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天與金不換的手中的照明燈已將這塵封許久的墓室徹底點亮,我穿過青銅小門便將整間墓室盡收眼底。


    這墓室的規模略顯壯觀,整體格局為長方形,四周的牆壁之上分別刻畫著許多形形色色不同的壁畫,壁畫的頂端均有精細的石刻雕花。


    墓室的四個角落處,擺放著四盞巨大的長明燈,當然不知何年何月便早已熄滅。


    而墓室正中,是一個八邊形的突出台階,台階的八個角分別聳立著八根直通室頂的巨大圓形石柱。每根石柱之上,似乎各雕刻了一條盤龍,蜿蜒直上,纏繞石柱,同時也遍布了密密麻麻,看不懂的文字和符號。


    台階正中,放著的兩具一模一樣的巨大石質棺材,目測兩米來長,石棺之上似乎也刻著什麽,距離太遠看不真切,但在無形中,卻帶給人一種陰冷恐怖的壓抑感覺。


    從遠處觀望,這石棺與台階八角石柱的排序,一眼瞥去,竟仿佛一個巨大的鳥籠,將兩具石棺困於其中。


    我瞥了一眼一旁的倪天,他的表情顯得有些驚愕,我自是猜出他又看出了什麽了不得的門道,便開口詢問:“天叔,有什麽不妥?”


    倪天似乎根本沒聽到我的問題,隻是臉上的表情急速的變換,驚愕,疑惑,思索,發呆。


    我更加不明所以,心裏也有些不安,我靠?這不會是又出了什麽幺蛾子了吧?推了推倪天:“天叔?天叔!”


    倪天這才回過神來,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那兩具巨大的石質棺材,這才開口:“這……是個秦墓!?怎麽可能?”


    倪天說這話時,估計他自己都不太確信自己所說的,言語之中充滿了疑惑,那就更別提我了。


    “啊?啥?秦墓?”我長大了嘴巴,一臉懵逼,這次算是真被徹底搞蒙了。不由自主的伸出手來,掏了掏耳朵,幾乎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秦墓?別開玩笑了,我們下的不是蒙古人的墓嗎?


    倪天微米雙目一臉狐疑的望向那台階上的兩具一模一樣的棺槨,似是又再次陷入了沉思,根本就沒絲毫的心思回應我。


    “臥槽,墓中墓?!金爺我下了這麽多鬥兒,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奇葩墓。”金不換手摸著脖頸上的金項鏈,自顧自的嘟囔著,看來是對倪天的判斷並沒有什麽異議,這確是秦墓無疑。


    我的腦中已是一團漿糊,這二人都是這行當裏的老手,對於陵墓朝代判斷這種小事兒,自然不可能同時打了眼。隻是在一座草原湖泊之下,一個蒙古人陵墓的最下麵竟然還有一座秦朝人的陵墓,似乎也太扯淡了吧?誰會願意把自己的墓建在別人的墓上麵?若不是親眼所見,我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我又望向那不管怎麽看,都一模一樣的兩具石質棺材。心裏猜測著這裏葬著的到底是何人。究竟是秦人?還是蒙古人?又或者兩者皆是?如果當真是兩人同葬於此,那這蒙古人又是為何要選擇與一個秦人同葬?


    從朝代上算,秦朝與元朝相差千年之久,邏輯上講必然是秦人先葬於此地,之後這蒙古人到此選擇與其同葬,那這就更讓人疑惑不解了。而且我最想不通的一點就是,這一切到底又與四叔有什麽關係?


    我揉著自己的額頭,一個個毫無邏輯,毫無關係的謎團將我死死的困住。此刻我手中握著的,仿佛是一團混亂不堪的麻繩,我越是想解開,它卻反而纏繞的更加緊密,無從入手。


    “管他是什麽朝代的,隻要是人的墓就行,咱們衝的是冥器,這雙黃蛋可真給了金爺我,一個意外的驚喜。”金不換的沒心沒肺也當真讓我佩服,竟轉眼就把這謎團拋到腦後,拎著撬棍向那石柱環繞的台階走去。


    倪天看著金不換那左右搖晃,單手拎著撬棍,略帶灑脫的肥胖背影,略顯無奈的搖了搖頭,也邁開腳步向石棺走去。


    我歎了口氣,也放棄了思考這些亂七八糟的謎團,這二人既然決定開幹,在這陰森的墓室之中,天曉得還會再出現什麽,我也唯有緊緊的跟上。


    走到近前,我才看的清楚,原來這八角形台階的地麵上也刻有些許古怪的圖案。隻不過相對於石柱上的巨大盤龍和奇怪花紋,這地麵上的圖案就簡單了許多,都是一些奇奇怪怪,長短不一的橫杠,而這些橫杠的最中間則擺放著那兩具一模一樣石質古棺。


    我皺起眉頭,總覺得這些橫杠似乎有些眼熟,貌似以前在哪見過,剛想去請教倪天。還未等我開口,倪天卻是倒吸了一口冷氣,緩緩吐出了四個字“伏羲八卦!”


    我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這是八卦圖?”難怪我會覺得眼熟,倪天這麽一說,這八角形台階地麵的圖案與以前的見到過的八卦圖案也確實有幾分的相似。


    倪天卻搖了搖頭:“通常意義上,咱們所說,所見的八卦圖,都是後天八卦圖,也叫文王八卦。”


    我點點頭,又搖搖頭,玄學這東西我是一點研究也沒有,所知道的那點知識,無非就是來自於一些影視作品,圖個樂嗬。


    見我如此反應,倪天便知道我肯定又是沒懂,解釋道:“封神榜你總知道吧?周文王占卜,使用的便是他自己創製的文王六十四卦,最為有名的《易經》便是在這文王八卦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的。現如今易學、術數、占卜、中醫、針灸、風水學等,所應用的也都是這文王八卦。”


    封神榜我自然不陌生,書中那些飛天遁地的大能之士,也曾是我兒時心中純真的向往,試問哪個少年的心中,又不曾有過一個仙俠夢?隻是在成長麵前,我們都慢慢認清了虛與實,明白了真與假……


    倪天現在提起封神榜中的周文王,多少讓我有些吃驚,若說這文王八卦是真實存在的,難道這世間,當真會有未卜先知之術不成?


    “小逸,我問你,若是一個傳說,想要流傳千載,靠到是什麽?”倪天突然又問出了一個讓我摸不著頭腦的問題。


    流傳千載嗎?若說現代,這倒好辦,你隨便編個故事,媒體一宣傳,幾百年後若有人想查到,估計也並非難事。隻是這古代嗎……書籍記錄嗎?但像女媧補天這類的上古傳說,在那個時代裏,又哪裏有什麽書籍記錄?我思索了一下,選了一個自己認為還算合理的答案,試探著回道:“口口相傳?”


    倪天滿意的點點頭,卻又拋給了我一個很有深度難題:“不錯,口口相傳,可是小逸你想過沒有?若一個故事內沒有半點的真實,誰又會願意將這個故事口口相傳下去?”


    我一時語塞,倪天這話倒是不錯,一個完全虛構的故事,若想相傳千載而不被識破,自然是不可能的。但若在這編造的故事之中參入了真實,便會截然不同的成為了傳說,長遠流傳。


    這個道理正如說謊的最高境界,便是真假參半一樣。那麽,如此一來,究竟那些傳承千載的傳說中,哪部分才是真的,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迷墓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磬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磬風並收藏迷墓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