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貴有自知之明!


    但很顯然,黃楣娟沒有。


    她儼然是把病房當成了旅遊景點,把吳傑和楚芸萱當成了珍稀動物。


    她便是能說會道,滔滔不絕的導遊。


    吳傑雖然能理解,大家是為了招商引資,為了汊德縣經濟發展。


    但至於將病房變成會議室嗎?


    為了讓楚芸萱能更好靜養,吳傑隻好讓小葛去找醫院,臨時安排了一間會議室。


    本以為黃楣娟會在病房陪同她女兒楚芸萱,母女倆好好聊聊,結果呢?


    她也要列席會議,美其名曰,讓楚芸萱好好靜養休息。


    尼瑪!


    之前進門的時候,是誰又哭又嚎,讓人容易誤會楚芸萱不幸身亡了?


    又是誰,將一大群人叫進病房,烏泱泱的幾乎站滿一屋,還過於熱情的大聲介紹?


    現在忽然又說,要讓楚芸萱靜養了。


    對此,吳傑還能說什麽呢?


    這個準嶽母,可真不是一般人啊!


    雖然已經退休了,可就她這幹勁兒……是想煥發第二春啊!


    估計她現在覺得,以前讓她當個小小的科員,真是屈才了。


    有這麽一個出色的女兒,能給汊德縣帶來重大投資項目,她恐怕心裏想的不僅僅是返聘,而是要步步高升啊!


    這不。


    到了會議室之後,方桌會議,吳傑坐靠裏的短邊,自然沒問題。


    但黃楣娟卻很自然的,就坐到了吳傑左手位。


    當然。


    因為她是楚芸萱的母親,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代表楚芸萱來參加會議,這麽坐也沒問題。


    就算有,誰會那麽不識趣,在小小的座位安排上,提出反對意見?


    不過有意思的是……


    椿白縣的人,也不知道從哪兒得到來消息,知道汊德縣來了很多人,要找吳傑招商引資。


    作為東道主的他們,怎麽可能毫無表示呢?


    這不!


    烏泱泱的,也來了一群人。


    原本挺寬敞的會議室,一下坐滿了。


    而且靠牆四邊,還安放一張張椅子,也很快坐滿了。


    相比之下。


    唐龍實業集團這邊,除了吳傑和於濂玶之外,還有一個安保事業部應急辦公室的外勤。


    就算加上唐老爺子派來的警衛小葛,也特麽才四個。


    但小葛和外勤,他倆不可能進來開會,也就吳傑和於濂玶,代表集團出席會議。


    當然!


    人少不要緊,吳傑夠分量就好。


    往會議桌桌首位置一坐,自然而然,就有人給斟茶倒水,擺放好煙灰缸。


    各種瓜果點心、香煙打火機等,也都很快擺上桌。


    來到別人的地盤上,招商引資……


    汊德縣的人也懂得謙讓,讓椿白縣的先開始。


    一邊播放製作精美的宣傳片,一邊悉心介紹……


    此情此景。


    吳傑不知為何,突然回想起,以前自己還在市場部的時候。


    那時候隻是一個小職員,寫不完的方案標書,做不完的ppt,加不完的班……


    到外地出差,和客戶交流項目,那可真是客客氣氣、恭恭敬敬,生怕哪兒沒做對。


    沒辦法!


    客戶就是大爺啊!


    就算技術再牛逼,方案再好,不客氣周到,能行嗎?


    而現在……


    哥似乎成了客戶!


    汊德縣和椿白縣的人,成了來推銷的。


    除了用宣傳片、幻燈片,讓吳傑知道這兩個縣的情況之外,他們還介紹各自的各種優惠政策、獨特發展優勢。


    當然,免不了要‘哭窮’似的,陳述目前有多少貧困人口、經濟發展遇到的問題。


    現如今。


    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


    吳傑感覺這兩個縣,情況都差不多。


    都是屬於山多地少人口多、礦產資源很貧瘠。


    吸引那些高汙染、高能耗、低產值的重工業,他們又不敢。


    汙染了環境,造成了河流汙染,那收的稅,還不夠以後治理。


    可想要吸引高利潤、高產值、低汙染的企業,又談何容易?


    那些高科技企業,憑什麽來這偏遠的兩個縣紮根?


    就因為山清水秀空氣好,而且房價低嗎?


    企業要發展,必須有利可圖。


    兩個縣都承諾,隻要能來投資設廠,工業用地幾乎白送,三五年內稅收極低。


    看似對企業來說,很有誘-惑,可實際情況呢?


    企業最關心的,是生產成本、銷售成本和產品利潤。


    來這裏開廠招工,土地稅收之類的是便宜,但人力成本呢?


    招募的工人,需要經過培訓才能上崗,越是高科技,培訓周期越長,成本也就越高。


    就像從事高精度加工製造的企業,在發達地區很好招到有經驗、有技術的數控機床工人,並且工人也願意在發達地區工作,賺錢安家落戶。


    但是來到這兩個縣,上哪兒去招工人?


    從外地招來,那不僅外地工人不好安頓,而且也沒解決當地的貧困人口啊!


    從零開始培訓?那就不是企業,而是技校了。


    另外。


    這兩個縣沒有工業基礎,而現如今的工業生產,都是產業化合作,需要上下遊企業相互配合。


    如果生產用的毛坯件、零部件,需要從很遠的外地運來,然後在這裏加工組裝之後又運往外地。


    沒有鐵路可以超低價、大批量的運送,全靠公路運輸,那這生產和運輸成本,可就高得嚇死人了,完全抵消掉了土地和稅收的利好,最終讓產品利潤不高。


    賺不到多少錢,哪兒有企業願意來?


    扶貧不是把自己搞赤貧。


    企業選址,要麽是靠近市場,要麽靠近資源,總得想方設法的降低自身成本。


    而這兩個縣……


    吳傑聽了之後,感覺都和高科技產業無緣。


    想要扶貧,想要綠色無汙染的發展經濟,隻能因地製宜。


    但問題是……


    道理誰都懂。


    這些年,是有不少市縣,靠著發展新型農牧業、開發旅遊資源等,沒有富饒的礦產資源,照樣完成了脫貧,帶動民眾致富。


    而汊德縣和椿白縣,也早就效仿過了。


    旅遊是不可能了,沒有什麽名勝古跡、秀麗山川,而且距離人口眾多的大型城市也很遠。


    弄些什麽農家樂、休閑山莊之類的,哪兒能吸引大城市的人,過來自駕遊?


    也曾想辦法規模化、產業化的種植加工,各種高附加值農作物。


    可別的市縣,會想不到?


    他們還有先發優勢,甚至有區位優勢。


    就比如發展蔬菜大棚,那些剛靠近大城市的,運費都更便宜。


    知道什麽蔬菜熱銷價格好,可以趕緊采摘,迅速送進大城市去銷售。


    而相距很遠的,即便同時知道消息,等把菜采摘裝車送進城,價格已經跌了。


    別看蔬菜每斤相差一兩毛,似乎差距不大。


    但是拉一車蔬菜,動輒幾噸甚至幾十噸,那就是幾萬斤,少賣兩三毛,那就是少賺上萬元了。


    更何況,蔬菜長途運輸,很容易因為碰撞、擠壓、高溫等變質損壞,要是半路上堵車太久,那就更慘了。


    所以對於那些承包土地,大規模種植蔬菜的投資商來說,為什麽不在大城市周邊的市縣投資呢?


    而種植什麽藥材、茶葉、果樹,飼養雞鴨魚、豬牛羊之類的,這些也都有過努力。


    低價甚至免費提供種子、樹苗、幼崽等等,還安排技術人員上門提供技術指導,依然沒成功。


    因為被扶貧的對象基本就沒什麽文化,他們一輩子種玉米、小麥、水稻等已經習慣了,一年少說也有那麽幾千塊收入。


    突然那讓他們改種其他農作物,誰能保證一定能賺更多?花費更多時間、投入更大精力,到頭來東西賣不掉,誰來兜底?


    即便答應改種藥材、茶葉、水果等,但也是小打小鬧,和那些已經形成規模化和品牌化的地方,怎麽競爭?


    至於飼養家禽,就更悲劇了。


    現如今有大量的工業化飼養基地,大規模成批量的飼養各類家禽。


    通過科學培育、精心調配飼料,即便不用各種激-素,飼養速度也相當迅猛。


    比如養豬……


    農村人是煮豬食、喂豬草,甚至是用糧食,喂養大半年左右,成本很高。


    而養豬廠選用最好養的小豬,每天定時定量用飼料猛催,三個月就出欄,成本很低。


    那麽同樣是豬肉,賣同樣的價錢,誰更能賺呢?


    至於養其他家禽,沒有養過的貧困戶,就更容易失敗了。


    隔行如隔山。


    沒養過牛羊的,就算手把手教,他們學會了也不好搞,地裏的農活都幹不完,還讓他們放羊放牛?


    總之。


    會議上,兩個縣的人都沒有任何隱瞞。


    他們做過什麽,在哪些方麵努力過,遇到過什麽問題,都說得很清楚。


    既然希望吳傑來振興經濟,脫貧致富,那自然就該說清楚。


    畢竟集團真要來投資,那必然會安排調查走訪,很多問題想藏,也是根本藏不住的。


    隻是……


    能想的辦法,他們都試過了。


    別的市縣有什麽成功經驗,他們也都考察過效仿過了。


    既然都沒獲得成功,那讓哥來,未必就能上演奇跡嗎?


    啪!


    不知第幾次點著香煙,吳傑微皺著眉頭,抽煙沉思。


    扶貧不同於慈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慈善是直接給弱勢群體,比如孤兒、殘疾人士等直接物質上的接濟,是不圖回報的,花多少就是多少。


    如果真的是砸錢,那倒簡單了。


    兩個縣,有多少貧困戶,一家給幾萬十幾萬,總花費絕對不超過百億。


    可這些錢給出去,他們花完之後,還不是照樣貧困。


    而扶貧則不一樣,是需要建立某種合作機製,既能讓貧困人口長期獲利,從而脫貧致富,又能讓企業自身盈利,可持續發展。


    企業賺到錢,才能繼續擴大生產規模,為當地解決更多就業人口,帶來更多稅收,讓經濟更加活躍。


    讓一個人穩定就業,有了可觀的經濟收入,那他吃穿住行、消費購物,也會帶動當地經濟,而就業人數足夠多,就會形成足夠龐大的集群效應。


    也正因如此,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就業率越高,而就業率高的地方,又怎麽可能貧窮?


    可問題是……


    汊德縣和椿白縣,確實是沒多大的發展優勢啊!


    而唐龍實業集團的業務,生物醫藥、高新材料、新能源等等,又全都是高科技。


    來這兩個縣投資設廠?做什麽?


    那些早已習慣在大城市周邊工作的員工,也不可能大老遠的,來到陌生地域工作。


    唉!


    真特麽頭疼啊!


    本來哥就不是善於經營管理企業,以前像這種事,都是唐筱在管。


    哥哪兒懂這些?


    隔行如隔山,這已經就是超過哥的能力範疇了!


    所以,吳傑也不好立刻承諾什麽。


    但兩個縣的人,都這麽熱情,也確實是為了百姓著想。


    哥總不能一毛不拔吧?


    所以,兩個縣都先捐五個億,當做扶貧專項資金吧!


    危舊房屋改造、狹窄村道拓寬、水利設施修繕……可以花錢的地方也不少。


    至於最終能給什麽扶貧項目,吳傑吩咐於濂玶,盡快讓集團投資部的人過來。


    專業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要不然,哥這個老板,豈不是白當了。


    當然。


    吳傑這一出手就是十個億,最高興的人,反而是黃楣娟。


    眉開眼笑,都合不攏嘴了。


    仿佛沒有她,兩個縣就爭取不到這麽一大筆錢似的。


    散會後。


    她不去陪楚芸萱,反而跟著去參加晚宴,談笑風生。


    吳傑都入住賓館了,她還來聊天。


    十個億都捐了,到底還要哥咋樣?


    吳傑的忍耐,已經快突破底線……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極品兵王老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安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安A並收藏我的極品兵王老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