國劍珌直身、體圓、較厚,早期光素無紋,晚期出現了琢有獸麵紋和卷雲紋的劍珌。
漢代劍珌器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或梯形,紋飾以螭紋為主,采用浮雕或透雕的技法雕琢,磨製細膩,拋光極好。
諸大師嚴格按照漢劍的玉裝實物予以了還原創作,除了劍格兩側采用螭紋以外,劍璏與劍珌上也各自盤踞著一條高浮雕的螭龍,線條優美,姿態靈動,看得久了竟如活物一般。
劍鞘是木胎加苧推漆工藝,使用的是典型的荊楚漆器風格。
先是製作出木胎,然後在木胎上用細麻布捆紮,再抹上用舊瓦,蚌殼灰,大漆製作而成的灰漆,刷到木胎之上,然後不停打磨到光滑,再一層層刷漆推光。
刷到十來層以後,開始在劍鞘表麵添加螺鈿裝飾,用優美的線條組成日月星空和鳳鳥雲紋裝飾。
其後又在表麵繼續刷漆,從現在開始每刷一次還要伴隨推光工藝,在經過九層?漆工藝之後,漆層的高度與螺鈿齊平,螺鈿紋變得好像生長在劍鞘當中一樣,整體變得光潔異常,劍鞘才算是製作完成。
最後還要用紅色的絲繩將劍璏固纏在劍鞘中央,並且在劍柄上也繞上,方便持握,這柄玉具劍方才算是全部完工。
所有的工藝都是按照文物原型來的,劍鞘采用的是漢代的漆藝鼓座和螺鈿漆藝銅鏡工藝,纏繩是模仿的楚墓中殘存的劍飾,最大程度地恢複出來玉具劍在古代應有的樣子。
劍條用的是镔鐵工藝,就是古代典籍上常見的「鬆文古劍」,劍條地子上能夠清晰地看見如鬆樹表麵那樣的花紋,這是反複折疊鍛打留下的特征。
「好漂亮啊……」梁紅將劍拔了出來,一手拿著劍鞘,一手拿著寶劍,反複端詳,感覺腦海裏的形容詞變得異常匱乏了。
「還帶《東宮舊事》記載:‘太子儀飾有玉具劍。"《史記·田叔列傳》:‘將軍欲取舍人中富給者,令具鞍馬絳衣玉具劍,欲入奏之。"」
「從考古發現來看,春秋戰國晚期,四樣俱全的玉劍飾逐漸形成,至漢代時,此風更盛,這種玉劍飾就成了王公貴族佩劍上的重要裝飾品,也成為當時社會一種身份的象征,並成為相互饋贈,上下賞賜的禮物。」
「甚至匈奴等少數民族都受此影響,《漢書·匈奴傳》就有記載:‘單於正月朝天子甘泉宮,賜玉具劍"。」
「《漢書·王莽傳》亦載:‘進其玉具寶劍,欲以為好"。可見西漢時,仍以戰國時流行差不多,所謂‘世人之主,皆以珠玉戈劍為寶"。」
「這個風氣直到東漢都還在,光武帝曾經賞賜大將馮異乘輿和七尺玉具劍,劍上麵的花紋就是鳳紋,命他前往討伐暴亂三輔的赤眉軍。」
「《說苑·反質》裏還記載過一個故事,也從側麵反映了玉具劍的寶貴。故事是說經侯出訪魏國,順便拜訪魏太子,去見太子前盛裝打扮,左服玉具劍,右帶佩環,左側的寶光照亮他左側身體,右側的寶光照亮他右側身體。」
「那不是整個人都是大燈泡?」梁紅笑得不行,嚇得大家趕緊退開兩步,她手裏晃著的可是真家夥。
周至笑道「書上的原文就是這樣說的:‘經侯過魏太子,左服玉具劍,右帶佩環,左光照左,右光照右"。」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