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陌繼續聽著老人說話。
這才知道,原來這裏的人都是幸存下來的六國貴族。
都暗中積蓄著反秦的力量。
“我們不用著急,我們隻要耐心等待,等待著秦國損耗國力,然後滅亡。”老人鏗鏘有力的說道。
“難怪曆史上秦朝滅亡的那麽快。”時陌喃喃自語。
能不快嗎?
胡亥繼位三年,秦國就滅亡了。
好家夥,剛繼位第一年陳勝吳廣就發動起義了。
現在想想,真的很可疑啊!
這裏麵未必沒有這些六國遺族的支持和煽動。
這不是胡說八道。
要知道秦法裏麵可沒有所謂的“失期當斬”的法令,征調的民夫遲到隻會挨鞭子,絕對不會處死。
後世對此也有爭論。
有人認為,或許陳勝吳廣其實是軍卒。
軍法嚴格,失期可能真的會殺頭。
如果是這樣,那麽所謂的轟轟烈烈,被無數人讚譽的華夏第一次農民起義軍也不過是個笑話。
軍隊叛亂才對吧?
同時,也可以看出,農民還沒有那麽苦,能活下去,或者說秦國的控製力還是很強的,地方上不敢造反。
“不過話說回來,胡亥,那可真是個蠢貨。”時陌搖頭笑道。
可不是嗎?時陌可是見識到秦人的猛了。
在韓國,時陌還見到一種鋪在地上的東西,時陌現在才知道那是什麽。
那是軌道。
古代的列車軌道。
是用木頭做的。
然後讓牛馬拉,不需要人管,隻要軌道玩好,牛馬就能順著軌道拉到盡頭。
這裏麵蘊含著一定的生物知識,比如,牛馬在軌道裏麵拉東西,隻會順著軌道走,而不會跑偏。
這就好像飛蛾撲火一樣。
是一種本能。
還有秦朝嚴格的戶籍製度,審查製度,時陌之前還觀看過官府審案子,那官吏就和前世的法官一樣。
有原告,有被告。
甚至還有律師。
最喪心病狂的是,窮人不懂法律,沒錢請律師的那種,官府居然有援助律師幫著打官司。
當然了,稅負是有些重。
農業方麵,糧食差不多要收一半。
當然了,這是個一半指的是山東六國的百姓。
沒辦法,真要論種地,這會兒的六國百姓還真不如秦國的農民會種地。
秦國土地肥沃,產量高,時陌之前在大街上走著的時候不是沒有聽其他人議論過。
秦國每畝地都會分等級的。
比如上等的田地,下等的田地。
不同等級的地要種不同的農作物。
土地的類型不同的話,那麽農作物也是不同的。
所以此時的秦國用現在的說法就是私有製加社會主義公有製並存。
很多東西都不由農民做主,都有官府弄好了。
至於其他的各種黑科技就不提了。
比如流水線作業。
可以說,這樣的大秦國在那個時代本身代表著的就是無敵的。
根本不存在滅亡這個選項。
雖然秦國當時已經臨近小冰川期了,雖然當時天氣很異常,異常到夏天凍死了人。
雖然秦國將關中內的好多老秦人移民了,大大削弱了關中的力量。
但是這些並不是大秦滅亡的主要原因。
趙佗乘機在南方獨立,不肯排兵馬營救,坐視祖國滅亡,固然也是秦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趙高。
還有胡亥。
“向使嬰有庸主之才,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賈誼
要知道胡亥死了之後,項羽都快打到關中了,這樣的情況下賈誼都認為若是子嬰能力強一些,或許還可以守住秦國關中的那點基業。
沒辦法,胡亥太亂來了。
雖然是趙高蠱惑的。
但是確實是作死。
秦國滅亡,很多人都看到了項羽,看到了劉邦,但是也不想想,一個滅掉六國才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國家,估計連滅國的士兵都沒有退役呢,怎麽可能就這麽滅亡了?
主要是還是自己作死。
秦始皇死了,但是他時代留下的文武大臣們還在啊。
於是蒙恬,蒙毅死了。
李斯,這個輔佐著秦皇,親眼看著六國破滅的元老居然也死了(提示一句,他死的時候兒子李由手握兵權,在外邊平定叛亂呢)
殺光留下的大臣們還不夠,趙高又蠱惑著胡亥殺死自己的兄弟們。
秦始皇子女有幾十個呢。
基本上全死了。
後來項羽屠城鹹陽,火燒秦宮,又屠了秦國公族一遍,徹底的殺絕了。
所以秦國滅亡罪在趙高,罪在胡亥。
而非秦法,也非人心。
須知,項羽破釜沉舟,玩著命去和王離的一部分長城軍團打,才堪堪打敗。
(巨鹿之戰,項羽除了本部兵馬,其實身邊還有諸侯聯軍呢,加起來也差不多二十萬了。)
然後章邯又來了。
然而悲劇的是,趙高把章邯的糧草斷了。
於是章邯隻好投降。
所以說,秦國滅亡,與其說是項羽的功勞,不如說是趙高的功勞。
若是真和秦國打。
項羽和蒙恬破釜沉舟的玩一下,看看蒙恬能不能被打敗。
別說蒙恬了,就是趙高不斷糧,讓項羽和章邯打一場,恐怕項羽都夠嗆。
破釜沉舟聽起來霸氣,但其實是一種無奈之舉,哪能一直用啊?
“秦國滅亡背後的迷霧太多了,被這遊戲擾亂一下,估計現實中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啊!”時陌暗道。
別的不說,伊圃蘋果就是一大隱患。
不過有沒有這東西還不一定呢。
現在時陌已經確定有一個刺客組織了。
不過時陌一直覺得這個老人沒有說實話,他可不覺得這位老人也是一心想著滅秦國的人,他應該是有其他目的的。
畢竟秦國太強大了。
說真的,如果趙高莫名其妙的死了,時陌可不認為秦國還會滅亡。
後世的曆史開始朝著事件和社會上分析了。
其中很多說法固然有道理,但是卻也有失公允。
曆史固然不是一個人的,但是曆史卻是因人而成事的。
後世的史學觀點忽視了人對曆史的影響。
著名的長平之戰居然從兩國的後勤開始分析,最終得出秦國必勝的結論。
各項數據都很讓人信服,指出趙國就算依舊用廉頗那麽結果也是必敗。
因為國力差距大。
乍一看很有道理,但是仔細想想。
如果秦國統帥不是白起呢?
是宋朝那個幾十萬打幾千慘敗而歸的童貫會怎麽樣?
曆史上以少勝多的例子數不勝數,哪裏是拋開曆史人物就可以分析的?
時陌胡思亂想著,他有些焦躁了,會想著秦國滅亡的各種曆史,楚漢爭霸等等。
他害怕這款遊戲會改變曆史。
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如果多死了一些人,或者少死了一些人。
那麽他們這些人怎麽辦?
他們的父母說不定就消失了。
而他們呢?
時陌不要自己莫名其妙的消失。
(本章完)
這才知道,原來這裏的人都是幸存下來的六國貴族。
都暗中積蓄著反秦的力量。
“我們不用著急,我們隻要耐心等待,等待著秦國損耗國力,然後滅亡。”老人鏗鏘有力的說道。
“難怪曆史上秦朝滅亡的那麽快。”時陌喃喃自語。
能不快嗎?
胡亥繼位三年,秦國就滅亡了。
好家夥,剛繼位第一年陳勝吳廣就發動起義了。
現在想想,真的很可疑啊!
這裏麵未必沒有這些六國遺族的支持和煽動。
這不是胡說八道。
要知道秦法裏麵可沒有所謂的“失期當斬”的法令,征調的民夫遲到隻會挨鞭子,絕對不會處死。
後世對此也有爭論。
有人認為,或許陳勝吳廣其實是軍卒。
軍法嚴格,失期可能真的會殺頭。
如果是這樣,那麽所謂的轟轟烈烈,被無數人讚譽的華夏第一次農民起義軍也不過是個笑話。
軍隊叛亂才對吧?
同時,也可以看出,農民還沒有那麽苦,能活下去,或者說秦國的控製力還是很強的,地方上不敢造反。
“不過話說回來,胡亥,那可真是個蠢貨。”時陌搖頭笑道。
可不是嗎?時陌可是見識到秦人的猛了。
在韓國,時陌還見到一種鋪在地上的東西,時陌現在才知道那是什麽。
那是軌道。
古代的列車軌道。
是用木頭做的。
然後讓牛馬拉,不需要人管,隻要軌道玩好,牛馬就能順著軌道拉到盡頭。
這裏麵蘊含著一定的生物知識,比如,牛馬在軌道裏麵拉東西,隻會順著軌道走,而不會跑偏。
這就好像飛蛾撲火一樣。
是一種本能。
還有秦朝嚴格的戶籍製度,審查製度,時陌之前還觀看過官府審案子,那官吏就和前世的法官一樣。
有原告,有被告。
甚至還有律師。
最喪心病狂的是,窮人不懂法律,沒錢請律師的那種,官府居然有援助律師幫著打官司。
當然了,稅負是有些重。
農業方麵,糧食差不多要收一半。
當然了,這是個一半指的是山東六國的百姓。
沒辦法,真要論種地,這會兒的六國百姓還真不如秦國的農民會種地。
秦國土地肥沃,產量高,時陌之前在大街上走著的時候不是沒有聽其他人議論過。
秦國每畝地都會分等級的。
比如上等的田地,下等的田地。
不同等級的地要種不同的農作物。
土地的類型不同的話,那麽農作物也是不同的。
所以此時的秦國用現在的說法就是私有製加社會主義公有製並存。
很多東西都不由農民做主,都有官府弄好了。
至於其他的各種黑科技就不提了。
比如流水線作業。
可以說,這樣的大秦國在那個時代本身代表著的就是無敵的。
根本不存在滅亡這個選項。
雖然秦國當時已經臨近小冰川期了,雖然當時天氣很異常,異常到夏天凍死了人。
雖然秦國將關中內的好多老秦人移民了,大大削弱了關中的力量。
但是這些並不是大秦滅亡的主要原因。
趙佗乘機在南方獨立,不肯排兵馬營救,坐視祖國滅亡,固然也是秦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趙高。
還有胡亥。
“向使嬰有庸主之才,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賈誼
要知道胡亥死了之後,項羽都快打到關中了,這樣的情況下賈誼都認為若是子嬰能力強一些,或許還可以守住秦國關中的那點基業。
沒辦法,胡亥太亂來了。
雖然是趙高蠱惑的。
但是確實是作死。
秦國滅亡,很多人都看到了項羽,看到了劉邦,但是也不想想,一個滅掉六國才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國家,估計連滅國的士兵都沒有退役呢,怎麽可能就這麽滅亡了?
主要是還是自己作死。
秦始皇死了,但是他時代留下的文武大臣們還在啊。
於是蒙恬,蒙毅死了。
李斯,這個輔佐著秦皇,親眼看著六國破滅的元老居然也死了(提示一句,他死的時候兒子李由手握兵權,在外邊平定叛亂呢)
殺光留下的大臣們還不夠,趙高又蠱惑著胡亥殺死自己的兄弟們。
秦始皇子女有幾十個呢。
基本上全死了。
後來項羽屠城鹹陽,火燒秦宮,又屠了秦國公族一遍,徹底的殺絕了。
所以秦國滅亡罪在趙高,罪在胡亥。
而非秦法,也非人心。
須知,項羽破釜沉舟,玩著命去和王離的一部分長城軍團打,才堪堪打敗。
(巨鹿之戰,項羽除了本部兵馬,其實身邊還有諸侯聯軍呢,加起來也差不多二十萬了。)
然後章邯又來了。
然而悲劇的是,趙高把章邯的糧草斷了。
於是章邯隻好投降。
所以說,秦國滅亡,與其說是項羽的功勞,不如說是趙高的功勞。
若是真和秦國打。
項羽和蒙恬破釜沉舟的玩一下,看看蒙恬能不能被打敗。
別說蒙恬了,就是趙高不斷糧,讓項羽和章邯打一場,恐怕項羽都夠嗆。
破釜沉舟聽起來霸氣,但其實是一種無奈之舉,哪能一直用啊?
“秦國滅亡背後的迷霧太多了,被這遊戲擾亂一下,估計現實中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啊!”時陌暗道。
別的不說,伊圃蘋果就是一大隱患。
不過有沒有這東西還不一定呢。
現在時陌已經確定有一個刺客組織了。
不過時陌一直覺得這個老人沒有說實話,他可不覺得這位老人也是一心想著滅秦國的人,他應該是有其他目的的。
畢竟秦國太強大了。
說真的,如果趙高莫名其妙的死了,時陌可不認為秦國還會滅亡。
後世的曆史開始朝著事件和社會上分析了。
其中很多說法固然有道理,但是卻也有失公允。
曆史固然不是一個人的,但是曆史卻是因人而成事的。
後世的史學觀點忽視了人對曆史的影響。
著名的長平之戰居然從兩國的後勤開始分析,最終得出秦國必勝的結論。
各項數據都很讓人信服,指出趙國就算依舊用廉頗那麽結果也是必敗。
因為國力差距大。
乍一看很有道理,但是仔細想想。
如果秦國統帥不是白起呢?
是宋朝那個幾十萬打幾千慘敗而歸的童貫會怎麽樣?
曆史上以少勝多的例子數不勝數,哪裏是拋開曆史人物就可以分析的?
時陌胡思亂想著,他有些焦躁了,會想著秦國滅亡的各種曆史,楚漢爭霸等等。
他害怕這款遊戲會改變曆史。
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如果多死了一些人,或者少死了一些人。
那麽他們這些人怎麽辦?
他們的父母說不定就消失了。
而他們呢?
時陌不要自己莫名其妙的消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