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確乎是一天天冷了起來,雪也漸漸下得深了。這是一個憂鬱的季節,仿佛許多人的心情。
荊陽郡的郡城中擠滿了人。這些人來自不同的州府,操著不同的方言,如同牛馬一般,苟活在荊陽城這座暗無天日的牢籠中。
因為天寒,不時會有人在夜裏凍死。這些凍死的人,他們的屍體會在隔天被運出城去,扔到荒郊野嶺喂野獸。
荊陽城已被西賊占據了。由於天氣寒冷,賊人們沒有繼續流竄,而是選擇窩在城裏過冬。
西賊從益州一路打到楚州,裹協的人口已經超過三十萬。其中能戰的丁口不下十萬,剩下的多是充當苦力的青壯和女眷。
西賊們如蝗蟲過境般席卷各地,搜刮的錢糧不可計量,按道理應該足夠這些人生存。不過,因為西賊首領生性吝嗇,所以西賊之中,除了戰兵以外,其他人基本上吃不飽也穿不暖。
西賊首領姓孫名富,字光宗。
孫富是益州南山郡人,出身佃戶,祖上世代替人種田。到了他這代,由於年成不好,交不上租子,田地被地主收走了,一家人就此斷了生路。無田可種的孫富一狠心,拋下了妻兒老小,隻身到郡城闖蕩。
初進郡城的孫富,人生地不熟,非但沒有找到掙錢的行當,反而稀裏糊塗地加入了一個燒香拜神的名叫升天教的地下教會。
孫富無處容身,索性便在升天教中混日子。因為他頭腦靈活,相貌英武,很受教眾喜歡,沒過多久,竟得到教主的青眼,將他收為親傳弟子。
那教主年近六十,沒有子嗣,孫富又極討他喜歡,他便將孫富當成親兒子一般培養。
教主雖是個神棍,但確實有些本事。孫富在他手下,不但學到了一身武藝,還學會了讀書認字,以及如何裝神弄鬼,忽悠教徒。
又過了數年,那老教主嗚呼了,臨終前留下遺言,讓孫富繼承自己的衣缽,做升天教新任教主。彼時的孫富方三十出頭。
再之後,經過孫富的努力,升天教愈發壯大,一時間南山郡各縣都有升天教的壇口道場,教徒發展到了十幾萬。
升天教的壯大讓南山郡官府感到了不妙。隨即,升天教遭到了殘酷打擊,無數教眾或被捕或被殺。
孫富不忍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好不容易開創的局麵被人硬生生地毀滅,一不做二不休,他幹脆扯起反旗,發動叛亂。
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匆匆起事的教眾們,竟然輕而易舉地攻占了南山城,隨即一發不可收拾,在短短幾十天內陸續攻下了南山郡的其他七縣。
不過接二連三的勝利並沒有讓孫富膨脹,他雖然造了朝廷的反,骨子裏還是擺脫不了對朝廷的畏懼。
因為害怕朝廷派大軍來剿,孫富沒有固守所占城池,而是裹協著百姓,且行且戰,從益州一路打到楚州。
一路打來,所遇官兵的種種表現,讓孫富越來越懷疑,自己還要不要繼續流竄。如此不堪一擊的官府,自己究竟怕它什麽?
所以入冬以後,孫富終於決定在荊陽城歇一歇,或者,就從荊陽郡開始,慢慢蠶食這大夏的江山。
…
入夜,荊陽城內,一所富麗堂皇的宅院燈火通明。
一個約摸十七歲的少年,高近七尺,身形挺拔,生得劍眉星目,英武不凡。他頭頂束發冠,一身寬袍,仿佛富家子弟,此刻正端坐在一張檀木桌前,安靜地聽先生講經。
少年名叫孫循。光從外表上,任誰也看不出,他竟是反賊孫富的兒子。
給孫循講課的先生有三位。一位是益州南山郡人,姓蘇名賦,年約五十。
蘇賦本是南山郡郡守的首席幕僚,郡城被攻破後,因為全家都落到孫富手中,他隻得屈身事賊。
說起來,他不但是孫循的老師,更是孫富的軍師。每當孫富遇到無法決斷的事,都會虛心地向他請教。因為自己的命運已同反賊連為一體,為了自保,蘇賦不得不竭力為孫富出謀劃策。
另一位先生叫黃素,年約而立,原是益州一個落第秀才。
此人與蘇賦不同,他是第一個主動來投孫富的讀書人。他投孫富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覺得自己空有一身才華而得不到施展,想跟著反賊們做出一番名堂,留名青史。
孫富不太信任黃素。他總覺得,一個讀書人放著太平日子不過,卻來投靠自己,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但孫富也不好冷落黃素,於是安排他做自己長子的先生。
最後一位先生是楚州高陽郡人,幾個月前才被孫富裹協到手下。
遠在陵縣的韓家兄弟也許不會想到,他們的父親還活著,如今正在給殺妻仇人的兒子當先生。
經曆了種種變故的韓桐,看起來憔悴了許多。他兩眼無神,如同行屍走肉。
西賊殺進爛桃村的當日,平時莊重威嚴的韓桐竟被嚇得六神無主,毫無反抗地便被抓走。
賊人們見他軟弱無能,知他是個讀書人,於是將他送到蘇賦手裏。蘇賦知曉他的經曆後,不禁可憐他,便向孫富推薦,讓他留在孫循身邊做先生。
妻子死了,兩個兒子生死不知。現在的韓桐可謂孑然一身,一無所有。他不止一次地想過自殺,可是每次都沒有足夠的勇氣。他怕死,所以選擇了苟活。
…
孫循是個非常聰明的少年。對此,教他的三個先生深有感受。
經史子集、兵法韜略,甚至詩詞歌賦,幾乎沒有孫循學不進的東西。孫循不但學得快,而且記憶力極強,誇張一點說,他有過目不忘之能。
最令先生們驚奇的是孫循的態度。他是真心將三個先生當做老師看待,故而一直禮節得體,謙虛受教,從不擺架子。
孫循的童年其實十分不幸,兩歲的時候,父親孫富拋下他和母親,隻身進城闖蕩。為了活下去,母親隻能帶著他改嫁給鄰村一個屠戶。
孫循稍大後便跟著繼父學殺豬,動輒被打得遍體鱗傷。那是他整個童年中最悲慘的經曆。
那時的孫循,最羨慕的便是到私塾念書的地主家的兒子。
每次和繼父到鎮子裏賣肉,孫循都會偷偷跑到私塾底下聽先生講課,也許是天賦異稟,他竟然在這種情況下學會了讀書寫字。
後來,孫富在城中混出名堂了,派人將他母子二人接走,孫循才終於擺脫了豬狗不如的生活。
荊陽郡的郡城中擠滿了人。這些人來自不同的州府,操著不同的方言,如同牛馬一般,苟活在荊陽城這座暗無天日的牢籠中。
因為天寒,不時會有人在夜裏凍死。這些凍死的人,他們的屍體會在隔天被運出城去,扔到荒郊野嶺喂野獸。
荊陽城已被西賊占據了。由於天氣寒冷,賊人們沒有繼續流竄,而是選擇窩在城裏過冬。
西賊從益州一路打到楚州,裹協的人口已經超過三十萬。其中能戰的丁口不下十萬,剩下的多是充當苦力的青壯和女眷。
西賊們如蝗蟲過境般席卷各地,搜刮的錢糧不可計量,按道理應該足夠這些人生存。不過,因為西賊首領生性吝嗇,所以西賊之中,除了戰兵以外,其他人基本上吃不飽也穿不暖。
西賊首領姓孫名富,字光宗。
孫富是益州南山郡人,出身佃戶,祖上世代替人種田。到了他這代,由於年成不好,交不上租子,田地被地主收走了,一家人就此斷了生路。無田可種的孫富一狠心,拋下了妻兒老小,隻身到郡城闖蕩。
初進郡城的孫富,人生地不熟,非但沒有找到掙錢的行當,反而稀裏糊塗地加入了一個燒香拜神的名叫升天教的地下教會。
孫富無處容身,索性便在升天教中混日子。因為他頭腦靈活,相貌英武,很受教眾喜歡,沒過多久,竟得到教主的青眼,將他收為親傳弟子。
那教主年近六十,沒有子嗣,孫富又極討他喜歡,他便將孫富當成親兒子一般培養。
教主雖是個神棍,但確實有些本事。孫富在他手下,不但學到了一身武藝,還學會了讀書認字,以及如何裝神弄鬼,忽悠教徒。
又過了數年,那老教主嗚呼了,臨終前留下遺言,讓孫富繼承自己的衣缽,做升天教新任教主。彼時的孫富方三十出頭。
再之後,經過孫富的努力,升天教愈發壯大,一時間南山郡各縣都有升天教的壇口道場,教徒發展到了十幾萬。
升天教的壯大讓南山郡官府感到了不妙。隨即,升天教遭到了殘酷打擊,無數教眾或被捕或被殺。
孫富不忍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好不容易開創的局麵被人硬生生地毀滅,一不做二不休,他幹脆扯起反旗,發動叛亂。
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匆匆起事的教眾們,竟然輕而易舉地攻占了南山城,隨即一發不可收拾,在短短幾十天內陸續攻下了南山郡的其他七縣。
不過接二連三的勝利並沒有讓孫富膨脹,他雖然造了朝廷的反,骨子裏還是擺脫不了對朝廷的畏懼。
因為害怕朝廷派大軍來剿,孫富沒有固守所占城池,而是裹協著百姓,且行且戰,從益州一路打到楚州。
一路打來,所遇官兵的種種表現,讓孫富越來越懷疑,自己還要不要繼續流竄。如此不堪一擊的官府,自己究竟怕它什麽?
所以入冬以後,孫富終於決定在荊陽城歇一歇,或者,就從荊陽郡開始,慢慢蠶食這大夏的江山。
…
入夜,荊陽城內,一所富麗堂皇的宅院燈火通明。
一個約摸十七歲的少年,高近七尺,身形挺拔,生得劍眉星目,英武不凡。他頭頂束發冠,一身寬袍,仿佛富家子弟,此刻正端坐在一張檀木桌前,安靜地聽先生講經。
少年名叫孫循。光從外表上,任誰也看不出,他竟是反賊孫富的兒子。
給孫循講課的先生有三位。一位是益州南山郡人,姓蘇名賦,年約五十。
蘇賦本是南山郡郡守的首席幕僚,郡城被攻破後,因為全家都落到孫富手中,他隻得屈身事賊。
說起來,他不但是孫循的老師,更是孫富的軍師。每當孫富遇到無法決斷的事,都會虛心地向他請教。因為自己的命運已同反賊連為一體,為了自保,蘇賦不得不竭力為孫富出謀劃策。
另一位先生叫黃素,年約而立,原是益州一個落第秀才。
此人與蘇賦不同,他是第一個主動來投孫富的讀書人。他投孫富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覺得自己空有一身才華而得不到施展,想跟著反賊們做出一番名堂,留名青史。
孫富不太信任黃素。他總覺得,一個讀書人放著太平日子不過,卻來投靠自己,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但孫富也不好冷落黃素,於是安排他做自己長子的先生。
最後一位先生是楚州高陽郡人,幾個月前才被孫富裹協到手下。
遠在陵縣的韓家兄弟也許不會想到,他們的父親還活著,如今正在給殺妻仇人的兒子當先生。
經曆了種種變故的韓桐,看起來憔悴了許多。他兩眼無神,如同行屍走肉。
西賊殺進爛桃村的當日,平時莊重威嚴的韓桐竟被嚇得六神無主,毫無反抗地便被抓走。
賊人們見他軟弱無能,知他是個讀書人,於是將他送到蘇賦手裏。蘇賦知曉他的經曆後,不禁可憐他,便向孫富推薦,讓他留在孫循身邊做先生。
妻子死了,兩個兒子生死不知。現在的韓桐可謂孑然一身,一無所有。他不止一次地想過自殺,可是每次都沒有足夠的勇氣。他怕死,所以選擇了苟活。
…
孫循是個非常聰明的少年。對此,教他的三個先生深有感受。
經史子集、兵法韜略,甚至詩詞歌賦,幾乎沒有孫循學不進的東西。孫循不但學得快,而且記憶力極強,誇張一點說,他有過目不忘之能。
最令先生們驚奇的是孫循的態度。他是真心將三個先生當做老師看待,故而一直禮節得體,謙虛受教,從不擺架子。
孫循的童年其實十分不幸,兩歲的時候,父親孫富拋下他和母親,隻身進城闖蕩。為了活下去,母親隻能帶著他改嫁給鄰村一個屠戶。
孫循稍大後便跟著繼父學殺豬,動輒被打得遍體鱗傷。那是他整個童年中最悲慘的經曆。
那時的孫循,最羨慕的便是到私塾念書的地主家的兒子。
每次和繼父到鎮子裏賣肉,孫循都會偷偷跑到私塾底下聽先生講課,也許是天賦異稟,他竟然在這種情況下學會了讀書寫字。
後來,孫富在城中混出名堂了,派人將他母子二人接走,孫循才終於擺脫了豬狗不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