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士兵搜查的是大隊人馬。
畢竟這裏是野外。
如果有人埋伏刺殺秦始皇,那麽必然是大隊的士兵。
一個兩個人能幹什麽?
射一箭?
也是如此,這些秦兵隻是大略的搜查一些,並沒有搜查的多麽仔細。
畢竟這裏這麽大,而且有很多的小山和丘陵,真要搜查那得多少士兵才夠?
秦始皇得等多久?
猴年馬月才能搜完啊!
也正是因為如此,張良和大力士才沒有被發現。
“走,我們去那裏。”時陌慢慢的爬了過去。
這裏是一個小丘陵。
波浪坡的丘陵本就多,這不算最高的,但是也不算低,時陌敢肯定,製高點是絕對有秦兵在。
他才不會冒那個險呢。
選這個不起眼的地方,也是為了更好的逃跑。
當然了,這樣大力士扔鐵錘也方麵。
可以說一舉數得。
接下來時陌和大力士隻需要靜靜地等待著就行了。
秦軍的軍旗很多。
這個時代並沒有國旗。
隻有各色的軍旗。
這些軍旗所代表的含義各不相同。
圖案,顏色也不一樣。
不過大秦尚黑,是水德之邦。
所以旗幟的顏色多為黑色。
不過旗幟上麵的圖案那就很不相同了。
有的是文字。
一個很大的秦字。
還有的則是一個很大的王字。
前者代表著的是秦國,後者則指代某位將軍。
不過也有圖案的那種軍旗。不過這個時代的那種圖畫,時陌欣賞不來那種風格。
不能說不像,隻能說那隻有線條,沒有顏色的圖畫,看的真的有些別扭。
而且很多圖案都是動物。
但是讓人糟心的是,古人畫動物很少畫一些真正見過的,現實有的動物。
沒辦法,這是軍旗,得霸氣。
就算是老虎,那也可以被殺死。
所以很多軍旗上麵都喜歡畫一些神獸。
比如什麽貔貅,什麽龍,什麽神鳥。
當然了龍現在象征的意義已經不同了,不能隨便用了,但是還是要很多東西可以用的。
別的不說,這個時代又不是沒有山海經這本書。
山海經裏麵各種各樣的神獸都有,想象的畫一個不是什麽難事。
所以真正的說起來,一支軍隊所擁有的各種旗幟還真不少呢。
不僅僅是東方國家如此,西方也是如此。
隻不過西方國家到了中世紀,或者說近代的時候因為頻繁的戰爭的緣故,終於放棄了各色的旗幟,開始統一起來。
沒辦法,隻有你真正的吃過大虧,才知道這麽做的好處。
華夏的國旗最早出現在明朝。
這是明朝的首創。
可笑的是蠻清沒有繼承下來。
鴉片戰爭之後,蠻清官員被打的歐歐叫,然後看到洋人領事館都有屬於自己的國旗,於是那可憐的自尊心發作,和慈禧那挪用軍款過生日的老太太商量了一下。
用了一個和明朝居然差不多的旗幟做國旗。
也真是沒誰了。
估計他們也不知道明朝的國旗也是一條龍吧。
畢竟清朝修史可是煞費苦心,修訂《明史》修了九十幾年,嘖嘖,愣是把一本曆史書修成了文學了。
很多的文化人都評價《明史》的文學價值很高,注意,是文學價值,不是史學價值。
乾隆那老家夥修完明史就把明朝遺留下來的幾千萬份檔案還有史料都燒毀了,後人無從考察了。
最搞笑的是,《明史》居然分了四個版本。
同一個皇帝在這四個版本中一個比一個版本還要昏庸。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對比一下,《宋史》,修了兩年就完成了。
這麽一對比,蠻清的所作所為簡直是昭然若揭。
那史書也能叫做史書?
那玩意能看?
時陌感歎著前世的大萌悲劇,再想想這個時空的大明朝。
就在時陌胡思亂想的時候,秦軍也終於來到了時陌丘陵下。
旌旗蔽空,萬乘之師。
這是時陌此刻看到的景象。
毫無一點點的誇張。
大隊的人馬齊步而行,穿著各種款式的儀仗隊威風凜凜的在前方開道,偶爾經過這裏的商隊和路人紛紛識趣的站在路邊,等待秦始皇路過。
皇帝的馬車極大,足足有九匹馬。
按照周禮,天子之車應該是六匹馬。
奈何皇帝的馬車有些大,所以拉車的馬也增多了不少。
“難怪劉邦當年會說大丈夫當如是啊!”時陌悄悄的看著遠處秦皇的馬車所經過的地區的老百姓紛紛俯首,暗道。
即使他隔著屏幕看,心裏麵都有些跌宕起伏,何況這些親臨現場的人呢?
“準備好,一定要扔準。”佩服歸佩服,敬畏歸敬畏,任務自然也歸任務,可不能把任務給忘了。
時陌命令大力士準備好投擲大鐵錘。
與此同時,時陌切換了一下武器。
這是一把強弩。
【腳踏弩】
時陌看了看武器介紹。
這玩意已經可以算作重型弩了。
因為人的胳膊根本拉不開這個的弩弦,必須要用腳踏著弩,讓用手拉,借助腰部的力量,才可以將弩箭上好。
由此可見,這弩的威力可是非常不一般的。
在秦國也算是重要的武器了。
秦始皇的車慢慢的來到了時陌和大力士設伏的地方。
時陌看到了一輛巨大的馬車,做工極其講究,各種花紋和精致的材料點綴在上麵。
讓一輛在時陌這樣的現代人看來過時,老土的馬車變得有內涵,品味。
大力士雙手拿起大鐵錘,然後雙臂用力,胳膊上的筋變得格外粗壯。
“死!”
大力士索性大喝一聲。
大鐵錘隨之被大力士拋了出去。
時陌也用弩對著車射了一箭,然後趕緊和大力士逃跑。
大鐵錘飛馳而過,重重的打到了車上。
直接貫穿到車裏麵,將車廂砸得四分五裂,搖搖晃晃,仿佛隨時都要塌陷,前麵拉車的馬頓時受驚了。
歇斯底裏的叫著,駕車的禦手被嚇住了,沒有控製住馬,以至於有兩匹馬居然掙脫了韁繩,開始亂跑。
居然還撞倒了幾個秦兵,並且一頓踩踏。
其餘的馬則拉著殘破的車廂開始亂跑,搖搖晃晃的,把禦手蕩下了車。
同時,車廂裏麵倒下了一個被砸得不成樣子的人。
(本章完)
畢竟這裏是野外。
如果有人埋伏刺殺秦始皇,那麽必然是大隊的士兵。
一個兩個人能幹什麽?
射一箭?
也是如此,這些秦兵隻是大略的搜查一些,並沒有搜查的多麽仔細。
畢竟這裏這麽大,而且有很多的小山和丘陵,真要搜查那得多少士兵才夠?
秦始皇得等多久?
猴年馬月才能搜完啊!
也正是因為如此,張良和大力士才沒有被發現。
“走,我們去那裏。”時陌慢慢的爬了過去。
這裏是一個小丘陵。
波浪坡的丘陵本就多,這不算最高的,但是也不算低,時陌敢肯定,製高點是絕對有秦兵在。
他才不會冒那個險呢。
選這個不起眼的地方,也是為了更好的逃跑。
當然了,這樣大力士扔鐵錘也方麵。
可以說一舉數得。
接下來時陌和大力士隻需要靜靜地等待著就行了。
秦軍的軍旗很多。
這個時代並沒有國旗。
隻有各色的軍旗。
這些軍旗所代表的含義各不相同。
圖案,顏色也不一樣。
不過大秦尚黑,是水德之邦。
所以旗幟的顏色多為黑色。
不過旗幟上麵的圖案那就很不相同了。
有的是文字。
一個很大的秦字。
還有的則是一個很大的王字。
前者代表著的是秦國,後者則指代某位將軍。
不過也有圖案的那種軍旗。不過這個時代的那種圖畫,時陌欣賞不來那種風格。
不能說不像,隻能說那隻有線條,沒有顏色的圖畫,看的真的有些別扭。
而且很多圖案都是動物。
但是讓人糟心的是,古人畫動物很少畫一些真正見過的,現實有的動物。
沒辦法,這是軍旗,得霸氣。
就算是老虎,那也可以被殺死。
所以很多軍旗上麵都喜歡畫一些神獸。
比如什麽貔貅,什麽龍,什麽神鳥。
當然了龍現在象征的意義已經不同了,不能隨便用了,但是還是要很多東西可以用的。
別的不說,這個時代又不是沒有山海經這本書。
山海經裏麵各種各樣的神獸都有,想象的畫一個不是什麽難事。
所以真正的說起來,一支軍隊所擁有的各種旗幟還真不少呢。
不僅僅是東方國家如此,西方也是如此。
隻不過西方國家到了中世紀,或者說近代的時候因為頻繁的戰爭的緣故,終於放棄了各色的旗幟,開始統一起來。
沒辦法,隻有你真正的吃過大虧,才知道這麽做的好處。
華夏的國旗最早出現在明朝。
這是明朝的首創。
可笑的是蠻清沒有繼承下來。
鴉片戰爭之後,蠻清官員被打的歐歐叫,然後看到洋人領事館都有屬於自己的國旗,於是那可憐的自尊心發作,和慈禧那挪用軍款過生日的老太太商量了一下。
用了一個和明朝居然差不多的旗幟做國旗。
也真是沒誰了。
估計他們也不知道明朝的國旗也是一條龍吧。
畢竟清朝修史可是煞費苦心,修訂《明史》修了九十幾年,嘖嘖,愣是把一本曆史書修成了文學了。
很多的文化人都評價《明史》的文學價值很高,注意,是文學價值,不是史學價值。
乾隆那老家夥修完明史就把明朝遺留下來的幾千萬份檔案還有史料都燒毀了,後人無從考察了。
最搞笑的是,《明史》居然分了四個版本。
同一個皇帝在這四個版本中一個比一個版本還要昏庸。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對比一下,《宋史》,修了兩年就完成了。
這麽一對比,蠻清的所作所為簡直是昭然若揭。
那史書也能叫做史書?
那玩意能看?
時陌感歎著前世的大萌悲劇,再想想這個時空的大明朝。
就在時陌胡思亂想的時候,秦軍也終於來到了時陌丘陵下。
旌旗蔽空,萬乘之師。
這是時陌此刻看到的景象。
毫無一點點的誇張。
大隊的人馬齊步而行,穿著各種款式的儀仗隊威風凜凜的在前方開道,偶爾經過這裏的商隊和路人紛紛識趣的站在路邊,等待秦始皇路過。
皇帝的馬車極大,足足有九匹馬。
按照周禮,天子之車應該是六匹馬。
奈何皇帝的馬車有些大,所以拉車的馬也增多了不少。
“難怪劉邦當年會說大丈夫當如是啊!”時陌悄悄的看著遠處秦皇的馬車所經過的地區的老百姓紛紛俯首,暗道。
即使他隔著屏幕看,心裏麵都有些跌宕起伏,何況這些親臨現場的人呢?
“準備好,一定要扔準。”佩服歸佩服,敬畏歸敬畏,任務自然也歸任務,可不能把任務給忘了。
時陌命令大力士準備好投擲大鐵錘。
與此同時,時陌切換了一下武器。
這是一把強弩。
【腳踏弩】
時陌看了看武器介紹。
這玩意已經可以算作重型弩了。
因為人的胳膊根本拉不開這個的弩弦,必須要用腳踏著弩,讓用手拉,借助腰部的力量,才可以將弩箭上好。
由此可見,這弩的威力可是非常不一般的。
在秦國也算是重要的武器了。
秦始皇的車慢慢的來到了時陌和大力士設伏的地方。
時陌看到了一輛巨大的馬車,做工極其講究,各種花紋和精致的材料點綴在上麵。
讓一輛在時陌這樣的現代人看來過時,老土的馬車變得有內涵,品味。
大力士雙手拿起大鐵錘,然後雙臂用力,胳膊上的筋變得格外粗壯。
“死!”
大力士索性大喝一聲。
大鐵錘隨之被大力士拋了出去。
時陌也用弩對著車射了一箭,然後趕緊和大力士逃跑。
大鐵錘飛馳而過,重重的打到了車上。
直接貫穿到車裏麵,將車廂砸得四分五裂,搖搖晃晃,仿佛隨時都要塌陷,前麵拉車的馬頓時受驚了。
歇斯底裏的叫著,駕車的禦手被嚇住了,沒有控製住馬,以至於有兩匹馬居然掙脫了韁繩,開始亂跑。
居然還撞倒了幾個秦兵,並且一頓踩踏。
其餘的馬則拉著殘破的車廂開始亂跑,搖搖晃晃的,把禦手蕩下了車。
同時,車廂裏麵倒下了一個被砸得不成樣子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