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破解墜機迷案,黑匣子至關重要!
當然。
飛機上的黑匣子,其實並不是黑的。
相反,為了方便在墜機現場,識別尋找,一般都是用橘紅色。
隻不過因為不吉利,每次找這東西,都意味著飛機失事,所以才取名為黑匣子。
普通民航飛機一般會有兩個。
一個是fdr飛機數據記錄器,它負責實時記錄飛機運行過程中的各種數據,比如航向、速度、高度等,空難發生後可以讀取相關數據,讓人們知道墜機之前的飛機運行狀況。
而另一個是cvr飛行員語言記錄器,它記錄最近半小時內,飛機駕駛艙內飛行員之間、飛行員與空管員之間的對話。
當然個別民航飛機,還會有駕駛艙與客艙記錄器,不管是發生空難,還是有其他糾紛衝突之類的,有監控錄像總會更好查辦。
而今晚被未知勢力導彈四連射,慘被高空擊落的軍情局專機,就更加特殊了。
這架飛機和很多軍用飛機一樣,還有作戰記錄器,主要是用於對戰鬥過程進行記錄。
以前老式戰鬥機,與敵人發生空戰,飛行員聲稱自己擊落多少架飛機,如何查證?
除了其他飛行員的證詞之外,機炮機槍旁的照相槍,會在開火之時進行連續拍照。
所以照相槍,算是最古老的作戰記錄器。
軍事科技日新月異,發展到現如今,作戰記錄器已經變得非常先進。
就像今晚。
專機正高空巡航飛行,被不明身份的雷達鎖定,連續被雷達波照射,不是嚴重的威脅,就是要開火的意思。
所以雷達告警裝置立刻自動報警,同時作戰記錄器也啟動了,記錄時間、位置、雷達頻率等重要數據。
之後導彈來襲,電子對抗係統、紅外/激光幹擾係統等自衛裝置啟動,竭盡所能的幹擾敵人雷達和導彈……這時候,作戰記錄器當然也在工作。
總之。
從專機被敵人火控雷達鎖定,到被導彈淩空擊落……
整個作戰過程,哪些設備參與、如何工作、運行數據等等,都被作戰記錄器收集存儲了。
不管是僥幸逃脫,還是慘被擊落,作戰記錄器裏的數據,能用來還原作戰過程,讓人們知道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麽。
這要是在戰爭時期,分析總結是如何被擊落的、敵人的攻擊手段多高明、己方規避防禦有哪些不足,查漏補缺采取相應措施,自然也就能提高作戰能力。
當然。
在納比亞這裏,雖然不是戰爭時期,卻已經勝似戰爭了。
軍情局的專機已經被擊落。
那麽找到作戰記錄器,就可以分析找到,它是被什麽雷達鎖定、哪款導彈擊落的。
放眼全世界,能夠設計研發中大型防空導彈係統的國家,其實屈指可數,並沒有多少個。
因為越先進的東西,組成越複雜龐大。
優秀的防空導彈係統,首先需要配備先進的雷達,以便於不同距離上,也能對抗幹擾、精準探測、實時跟蹤、協同攻擊。
其次從發現目標、敵我識別,再到目標優先級排序、火控數據解算、導彈數據載入,直到導彈發***確引導,這就需要配置強大的通信指揮與火控設備。
最後所發射的導彈,也必須啟動迅速、加速迅猛、機動強悍、射程夠遠,能夠盡量無視各種幹擾,準確找到目標將其擊落。
總之。
一套好的防空導彈係統,需要在雷達、通信、電子、材料等很多高技術行業領域,擁有極強的技術實力,才有可能研製出來。
而這種動輒需要耗時幾年,花費巨資才能搞定的先進武器,軍事工業強國也不會輕易出售,絕不是給錢就能買得到的,必須還得有過硬的政治關係。
就像m國的愛國者pac導彈係統,絕對不可能賣給華夏,而華夏的紅旗係列導彈,也不可能出口給m國。
當然。
就算關係再好,要是太窮逼了,也根本買不起。
畢竟一套中大型導彈係統成套賣,動輒就要幾十億美金,而且隻含一兩百枚導彈。
導彈打一枚就少一枚,存在倉庫裏平時也需要維護保養。
越先進的武器裝備,保養費用越貴,看似一套係統幾十億美金,但從購買到裝備再到淘汰,全壽命周期的總成本,至少翻一倍。
試問,像那些一年軍費預算都沒多少錢中小國家,誰特麽玩得起?
也很因為中大型導彈係統,價格過於昂貴,所以當今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防空策略,都是以遠程雷達警戒、戰鬥機值班為主。
如果發現有什麽不明目標出現,就出動戰鬥機去識別攔截或驅離,而不會大規模、大範圍的裝備中大型導彈係統。
而這也是為什麽,某些軍事強國可以隨意的對弱國發起突然空襲,因為弱小國家的遠程警戒雷達、對空搜索雷達等,平時工作頻率都被摸透了。
一旦需要空襲,直接安排電子戰機去幹擾致盲,讓那些雷達成為擺設,攻擊機群自然就暢通無阻的長驅直入了。
當然。
如今的玩法更高端,連電子幹擾、超低空突防之類的手段都懶得用了,直接用隱形戰機,來去自如,如入無人之境。
總而言之。
這次擊落軍情局專機的導彈係統,絕不是一般的強悍。
它能頂得住軍情局專機的電子對抗與幹擾,能持續跟蹤搜索和精確引導,能連射四枚導彈在萬米高空之上展開飽和式攻擊……
能做到這一點的導彈係統,放眼全世界也就那麽幾種。
這幾種導彈係統,不管是自用還是外銷,能配備的國家也並不多。
所以……
想要查清是誰家的導彈,擊落了軍情局的專機,難度並不是很大。
找到作戰記錄器,提取裏麵的數據。
分析在之前的電子對抗與幹擾中,對方雷達工作頻率和變頻特點……
分析導彈逼近飛機之前,光電感應探測到的導彈飛行軌跡和末端攻擊特點……
數據是不會說謊的。
但問題是……
墜機現場,處於納比亞境內最大的沙漠深處。
飛機即將墜落,軍情局便已經安排人迅速搭乘直升機,深入沙漠去找尋黑匣子。
墜機現場極為慘烈,專機猶如被拍扁在沙漠上,都碎成零部件了。
而且黑夜裏找尋,難度就更大了。
說不定,發射導彈擊落軍情局專機的那神秘勢力,也會跟著去尋找,找到黑匣子‘毀屍滅跡’,毀掉證據。
而截止到目前為止,軍情局老杜那邊,安排的人早已抵達現場。
雖然暫時隻找到會主動發光、發出無線電信號的fdr飛機數據記錄器,其他兩個還沒找到,但還沒有遇到什麽人跑來搗亂。
最麻煩的,還是這專機摔得太碎了。
各種零部件散落麵積太寬,有些碎片在墜地撞擊中,深深陷入了沙裏。
所以一時半會兒,肯定找不到另外兩個黑匣子。
但即便還沒證據,軍情局也已經取得了不錯的調查進展。
首先。
m國是最先排除的。
因為不僅在核彈頭失竊案上,大家還是合作關係、是友軍。
更因為一個國家的軍用飛機也好,民用飛機也罷,都是國家的象征。
豈能隨隨便便就將它擊落?不怕引發外交糾紛,甚至是戰爭嗎?
而且m國的愛國者pac導彈係統,性能先進但也價格昂貴。
一套係統至少有三台車,通信指揮車、雷達車、導彈發射車。
m國今晚大舉增兵,是為了在塞雷克圍追堵截,找到那兩枚失竊的核彈頭。
找雇傭兵和核彈頭而已,帶導彈係統來幹什麽?
其次。
納比亞的正規軍也很快被排除了嫌疑。
他們根本就沒有購置,那麽先進強大的導彈係統。
就算有,以他們那麽恐怖的效率,能打中軍情局的專機?
這次軍情局專機,是臨時從塞雷克起飛。
世上誰也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能預料到這架專機什麽時候起飛、什麽時候經過哪裏。
吳傑懸賞重金,讓他們就近出動兵力,支援一下唐筱他們。
結果呢?
一個多小時了,都才完成集結。
就這麽‘感人’的效率,給他們一套先進的防空導彈係統,那也基本純屬擺設,不偷偷拿去賣掉換錢,就算不錯了。
最後。
軍情局排除種種嫌疑,最終確定yl國嫌疑最大。
這種推測,並不是沒有胡亂推測,毫無根據。
yl國有著不錯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工業,他們曾秘密引進過一套俄製的中型導彈係統,具備區域防空能力。
之後該國又趁著幾個發達國家動蕩混亂,趁火打劫,弄到了愛國者pac導彈係統、紫苑fsaf導彈係統,有成品更有技術資料。
經過山寨之後,前不久yl國就豪邁的對外宣布,他們自主研發了國際一流的導彈防禦係統,甚至可以遠程攔截洲際導彈。
另外。
yl國一直謀求成為地區大國,想要成為一方霸主,所以沒少在周邊地區,挑撥離間。
納比亞長期動蕩戰亂,除了當局確實無能之外,還有一大因素,就是yl國在培植勢力。
他們在納比亞各行各業,都滲透了很多特工間諜。
為了培植的武裝勢力,又是安排軍事顧問,又是提供資金和武器彈藥。
在納比亞,yl國才是隱形的老大!
而今晚軍情局的專機,在塞雷克機場起飛之前。
魚目混珠,想要假冒成m國陸戰隊的那群雇傭兵,必然被機場裏的yl國間諜識破了。
yl國本來就想得到核彈頭,知道核彈頭在悍馬車內,便讓華夏軍情局的專機,順路捎帶他們,不讓搭乘m國的運輸機。
為什麽?
因為那幫雇傭兵演戲準備不夠充分,真要是搭乘m國的運輸機,那豈不是自投羅網了?
根本就沒傷員,送什麽送?說不定還沒起飛,就要被識破。
一旦識破,機場裏那麽多m國的陸戰隊員,圍毆也要將他們虐爆。
而華夏軍情局的專機原本就申請起飛,本著人道主義原則,順路帶上m國的傷員,也很正常。
所以立刻就準許起飛,等升空之後不久,便動用導彈係統將其擊落。
如此一來。
導彈什麽時候擊落專機、核彈頭大概會掉落在哪裏,他們都測算好了。
這也是為什麽,唐筱他們落地之後沒多久,防禦陣地還沒徹底修好,武裝分子就來了,時間太湊巧。
這也完美解釋了,為什麽那些武裝分子會那麽訓練有素、進攻頗有章法,而且悍不畏死,死再多人也要狂攻。
那些生活艱難的窮苦民眾,當匪徒都是為了混日子,遇到強敵傷亡慘重,早就作鳥獸散盡,哪兒能像今晚的戰鬥,打得極為慘烈。
另外納比亞的正規軍,為什麽遲遲趕不來增援?
地麵部隊集結耗時耗力還說得過去,飛機加油掛彈一個多小時都弄不完,這尼瑪糊弄誰呢?擺明了,是有yl國滲透納比亞當局的人,在暗中作梗。
總之。
雖然作戰記錄器還沒找到,但今晚的罪魁禍首,已經幾乎百分百確定了。
真相果真如此嗎?
吳傑尚未得到準確答案,倒是接到緊急通報。
三架納比亞戰機正高速逼近。
都說不用來支援了,怎麽還來?
難道不是來幫忙,而是來斬草除根?
……
當然。
飛機上的黑匣子,其實並不是黑的。
相反,為了方便在墜機現場,識別尋找,一般都是用橘紅色。
隻不過因為不吉利,每次找這東西,都意味著飛機失事,所以才取名為黑匣子。
普通民航飛機一般會有兩個。
一個是fdr飛機數據記錄器,它負責實時記錄飛機運行過程中的各種數據,比如航向、速度、高度等,空難發生後可以讀取相關數據,讓人們知道墜機之前的飛機運行狀況。
而另一個是cvr飛行員語言記錄器,它記錄最近半小時內,飛機駕駛艙內飛行員之間、飛行員與空管員之間的對話。
當然個別民航飛機,還會有駕駛艙與客艙記錄器,不管是發生空難,還是有其他糾紛衝突之類的,有監控錄像總會更好查辦。
而今晚被未知勢力導彈四連射,慘被高空擊落的軍情局專機,就更加特殊了。
這架飛機和很多軍用飛機一樣,還有作戰記錄器,主要是用於對戰鬥過程進行記錄。
以前老式戰鬥機,與敵人發生空戰,飛行員聲稱自己擊落多少架飛機,如何查證?
除了其他飛行員的證詞之外,機炮機槍旁的照相槍,會在開火之時進行連續拍照。
所以照相槍,算是最古老的作戰記錄器。
軍事科技日新月異,發展到現如今,作戰記錄器已經變得非常先進。
就像今晚。
專機正高空巡航飛行,被不明身份的雷達鎖定,連續被雷達波照射,不是嚴重的威脅,就是要開火的意思。
所以雷達告警裝置立刻自動報警,同時作戰記錄器也啟動了,記錄時間、位置、雷達頻率等重要數據。
之後導彈來襲,電子對抗係統、紅外/激光幹擾係統等自衛裝置啟動,竭盡所能的幹擾敵人雷達和導彈……這時候,作戰記錄器當然也在工作。
總之。
從專機被敵人火控雷達鎖定,到被導彈淩空擊落……
整個作戰過程,哪些設備參與、如何工作、運行數據等等,都被作戰記錄器收集存儲了。
不管是僥幸逃脫,還是慘被擊落,作戰記錄器裏的數據,能用來還原作戰過程,讓人們知道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麽。
這要是在戰爭時期,分析總結是如何被擊落的、敵人的攻擊手段多高明、己方規避防禦有哪些不足,查漏補缺采取相應措施,自然也就能提高作戰能力。
當然。
在納比亞這裏,雖然不是戰爭時期,卻已經勝似戰爭了。
軍情局的專機已經被擊落。
那麽找到作戰記錄器,就可以分析找到,它是被什麽雷達鎖定、哪款導彈擊落的。
放眼全世界,能夠設計研發中大型防空導彈係統的國家,其實屈指可數,並沒有多少個。
因為越先進的東西,組成越複雜龐大。
優秀的防空導彈係統,首先需要配備先進的雷達,以便於不同距離上,也能對抗幹擾、精準探測、實時跟蹤、協同攻擊。
其次從發現目標、敵我識別,再到目標優先級排序、火控數據解算、導彈數據載入,直到導彈發***確引導,這就需要配置強大的通信指揮與火控設備。
最後所發射的導彈,也必須啟動迅速、加速迅猛、機動強悍、射程夠遠,能夠盡量無視各種幹擾,準確找到目標將其擊落。
總之。
一套好的防空導彈係統,需要在雷達、通信、電子、材料等很多高技術行業領域,擁有極強的技術實力,才有可能研製出來。
而這種動輒需要耗時幾年,花費巨資才能搞定的先進武器,軍事工業強國也不會輕易出售,絕不是給錢就能買得到的,必須還得有過硬的政治關係。
就像m國的愛國者pac導彈係統,絕對不可能賣給華夏,而華夏的紅旗係列導彈,也不可能出口給m國。
當然。
就算關係再好,要是太窮逼了,也根本買不起。
畢竟一套中大型導彈係統成套賣,動輒就要幾十億美金,而且隻含一兩百枚導彈。
導彈打一枚就少一枚,存在倉庫裏平時也需要維護保養。
越先進的武器裝備,保養費用越貴,看似一套係統幾十億美金,但從購買到裝備再到淘汰,全壽命周期的總成本,至少翻一倍。
試問,像那些一年軍費預算都沒多少錢中小國家,誰特麽玩得起?
也很因為中大型導彈係統,價格過於昂貴,所以當今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防空策略,都是以遠程雷達警戒、戰鬥機值班為主。
如果發現有什麽不明目標出現,就出動戰鬥機去識別攔截或驅離,而不會大規模、大範圍的裝備中大型導彈係統。
而這也是為什麽,某些軍事強國可以隨意的對弱國發起突然空襲,因為弱小國家的遠程警戒雷達、對空搜索雷達等,平時工作頻率都被摸透了。
一旦需要空襲,直接安排電子戰機去幹擾致盲,讓那些雷達成為擺設,攻擊機群自然就暢通無阻的長驅直入了。
當然。
如今的玩法更高端,連電子幹擾、超低空突防之類的手段都懶得用了,直接用隱形戰機,來去自如,如入無人之境。
總而言之。
這次擊落軍情局專機的導彈係統,絕不是一般的強悍。
它能頂得住軍情局專機的電子對抗與幹擾,能持續跟蹤搜索和精確引導,能連射四枚導彈在萬米高空之上展開飽和式攻擊……
能做到這一點的導彈係統,放眼全世界也就那麽幾種。
這幾種導彈係統,不管是自用還是外銷,能配備的國家也並不多。
所以……
想要查清是誰家的導彈,擊落了軍情局的專機,難度並不是很大。
找到作戰記錄器,提取裏麵的數據。
分析在之前的電子對抗與幹擾中,對方雷達工作頻率和變頻特點……
分析導彈逼近飛機之前,光電感應探測到的導彈飛行軌跡和末端攻擊特點……
數據是不會說謊的。
但問題是……
墜機現場,處於納比亞境內最大的沙漠深處。
飛機即將墜落,軍情局便已經安排人迅速搭乘直升機,深入沙漠去找尋黑匣子。
墜機現場極為慘烈,專機猶如被拍扁在沙漠上,都碎成零部件了。
而且黑夜裏找尋,難度就更大了。
說不定,發射導彈擊落軍情局專機的那神秘勢力,也會跟著去尋找,找到黑匣子‘毀屍滅跡’,毀掉證據。
而截止到目前為止,軍情局老杜那邊,安排的人早已抵達現場。
雖然暫時隻找到會主動發光、發出無線電信號的fdr飛機數據記錄器,其他兩個還沒找到,但還沒有遇到什麽人跑來搗亂。
最麻煩的,還是這專機摔得太碎了。
各種零部件散落麵積太寬,有些碎片在墜地撞擊中,深深陷入了沙裏。
所以一時半會兒,肯定找不到另外兩個黑匣子。
但即便還沒證據,軍情局也已經取得了不錯的調查進展。
首先。
m國是最先排除的。
因為不僅在核彈頭失竊案上,大家還是合作關係、是友軍。
更因為一個國家的軍用飛機也好,民用飛機也罷,都是國家的象征。
豈能隨隨便便就將它擊落?不怕引發外交糾紛,甚至是戰爭嗎?
而且m國的愛國者pac導彈係統,性能先進但也價格昂貴。
一套係統至少有三台車,通信指揮車、雷達車、導彈發射車。
m國今晚大舉增兵,是為了在塞雷克圍追堵截,找到那兩枚失竊的核彈頭。
找雇傭兵和核彈頭而已,帶導彈係統來幹什麽?
其次。
納比亞的正規軍也很快被排除了嫌疑。
他們根本就沒有購置,那麽先進強大的導彈係統。
就算有,以他們那麽恐怖的效率,能打中軍情局的專機?
這次軍情局專機,是臨時從塞雷克起飛。
世上誰也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能預料到這架專機什麽時候起飛、什麽時候經過哪裏。
吳傑懸賞重金,讓他們就近出動兵力,支援一下唐筱他們。
結果呢?
一個多小時了,都才完成集結。
就這麽‘感人’的效率,給他們一套先進的防空導彈係統,那也基本純屬擺設,不偷偷拿去賣掉換錢,就算不錯了。
最後。
軍情局排除種種嫌疑,最終確定yl國嫌疑最大。
這種推測,並不是沒有胡亂推測,毫無根據。
yl國有著不錯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工業,他們曾秘密引進過一套俄製的中型導彈係統,具備區域防空能力。
之後該國又趁著幾個發達國家動蕩混亂,趁火打劫,弄到了愛國者pac導彈係統、紫苑fsaf導彈係統,有成品更有技術資料。
經過山寨之後,前不久yl國就豪邁的對外宣布,他們自主研發了國際一流的導彈防禦係統,甚至可以遠程攔截洲際導彈。
另外。
yl國一直謀求成為地區大國,想要成為一方霸主,所以沒少在周邊地區,挑撥離間。
納比亞長期動蕩戰亂,除了當局確實無能之外,還有一大因素,就是yl國在培植勢力。
他們在納比亞各行各業,都滲透了很多特工間諜。
為了培植的武裝勢力,又是安排軍事顧問,又是提供資金和武器彈藥。
在納比亞,yl國才是隱形的老大!
而今晚軍情局的專機,在塞雷克機場起飛之前。
魚目混珠,想要假冒成m國陸戰隊的那群雇傭兵,必然被機場裏的yl國間諜識破了。
yl國本來就想得到核彈頭,知道核彈頭在悍馬車內,便讓華夏軍情局的專機,順路捎帶他們,不讓搭乘m國的運輸機。
為什麽?
因為那幫雇傭兵演戲準備不夠充分,真要是搭乘m國的運輸機,那豈不是自投羅網了?
根本就沒傷員,送什麽送?說不定還沒起飛,就要被識破。
一旦識破,機場裏那麽多m國的陸戰隊員,圍毆也要將他們虐爆。
而華夏軍情局的專機原本就申請起飛,本著人道主義原則,順路帶上m國的傷員,也很正常。
所以立刻就準許起飛,等升空之後不久,便動用導彈係統將其擊落。
如此一來。
導彈什麽時候擊落專機、核彈頭大概會掉落在哪裏,他們都測算好了。
這也是為什麽,唐筱他們落地之後沒多久,防禦陣地還沒徹底修好,武裝分子就來了,時間太湊巧。
這也完美解釋了,為什麽那些武裝分子會那麽訓練有素、進攻頗有章法,而且悍不畏死,死再多人也要狂攻。
那些生活艱難的窮苦民眾,當匪徒都是為了混日子,遇到強敵傷亡慘重,早就作鳥獸散盡,哪兒能像今晚的戰鬥,打得極為慘烈。
另外納比亞的正規軍,為什麽遲遲趕不來增援?
地麵部隊集結耗時耗力還說得過去,飛機加油掛彈一個多小時都弄不完,這尼瑪糊弄誰呢?擺明了,是有yl國滲透納比亞當局的人,在暗中作梗。
總之。
雖然作戰記錄器還沒找到,但今晚的罪魁禍首,已經幾乎百分百確定了。
真相果真如此嗎?
吳傑尚未得到準確答案,倒是接到緊急通報。
三架納比亞戰機正高速逼近。
都說不用來支援了,怎麽還來?
難道不是來幫忙,而是來斬草除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