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陌真的是一個不會拒絕別人的人。


    就像現在,他被陳白露拉住了,但是卻不知道該用什麽樣的方式讓對方鬆手。


    且不說男人本身就不好在大庭廣眾主這下對於一個女人使用過於粗魯的手段,就單說對方是一個美女,首先在心理上就很難痛下殺手。


    就算自己在心理上客服了這一點,但是別人也會接受不了的。


    肯定會指責時陌的,何況這裏的場合多麽有檔次,女人本身就不少,除了那些小姐之外,大多數都是非富即貴的。


    不用這些人說話,這裏的工作人員估計就能讓時陌先滾出去。


    所以說,暴力手段,甚至任何較為粗魯的手段,時陌都不好使用的。


    這樣一來,時陌還真的沒有辦法拒絕了,他本身就是個不受女人歡迎的人,這下變得收的歡迎了,時陌反而很不適應。


    女人什麽的思維本來就很難讓人搞懂,真的很讓人頭痛,時陌真的是不想要應付這些女人,可是女人總是湊上來。


    就像現在一樣。


    時陌看著眼前的陳白露很想要說不,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拒絕,他那點拒絕好像沒有被陳白露看到一樣,覺得他隻是象征性的推脫,開玩笑一樣,時陌想要說一些重話。讓她放手,卻又不好直說,這樣顯得自己沒有教養一樣。.


    就在這猶豫的時候,時陌已經被陳白露拉到了中央,開始跟著音樂跳起來了。


    大家都知道,人呢是從眾動物,當一個人吃屎的時候,別人會認為那個人是神經病。


    但是當十萬個人吃屎的時候,剩下的一個的正常人就會覺得自己是不是神經病。


    要不然自己怎麽和別人不一樣呢,除非是那種極其頑固,思想特別偏執,意誌力極其堅定的人。


    這樣的人其實嚴格的來講本身就是個精神病。


    偏執狂嘛。


    自己認為對的東西,在沒有證據徹徹底底的證明其是錯誤的,那麽他就堅定的認為自己就是對的。


    偏執狂的世界普通人是不懂的。


    但是這樣的偏執狂卻出現了很多的偉大人物,甚至改變世界的曆史人物和科學家。


    很多的名人都是相似,在大家鑒定的,錯誤的認定一個答案之後,然後名人就會站出來,然後義正言辭,極其堅定的對著大家說不。


    有些人比較幸運,或者說早有把握,才思敏捷,當場就證明了自己才是對的。


    但是有些人則因為時代,政治,科技的阻礙,導致幾年後才被證明自己是對的。


    凡是都有其他的例子,很多的人則是一輩子都沒有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沒有被當時的人所認可,但是後來,在他們死後,他們終於被認可了。


    死後封神。


    這樣的人很可怕,全世界說你是錯的,你是錯的,你是錯的的時候,對方卻仍舊覺得自己是對的。


    固然,人家的確是對的,但是在一個時代的人的呐喊之下還敢說自己是對的,那就值得思考裏麵的一些東西了。


    除過對方覺得自己是真的對的之外,那麽就隻有對方是偏執狂的解釋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好像有些矛盾。


    因為偏執狂也覺得自己是真的對的,隻不過這些庸俗的人不明白而已。


    但是時陌並不是什麽偏執狂,他雖然有些精神分裂的嫌疑,但是並不是偏執狂。


    事實上,作為一個宅男的他,他其實有時候很容易聽信別人的話,而拋開自己的觀點的。


    畢竟宅男是最具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渣渣,所以還是很願意聽信專業人士的。


    所以說,時陌並不是一個意誌堅定的人。


    於是他很不情願的,很僵硬的將自己的手放在陳白露的身上,然後看了看周圍的人,假模假樣的學著別人的樣子,然後和陳白露跳舞。


    這真的不是什麽愉快的體驗。


    但是陳白露卻覺得很有意思。


    一個人的心情完全可以在同一件事上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來。


    比如陳白露,她就對時陌很好奇,所以陳白露在麵對和自己跳舞時候的不情不願的時候反而覺得對方更加的有趣了。


    畢竟是自己硬拉著對方跳舞的,那麽麵對對方的不情不願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嗎?還發什麽火?覺得有意思才是最正常的事情。


    所以她對時陌的表現反而不怎麽生氣。


    “不要不情願的好不好,想要和我跳舞的人可是能圍著東海市一圈,何至於做出這幅樣子,讓別人看見笑話。”陳白露白了一眼時陌。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陳白露這句話的緣故,還是因為陳白露說話的緣故,還是陳白露提到別人會笑話的緣故,時陌終於破罐子破摔,既然事情已經這樣了,那麽就好好的跳吧。


    這樣一想之後,時陌的抵觸情緒立刻被消除了很多,開始試著學習跳舞了。


    因為時陌很明白一個道理。


    那就是當你在做一件你不願意,但是卻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時候,那麽不比扭扭捏捏的,因為你發現自己如果真的沒有辦法反抗的話,那麽就想辦法做好,然後用最快的時間脫身。


    現在時陌貌似就是不好離開,所以他決定好好的和陳白露跳舞。


    時陌一用心之後,陳白露就“遭殃”了。


    “奧~”陳白露小聲的笑了一聲。


    時陌立刻緊張起來,身體開始繃緊,臉上有些窘迫,心裏麵暗暗發誓一定要找個人好好練練舞。


    他踩到對方的腳了。


    “沒事,你不必這樣的。”陳白露感受到時陌的身體的僵直之後,心裏麵明白對不是故意的,所以出聲安慰了一下,這種事情是難以避免的。


    那個初學跳舞的人跳起來不踩別人的腳啊?


    她也是從踩別人的腳開始的。


    所以她很理解時陌現在的處境。


    於是她開始給時陌指導跳舞,時陌一邊聽著一邊學,怎麽都感覺自己好像掉坑裏麵了,他來這裏是幹什麽來的?


    但是陳白露卻指導的很起勁,時陌自己沒有發現,但是陳白露發現了,她很驚奇時陌的記憶力還有身體的控製能力,有好幾次陳白露一再以為時陌又要踩她的腳了,但是情況卻沒有發生。


    這讓陳白露感受到了驚喜。


    沒有體驗過教導別人的人第一次體驗的感覺是非常不錯的。


    有點為人師表的感覺,總之那感覺真的不一樣。


    當然了,將這種體驗變成工作之後,那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論什麽事情變成工作以後,那麽就會感覺到枯燥乏味的。


    沒有人會喜歡這種事情的。


    但是陳白露是第一次知道一個異性,一個男人幹這樣的事情,距離還是這麽的近。


    人們通過跳舞來加深友誼是有道理的。


    從心理學上來講,人與人之間是有所謂的安全範圍的,好朋友之間相隔多少厘米,朋友之間相隔多少厘米,這些都是有一些模模糊糊的範圍的。


    而跳舞正好可以幫助人和人之間突破這個範圍。


    跳起舞來,人和人之間本身就會拉近,從而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心裏距離,從而促進兩個人的感情。


    這是一種相互的作用。


    在這樣的情況下,陳白露本身就放下了對於時陌的心裏戒備,更別說她對時陌還是挺有好感的。


    這種好感讓她對於時陌本身這個人的關注度開始提高了。


    而時陌這樣跳下去,也慢慢的放下了一些戒備,至少不是用敵視的態度去對待陳白露了,勉勉強強的將其當做朋友。


    時陌的態度上的轉變,讓陳白露多多少少察覺到了一些。


    事實上人和人在交流的過程中,很容易感受到別人的情緒的,隻不過有些人可能真的是情商低,或者說不看人臉色,心大之類,但凡有心的人基本上都可以感受到一些人情緒上的v變化。


    這種感覺很多人都有,隻不過很多人都不好確定而已,不知道對方是不是生氣,不知道對方是不是真的有心事,還是自己的錯覺。


    但是,事實上,這種感覺是真實的存在的。


    至少,陳白露是察覺到了。


    女人總是早熟的,女人也總是很細心,很精美的。


    作為一個從小生活在上流圈子的女人,陳白露對於察言觀色這項技能領悟的不敢說如何的熟練,但是絕對不會和普通人一樣茫然不知。


    陳白露這種人因為生活環境的緣故,她早就下意識地擁有了察言觀色的能力。


    這種能力讓她可以感受到周圍人對於她的敵意,友善,等等的態度。


    所以她才能夠很快的反應過來時陌對於她態度的轉變。


    這讓她極為驚訝。


    要知道,官二代,富二代可不是裏麵那樣的一無是處的。


    事實上,在當代社會,像富二代,除非是沾染了毒癮,賭博,犯罪等等一係列的不可救藥的事情,否則一般都不會真正的將自己的家產敗光。


    當然了,一本正經的投資股市也可以讓其失去一切。


    但是如果除此之外,那麽基本上不會出現能力平庸道到敗光家產的事情。


    想想就明白了,再會花錢的富二代(至少有十幾億的那種),一天到晚的買跑車,泡妞什麽的,其實也不可能敗光家產,因為跑車也是一種財產,不想要了,可以賣掉,如果賣掉的是限量版的跑車,說不定還賺了呢。


    至於泡妞,除非被騙,否則能花幾個錢?


    一千萬夠不夠?


    再不能多了,因為一千萬砸不了的女人,那就不是金錢的問題了,給再多的錢都沒有用,因為人家不缺錢。


    至於幹別的,買房子,買房地產?買酒店,買酒樓,這樣下來,搞不好自己手裏麵的錢還就賺回來了。


    這個社會上,隻要有錢,那麽賺錢就非常的容易,說真的,讓一個人徹徹底底的花光十個億,不準送人,不準做慈善,不準買一些不動產什麽的,那樣下來十個億花下去之後,那個人或許還真的會賺錢。


    花光十個億會變成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別不信的。


    這是一件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這個世界就是那麽的荒誕。


    官二代,富二代並不像和電影中那樣的無腦。


    就是在無腦,在那樣的一個環境下生活的人,人家一天到晚見識的東西就和普通人不在一個頻道上。


    信息的掌握量就不是一個層次的。


    眼界自然是不用說了。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非洲的高中生和來自美利堅紐約的高中生,假設兩者的高中生智力水平一樣,給兩者出的各種的題,兩者答出的分數也都是一樣的,知識儲備是一樣的,但是誰會認為非洲的高中生就比美利堅的高中生強,或者說聰明?


    相反,美利堅的高中生會有很多人認為其更聰明。


    這不是跪舔美利堅什麽的,而是兩者身處的社會完全不同。


    非洲有電腦,但是非洲的變化會像紐約那樣變化的日新月異嗎?


    紐約或許是每一天都在變化,每一天或許都會出現一個新東西,一個新發明,一個新熱點,一個新技術的誕生和應用,但是非洲呢?


    或許非洲會是十幾天才有一些變化,好幾年才會和之前不一樣。


    兩者接觸的層次就不一樣。


    在紐約看到的是來自世界各國的人,並且這些人都是精英,都是修養素質很高的人。


    別忘了,這些人可是要通過較為苛刻的審核才能來美利堅。


    美利堅歡迎的是高素質人才。


    但是非洲呢?


    戰爭?


    難民?


    饑餓嗎?


    這就是最大的區別。


    這些不是知識可以彌補的。


    畢竟就算理論知識一樣,那還有實際應用呢。


    非洲的高中生就算知道了一些高科技的原理,但是他實際上並沒有見過,甚至沒有親手體會過。


    他腦海裏麵的一切東西都是意想的,都是模糊的,都是不清楚的。


    但是美利堅小夥子不一樣,他不僅見過,還知道生產公司,還知道公司的經營方式,還知道這些東西帶給社會怎麽樣的變化。


    這完全是兩種概念的兩種體驗,不是知道一些東西就行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矩陣遊戲平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時間之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時間之王並收藏矩陣遊戲平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