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慘。”時陌嘖嘖道。
作為一個曆史愛好者,他可是明白這一段內容的殘酷的。
作為亡國之君,下場都好不了,何況亡國之臣呢?
張良也是一樣。
父親是丞相,但是死的早。
(之前沒查,以為張良的父親還活著,所以修改一下,蓋聶是母親請來的。)
母親不久之前也死了。
張良一下子失去了太多的東西。
顯赫的地位,很多的家族產業,以及父輩們積累的名望。
換而言之,張良失去了政治遺產,現在窮的隻剩下錢了。
畫麵仍舊繼續著。
在一個下雨天,一個小村子裏麵,一個屋子在夜晚中亮著燈。
“如何了?”
一個男人看著外邊的雨,淡淡道。
他的的皮膚很白皙,也很年輕,但是臉上卻有了胡子了。
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靠。
這是這個時代很多人的認知。
所以很多的年輕人都喜歡留胡子。
胡子代表著成熟。
“大事不妙,秦軍名將王翦之子王賁率軍進攻楚北部地區(今河南南部)占領十餘城。”
“魏國呢?”張良感覺不妙。
秦軍居然打楚國了?
這樣下來,楚國還敢動嗎?
“魏國要完了,走吧,我們去齊國吧,與此同時,你多多聯係大梁城內的權貴,戰爭,不一定要發生正麵衝突。”張良起身道。
畫麵又是一轉,穿著黑甲的士兵們提著青銅長劍出發了。
秦國在予以楚國一定打擊,使其不敢輕舉妄動,保障了攻魏秦軍的側背安全後,即回軍北上。
於秦王政二十二年突然進襲魏國,包圍了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魏軍依托城防工事,拚死防守。
“將軍,魏國的大梁城太堅固了,這是魏國在國力最巔峰時候修建的,高大而且堅固,非人力可以攻占的。”幾個將領苦苦哀勸,讓其另想辦法。
“嗬嗬,那就別打了,圍城吧,另外調動周圍的民夫。”
將軍眼睛裏麵露出一絲冷冽,用手指從地圖上劃過。
“給我從這到這狠狠地挖。”
“這……”幾個將領張大了嘴巴。
大梁城是魏惠王時候修建的,那會兒的魏國還很強勢,東邊打齊國,南麵攻楚國,西麵更是吊打秦國,讓秦國連函穀關都丟了。
北邊動不動就打趙國。
和韓國也有過一些矛盾。
所以魏國把全天下的國家都得罪完了。
要不是吳起留下的魏武卒仍然在,其他國家早就攻魏了。
魏惠王的外交上的失敗為魏國的衰落埋下了柴火。
然後他的上將軍叫龐涓。
龐涓還有一個師弟叫孫臏。
後來孫臏被龐涓給坑了。
後來,
嗯,沒有後來了。
圍魏救趙的故事大都聽說過。
大名鼎鼎的減灶計相比很多人也都知道。
龐涓死了。
兩次敗在孫臏手下。
而且每一次都損失了很多的軍隊。
這些軍隊叫做魏武卒。
哦,對了,忘記說一個事了,魏惠王還有一個丞相,這個丞相很有意思,他在的時候,吳起也在,吳起不僅僅是很能打,他政治也不錯。
所以家夥害怕吳起威脅他的地位,於是略施小計,讓吳起和魏惠王鬧矛盾了,吳起走了,他成為魏惠王身邊的第一紅人了。
成為了第一紅人,還是魏國的丞相,他自然要好好幹了,但是這家夥內政又不怎麽樣,於是便物色人才,他也養了很多投奔他的食客。
於是找了一個很年輕,但是才能很厲害的人,嗯,這家夥叫做公孫鞅,也叫衛鞅,祖上是貴族,他又是衛國人,所以才有這麽兩種叫法。
這一家夥找到了衛鞅,很賞識他,他知道這是個能人,能人野心都很大。立刻許諾對方,承諾自己這麽大歲數了,活不了幾年,若是自己死了,一定舉薦對方做丞相,不過前提是衛鞅得給他幹活,還必須是那種默默無聞的幹。
所以很多政務都是他處理的。
結果這位魏國丞相死的時候強烈向魏惠王舉薦衛鞅,但是魏惠王又不是瘋了,怎麽可能答應將魏國丞相之位交給一個那麽年輕,而且還默默無聞的家夥去,又不是腦殘片吃多了。
於是丞相又苦口婆心的勸魏惠王殺死衛鞅,否則會給魏國來帶麻煩。
魏惠王可是很愛惜自己名聲的,他又沒瘋,去殺一個和他毫不相幹的人,那時候毫無理由的殺死一個人才,那可是要挨罵的。
於是衛鞅走了,他去了秦國。
哦,對了。他後來又改姓了。
秦王賞了他一塊地,他改姓為商,叫做商鞅。
商鞅變法的那個商鞅。
於是東邊的齊國打魏國,南邊的楚國也乘機打,西邊剛剛變法完的秦國也開始出兵。
魏國由盛轉衰,失去了大片土地。
但是在那之前,魏惠王已經修好大梁城了。
這大梁城選的地方還是不錯的,靠近河流,四通八達,當時的魏國極其強大,繁榮很重要。
所以作為新的都城的大梁就建在這裏。
可惜的是,當時修的時候隻考慮到了經濟,絲毫沒有考慮到軍事威脅。
魏國這麽強大,都城怎麽可能被攻打呢?
而且都城的城牆可是很高大的。
絕對的首屈一指。
事實上,大梁城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七國裏麵人口最多的城市。
甚至有可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因為沒有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注定了大梁城的悲劇。
強攻不行,不還有水攻嗎?
於是秦軍強攻無效,征調民夫幾十萬開始挖渠道,遂引黃河、鴻溝之水灌城。
三個月後,大梁城壞。魏王假出降,魏亡。秦在魏東部地區設置碭郡。
時陌靜靜的看著。
鏡頭慢慢的向著大梁城推進。
一堆馬車擁著一群人出來。
時陌再次看到了一個吉祥物在囚車上。
不用問,那就是魏王了。
“可憐蟲。”時陌搖著頭。
六國的君王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
秦始皇這一次可是沒有留情。
要知道,連後來舉國投降的齊王都死了。
何況這個積極抵擋的魏王呢?
張良很平靜,這一次他沒有大發雷霆。
隻是靜靜的看著。
(本章完)
作為一個曆史愛好者,他可是明白這一段內容的殘酷的。
作為亡國之君,下場都好不了,何況亡國之臣呢?
張良也是一樣。
父親是丞相,但是死的早。
(之前沒查,以為張良的父親還活著,所以修改一下,蓋聶是母親請來的。)
母親不久之前也死了。
張良一下子失去了太多的東西。
顯赫的地位,很多的家族產業,以及父輩們積累的名望。
換而言之,張良失去了政治遺產,現在窮的隻剩下錢了。
畫麵仍舊繼續著。
在一個下雨天,一個小村子裏麵,一個屋子在夜晚中亮著燈。
“如何了?”
一個男人看著外邊的雨,淡淡道。
他的的皮膚很白皙,也很年輕,但是臉上卻有了胡子了。
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靠。
這是這個時代很多人的認知。
所以很多的年輕人都喜歡留胡子。
胡子代表著成熟。
“大事不妙,秦軍名將王翦之子王賁率軍進攻楚北部地區(今河南南部)占領十餘城。”
“魏國呢?”張良感覺不妙。
秦軍居然打楚國了?
這樣下來,楚國還敢動嗎?
“魏國要完了,走吧,我們去齊國吧,與此同時,你多多聯係大梁城內的權貴,戰爭,不一定要發生正麵衝突。”張良起身道。
畫麵又是一轉,穿著黑甲的士兵們提著青銅長劍出發了。
秦國在予以楚國一定打擊,使其不敢輕舉妄動,保障了攻魏秦軍的側背安全後,即回軍北上。
於秦王政二十二年突然進襲魏國,包圍了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魏軍依托城防工事,拚死防守。
“將軍,魏國的大梁城太堅固了,這是魏國在國力最巔峰時候修建的,高大而且堅固,非人力可以攻占的。”幾個將領苦苦哀勸,讓其另想辦法。
“嗬嗬,那就別打了,圍城吧,另外調動周圍的民夫。”
將軍眼睛裏麵露出一絲冷冽,用手指從地圖上劃過。
“給我從這到這狠狠地挖。”
“這……”幾個將領張大了嘴巴。
大梁城是魏惠王時候修建的,那會兒的魏國還很強勢,東邊打齊國,南麵攻楚國,西麵更是吊打秦國,讓秦國連函穀關都丟了。
北邊動不動就打趙國。
和韓國也有過一些矛盾。
所以魏國把全天下的國家都得罪完了。
要不是吳起留下的魏武卒仍然在,其他國家早就攻魏了。
魏惠王的外交上的失敗為魏國的衰落埋下了柴火。
然後他的上將軍叫龐涓。
龐涓還有一個師弟叫孫臏。
後來孫臏被龐涓給坑了。
後來,
嗯,沒有後來了。
圍魏救趙的故事大都聽說過。
大名鼎鼎的減灶計相比很多人也都知道。
龐涓死了。
兩次敗在孫臏手下。
而且每一次都損失了很多的軍隊。
這些軍隊叫做魏武卒。
哦,對了,忘記說一個事了,魏惠王還有一個丞相,這個丞相很有意思,他在的時候,吳起也在,吳起不僅僅是很能打,他政治也不錯。
所以家夥害怕吳起威脅他的地位,於是略施小計,讓吳起和魏惠王鬧矛盾了,吳起走了,他成為魏惠王身邊的第一紅人了。
成為了第一紅人,還是魏國的丞相,他自然要好好幹了,但是這家夥內政又不怎麽樣,於是便物色人才,他也養了很多投奔他的食客。
於是找了一個很年輕,但是才能很厲害的人,嗯,這家夥叫做公孫鞅,也叫衛鞅,祖上是貴族,他又是衛國人,所以才有這麽兩種叫法。
這一家夥找到了衛鞅,很賞識他,他知道這是個能人,能人野心都很大。立刻許諾對方,承諾自己這麽大歲數了,活不了幾年,若是自己死了,一定舉薦對方做丞相,不過前提是衛鞅得給他幹活,還必須是那種默默無聞的幹。
所以很多政務都是他處理的。
結果這位魏國丞相死的時候強烈向魏惠王舉薦衛鞅,但是魏惠王又不是瘋了,怎麽可能答應將魏國丞相之位交給一個那麽年輕,而且還默默無聞的家夥去,又不是腦殘片吃多了。
於是丞相又苦口婆心的勸魏惠王殺死衛鞅,否則會給魏國來帶麻煩。
魏惠王可是很愛惜自己名聲的,他又沒瘋,去殺一個和他毫不相幹的人,那時候毫無理由的殺死一個人才,那可是要挨罵的。
於是衛鞅走了,他去了秦國。
哦,對了。他後來又改姓了。
秦王賞了他一塊地,他改姓為商,叫做商鞅。
商鞅變法的那個商鞅。
於是東邊的齊國打魏國,南邊的楚國也乘機打,西邊剛剛變法完的秦國也開始出兵。
魏國由盛轉衰,失去了大片土地。
但是在那之前,魏惠王已經修好大梁城了。
這大梁城選的地方還是不錯的,靠近河流,四通八達,當時的魏國極其強大,繁榮很重要。
所以作為新的都城的大梁就建在這裏。
可惜的是,當時修的時候隻考慮到了經濟,絲毫沒有考慮到軍事威脅。
魏國這麽強大,都城怎麽可能被攻打呢?
而且都城的城牆可是很高大的。
絕對的首屈一指。
事實上,大梁城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七國裏麵人口最多的城市。
甚至有可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因為沒有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注定了大梁城的悲劇。
強攻不行,不還有水攻嗎?
於是秦軍強攻無效,征調民夫幾十萬開始挖渠道,遂引黃河、鴻溝之水灌城。
三個月後,大梁城壞。魏王假出降,魏亡。秦在魏東部地區設置碭郡。
時陌靜靜的看著。
鏡頭慢慢的向著大梁城推進。
一堆馬車擁著一群人出來。
時陌再次看到了一個吉祥物在囚車上。
不用問,那就是魏王了。
“可憐蟲。”時陌搖著頭。
六國的君王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
秦始皇這一次可是沒有留情。
要知道,連後來舉國投降的齊王都死了。
何況這個積極抵擋的魏王呢?
張良很平靜,這一次他沒有大發雷霆。
隻是靜靜的看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