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闊大洋之上,戰艦劈波斬浪。
驕陽似火,海風獵獵。
在這樣一個的好天氣裏,卡森號航母戰鬥群,正按照作訓大綱進行航渡訓練。
滿載排水量超過十萬噸的卡森號,宛若一座海上移動的機場。
在它周圍幾十海裏範圍內,由內到外,分布著兩艘導彈巡洋艦和兩艘驅逐艦。
一艘攻擊核潛艇,正在後方與綜合補給艦結伴緩行。
此次出航,卡森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搭載了各型艦載機84架。
其中戰鬥攻擊機72架,預警機4架,其餘都是反潛直升機、多用途救援直升機。
雖然是和平時期,但航母戰鬥群絲毫沒有放鬆演練。
今天演練科目,是四級防空,不算高難度的‘警戒驅離’任務。
半小時前。
航母已經彈射放飛了兩架戰鬥攻擊機,它們將扮演‘敵人’,闖入航母戰鬥群的防空警戒識別圈,試圖發起攻擊。
而航母戰鬥群,則要快速發現‘敵人’、及時出動戰機實施攔截驅離。
這個演練科目,其實也是平時他們經常遇到的。
作為全世界最強的軍事強國,他們的航母戰鬥群,戰鬥力實在是恐怖。
單艘航母,一天就可以出動近兩百架次,精確攻擊數百個目標。
四艘巡洋艦和驅逐艦,攜帶了上千枚巡航導彈。
一支航母戰鬥群持續攻擊三天,就足以摧毀一個中等國家。
如果是三支航母戰鬥群,集結在一起……
那即便是軍事強國,也不敢小覷。
正因如此。
航母戰鬥群在海上航行、訓練、戰備,經常會遇到,某些國家安排戰機或軍艦跟蹤尾隨。
像不怕事的戰鬥民族,還經常會派戰機闖入,甚至是從航母戰鬥群的頭頂上空飛過,彪悍的一逼。
如今世界總體和平,即便有部分地區有戰亂,那也是窮弱國家的小打小鬧、武裝衝突。
不是戰爭時期,那當然不會輕易演練高難度的科目。
畢竟,艦載戰鬥攻擊機出動一架次,彈射器磨損、飛行油耗、戰機壽命損耗、飛行員補貼等等,加一起的成本,每小時差不多兩萬美金。
高難度科目,一次性出動幾十架次,那真是分分鍾都在燒錢。
最近正趕上病毒疫情結束後的‘災後重建’,就算財大氣粗,也不敢瘋狂的燒錢。
所以演練小科目,保持住航母戰鬥群的訓練水平就行。
……
兀然!
伴隨著嗡的一聲悶響。
一架艦載預警機,從航母飛行甲板上,被猛然加速彈射起飛。
隨著航母的航行,蒸汽彈射器的滑行軌道,散發出嫋嫋白色蒸汽。
滑軌複位,身穿各種顏色馬甲的艦員們,專業而又迅速的進行彈射作業。
兩架重型艦載戰鬥攻擊機,在黃馬甲的引導員手勢指引下,分別來到了各自的彈射位置。
既然是和平年代,那不可能掛載實彈。
彈射一次費不便宜,那麽一旦升空,就盡量多飛一會兒。
所以兩架戰鬥攻擊機,都掛載了大型副油箱,還有中距和近距空對空導彈。
當然,導彈是訓練彈,又不是打仗,不可能用實彈。
擾流板升起,戰機掛上彈射梭。
飛行員慢車運轉,先左後右催大發動機油門,並不斷的挪動操作杆。
這是在起飛之前,檢查兩台噴氣發動機,以及飛行舵麵是否正常。
確認無誤之後,紅色馬甲的武器官拔掉了導彈的安全梢,迅速遠去。
綠色馬甲的彈射官,與飛行員溝通確認重量、彈射速度之後,便高高舉起右手。
隨著飛行員猛一揮手,彈射官立刻摁下按鈕。
這一瞬間。
飛行員將油門推大,戰機伴隨著嗡的一聲悶響,被巨大的推力猛然推送出去。
第一架戰鬥攻擊機,迅速像是離弦之箭一般,被猛然彈射升空。
緊接著,第二架……
兩架戰鬥攻擊機升空之後,甲板上便立刻進行了清理檢查。
確認猛力彈射,沒有什麽零部件掉下來。
噴氣式發動機葉片很嬌貴,如果吸入了一顆螺絲釘,那可能打爛葉片,導致機毀人亡。
清理檢查之後,又有兩架戰鬥攻擊機,被引領過來停下,做好了彈射準備。
隻不過,它們暫時沒有被彈射起飛,是戰備預留。
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它們就可以被迅速彈射,緊急升空前去支援。
要是在特殊時期,那麽這兩架戰鬥攻擊機,就會掛載實彈了。
當然這一次,依然還是訓練彈。
這年頭,怎麽可能打仗?
……
科目訓練正有條不紊展開。
受地球曲率影響,戰艦上的相控陣雷達,對低空的探測距離有限,一般隻有幾十公裏。
而這也是為什麽,飛行員們要苦練超低空突防的原因。
當然,很多先進的反艦導彈,就是用超低空突破,從而提高成功率。
以幾乎擦著海麵的高度,掠海飛行過來,會讓海上的戰艦預警時間有限。
從發現目標,到組織武器攔截,對於每秒一兩公裏甚至更快的反艦導彈來說,留給戰艦防空的時間,隻有一二十秒。
這麽短的時間,如果反艦導彈數量又足夠多,那就形成飽和攻擊了。
戰艦遇到這種情況,特別難以應對。
為此。
有航母的國家,都會研製裝備預警機。
恰如卡森號航母放飛的預警機,它升空之後來到了約六千米的高度。
通過機載雷達,如‘居高臨下’一般,對數百公裏範圍空域展開警戒。
那些想要通過超低空突防的敵人戰機或者導彈,就根本無法躲過預警機的‘眼睛’。
兩架後續升空的戰鬥攻擊機,則不遠不近的,伴隨在預警機周圍。
三架飛機,繞著航母戰鬥群盤旋飛行,但距離航母會越來越遠。
所以如果雷達上,用線條將它們飛行軌跡展現出來,就像是螺旋狀的圓盤蚊香。
如此飛行,是典型的執行重點保護警戒。
如果是戰爭時期,那就會有兩架預警機、四架戰鬥攻擊機升空。
分為兩個組,一組朝著敵人可能來襲的方向飛去,執行戰鬥警戒任務,另一組則在航母戰鬥群上空螺旋繞圈飛行,執行防空戒備任務。
今天的科目太簡單了。
兩架‘敵機’很快就被預警機的雷達,給探測發現了。
經過識別之後,發現不是自己人。
飛行速度、高度、航向,又是衝著航母戰鬥群來的。
按照流程。
雷達操作員立刻通過聯合戰術數據鏈,通知航母戰鬥群的空情指揮官。
指揮官立刻決定,安排戰機前去監視。
很快。
航母飛行甲板上的‘戰備待命’的兩架戰鬥攻擊機,就緊急領命,彈射起飛。
根據預警機提供的‘敵機’目標數據,直撲而去。
衝上去之後,當然不是立刻就開火。
畢竟是和平年代,哪兒能發現目標,就立刻開火呢?
兩架戰鬥攻擊機,一架開啟雷達,另一架則保持靜默。
在逼近目標之後,便進行目視識別,上報空情指揮官,發現了什麽。
比如敵機數量、型號、武器配備等等。
雖然是演練,但所有的流程,還是非常標準和正規的。
通報之後,兩架戰鬥攻擊機則伴隨著‘敵機’飛行,通過無線電喊話,讓對方立刻飛走。
如果不聽,那就搖晃機翼展示掛載的武器,給予警告。
要是依然不聽,那就飛到一旁,開啟機炮,朝前方打出短點射,武力示威。
和平時期,一般都很少進行武力示威,‘敵機’就會飛走了。
但往往也會遇到硬茬。
像戰鬥民族的戰機,那就跟瞎了聾了似的,置若罔聞的要往航母戰鬥群飛去。
別說開機炮警告,就算是火控雷達鎖定,威脅要用導彈打下來,也不會聽。
當然,也不敢硬碰硬的來一個空中相撞。
畢竟現在的戰機,動輒就是幾千萬上億美金一架。
飛行員堪稱天之驕子,價值不可估量。
不可能像在公路上開車一樣,用戰機去將對方‘別停’,那樣太危險了。
遇到戰鬥民族的硬茬,一般都是讓它飛過去,不可能真打下來,誰也不想引發世界大戰。
……
今天的科目,兩架‘敵機’就是直挺挺的向著航母飛來。
為了讓演練增加一些難度,指揮官臨時下令,進行防空反艦演練。
於是乎。
兩架‘敵機’開戰了,與兩架前來驅離的戰鬥攻擊機,進行了空戰。
‘擊落’它們倆之後,這兩架‘敵機’長驅直入,高速突進航母戰鬥群,迅速發射反艦導彈。
一時間。
航母戰鬥群立刻進入‘防空作戰模式’。
擔負外圍警戒的導彈驅逐艦,立刻宙斯盾係統啟動,相控陣雷達對空展開搜索警戒。
而空中的預警機,也立刻跟蹤反艦導彈,不斷的通過數據鏈,上報導彈的速度、高度、航向等數據。
通過數據共享,其他幾艘戰艦也獲得了目標數據。
作戰係統進行高速計算,針對敵人導彈的數量、距離、位置等,選擇位置最佳的兩艘戰艦進行攔截。
卡森號航母右側前方,兩艘導彈巡洋艦和驅逐艦,艦艏和艦尾的垂直導彈發射係統,既相繼打開了麵板。
伴隨著噗噗的聲音,火光乍起、煙霧升騰。
防空導彈呼嘯升空,直撲敵人發射的反艦導彈而去。
遼闊的海麵上。
隻見兩艘戰艦,艦艏艦尾,兩枚防空導彈噴出耀眼的火焰,呼嘯升空,拉出長長的煙柱。
四枚防空導彈升空之後,立刻獲得預警機雷達、戰艦雷達的數據指引,讓它們知道敵人導彈在哪兒,該飛去什麽位置爆炸,從而攔截成功。
伴隨著轟轟轟的爆炸聲。
精確計算好了相對速度、相對位置,防空導彈飛撲向敵人的反艦導彈,淩空爆炸。
當然。
因為是訓練彈,所以爆炸威力微乎其微,產生煙霧,模擬爆炸效果。
真要是實彈,那必然威力巨大,強勁的衝擊波和大量的殺傷破片,會將來襲反艦導彈幹掉。
而攔截成功之後,演練科目就到此為此了。
扮演‘敵機’的兩架戰鬥攻擊機,立刻掉轉頭進行下一科目訓練。
戰鬥攻擊機每次彈射升空,都是在消耗金錢,當然要盡可能的多演練。
要練到油料所剩不多,再回去如同走鋼絲般,降落在航母飛行甲板上。
作為全球霸主,頭號軍事強國,幾十年的航母戰鬥群作戰訓練經驗,確實不是吹牛逼的。
真要是打仗,普通國家根本就別想傷到航母,隻會被迅速暴虐成渣。
一支航母戰鬥群就如此強大,那十一支呢?有多少國家扛得住?
所以世界霸主,絕非浪得虛名。
隻不過……
兩萬米高空之上。
宛若懸停一般的暗箭無人攻擊機,將卡森號航母戰鬥群的演練情況‘盡收眼底’。
這樣的近乎實戰的演練,相當專業、格外精彩,確實是中小國家惹不起。
而吳傑在控製艙裏,通過全息影像,也是大飽眼福了。
“媽蛋!這麽吊炸天,要不要嚐嚐哥的電子脈衝彈?”
……
驕陽似火,海風獵獵。
在這樣一個的好天氣裏,卡森號航母戰鬥群,正按照作訓大綱進行航渡訓練。
滿載排水量超過十萬噸的卡森號,宛若一座海上移動的機場。
在它周圍幾十海裏範圍內,由內到外,分布著兩艘導彈巡洋艦和兩艘驅逐艦。
一艘攻擊核潛艇,正在後方與綜合補給艦結伴緩行。
此次出航,卡森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搭載了各型艦載機84架。
其中戰鬥攻擊機72架,預警機4架,其餘都是反潛直升機、多用途救援直升機。
雖然是和平時期,但航母戰鬥群絲毫沒有放鬆演練。
今天演練科目,是四級防空,不算高難度的‘警戒驅離’任務。
半小時前。
航母已經彈射放飛了兩架戰鬥攻擊機,它們將扮演‘敵人’,闖入航母戰鬥群的防空警戒識別圈,試圖發起攻擊。
而航母戰鬥群,則要快速發現‘敵人’、及時出動戰機實施攔截驅離。
這個演練科目,其實也是平時他們經常遇到的。
作為全世界最強的軍事強國,他們的航母戰鬥群,戰鬥力實在是恐怖。
單艘航母,一天就可以出動近兩百架次,精確攻擊數百個目標。
四艘巡洋艦和驅逐艦,攜帶了上千枚巡航導彈。
一支航母戰鬥群持續攻擊三天,就足以摧毀一個中等國家。
如果是三支航母戰鬥群,集結在一起……
那即便是軍事強國,也不敢小覷。
正因如此。
航母戰鬥群在海上航行、訓練、戰備,經常會遇到,某些國家安排戰機或軍艦跟蹤尾隨。
像不怕事的戰鬥民族,還經常會派戰機闖入,甚至是從航母戰鬥群的頭頂上空飛過,彪悍的一逼。
如今世界總體和平,即便有部分地區有戰亂,那也是窮弱國家的小打小鬧、武裝衝突。
不是戰爭時期,那當然不會輕易演練高難度的科目。
畢竟,艦載戰鬥攻擊機出動一架次,彈射器磨損、飛行油耗、戰機壽命損耗、飛行員補貼等等,加一起的成本,每小時差不多兩萬美金。
高難度科目,一次性出動幾十架次,那真是分分鍾都在燒錢。
最近正趕上病毒疫情結束後的‘災後重建’,就算財大氣粗,也不敢瘋狂的燒錢。
所以演練小科目,保持住航母戰鬥群的訓練水平就行。
……
兀然!
伴隨著嗡的一聲悶響。
一架艦載預警機,從航母飛行甲板上,被猛然加速彈射起飛。
隨著航母的航行,蒸汽彈射器的滑行軌道,散發出嫋嫋白色蒸汽。
滑軌複位,身穿各種顏色馬甲的艦員們,專業而又迅速的進行彈射作業。
兩架重型艦載戰鬥攻擊機,在黃馬甲的引導員手勢指引下,分別來到了各自的彈射位置。
既然是和平年代,那不可能掛載實彈。
彈射一次費不便宜,那麽一旦升空,就盡量多飛一會兒。
所以兩架戰鬥攻擊機,都掛載了大型副油箱,還有中距和近距空對空導彈。
當然,導彈是訓練彈,又不是打仗,不可能用實彈。
擾流板升起,戰機掛上彈射梭。
飛行員慢車運轉,先左後右催大發動機油門,並不斷的挪動操作杆。
這是在起飛之前,檢查兩台噴氣發動機,以及飛行舵麵是否正常。
確認無誤之後,紅色馬甲的武器官拔掉了導彈的安全梢,迅速遠去。
綠色馬甲的彈射官,與飛行員溝通確認重量、彈射速度之後,便高高舉起右手。
隨著飛行員猛一揮手,彈射官立刻摁下按鈕。
這一瞬間。
飛行員將油門推大,戰機伴隨著嗡的一聲悶響,被巨大的推力猛然推送出去。
第一架戰鬥攻擊機,迅速像是離弦之箭一般,被猛然彈射升空。
緊接著,第二架……
兩架戰鬥攻擊機升空之後,甲板上便立刻進行了清理檢查。
確認猛力彈射,沒有什麽零部件掉下來。
噴氣式發動機葉片很嬌貴,如果吸入了一顆螺絲釘,那可能打爛葉片,導致機毀人亡。
清理檢查之後,又有兩架戰鬥攻擊機,被引領過來停下,做好了彈射準備。
隻不過,它們暫時沒有被彈射起飛,是戰備預留。
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它們就可以被迅速彈射,緊急升空前去支援。
要是在特殊時期,那麽這兩架戰鬥攻擊機,就會掛載實彈了。
當然這一次,依然還是訓練彈。
這年頭,怎麽可能打仗?
……
科目訓練正有條不紊展開。
受地球曲率影響,戰艦上的相控陣雷達,對低空的探測距離有限,一般隻有幾十公裏。
而這也是為什麽,飛行員們要苦練超低空突防的原因。
當然,很多先進的反艦導彈,就是用超低空突破,從而提高成功率。
以幾乎擦著海麵的高度,掠海飛行過來,會讓海上的戰艦預警時間有限。
從發現目標,到組織武器攔截,對於每秒一兩公裏甚至更快的反艦導彈來說,留給戰艦防空的時間,隻有一二十秒。
這麽短的時間,如果反艦導彈數量又足夠多,那就形成飽和攻擊了。
戰艦遇到這種情況,特別難以應對。
為此。
有航母的國家,都會研製裝備預警機。
恰如卡森號航母放飛的預警機,它升空之後來到了約六千米的高度。
通過機載雷達,如‘居高臨下’一般,對數百公裏範圍空域展開警戒。
那些想要通過超低空突防的敵人戰機或者導彈,就根本無法躲過預警機的‘眼睛’。
兩架後續升空的戰鬥攻擊機,則不遠不近的,伴隨在預警機周圍。
三架飛機,繞著航母戰鬥群盤旋飛行,但距離航母會越來越遠。
所以如果雷達上,用線條將它們飛行軌跡展現出來,就像是螺旋狀的圓盤蚊香。
如此飛行,是典型的執行重點保護警戒。
如果是戰爭時期,那就會有兩架預警機、四架戰鬥攻擊機升空。
分為兩個組,一組朝著敵人可能來襲的方向飛去,執行戰鬥警戒任務,另一組則在航母戰鬥群上空螺旋繞圈飛行,執行防空戒備任務。
今天的科目太簡單了。
兩架‘敵機’很快就被預警機的雷達,給探測發現了。
經過識別之後,發現不是自己人。
飛行速度、高度、航向,又是衝著航母戰鬥群來的。
按照流程。
雷達操作員立刻通過聯合戰術數據鏈,通知航母戰鬥群的空情指揮官。
指揮官立刻決定,安排戰機前去監視。
很快。
航母飛行甲板上的‘戰備待命’的兩架戰鬥攻擊機,就緊急領命,彈射起飛。
根據預警機提供的‘敵機’目標數據,直撲而去。
衝上去之後,當然不是立刻就開火。
畢竟是和平年代,哪兒能發現目標,就立刻開火呢?
兩架戰鬥攻擊機,一架開啟雷達,另一架則保持靜默。
在逼近目標之後,便進行目視識別,上報空情指揮官,發現了什麽。
比如敵機數量、型號、武器配備等等。
雖然是演練,但所有的流程,還是非常標準和正規的。
通報之後,兩架戰鬥攻擊機則伴隨著‘敵機’飛行,通過無線電喊話,讓對方立刻飛走。
如果不聽,那就搖晃機翼展示掛載的武器,給予警告。
要是依然不聽,那就飛到一旁,開啟機炮,朝前方打出短點射,武力示威。
和平時期,一般都很少進行武力示威,‘敵機’就會飛走了。
但往往也會遇到硬茬。
像戰鬥民族的戰機,那就跟瞎了聾了似的,置若罔聞的要往航母戰鬥群飛去。
別說開機炮警告,就算是火控雷達鎖定,威脅要用導彈打下來,也不會聽。
當然,也不敢硬碰硬的來一個空中相撞。
畢竟現在的戰機,動輒就是幾千萬上億美金一架。
飛行員堪稱天之驕子,價值不可估量。
不可能像在公路上開車一樣,用戰機去將對方‘別停’,那樣太危險了。
遇到戰鬥民族的硬茬,一般都是讓它飛過去,不可能真打下來,誰也不想引發世界大戰。
……
今天的科目,兩架‘敵機’就是直挺挺的向著航母飛來。
為了讓演練增加一些難度,指揮官臨時下令,進行防空反艦演練。
於是乎。
兩架‘敵機’開戰了,與兩架前來驅離的戰鬥攻擊機,進行了空戰。
‘擊落’它們倆之後,這兩架‘敵機’長驅直入,高速突進航母戰鬥群,迅速發射反艦導彈。
一時間。
航母戰鬥群立刻進入‘防空作戰模式’。
擔負外圍警戒的導彈驅逐艦,立刻宙斯盾係統啟動,相控陣雷達對空展開搜索警戒。
而空中的預警機,也立刻跟蹤反艦導彈,不斷的通過數據鏈,上報導彈的速度、高度、航向等數據。
通過數據共享,其他幾艘戰艦也獲得了目標數據。
作戰係統進行高速計算,針對敵人導彈的數量、距離、位置等,選擇位置最佳的兩艘戰艦進行攔截。
卡森號航母右側前方,兩艘導彈巡洋艦和驅逐艦,艦艏和艦尾的垂直導彈發射係統,既相繼打開了麵板。
伴隨著噗噗的聲音,火光乍起、煙霧升騰。
防空導彈呼嘯升空,直撲敵人發射的反艦導彈而去。
遼闊的海麵上。
隻見兩艘戰艦,艦艏艦尾,兩枚防空導彈噴出耀眼的火焰,呼嘯升空,拉出長長的煙柱。
四枚防空導彈升空之後,立刻獲得預警機雷達、戰艦雷達的數據指引,讓它們知道敵人導彈在哪兒,該飛去什麽位置爆炸,從而攔截成功。
伴隨著轟轟轟的爆炸聲。
精確計算好了相對速度、相對位置,防空導彈飛撲向敵人的反艦導彈,淩空爆炸。
當然。
因為是訓練彈,所以爆炸威力微乎其微,產生煙霧,模擬爆炸效果。
真要是實彈,那必然威力巨大,強勁的衝擊波和大量的殺傷破片,會將來襲反艦導彈幹掉。
而攔截成功之後,演練科目就到此為此了。
扮演‘敵機’的兩架戰鬥攻擊機,立刻掉轉頭進行下一科目訓練。
戰鬥攻擊機每次彈射升空,都是在消耗金錢,當然要盡可能的多演練。
要練到油料所剩不多,再回去如同走鋼絲般,降落在航母飛行甲板上。
作為全球霸主,頭號軍事強國,幾十年的航母戰鬥群作戰訓練經驗,確實不是吹牛逼的。
真要是打仗,普通國家根本就別想傷到航母,隻會被迅速暴虐成渣。
一支航母戰鬥群就如此強大,那十一支呢?有多少國家扛得住?
所以世界霸主,絕非浪得虛名。
隻不過……
兩萬米高空之上。
宛若懸停一般的暗箭無人攻擊機,將卡森號航母戰鬥群的演練情況‘盡收眼底’。
這樣的近乎實戰的演練,相當專業、格外精彩,確實是中小國家惹不起。
而吳傑在控製艙裏,通過全息影像,也是大飽眼福了。
“媽蛋!這麽吊炸天,要不要嚐嚐哥的電子脈衝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