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
新聞發布會現場,安靜無聲。
仿佛在這一瞬間,時間停止了流動。
誰也沒想到,中年婦女一手導演的這場鬧劇,竟是這樣的一出悲劇。
她口口聲聲,說是吳傑害死了他兒子。
還一度讓很多人認為,吳傑這麽有錢有勢的人,會牽涉到命案。
那些原本憎恨厭惡仇視吳傑的人,以為吳傑會盛極必衰倒大黴。
真要是害死了人,真要是卷進入了命案……
就算有錢有勢,又能如何?
現場直播,這麽多觀眾看著,誰也不敢袒護他,他肯定難逃罪責。
要是殺人償命,被判個死刑,那就更讓不少人歡樂了。
隻可惜……
真是沒想到,中年婦女所謂的‘吳傑害死她兒子’,真相竟然是這樣的令人尷尬。
甚至讓人覺得,有些啼笑皆非,太無理取鬧了。
她兒子為了出名,為了當網紅賺大錢,作死般冒險拍視頻,結果溺水身亡,卻怪吳傑害死了他?
這種奇葩邏輯,實在是強詞奪理,典型的‘強行碰瓷’。
自己沒管教好兒子,讓他任性自我走入極端,居然怪吳傑的大神拍app軟件害了他兒子。
那按照這樣的奇葩邏輯……
豈不是買菜刀割腕自殺的,該告商家不該賣菜刀、廠家不該讓菜刀太鋒利?
跳樓跳橋身亡的,家屬可以告別人不該修那麽高,否則不至於摔死?
喝殺蟲除草農藥自盡的,能控告廠家不該讓農藥對人有毒性?
最重要的是……
她如此強詞奪理,居然在哭訴之後還暈厥了。
到底是真的因為傷心過度而暈厥,還是在演戲賣慘?
這年頭。
新聞裏有過不少報道。
隻要死了人,甭管有理沒理,家屬都會想盡各種辦法,找人索賠。
國人一向有‘死者為大、入土為安、息事寧人’等思想。
人們常說:
“人都死了,給點錢又能咋樣呢?”
“一點小錢而已,就當破財免災了吧!”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趕緊給點錢,免得把事情鬧大,對大家都不好!”
……
加上很多企事業單位、很多人,都愛麵子,不想太麻煩。
再加上個別人,就算理虧,但要是遇到老實人,不鬧大就寧願當老賴也死活不給錢。
所以就更是加重了人們‘遇事必鬧’的心態。
不鬧沒錢,大鬧大賺。
屁大點事,都要上綱上線,各種無理取鬧。
反正隻要一開鬧,就糾集各種親戚朋友,甚至雇人來一起鬧。
仗著人多,啥也不怕。
而就吳傑遇到的這件事,其實還算不錯了。
這個中年婦女沒在出事之後,帶著無數親戚朋友,去公司門口擺花圈、設靈堂、開追悼會,徹底把事鬧大。
至於今天大鬧這新聞發布會……
許多網絡直播的觀眾,已經看透了。
“媽蛋!強行碰瓷啊這是!為了錢,至於這麽不要臉嗎?”
“新聞發布會那麽久都沒鬧,偏偏快結束了才鬧,真是別有居心啊!”
“擺明了就是來賣慘哭窮,想要撈一筆錢!反正吳總不差錢,必須鬧啊!”
“換做是我,看到那些事故死難者,都能獲贈一百萬,我也特麽鬧啊!”
“吳總要是不出麵,要是基金會沒捐錢,這瘋婆娘肯定不會鬧事!”
“她這麽鬧意義何在呢?說到底,就是為了把事搞大,換取同情,也好狠賺一筆!”
“兒子都死了,要是能趁機撈個一百萬,哪怕被拘留罰款,這波也不虧啊!”
“一百萬在椿白縣,都能買兩套精裝三居室了!換我也會鬧呀,待會兒還會賣慘呢!”
……
網上輿論已經炸炸鍋了。
很多人都感到無比氣憤,替吳傑打抱不平。
大神拍app軟件的用戶何止千萬,很多人都在用。
原創者不少,每天都有大量新鮮好玩精彩的短視頻、微電影等更新。
也是直到今天,才知道有人為了出名,居然把自己給作死了。
當然。
這種死法,其實已經並不新鮮。
智能手機和社交軟件的大規模普及,早就誕生了一種全新的死法——自拍死。
全球每年都有上百人,因為自拍而死亡。
在高聳的大樓頂端、在危險的懸崖邊緣、在致命的動物身邊、在速度飛快的火車麵前……
智能手機讓自拍變得簡單。
網絡軟件讓社交變得複雜。
自拍本該是用來記錄美好生活,但許多人卻隻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點讚和評論。
甚至,是為了名氣而故意大膽冒險、嘩眾取寵。
這位中年婦女的兒子,很顯然是思想跑偏了。
他以為當網紅很容易?
以為隨便拍些視頻,就能贏得大量用戶喜歡,成為他的粉絲擁躉瘋狂追捧他?
現如今,短視頻和網絡直播蓬勃發展。
是誕生了一些粉絲眾多、收入不菲、光鮮亮麗的網紅。
但網紅就如同明星,數量畢竟不多,許多人之所以想要成為網紅,原因很多很複雜。
有人覺得,那些網紅也沒自己顏值高、身材好,也不如自己多才多藝……
那麽她們能有許多粉絲瘋狂打賞刷禮物,那自己憑什麽不可以?
更有人覺得,那些點讚評論轉發數量龐大的短視頻,也沒什麽大不了的,自己也能拍啊!
很多人開始轉變,不去羨慕追求那些大明星。
因為大家知道,當明星很難。
如果沒有很好的才藝演技、外貌身材,又沒有強大的背景、無恥的心態,想火?太難。
每年那麽多學生去考影視類相關院校,那麽多人去影視基地跑龍套當群演,競爭夠大了。
但是網紅……
卻是那麽的接地氣!
籍籍無名的拍客,和火爆網絡的網紅,有時候差距就隻是一部視頻而已。
一些長得還算漂亮,身材也還行的女人,化了妝開美顏開濾鏡,照樣能美得冒泡。
隨便扭扭腰、跳跳舞,經過軟件處理,就能婀娜多姿、妖嬈性-感,獲得不少人點讚評論,漲粉速度極快。
要是再大膽一點兒,多露一點兒,再騷一點兒,就更容易火了。
成明星難,成網紅……很多人都覺得很容易。
所以不少人前仆後繼的湧進來,幻想著能一夜爆紅。
殊不知,大浪淘沙,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金字塔形。
別隻看到最頂端的人吃香喝辣,卻忘了下麵還有更多的人,連湯都喝不上。
但是,人們隻會看到風光、隻會看到成功。
相比於寒窗苦讀學知識、勤學苦練學本事,當網紅當明星,來錢實在是太輕鬆了。
隨便做個直播、出個活動、做個商演、拍個節目……錢就大把大把的賺。
上班?打工?創業?經商?
那多累啊!
於是乎。
以前的小孩,兒時夢想是將來當科學家、當工程師、當兵……
現如今的小孩,是當明星、當網紅……賺大錢。
隻是他們都忘了,什麽叫幸存者偏差。
人們隻看到了明星網紅掙錢,卻沒有意識到,他們經曆過多麽高的淘汰篩選過程,更沒有看到又有多少人失敗。
在這樣的思想作用下,許多人甚至產生了心理畸變,開始覺得讀書無用。
幼兒園兩年、小學六年、初高中六年、大學四年、碩士兩三年、博士四五年。
當一個孩子從幼兒園讀到博士畢業,最快也三十歲了。
而即便隻是碩士生、本科生,那也是二十多歲了。
在‘讀書無用論’的人看來。
花費這麽多時間和學費生活費,去讀書有用嗎?值得嗎?
辛辛苦苦畢業,卻依然要麵臨工作難找、加班熬夜、待遇太差、離職跳槽等等。
微薄的工資、渺茫的前程,在高昂的房價物價麵前,是顯得那麽的不堪一擊。
還不如不讀書,早點兒出來打工做生意。
尤其是有一些人,做小生意卻賺著了錢,提前買了房,趕上房價上漲的熱潮,實現了財富爆炸式增長,就更容易成為‘經典案例’。
比如某些人開個早餐店、燒烤店、大排檔之類的,一年都能輕鬆賺二三十萬,大學畢業進公司的小職員,能嗎?
誰誰誰在工地上打拚,現如今就算沒文化,還不是照樣攬工程開路虎,學工程的本科生研究生,還替他打工。
反正,在這類人看來,搞導彈的也賺不過賣茶葉蛋的。
秉持這種‘讀書無用論’觀點的人,大多數都是因為家庭教育的缺失。
他們也是屬於典型的,隻看到少數的成功例子,沒看到大多數的失敗悲劇。
隻看到別人做生意,賺得是比上班族掙得多。
卻沒看到,他們起早貪黑的操勞、生意不好的焦慮、討好客戶的辛苦……
更驗證了那句俗話,隻看到賊吃肉,沒看到賊挨揍。
當然。
最悲劇的事情,莫過於這種思想,在經濟相對落後的偏遠地區,尤其是農村越發泛濫。
很多人高中乃至初中都沒畢業,就輟學不讀了。
殊不知。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教育已經是所有改變命運的方式中,最公平的了。
尤其是沒有家庭背景、沒有人脈關係、家境還貧窮的‘寒門子弟’。
教育是投入成本最低,卻有可能收獲大量資源的‘投資’。
除了學習知識技能,還能開闊眼界、拓展人脈、積累閱曆等等。
即便掙不到大錢,有知識文化的人,至少也能更懂得如何自我保護。
就像懂科學有知識人,就不被什麽紅外枕頭、石墨烯內褲等假冒偽劣產品欺騙。
而大數據分析,早就表明。
學曆越高,穩定性的收入就越高,同時也越容易獲得成功。
當今國內最炙手可熱的互聯網行業,那些創業成功,身家動輒幾億幾十億的互聯網大咖,哪個不是本科及以上學曆?
知識改變命運,從來就不是一句空話。
然而……
現實往往是,越是缺乏教育的窮困家庭,越容易產生‘讀書無用不如早打工’的思想,忘掉窮人應有的勤勞致富、勤儉節約、努力刻苦等品德。
這種思想越嚴重,就越容易出現輟學打工、好高騖遠、嫌貧愛富、死要麵子等行為,最終反而變得更窮。
看到別人輕易成功、輕鬆賺錢,就又更加重讀書無用論的思想,從而形成死循環。
因此。
不少人才會說,寒門再難出貴子。
有良好教育傳承的家庭,一代更比一代強。
那些已經很窮卻還死不承認,更不重視教育的家庭,反而越來越窮。
很多時候,家境不錯的孩子,即便可以過得很奢侈,卻因為有良好的教育,生活還很樸素很節約,有教養懂規矩。
反倒是窮人家的孩子,父母生怕被別人知道自家窮,便什麽都給孩子最好的,這反而養成了愛炫富攀比、自我任性的毛病。
就像今時今日。
這位無理取鬧的中年婦女,她兒子便是典型的例子。
別的同學都有手機,他就必須得有,他才不管他爸在工地上,風吹日曬打工掙錢有多辛苦。
看到別人發短視頻當網紅很掙錢,而寒窗苦讀又太辛苦,就覺得自己也能進這一行賺大錢。
為了博人眼球走紅,為了和其他人的短視頻不一樣,本就沒什麽本事的他,隻能拿命去冒險,最終……
他倒是一走了之,但他家人呢?
他媽雖然一看就沒什麽文化,但脾氣還不小。
在這麽莊重嚴肅的新聞發布會上,脫下鞋子就往吳傑頭上扔,各種謾罵狂噴。
哭訴完之後,她反倒還傷心過度暈厥了。
那吳傑呢?
老子又該找誰哭去?
……
(本章完)
新聞發布會現場,安靜無聲。
仿佛在這一瞬間,時間停止了流動。
誰也沒想到,中年婦女一手導演的這場鬧劇,竟是這樣的一出悲劇。
她口口聲聲,說是吳傑害死了他兒子。
還一度讓很多人認為,吳傑這麽有錢有勢的人,會牽涉到命案。
那些原本憎恨厭惡仇視吳傑的人,以為吳傑會盛極必衰倒大黴。
真要是害死了人,真要是卷進入了命案……
就算有錢有勢,又能如何?
現場直播,這麽多觀眾看著,誰也不敢袒護他,他肯定難逃罪責。
要是殺人償命,被判個死刑,那就更讓不少人歡樂了。
隻可惜……
真是沒想到,中年婦女所謂的‘吳傑害死她兒子’,真相竟然是這樣的令人尷尬。
甚至讓人覺得,有些啼笑皆非,太無理取鬧了。
她兒子為了出名,為了當網紅賺大錢,作死般冒險拍視頻,結果溺水身亡,卻怪吳傑害死了他?
這種奇葩邏輯,實在是強詞奪理,典型的‘強行碰瓷’。
自己沒管教好兒子,讓他任性自我走入極端,居然怪吳傑的大神拍app軟件害了他兒子。
那按照這樣的奇葩邏輯……
豈不是買菜刀割腕自殺的,該告商家不該賣菜刀、廠家不該讓菜刀太鋒利?
跳樓跳橋身亡的,家屬可以告別人不該修那麽高,否則不至於摔死?
喝殺蟲除草農藥自盡的,能控告廠家不該讓農藥對人有毒性?
最重要的是……
她如此強詞奪理,居然在哭訴之後還暈厥了。
到底是真的因為傷心過度而暈厥,還是在演戲賣慘?
這年頭。
新聞裏有過不少報道。
隻要死了人,甭管有理沒理,家屬都會想盡各種辦法,找人索賠。
國人一向有‘死者為大、入土為安、息事寧人’等思想。
人們常說:
“人都死了,給點錢又能咋樣呢?”
“一點小錢而已,就當破財免災了吧!”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趕緊給點錢,免得把事情鬧大,對大家都不好!”
……
加上很多企事業單位、很多人,都愛麵子,不想太麻煩。
再加上個別人,就算理虧,但要是遇到老實人,不鬧大就寧願當老賴也死活不給錢。
所以就更是加重了人們‘遇事必鬧’的心態。
不鬧沒錢,大鬧大賺。
屁大點事,都要上綱上線,各種無理取鬧。
反正隻要一開鬧,就糾集各種親戚朋友,甚至雇人來一起鬧。
仗著人多,啥也不怕。
而就吳傑遇到的這件事,其實還算不錯了。
這個中年婦女沒在出事之後,帶著無數親戚朋友,去公司門口擺花圈、設靈堂、開追悼會,徹底把事鬧大。
至於今天大鬧這新聞發布會……
許多網絡直播的觀眾,已經看透了。
“媽蛋!強行碰瓷啊這是!為了錢,至於這麽不要臉嗎?”
“新聞發布會那麽久都沒鬧,偏偏快結束了才鬧,真是別有居心啊!”
“擺明了就是來賣慘哭窮,想要撈一筆錢!反正吳總不差錢,必須鬧啊!”
“換做是我,看到那些事故死難者,都能獲贈一百萬,我也特麽鬧啊!”
“吳總要是不出麵,要是基金會沒捐錢,這瘋婆娘肯定不會鬧事!”
“她這麽鬧意義何在呢?說到底,就是為了把事搞大,換取同情,也好狠賺一筆!”
“兒子都死了,要是能趁機撈個一百萬,哪怕被拘留罰款,這波也不虧啊!”
“一百萬在椿白縣,都能買兩套精裝三居室了!換我也會鬧呀,待會兒還會賣慘呢!”
……
網上輿論已經炸炸鍋了。
很多人都感到無比氣憤,替吳傑打抱不平。
大神拍app軟件的用戶何止千萬,很多人都在用。
原創者不少,每天都有大量新鮮好玩精彩的短視頻、微電影等更新。
也是直到今天,才知道有人為了出名,居然把自己給作死了。
當然。
這種死法,其實已經並不新鮮。
智能手機和社交軟件的大規模普及,早就誕生了一種全新的死法——自拍死。
全球每年都有上百人,因為自拍而死亡。
在高聳的大樓頂端、在危險的懸崖邊緣、在致命的動物身邊、在速度飛快的火車麵前……
智能手機讓自拍變得簡單。
網絡軟件讓社交變得複雜。
自拍本該是用來記錄美好生活,但許多人卻隻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點讚和評論。
甚至,是為了名氣而故意大膽冒險、嘩眾取寵。
這位中年婦女的兒子,很顯然是思想跑偏了。
他以為當網紅很容易?
以為隨便拍些視頻,就能贏得大量用戶喜歡,成為他的粉絲擁躉瘋狂追捧他?
現如今,短視頻和網絡直播蓬勃發展。
是誕生了一些粉絲眾多、收入不菲、光鮮亮麗的網紅。
但網紅就如同明星,數量畢竟不多,許多人之所以想要成為網紅,原因很多很複雜。
有人覺得,那些網紅也沒自己顏值高、身材好,也不如自己多才多藝……
那麽她們能有許多粉絲瘋狂打賞刷禮物,那自己憑什麽不可以?
更有人覺得,那些點讚評論轉發數量龐大的短視頻,也沒什麽大不了的,自己也能拍啊!
很多人開始轉變,不去羨慕追求那些大明星。
因為大家知道,當明星很難。
如果沒有很好的才藝演技、外貌身材,又沒有強大的背景、無恥的心態,想火?太難。
每年那麽多學生去考影視類相關院校,那麽多人去影視基地跑龍套當群演,競爭夠大了。
但是網紅……
卻是那麽的接地氣!
籍籍無名的拍客,和火爆網絡的網紅,有時候差距就隻是一部視頻而已。
一些長得還算漂亮,身材也還行的女人,化了妝開美顏開濾鏡,照樣能美得冒泡。
隨便扭扭腰、跳跳舞,經過軟件處理,就能婀娜多姿、妖嬈性-感,獲得不少人點讚評論,漲粉速度極快。
要是再大膽一點兒,多露一點兒,再騷一點兒,就更容易火了。
成明星難,成網紅……很多人都覺得很容易。
所以不少人前仆後繼的湧進來,幻想著能一夜爆紅。
殊不知,大浪淘沙,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金字塔形。
別隻看到最頂端的人吃香喝辣,卻忘了下麵還有更多的人,連湯都喝不上。
但是,人們隻會看到風光、隻會看到成功。
相比於寒窗苦讀學知識、勤學苦練學本事,當網紅當明星,來錢實在是太輕鬆了。
隨便做個直播、出個活動、做個商演、拍個節目……錢就大把大把的賺。
上班?打工?創業?經商?
那多累啊!
於是乎。
以前的小孩,兒時夢想是將來當科學家、當工程師、當兵……
現如今的小孩,是當明星、當網紅……賺大錢。
隻是他們都忘了,什麽叫幸存者偏差。
人們隻看到了明星網紅掙錢,卻沒有意識到,他們經曆過多麽高的淘汰篩選過程,更沒有看到又有多少人失敗。
在這樣的思想作用下,許多人甚至產生了心理畸變,開始覺得讀書無用。
幼兒園兩年、小學六年、初高中六年、大學四年、碩士兩三年、博士四五年。
當一個孩子從幼兒園讀到博士畢業,最快也三十歲了。
而即便隻是碩士生、本科生,那也是二十多歲了。
在‘讀書無用論’的人看來。
花費這麽多時間和學費生活費,去讀書有用嗎?值得嗎?
辛辛苦苦畢業,卻依然要麵臨工作難找、加班熬夜、待遇太差、離職跳槽等等。
微薄的工資、渺茫的前程,在高昂的房價物價麵前,是顯得那麽的不堪一擊。
還不如不讀書,早點兒出來打工做生意。
尤其是有一些人,做小生意卻賺著了錢,提前買了房,趕上房價上漲的熱潮,實現了財富爆炸式增長,就更容易成為‘經典案例’。
比如某些人開個早餐店、燒烤店、大排檔之類的,一年都能輕鬆賺二三十萬,大學畢業進公司的小職員,能嗎?
誰誰誰在工地上打拚,現如今就算沒文化,還不是照樣攬工程開路虎,學工程的本科生研究生,還替他打工。
反正,在這類人看來,搞導彈的也賺不過賣茶葉蛋的。
秉持這種‘讀書無用論’觀點的人,大多數都是因為家庭教育的缺失。
他們也是屬於典型的,隻看到少數的成功例子,沒看到大多數的失敗悲劇。
隻看到別人做生意,賺得是比上班族掙得多。
卻沒看到,他們起早貪黑的操勞、生意不好的焦慮、討好客戶的辛苦……
更驗證了那句俗話,隻看到賊吃肉,沒看到賊挨揍。
當然。
最悲劇的事情,莫過於這種思想,在經濟相對落後的偏遠地區,尤其是農村越發泛濫。
很多人高中乃至初中都沒畢業,就輟學不讀了。
殊不知。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教育已經是所有改變命運的方式中,最公平的了。
尤其是沒有家庭背景、沒有人脈關係、家境還貧窮的‘寒門子弟’。
教育是投入成本最低,卻有可能收獲大量資源的‘投資’。
除了學習知識技能,還能開闊眼界、拓展人脈、積累閱曆等等。
即便掙不到大錢,有知識文化的人,至少也能更懂得如何自我保護。
就像懂科學有知識人,就不被什麽紅外枕頭、石墨烯內褲等假冒偽劣產品欺騙。
而大數據分析,早就表明。
學曆越高,穩定性的收入就越高,同時也越容易獲得成功。
當今國內最炙手可熱的互聯網行業,那些創業成功,身家動輒幾億幾十億的互聯網大咖,哪個不是本科及以上學曆?
知識改變命運,從來就不是一句空話。
然而……
現實往往是,越是缺乏教育的窮困家庭,越容易產生‘讀書無用不如早打工’的思想,忘掉窮人應有的勤勞致富、勤儉節約、努力刻苦等品德。
這種思想越嚴重,就越容易出現輟學打工、好高騖遠、嫌貧愛富、死要麵子等行為,最終反而變得更窮。
看到別人輕易成功、輕鬆賺錢,就又更加重讀書無用論的思想,從而形成死循環。
因此。
不少人才會說,寒門再難出貴子。
有良好教育傳承的家庭,一代更比一代強。
那些已經很窮卻還死不承認,更不重視教育的家庭,反而越來越窮。
很多時候,家境不錯的孩子,即便可以過得很奢侈,卻因為有良好的教育,生活還很樸素很節約,有教養懂規矩。
反倒是窮人家的孩子,父母生怕被別人知道自家窮,便什麽都給孩子最好的,這反而養成了愛炫富攀比、自我任性的毛病。
就像今時今日。
這位無理取鬧的中年婦女,她兒子便是典型的例子。
別的同學都有手機,他就必須得有,他才不管他爸在工地上,風吹日曬打工掙錢有多辛苦。
看到別人發短視頻當網紅很掙錢,而寒窗苦讀又太辛苦,就覺得自己也能進這一行賺大錢。
為了博人眼球走紅,為了和其他人的短視頻不一樣,本就沒什麽本事的他,隻能拿命去冒險,最終……
他倒是一走了之,但他家人呢?
他媽雖然一看就沒什麽文化,但脾氣還不小。
在這麽莊重嚴肅的新聞發布會上,脫下鞋子就往吳傑頭上扔,各種謾罵狂噴。
哭訴完之後,她反倒還傷心過度暈厥了。
那吳傑呢?
老子又該找誰哭去?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