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嚴儼、秦落雁、洪大婧坐在那裏,就顯得十分突兀,真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大燕皇帝、明珠公主以及十六名太監的目光,都刷地朝著嚴儼等三人看了過去。
這一看之下,別人也就罷了,明珠公主卻直接就炸了!因為她看到了嚴儼和秦落雁,這分明就是騎在大雕上的那兩人啊!而嚴儼,更是射死她的馬,往她臉上吐唾沫的那個人!
火冒三丈之下,明珠公主大步流星地朝著嚴儼等三人走過去。
對於明珠公主的舉動,大燕皇帝感到莫明其妙,不過,他知道寶貝女兒經常有著反常之會,便向兩名太監使了一個眼色。
那兩名太監立即緊跟著明珠公主而去。
在皇帝看來,現場的十六名太監之中,挑出其中任何一位,武功都能超過在場的所有掌門人。基於這種判斷,派出兩名太監,就足以保護明珠公主了。
兩名太監亦步亦趨地跟在了明珠公主的後麵,總是保持著兩步左右的位置,確保明珠公主一旦遭遇危險,那兩名跟隨的太監就要保護明珠公主不受傷害。
本來,大燕皇帝應該讓跪在地上的眾人“平身”的,但是,為了不讓眾人擋住視線,大燕皇帝就沒有發話,任憑眾人跪在了地上。
明珠公主武功高強,最擅長的兵器就是皮鞭,而且,她經常是鞭不離身。
此時此刻,明珠公主也是隨身攜帶著皮鞭。
而且,明珠公主的這條皮鞭,是用特殊的材料製成的,是修武界的著名兵器之一,即使鋒利的刀劍,也很難削斷它!
走到嚴儼身邊之後,明珠公主一句話也沒有說,譬如:你為什麽射死我的馬?你為什麽吐我一臉的唾沫?
這個時候,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因此,明珠公主采取了行動——她揚起了皮鞭,沒頭沒腦地朝著嚴儼抽了下去。
嚴儼要是一個普通人的話,明珠公主的這一鞭子抽在身上,嚴儼就沒有命了。
不過,明珠公主知道嚴儼不是普通人——倘若嚴儼是普通人,怎麽可能隨手扔出一支弓箭,就射死了明珠公主的駿馬?怎麽可能隔著那麽遠的距離,一下子就把唾沫吐在了明珠公主的臉上?
明珠公主知道,單打獨鬥的話,她很可能不是嚴儼的對手。
但是,就算不是對手,也要打!難道這個臭男子敢還手不成?她可是大燕帝國最受寵愛的公主啊!
當明珠公主的皮鞭抽下去的時候,緊跟在她身後的兩名太監並沒有阻攔,在他們看來,公主殿下就算是殺了那個臭小子,也不算什麽事。
秦落雁就坐在嚴儼附近,但是,看到明珠公主的皮鞭朝著嚴儼抽了下去,秦落雁並沒有出手阻擋,而且她顯出了一副視而不見的模樣,仿佛她隻是一個看客。
看到秦落雁這個“主母”沒有動,洪大婧也就沒有動。
看到明珠公主的皮鞭以暴風驟雨之勢,朝著嚴儼抽過去,眾人似乎聽到了嚴儼的慘叫聲!
果然,慘叫聲響了起來,但是,這個慘叫聲卻不是嚴儼所發,而是明珠公主所發!
原來,明珠公主的皮鞭抽出之後,竟然落在了她的臉上!
刹那間,明珠公主那一張秀麗而高冷的臉蛋上,出現了一條長長的血痕!
明珠公主身後的那兩名太監看得很清楚:當明珠公主用皮鞭抽向嚴儼的時候,嚴儼並沒有奪明珠公主的鞭子,隻是揚了一下雙手,然後雙手抱頭。但是,隨後,明珠公主手裏的皮鞭就抽在了她自己的臉上!
明珠公主怒不可遏,她扔了手中的皮鞭,揚起了右掌,就往嚴儼的臉上抽去。
在明珠公主看來,很可能她沒有把皮鞭掌控好。既然皮鞭難以掌控,她索性就不掌控了,扔了皮鞭,用手掌摑向嚴儼的臉麵。
嚴儼的雙手,本來是在抱頭,看到明珠公主的耳括子扇了過來,嚴儼的右手迎了上去,似乎要招架。
但是,不等嚴儼的手掌撞上明珠公主的手掌,詭奇的一幕發生了:明珠公主的右掌,扇在了他臉上的臉上,打得他眼冒金星。
自己打了自己的耳光?明珠公主有一種大白天遇上了鬼的感覺。
眾人見狀,也都驚得呆了,包括洪大婧。
隻有秦落雁心中雪亮:其中原因,在於嚴儼運用了“移花接木”這套上乘武功,使得對方瞬間被轉移了攻擊的方向。
在幾分鍾之內,明珠公主接連吃了兩次大虧,這讓重麵子的她,非常崩潰。
明珠公主自己不敢動手碰嚴儼了,就向跟隨的兩名太監聲色俱厲地說:“弄死這個臭小子!不必給他留個全屍!”
明珠公主的話,充滿了草菅人命的意味,不僅要弄死嚴儼,還要讓嚴儼死無全屍!
可以說,這位明珠公主,夠歹毒的!
兩名太監沒有客氣,不約而同地出動了右手,並且右手五指呈現出了鷹爪之形。
說時遲,那時快!兩名太監的雙手,一齊攻向嚴儼的要害。
隻要一名太監得手,嚴儼就必死無疑!
嚴儼這個時候,出手了,他沒有向兩個太監直接出手,隻是用雙手在胸前撥弄了兩下。
頓時,那兩個太監的攻擊方向就變了,變成了兩名太監互相攻擊。
兩名太監皆是大驚失色,彼此都想停手。
但是,兩名太監的右手,似乎不受他們本人的控製——兩個人的鷹爪分別抓在了彼此的心口,眼見是活不成了。
明珠公主的驚訝簡直是無以複加了!但在同時,她的憤怒也是無以複加了!
“你一定不得好死!”明珠公主摞下了一句重話,然後往回走。
對於明珠公主受到的挫折,大燕皇帝恍若不見,讓跪在地上的眾人平身。
其實,明珠公主和嚴儼的衝突,眾人基本上都看到了,但是,他們都裝作沒看見。
明珠公主回到了大燕皇帝的身邊,當著眾人的麵,大聲說:“父王,殺了青銅派的那三個人!”
明珠公主從小就嬌生慣養,認為父王一定能答應她的要求。
大燕皇帝、明珠公主以及十六名太監的目光,都刷地朝著嚴儼等三人看了過去。
這一看之下,別人也就罷了,明珠公主卻直接就炸了!因為她看到了嚴儼和秦落雁,這分明就是騎在大雕上的那兩人啊!而嚴儼,更是射死她的馬,往她臉上吐唾沫的那個人!
火冒三丈之下,明珠公主大步流星地朝著嚴儼等三人走過去。
對於明珠公主的舉動,大燕皇帝感到莫明其妙,不過,他知道寶貝女兒經常有著反常之會,便向兩名太監使了一個眼色。
那兩名太監立即緊跟著明珠公主而去。
在皇帝看來,現場的十六名太監之中,挑出其中任何一位,武功都能超過在場的所有掌門人。基於這種判斷,派出兩名太監,就足以保護明珠公主了。
兩名太監亦步亦趨地跟在了明珠公主的後麵,總是保持著兩步左右的位置,確保明珠公主一旦遭遇危險,那兩名跟隨的太監就要保護明珠公主不受傷害。
本來,大燕皇帝應該讓跪在地上的眾人“平身”的,但是,為了不讓眾人擋住視線,大燕皇帝就沒有發話,任憑眾人跪在了地上。
明珠公主武功高強,最擅長的兵器就是皮鞭,而且,她經常是鞭不離身。
此時此刻,明珠公主也是隨身攜帶著皮鞭。
而且,明珠公主的這條皮鞭,是用特殊的材料製成的,是修武界的著名兵器之一,即使鋒利的刀劍,也很難削斷它!
走到嚴儼身邊之後,明珠公主一句話也沒有說,譬如:你為什麽射死我的馬?你為什麽吐我一臉的唾沫?
這個時候,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因此,明珠公主采取了行動——她揚起了皮鞭,沒頭沒腦地朝著嚴儼抽了下去。
嚴儼要是一個普通人的話,明珠公主的這一鞭子抽在身上,嚴儼就沒有命了。
不過,明珠公主知道嚴儼不是普通人——倘若嚴儼是普通人,怎麽可能隨手扔出一支弓箭,就射死了明珠公主的駿馬?怎麽可能隔著那麽遠的距離,一下子就把唾沫吐在了明珠公主的臉上?
明珠公主知道,單打獨鬥的話,她很可能不是嚴儼的對手。
但是,就算不是對手,也要打!難道這個臭男子敢還手不成?她可是大燕帝國最受寵愛的公主啊!
當明珠公主的皮鞭抽下去的時候,緊跟在她身後的兩名太監並沒有阻攔,在他們看來,公主殿下就算是殺了那個臭小子,也不算什麽事。
秦落雁就坐在嚴儼附近,但是,看到明珠公主的皮鞭朝著嚴儼抽了下去,秦落雁並沒有出手阻擋,而且她顯出了一副視而不見的模樣,仿佛她隻是一個看客。
看到秦落雁這個“主母”沒有動,洪大婧也就沒有動。
看到明珠公主的皮鞭以暴風驟雨之勢,朝著嚴儼抽過去,眾人似乎聽到了嚴儼的慘叫聲!
果然,慘叫聲響了起來,但是,這個慘叫聲卻不是嚴儼所發,而是明珠公主所發!
原來,明珠公主的皮鞭抽出之後,竟然落在了她的臉上!
刹那間,明珠公主那一張秀麗而高冷的臉蛋上,出現了一條長長的血痕!
明珠公主身後的那兩名太監看得很清楚:當明珠公主用皮鞭抽向嚴儼的時候,嚴儼並沒有奪明珠公主的鞭子,隻是揚了一下雙手,然後雙手抱頭。但是,隨後,明珠公主手裏的皮鞭就抽在了她自己的臉上!
明珠公主怒不可遏,她扔了手中的皮鞭,揚起了右掌,就往嚴儼的臉上抽去。
在明珠公主看來,很可能她沒有把皮鞭掌控好。既然皮鞭難以掌控,她索性就不掌控了,扔了皮鞭,用手掌摑向嚴儼的臉麵。
嚴儼的雙手,本來是在抱頭,看到明珠公主的耳括子扇了過來,嚴儼的右手迎了上去,似乎要招架。
但是,不等嚴儼的手掌撞上明珠公主的手掌,詭奇的一幕發生了:明珠公主的右掌,扇在了他臉上的臉上,打得他眼冒金星。
自己打了自己的耳光?明珠公主有一種大白天遇上了鬼的感覺。
眾人見狀,也都驚得呆了,包括洪大婧。
隻有秦落雁心中雪亮:其中原因,在於嚴儼運用了“移花接木”這套上乘武功,使得對方瞬間被轉移了攻擊的方向。
在幾分鍾之內,明珠公主接連吃了兩次大虧,這讓重麵子的她,非常崩潰。
明珠公主自己不敢動手碰嚴儼了,就向跟隨的兩名太監聲色俱厲地說:“弄死這個臭小子!不必給他留個全屍!”
明珠公主的話,充滿了草菅人命的意味,不僅要弄死嚴儼,還要讓嚴儼死無全屍!
可以說,這位明珠公主,夠歹毒的!
兩名太監沒有客氣,不約而同地出動了右手,並且右手五指呈現出了鷹爪之形。
說時遲,那時快!兩名太監的雙手,一齊攻向嚴儼的要害。
隻要一名太監得手,嚴儼就必死無疑!
嚴儼這個時候,出手了,他沒有向兩個太監直接出手,隻是用雙手在胸前撥弄了兩下。
頓時,那兩個太監的攻擊方向就變了,變成了兩名太監互相攻擊。
兩名太監皆是大驚失色,彼此都想停手。
但是,兩名太監的右手,似乎不受他們本人的控製——兩個人的鷹爪分別抓在了彼此的心口,眼見是活不成了。
明珠公主的驚訝簡直是無以複加了!但在同時,她的憤怒也是無以複加了!
“你一定不得好死!”明珠公主摞下了一句重話,然後往回走。
對於明珠公主受到的挫折,大燕皇帝恍若不見,讓跪在地上的眾人平身。
其實,明珠公主和嚴儼的衝突,眾人基本上都看到了,但是,他們都裝作沒看見。
明珠公主回到了大燕皇帝的身邊,當著眾人的麵,大聲說:“父王,殺了青銅派的那三個人!”
明珠公主從小就嬌生慣養,認為父王一定能答應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