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親的和送親的一看昱王這姿態表情,還說出認識般的話來,都愣住了。送親的金國人聽不懂,但見她這樣無禮,麵有慍色。童貫慌的忙上前拉人徙小聲道:“殿下,認錯人了罷。”
人徙方回過神來,忙退後兩步,向完顏宗固行了個禮,抱歉道:“本王見郡主麵善,認錯了人,望貝勒爺寬恕。”
通事將意思講給宗固,這二哥和眾人才恢複了平常神色,拍拍人徙的肩,一手牽過妹妹的手,放進人徙手內。眾人起哄般歡呼起來,金人渾厚的聲音叫得最響,嘟囔著聽不懂的道喜話。完顏飾略通宋語,聽見人徙叫她的化名,心中確定遇到故人,放鬆起來,任人徙握著自己的手,站到她麵前。相反的人徙沒碰到過這陣勢,倒鬧了個大紅臉。雖說臉紅,心裏倒不是滋味,無奈眾人看著,隻得牽了其非,扶她進入迎親車內,又與太子行了大禮,請宗固一行人進宮歇息。
於是一大批人馬打著各自的旗幟,壯觀地進了汴梁城,一路上圍觀百姓絡繹不絕。及至皇宮前,宣德樓城門大開,又開了兩側共四扇小門,才把所有人都迎進去。徽宗早在門內帶領眾臣候著,一時間車馬紛紛,熱鬧非凡。
為迎親,宮裏把剩餘不多的地方兒拆了又拆,建了又建,原來供各國使臣住的行宮也擴大了三倍。雖是把新娘子迎回來了,為避嫌,雙方不能見麵,其非便和宗望等人一起住在行宮中。把住的地方兒安排好,便是設宴款待眾人,大講排場,杯盞交錯,足鬧了一天。人徙滿腹心事,又弄不清楚這其非怎麽變成自己新娘子了,想問,又見不著麵兒,被眾人攛掇著喝得大醉,又怕現出底兒來,一直抓著曹紳不放,眾人便又開玩笑說這是把曹紳當新娘子呢。曹紳又好氣又好笑,任她抓著,替她擋了不少酒,至晚間,主仆兩人個個站都站不穩,木格扶著,好容易才回到滿是喜氣的昱王殿。
人徙進屋一下癱在椅子內,支走曹紳,拽住木格的袖子喃喃道:“你,你說,你瞧見陳娘娘沒有?”
木格歎了口氣,道:“見了,在她桌子上喝酒呢,不過一直背著咱們,後來我見她趴桌子上了,怕是也醉了。”
人徙一聽,酒衝肺腑,一陣心熱,感覺有東西要衝出胸腔,站起來就往外跑。木格死命抱住急道:“爺要死!就算平時也不該再去了,這會去了,酒醒了又後悔,何必呢!”
人徙不管她,還在那掙,曹紳見狀忙也抱住,對木格喝道:“什麽死不死的?這話也是你說的?下去!”
木格看著曹紳將她拖上樓,進了內室,才不放心地下去了。曹紳死活將她拖到床上,忍住往上翻的酒氣,在她耳邊哄道:“殿下累了,這是殿下的床,好好睡罷。”見人徙閉著眼睛睡了過去,才將她外衣脫了,拉上被子,自己急跑到外麵吐了一地。
又過了幾日,宣和三年的新年至。同往年一樣,各處又是張燈結彩,隻不過更熱烈些,人們臉上更高興些——因為這日,元旦,將是那小王爺昱王的大婚。
元旦這日一早,連續一夜幾乎不曾停止的爆竹聲簡直要將人們的耳朵震裂,宮中到哪都能看見人,忙碌匆匆,連一年一度的新年朝會也似乎是草草開過。早在前幾日,完顏宗固就按宋朝習俗收了陛下親獻的部分聘禮——禮單上開著必有的布帛、綢緞、紗羅之類,托人做了新娘的禮服,而回禮則按金人的習俗,除禮金禮品之外,是幾匹上好的良馬。
這日午時,陛下又親自帶領執政的宰相,穿著便服和有帶子的鞋查看了一遍全部的聘禮,有裝金革帶一條,有玉龍冠、綬玉環、北珠冠花梳子環、七寶冠花梳子環、珍珠大衣、半袖上衣、珍珠翠領四時衣服、累珠嵌寶金器、塗金器、貼金器、出行時乘坐的貼金轎子等物品,還有錦繡綃金帳幔、擺設、席子坐褥、地毯、屏風等等物件,甚是滿意,又等了兩個時辰吉時,宣布婚禮開始。人徙昏頭昏腦被人從頭到腳裝飾一新,大紅底兒婚袍,綴著金黃小龍,頭戴大紅長翅帽,胸前一朵大紅花。若不是配著那張不會笑的臉,倒是好好的一個新郎官。皺著眉頭上了早備好的馬,前頭走著,後麵跟著墨兒扮的伴娘、花轎、樂隊、盒隊,魚貫向行宮走去,一路上鞭炮齊放,奏樂不歇。等到了行宮門前,完顏宗固等人身著喜裝奏樂鳴炮相迎,將人徙迎進布置好的穿堂中。人徙昏著腦袋,仔細回想學到的禮數,緩緩向作為其非長輩的宗固跪了,認真拜完了禮。眾人歡呼,墨兒入了裏間,片刻扶著新娘的手輕輕走了出來。
一瞬間,人徙眼神恍惚,看著那大紅蓋頭發了怔。墨兒輕聲咳嗽,她才隨著新娘出了行宮,看著她上轎,自去上馬。此時徽宗和鄭皇後並些親眷已親臨昱王殿,等著新人拜堂。
人徙等到時,引讚和通讚已在院內等候,見他們來,將新人迎到陛下等人麵前,開始儀式。
引讚:新郎佇立於轎前——
通讚:啟轎,新人起——
引讚:新郎搭躬(拱手延請新娘)——
引讚:新郎新娘直花堂前——
引讚:新郎新娘就位——
通讚:新郎新娘進香——
引讚:跪,獻香——
通讚: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人徙腦袋混沌一片,神態恍惚,眼前的紅色和喜氣使她發悶,看著徽宗和眾人微笑的臉,再看那陌生的紅色蓋頭,莫名想起去年新年的天街,心上委屈直翻,隨著一聲“夫妻對拜——”,頭沉沉磕在泛著香氣的紅枕上,掉了眼淚。
好在屋外天色昏暗,屋內香煙嫋繞,眾人都未發現。一聲“禮成——”,眾人歡呼起來,陛下喜歡道:“送入洞房!”眾人簇擁著二人上了樓梯,陛下又補上一句“皇家規矩,不許鬧房”引得眾人又是一陣歡笑,有想偷看的人圍著樓梯,陛下半是嚴厲半是笑的喝退,又和眾人笑鬧一回,引著出了殿。
大殿內終於靜下來,丫鬟侍從雖有意繼續歡笑,礙於規矩,都偷偷跑出殿去自樂了。殿內隻剩下幾個留守的,外加此刻內室新房內的一兩個身穿紅衣的丫鬟,手端酒盤,兩杯酒,等著人徙拿。
人徙遲疑著伸出手端過那兩個酒杯,遞給仍蓋著蓋頭的其非,輕拍她的手背,兩人生澀地喝了交杯酒。兩個丫鬟偷笑著退去,掩上了門。
人徙聽見門關,如臨大赦,長出一口氣,眼淚又泛上來,生生忍回去。輕輕將對方的蓋頭去了,不等對方反應就說道:“對不起。”
其非端詳她片刻,微笑道:“是我嫁人,還是你嫁人?你哭什麽?”話雖出口,卻也在笑裏泛起了淚光。
人徙驚訝她的宋語流利,半天才支吾道:“我知道你不想嫁,我也不想娶,我怎麽對得起流月?”
“事到如今,還說這些做什麽?”其非歎聲道,眼睛沒了聚焦。
“你聽我說。”人徙正色道,“唯一的好處,就是你知道我也是女兒,我們算是故人,在外可以裝著,在內,我當你是友人。人徙發誓!”
其非點點頭道:“我知道,我一見是你,就知道沒事的。流月說過,小王爺是個好人。”
人徙無話可答,囑咐她可以先睡,自己會躺另一條被子睡在邊上。其非點頭,卻裹了被子坐在床裏,看著窗外清冷的月色。人徙看著流淚的紅燭,腦中回憶起木格形容陳憶的話,一直想一直想著,發著呆,脊背僵硬。
大紅喜字映著火紅的燭光。二人同居一室,同床共枕,卻不是意出一處,情發一心!
金國境內。金首都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流月獨自晃蕩著,看似悠閑,心裏卻如同塞了一塊大石頭。非兒不見了。
已經一個多月沒有見她,以往就是再久,也沒有這麽久一點音信也無。聯想到上次最後一次見麵,粗心的幫主終於慌了。
當下什麽也不顧了,丟下山上的人就下了山,好在知道非兒是在首都的,否則更是難尋。可即使知道了是在這裏,那麽大的寧府,那麽多大戶人家,又不知道真名真姓,上哪找去?流月坐在一塊石頭上,滿心後悔。不過,粗心的流月這次倒難得細心一回,將非兒臨走給她的那件貼身玉玨帶在了身上,看見戶大戶人家拿著玉去問,可是找了一天,還是沒有蹤跡——寧府畢竟是首都,對於找人來說太大了。
她這一走,山上的人不放心了,幾個人追了她來,這會子正替她也到處尋呢。正發愁,一個手下急匆匆跑過來,說道:“幫主,我們聽到很多在議論,說今日是我朝出去的郡主出嫁的日子,你說,會不會——”
流月一聽,心裏滑了一塊大冰塊一般,一路問著,尋到了出嫁郡主的府邸——完顏晟的王府。隻見這王府也是張燈結彩,滿是喜氣,忙拉住一個家丁問道:“你們家郡君出嫁了?”
那家丁打量她兩眼,不耐煩回道:“全國都知道的事兒!哪跑來的鄉下人!一邊兒去!”
流月身旁的手下要捋袖子上前,流月忙攔住,眉頭深鎖。那手下深覺納罕,因為平日裏即使幫主不打架,也是不會受欺負,不動手,也會用嘴說回去,可今日卻任人奚落。
流月拿出那玉玨遞到那家丁麵前,“你們家郡君,可有這個?”
那家丁仔細看了看,滿麵驚訝道:“你怎麽有?這是我家郡君一直戴在腰上的!從小到大,沒見她摘過!”說完又起疑道:“你該不是偷了我家郡君的罷!還來!”
流月一把塞在懷裏,轉頭就走。身後的手下給了那家丁一巴掌,嘴裏笑說道:“一模一樣的東西多的是!”
流月急急走了一條街,卻不知方向般,突然又回頭,叫手下回去問件事。片刻那手下回來,匯報道:“回幫主,那家丁也不大清楚,隻說是宋朝的小王爺要娶郡君,叫,叫什麽,昱——”“昱王?”
那手下點點頭,流月眉毛幾乎皺到皮帽簷裏去,臉色陰得嚇人。手下見她這樣,因還在被通緝,又怕她惹人注目,便拉著她至一偏僻胡同,卻不敢吭聲。因為幫主雖然平日嘻嘻哈哈,這樣的表情罕見,但若有,便滿是殺氣。
隻見流月抓緊腰間的刀柄,初知道其非身份的驚訝已被燒起的妒火取代,狠狠說道:“小王爺要娶郡君?好你個小王爺!”
人徙方回過神來,忙退後兩步,向完顏宗固行了個禮,抱歉道:“本王見郡主麵善,認錯了人,望貝勒爺寬恕。”
通事將意思講給宗固,這二哥和眾人才恢複了平常神色,拍拍人徙的肩,一手牽過妹妹的手,放進人徙手內。眾人起哄般歡呼起來,金人渾厚的聲音叫得最響,嘟囔著聽不懂的道喜話。完顏飾略通宋語,聽見人徙叫她的化名,心中確定遇到故人,放鬆起來,任人徙握著自己的手,站到她麵前。相反的人徙沒碰到過這陣勢,倒鬧了個大紅臉。雖說臉紅,心裏倒不是滋味,無奈眾人看著,隻得牽了其非,扶她進入迎親車內,又與太子行了大禮,請宗固一行人進宮歇息。
於是一大批人馬打著各自的旗幟,壯觀地進了汴梁城,一路上圍觀百姓絡繹不絕。及至皇宮前,宣德樓城門大開,又開了兩側共四扇小門,才把所有人都迎進去。徽宗早在門內帶領眾臣候著,一時間車馬紛紛,熱鬧非凡。
為迎親,宮裏把剩餘不多的地方兒拆了又拆,建了又建,原來供各國使臣住的行宮也擴大了三倍。雖是把新娘子迎回來了,為避嫌,雙方不能見麵,其非便和宗望等人一起住在行宮中。把住的地方兒安排好,便是設宴款待眾人,大講排場,杯盞交錯,足鬧了一天。人徙滿腹心事,又弄不清楚這其非怎麽變成自己新娘子了,想問,又見不著麵兒,被眾人攛掇著喝得大醉,又怕現出底兒來,一直抓著曹紳不放,眾人便又開玩笑說這是把曹紳當新娘子呢。曹紳又好氣又好笑,任她抓著,替她擋了不少酒,至晚間,主仆兩人個個站都站不穩,木格扶著,好容易才回到滿是喜氣的昱王殿。
人徙進屋一下癱在椅子內,支走曹紳,拽住木格的袖子喃喃道:“你,你說,你瞧見陳娘娘沒有?”
木格歎了口氣,道:“見了,在她桌子上喝酒呢,不過一直背著咱們,後來我見她趴桌子上了,怕是也醉了。”
人徙一聽,酒衝肺腑,一陣心熱,感覺有東西要衝出胸腔,站起來就往外跑。木格死命抱住急道:“爺要死!就算平時也不該再去了,這會去了,酒醒了又後悔,何必呢!”
人徙不管她,還在那掙,曹紳見狀忙也抱住,對木格喝道:“什麽死不死的?這話也是你說的?下去!”
木格看著曹紳將她拖上樓,進了內室,才不放心地下去了。曹紳死活將她拖到床上,忍住往上翻的酒氣,在她耳邊哄道:“殿下累了,這是殿下的床,好好睡罷。”見人徙閉著眼睛睡了過去,才將她外衣脫了,拉上被子,自己急跑到外麵吐了一地。
又過了幾日,宣和三年的新年至。同往年一樣,各處又是張燈結彩,隻不過更熱烈些,人們臉上更高興些——因為這日,元旦,將是那小王爺昱王的大婚。
元旦這日一早,連續一夜幾乎不曾停止的爆竹聲簡直要將人們的耳朵震裂,宮中到哪都能看見人,忙碌匆匆,連一年一度的新年朝會也似乎是草草開過。早在前幾日,完顏宗固就按宋朝習俗收了陛下親獻的部分聘禮——禮單上開著必有的布帛、綢緞、紗羅之類,托人做了新娘的禮服,而回禮則按金人的習俗,除禮金禮品之外,是幾匹上好的良馬。
這日午時,陛下又親自帶領執政的宰相,穿著便服和有帶子的鞋查看了一遍全部的聘禮,有裝金革帶一條,有玉龍冠、綬玉環、北珠冠花梳子環、七寶冠花梳子環、珍珠大衣、半袖上衣、珍珠翠領四時衣服、累珠嵌寶金器、塗金器、貼金器、出行時乘坐的貼金轎子等物品,還有錦繡綃金帳幔、擺設、席子坐褥、地毯、屏風等等物件,甚是滿意,又等了兩個時辰吉時,宣布婚禮開始。人徙昏頭昏腦被人從頭到腳裝飾一新,大紅底兒婚袍,綴著金黃小龍,頭戴大紅長翅帽,胸前一朵大紅花。若不是配著那張不會笑的臉,倒是好好的一個新郎官。皺著眉頭上了早備好的馬,前頭走著,後麵跟著墨兒扮的伴娘、花轎、樂隊、盒隊,魚貫向行宮走去,一路上鞭炮齊放,奏樂不歇。等到了行宮門前,完顏宗固等人身著喜裝奏樂鳴炮相迎,將人徙迎進布置好的穿堂中。人徙昏著腦袋,仔細回想學到的禮數,緩緩向作為其非長輩的宗固跪了,認真拜完了禮。眾人歡呼,墨兒入了裏間,片刻扶著新娘的手輕輕走了出來。
一瞬間,人徙眼神恍惚,看著那大紅蓋頭發了怔。墨兒輕聲咳嗽,她才隨著新娘出了行宮,看著她上轎,自去上馬。此時徽宗和鄭皇後並些親眷已親臨昱王殿,等著新人拜堂。
人徙等到時,引讚和通讚已在院內等候,見他們來,將新人迎到陛下等人麵前,開始儀式。
引讚:新郎佇立於轎前——
通讚:啟轎,新人起——
引讚:新郎搭躬(拱手延請新娘)——
引讚:新郎新娘直花堂前——
引讚:新郎新娘就位——
通讚:新郎新娘進香——
引讚:跪,獻香——
通讚: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人徙腦袋混沌一片,神態恍惚,眼前的紅色和喜氣使她發悶,看著徽宗和眾人微笑的臉,再看那陌生的紅色蓋頭,莫名想起去年新年的天街,心上委屈直翻,隨著一聲“夫妻對拜——”,頭沉沉磕在泛著香氣的紅枕上,掉了眼淚。
好在屋外天色昏暗,屋內香煙嫋繞,眾人都未發現。一聲“禮成——”,眾人歡呼起來,陛下喜歡道:“送入洞房!”眾人簇擁著二人上了樓梯,陛下又補上一句“皇家規矩,不許鬧房”引得眾人又是一陣歡笑,有想偷看的人圍著樓梯,陛下半是嚴厲半是笑的喝退,又和眾人笑鬧一回,引著出了殿。
大殿內終於靜下來,丫鬟侍從雖有意繼續歡笑,礙於規矩,都偷偷跑出殿去自樂了。殿內隻剩下幾個留守的,外加此刻內室新房內的一兩個身穿紅衣的丫鬟,手端酒盤,兩杯酒,等著人徙拿。
人徙遲疑著伸出手端過那兩個酒杯,遞給仍蓋著蓋頭的其非,輕拍她的手背,兩人生澀地喝了交杯酒。兩個丫鬟偷笑著退去,掩上了門。
人徙聽見門關,如臨大赦,長出一口氣,眼淚又泛上來,生生忍回去。輕輕將對方的蓋頭去了,不等對方反應就說道:“對不起。”
其非端詳她片刻,微笑道:“是我嫁人,還是你嫁人?你哭什麽?”話雖出口,卻也在笑裏泛起了淚光。
人徙驚訝她的宋語流利,半天才支吾道:“我知道你不想嫁,我也不想娶,我怎麽對得起流月?”
“事到如今,還說這些做什麽?”其非歎聲道,眼睛沒了聚焦。
“你聽我說。”人徙正色道,“唯一的好處,就是你知道我也是女兒,我們算是故人,在外可以裝著,在內,我當你是友人。人徙發誓!”
其非點點頭道:“我知道,我一見是你,就知道沒事的。流月說過,小王爺是個好人。”
人徙無話可答,囑咐她可以先睡,自己會躺另一條被子睡在邊上。其非點頭,卻裹了被子坐在床裏,看著窗外清冷的月色。人徙看著流淚的紅燭,腦中回憶起木格形容陳憶的話,一直想一直想著,發著呆,脊背僵硬。
大紅喜字映著火紅的燭光。二人同居一室,同床共枕,卻不是意出一處,情發一心!
金國境內。金首都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流月獨自晃蕩著,看似悠閑,心裏卻如同塞了一塊大石頭。非兒不見了。
已經一個多月沒有見她,以往就是再久,也沒有這麽久一點音信也無。聯想到上次最後一次見麵,粗心的幫主終於慌了。
當下什麽也不顧了,丟下山上的人就下了山,好在知道非兒是在首都的,否則更是難尋。可即使知道了是在這裏,那麽大的寧府,那麽多大戶人家,又不知道真名真姓,上哪找去?流月坐在一塊石頭上,滿心後悔。不過,粗心的流月這次倒難得細心一回,將非兒臨走給她的那件貼身玉玨帶在了身上,看見戶大戶人家拿著玉去問,可是找了一天,還是沒有蹤跡——寧府畢竟是首都,對於找人來說太大了。
她這一走,山上的人不放心了,幾個人追了她來,這會子正替她也到處尋呢。正發愁,一個手下急匆匆跑過來,說道:“幫主,我們聽到很多在議論,說今日是我朝出去的郡主出嫁的日子,你說,會不會——”
流月一聽,心裏滑了一塊大冰塊一般,一路問著,尋到了出嫁郡主的府邸——完顏晟的王府。隻見這王府也是張燈結彩,滿是喜氣,忙拉住一個家丁問道:“你們家郡君出嫁了?”
那家丁打量她兩眼,不耐煩回道:“全國都知道的事兒!哪跑來的鄉下人!一邊兒去!”
流月身旁的手下要捋袖子上前,流月忙攔住,眉頭深鎖。那手下深覺納罕,因為平日裏即使幫主不打架,也是不會受欺負,不動手,也會用嘴說回去,可今日卻任人奚落。
流月拿出那玉玨遞到那家丁麵前,“你們家郡君,可有這個?”
那家丁仔細看了看,滿麵驚訝道:“你怎麽有?這是我家郡君一直戴在腰上的!從小到大,沒見她摘過!”說完又起疑道:“你該不是偷了我家郡君的罷!還來!”
流月一把塞在懷裏,轉頭就走。身後的手下給了那家丁一巴掌,嘴裏笑說道:“一模一樣的東西多的是!”
流月急急走了一條街,卻不知方向般,突然又回頭,叫手下回去問件事。片刻那手下回來,匯報道:“回幫主,那家丁也不大清楚,隻說是宋朝的小王爺要娶郡君,叫,叫什麽,昱——”“昱王?”
那手下點點頭,流月眉毛幾乎皺到皮帽簷裏去,臉色陰得嚇人。手下見她這樣,因還在被通緝,又怕她惹人注目,便拉著她至一偏僻胡同,卻不敢吭聲。因為幫主雖然平日嘻嘻哈哈,這樣的表情罕見,但若有,便滿是殺氣。
隻見流月抓緊腰間的刀柄,初知道其非身份的驚訝已被燒起的妒火取代,狠狠說道:“小王爺要娶郡君?好你個小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