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鷲男子姓王,名秉耘,字子耕。
王秉耘乃高陽郡軍戶出身。
軍戶製乃是大夏立國之初便創立的一種軍人世襲製度。祖宗為兵,則子孫後代皆為兵,除非絕後。
昔年的王秉耘地位低下,隻是一名隊正,但他自幼便好勇鬥狠,練出一身武藝,在軍中頗有名望。
後來恰逢官府出兵剿殺周遭盜匪,王秉耘因殺人無數,表現得格外賣力,故被郡守越級提拔,成了世襲都統,從此改變命運。
按照夏國軍製,十人為一什,設什長;四什為一隊,設隊正;五隊為一哨,設哨官,也叫百夫長;五哨為一營,設營頭,也叫都統;五營為一旅,設旅將;五旅為一軍,設將軍。
將軍之上還有元帥,不過元帥並不常設,朝廷一般隻會臨時委任。
夏國軍製,州府郡縣各駐守軍。且守城武將隻聽命於本城主官。
也就是說,假如州城的主官州牧,想調遣府城的守軍,他隻能把命令下給府城的主官府卿,然後由府卿再將命令下給本城守軍。不能越級。
假如府卿拒絕執行州牧的命令,那州牧是無法調遣府城軍隊的。
按製,州城約駐兩軍,府城約駐三旅。郡城通常駐三到四營。縣城則一般駐紮一到兩哨。
…
升官以後的王秉耘,多年來再沒有什麽展示自己的機會。他自己也漸漸冷了熱血,成了一個老油子。
這次西賊犯境,數縣失守,王秉耘覺得是個立功的機會,於是向郡守請兵收複。郡守將他一番嘉獎,同意了他的請求。
不過出兵後不久,王秉耘便後悔不迭。
他的手下原本有一千多帶甲之士,但他許久沒有點兵,這次出征才發現,自己手下的官兵隻有四百不到了。這四百人中,將近半數都是老弱病殘,沒什麽戰力。
靠這麽一支軍隊妄想收複縣城?王秉耘覺得,除非賊人自己把縣城讓出來。
因此,初到嘉縣時,王秉耘一直按兵不動。
不過出乎王秉耘意料的是,賊人還真的自己離開縣城了。
白撿的功勞,不要白不要,王秉耘立刻抓住時機,一舉‘攻入’縣城。
嘉縣就是這麽被收複的。
…
“舉槍,刺!”
縣城外,一片開闊的荒地上,一身戎裝的王秉耘背著手走來走去,口中不時大喝。
王秉耘身後是五哨正在操練的兒郎。其中兩哨是他從郡城中帶出來的老兵,明盔亮甲,威風凜凜。另外三哨則是以韓元為首的新兵,衣衫襤褸,蓬頭垢麵。
在王秉耘的支持下,爛桃村的少年們從縣城周遭的九個鎮中陸陸續續找到了數千幸存者,經過王秉耘的一番挑選,其中的一千多青壯被他納入帳下。
正午,烈日當空,熱浪滾滾。
五哨操練的士卒已經累得口幹舌燥,汗流如雨。
王秉耘手下的郡兵都是城裏的兵油子,平常疏於訓練,隻會偷奸耍滑。如今王秉耘認真起來了,他們一個個都叫苦不迭。
另一邊韓元等人大多出身貧苦,陡遭大難,好不容易有活命的機會,眾人自然珍惜。故而雖然辛苦疲累,卻無人敢叫苦。王秉耘如何下令,他們便如何執行。
看著表現殊異的新兵老兵,王秉耘心中感慨不已。
不過他更多地是感到幸運:如今世道這般混亂,手底下有人比什麽都重要。何況自己手下還是這樣一群朝氣蓬勃的好兵。
想到這裏,他的心中不禁得意了起來,對自己當初率兵出郡的決定也更加佩服了。
嗬,可笑郡城裏另外兩個自以為是的都統,還以為我王秉耘出兵是自討苦吃。真是蠢貨。
…
這天夜裏,王秉耘設宴請江縣令和韓元到自己的臨時府邸。說是有事相商。
“王都統,不知叫本官前來有何貴幹?”
甫一進門,尚未入座,江縣令便開口問道。
按大夏官製,王秉耘都統的品級其實和他的一縣之主相當,都是正七品。
“江縣令,韓百戶,來,快入座。”
王秉耘連忙起身迎接兩人,陰鷲的臉上難得地掛上了笑容。
“咱們邊吃邊說。”王秉耘說著便又坐下,動手搛菜。
江縣令拿不準他的意思,隻好端起碗筷,跟著他吃了起來。
韓元地位最低,望著眼前一桌子香氣彌漫的美酒佳肴,遲疑著不敢動手。
“小子,愣著做甚?吃吧。”王秉耘對韓元道。
韓元這才坐下。
那江縣令看王秉耘這般作態,心下琢磨不透,於是道:“王都統,莫非朝廷升你的官了?”
王秉耘笑道:“江縣令說笑了,在這高陽郡,我們這些武人做到都統就算頂天了,能升什麽官。”
“不過官雖然沒升,本官暫時也不用回郡了。郡守大人抬愛,叫本官收拾諸縣殘局,廣募兵馬。哈哈,王某初來此地,還要多多仰仗兩位。”
“啊,下官恭喜王都統。”
聽說王秉耘受了郡守之命,要久駐諸縣。江縣令的臉上立刻堆起了一堆諂笑。口中也不以本官自稱了,改稱下官。
“卑職恭喜都統大人!”韓元也不失時宜地恭維道。
王秉耘擺擺手,故作謙虛道:“哎,有什麽可喜的?現在諸縣殘破,可有得頭疼。”
“嗯,有件事我要恭喜韓哨官。”王秉耘舉杯一飲,接著道:“郡裏麵的公文已經批下,從今日起你們這些新兵便是正式的官兵了,朝廷每月都發軍餉。”
“可喜可賀啊韓哨官,從今日起你也有個八品的官身了!真是年輕有為。”
江縣令轉而向韓元恭喜道。
韓元一下子懵住了,世上還有這樣離奇的遭遇麽?
一個月前,自己還是爛桃村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鄉村少年。半個月前,自己還在為渺茫的前途苦苦掙紮。怎麽現在自己也成了朝廷的官了?
“還不感謝王都統?”江縣令提醒道。
“卑職,卑職感謝都統大人!”
韓元激動得幾乎想跪下來給王秉耘磕頭。
“都統大人的恩德,韓元沒齒難忘!願為大人效死!”韓元一臉誠懇道。
王秉耘滿意地朝韓元點了點頭。他看人的眼光一向不錯,他相信,眼前這個少年將來必有一番作為。
不過,王秉耘心中同時也隱隱對韓元有些芥蒂。不知道為什麽,他總覺得此人不簡單。
酒過三巡,不勝酒力的韓元先行告退。席上隻剩下王秉耘和江縣令兩人。
“江縣令,王某敬你一杯。你年長幾歲,如不嫌棄的話,今後我便尊你一聲江兄。”
江縣令堆笑道:“豈敢豈敢,都統若是願意,在下便托大叫你一聲王老弟了。”
“哈哈,江兄。”
“王老弟。”
二人一番言語,仿佛真是失散多年的兄弟。
“江兄,你看韓元此人如何?”
王秉耘放下酒杯,忽然道。
江縣令猶豫了片刻,開口道:
“此子,非池中之物。”
王秉耘乃高陽郡軍戶出身。
軍戶製乃是大夏立國之初便創立的一種軍人世襲製度。祖宗為兵,則子孫後代皆為兵,除非絕後。
昔年的王秉耘地位低下,隻是一名隊正,但他自幼便好勇鬥狠,練出一身武藝,在軍中頗有名望。
後來恰逢官府出兵剿殺周遭盜匪,王秉耘因殺人無數,表現得格外賣力,故被郡守越級提拔,成了世襲都統,從此改變命運。
按照夏國軍製,十人為一什,設什長;四什為一隊,設隊正;五隊為一哨,設哨官,也叫百夫長;五哨為一營,設營頭,也叫都統;五營為一旅,設旅將;五旅為一軍,設將軍。
將軍之上還有元帥,不過元帥並不常設,朝廷一般隻會臨時委任。
夏國軍製,州府郡縣各駐守軍。且守城武將隻聽命於本城主官。
也就是說,假如州城的主官州牧,想調遣府城的守軍,他隻能把命令下給府城的主官府卿,然後由府卿再將命令下給本城守軍。不能越級。
假如府卿拒絕執行州牧的命令,那州牧是無法調遣府城軍隊的。
按製,州城約駐兩軍,府城約駐三旅。郡城通常駐三到四營。縣城則一般駐紮一到兩哨。
…
升官以後的王秉耘,多年來再沒有什麽展示自己的機會。他自己也漸漸冷了熱血,成了一個老油子。
這次西賊犯境,數縣失守,王秉耘覺得是個立功的機會,於是向郡守請兵收複。郡守將他一番嘉獎,同意了他的請求。
不過出兵後不久,王秉耘便後悔不迭。
他的手下原本有一千多帶甲之士,但他許久沒有點兵,這次出征才發現,自己手下的官兵隻有四百不到了。這四百人中,將近半數都是老弱病殘,沒什麽戰力。
靠這麽一支軍隊妄想收複縣城?王秉耘覺得,除非賊人自己把縣城讓出來。
因此,初到嘉縣時,王秉耘一直按兵不動。
不過出乎王秉耘意料的是,賊人還真的自己離開縣城了。
白撿的功勞,不要白不要,王秉耘立刻抓住時機,一舉‘攻入’縣城。
嘉縣就是這麽被收複的。
…
“舉槍,刺!”
縣城外,一片開闊的荒地上,一身戎裝的王秉耘背著手走來走去,口中不時大喝。
王秉耘身後是五哨正在操練的兒郎。其中兩哨是他從郡城中帶出來的老兵,明盔亮甲,威風凜凜。另外三哨則是以韓元為首的新兵,衣衫襤褸,蓬頭垢麵。
在王秉耘的支持下,爛桃村的少年們從縣城周遭的九個鎮中陸陸續續找到了數千幸存者,經過王秉耘的一番挑選,其中的一千多青壯被他納入帳下。
正午,烈日當空,熱浪滾滾。
五哨操練的士卒已經累得口幹舌燥,汗流如雨。
王秉耘手下的郡兵都是城裏的兵油子,平常疏於訓練,隻會偷奸耍滑。如今王秉耘認真起來了,他們一個個都叫苦不迭。
另一邊韓元等人大多出身貧苦,陡遭大難,好不容易有活命的機會,眾人自然珍惜。故而雖然辛苦疲累,卻無人敢叫苦。王秉耘如何下令,他們便如何執行。
看著表現殊異的新兵老兵,王秉耘心中感慨不已。
不過他更多地是感到幸運:如今世道這般混亂,手底下有人比什麽都重要。何況自己手下還是這樣一群朝氣蓬勃的好兵。
想到這裏,他的心中不禁得意了起來,對自己當初率兵出郡的決定也更加佩服了。
嗬,可笑郡城裏另外兩個自以為是的都統,還以為我王秉耘出兵是自討苦吃。真是蠢貨。
…
這天夜裏,王秉耘設宴請江縣令和韓元到自己的臨時府邸。說是有事相商。
“王都統,不知叫本官前來有何貴幹?”
甫一進門,尚未入座,江縣令便開口問道。
按大夏官製,王秉耘都統的品級其實和他的一縣之主相當,都是正七品。
“江縣令,韓百戶,來,快入座。”
王秉耘連忙起身迎接兩人,陰鷲的臉上難得地掛上了笑容。
“咱們邊吃邊說。”王秉耘說著便又坐下,動手搛菜。
江縣令拿不準他的意思,隻好端起碗筷,跟著他吃了起來。
韓元地位最低,望著眼前一桌子香氣彌漫的美酒佳肴,遲疑著不敢動手。
“小子,愣著做甚?吃吧。”王秉耘對韓元道。
韓元這才坐下。
那江縣令看王秉耘這般作態,心下琢磨不透,於是道:“王都統,莫非朝廷升你的官了?”
王秉耘笑道:“江縣令說笑了,在這高陽郡,我們這些武人做到都統就算頂天了,能升什麽官。”
“不過官雖然沒升,本官暫時也不用回郡了。郡守大人抬愛,叫本官收拾諸縣殘局,廣募兵馬。哈哈,王某初來此地,還要多多仰仗兩位。”
“啊,下官恭喜王都統。”
聽說王秉耘受了郡守之命,要久駐諸縣。江縣令的臉上立刻堆起了一堆諂笑。口中也不以本官自稱了,改稱下官。
“卑職恭喜都統大人!”韓元也不失時宜地恭維道。
王秉耘擺擺手,故作謙虛道:“哎,有什麽可喜的?現在諸縣殘破,可有得頭疼。”
“嗯,有件事我要恭喜韓哨官。”王秉耘舉杯一飲,接著道:“郡裏麵的公文已經批下,從今日起你們這些新兵便是正式的官兵了,朝廷每月都發軍餉。”
“可喜可賀啊韓哨官,從今日起你也有個八品的官身了!真是年輕有為。”
江縣令轉而向韓元恭喜道。
韓元一下子懵住了,世上還有這樣離奇的遭遇麽?
一個月前,自己還是爛桃村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鄉村少年。半個月前,自己還在為渺茫的前途苦苦掙紮。怎麽現在自己也成了朝廷的官了?
“還不感謝王都統?”江縣令提醒道。
“卑職,卑職感謝都統大人!”
韓元激動得幾乎想跪下來給王秉耘磕頭。
“都統大人的恩德,韓元沒齒難忘!願為大人效死!”韓元一臉誠懇道。
王秉耘滿意地朝韓元點了點頭。他看人的眼光一向不錯,他相信,眼前這個少年將來必有一番作為。
不過,王秉耘心中同時也隱隱對韓元有些芥蒂。不知道為什麽,他總覺得此人不簡單。
酒過三巡,不勝酒力的韓元先行告退。席上隻剩下王秉耘和江縣令兩人。
“江縣令,王某敬你一杯。你年長幾歲,如不嫌棄的話,今後我便尊你一聲江兄。”
江縣令堆笑道:“豈敢豈敢,都統若是願意,在下便托大叫你一聲王老弟了。”
“哈哈,江兄。”
“王老弟。”
二人一番言語,仿佛真是失散多年的兄弟。
“江兄,你看韓元此人如何?”
王秉耘放下酒杯,忽然道。
江縣令猶豫了片刻,開口道:
“此子,非池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