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城下起了瀝瀝細雨,從未感受過江南風景的陳帆,徜徉在蒙蒙細雨中,他沒有撐傘,一個人走在狹長的巷道裏。
胡香兒走了,走得很急,陳帆去賓館想要送她的時候,她已經離開了。
和胡香兒的相遇,是一場意外,陳帆說不上對她的感情到底是什麽,但是,彼此**過,相處過,她就這麽離開,離開這座城市。陳帆有一種隻覺,和她還能再見麵。
悠長的巷子,被清香的包子和豆漿味道充斥著,這樣的風雨天氣,街邊攤的生意反倒異常的火爆,不過吃早餐的人,大多都是上了年齡的老人,隻有他們,才能享受這愜意的晨光。
一屜熱包子,一碗濃豆漿,一碗白米稀飯,一小盤榨菜,就是早餐的全部。
有老人逗籠中雀,有抽著煙帶著歪帽的老頭哼著不著調的江南小曲兒,有老太太數落著自家兒女還未成家不爭氣。
陳帆要了一碗熱豆漿坐下,和老人們一起品味著這座城市一角的悠閑。
人終究是要離別的,陳帆想道,下一次和胡香兒見麵,又會是另一番喜悅。
他的心情變得好起來。
他伸出手,讓傘棚外的細雨滴在手心,冰涼冰涼的,驅散了陳帆內心的最後一絲煩惱。
一隻缺口的土碗,毫無征兆地伸到陳帆的麵前。
這是一個頭發蓬亂的小老頭,雨水從他花白的頭發上一顆一顆地滾落下來,他的臉上布滿皺紋,眼睛也渾濁無光,嘴角的皺紋延伸到他的脖子後方,他的嘴唇幹裂,嘴唇微微顫動著,露出兩顆黃牙,關門牙已經掉了。
他的另外一隻手,杵著一截比他高出許多的大節黃竹,他的手指又瘦又長,上麵還沾滿了泥巴,與矮小而佝僂的身體,極不成比例。
他身上的衣服非常單薄與破舊,就像九十年代的雨氈布,雨水從他蓬亂的頭發滴落在衣服上,在衣服上劃起一道又一道的雨線。
好可憐的乞丐。
這是陳帆腦海閃過的第一個念頭。
他下意識地將手伸進兜裏,可他的身後,傳來攤主嚴厲的嗬責之聲。
“又是你這個臭乞丐,滾開,別影響我這生意咧!”
麵對攤主的嗬責,小老頭依舊一動不動,枯瘦的手,遞在陳帆的麵前,他的目光依舊混濁,傘篷上的雨水,嗒嗒的滴落在他的缺碗裏。
應該是一個聾乞丐。
陳帆想道,他從兜裏摸出了一張一元的鈔票,手剛抬到桌子高,一陣秋風吹拂,傘上的雨水,將小老頭的肩膀全淋濕了。
陳帆將拿起的錢,重新縮了回去,放進了兜裏。
“小兄弟,這就對了,這破老頭天天伸著個破碗,煩死了,別理他,他一會就會離開的。”
攤主說話的聲音帶著濃濃的哩語,應該是蘇城本地人。
陳帆看一眼依舊伸著碗的小老頭,用袖子擦了擦被雨水打濕的凳子,轉頭對嘀咕埋怨的攤主說道:“來兩籠熱包子,再來一碗熱稀飯。”
“你!”
攤主還想說什麽,卻見陳帆將一張鈔票,塞進了他的手裏。
“坐吧,老人家。”
陳帆指了指擦過的凳子,示意乞丐老頭坐下,老頭混濁的目光看了看凳子,又看了看陳帆,挪動著枯瘦的身子,坐了下來。
“哼!”
攤主不滿地看一眼陳帆,又凶狠狠的瞄一眼乞丐老頭,將包子和稀飯往桌子上狠狠一丟。
“別客氣,老人家。”
陳帆說道。
聽到陳帆的話,乞丐老頭用枯瘦的手,將稀飯倒進他的破碗裏,又用手將滾燙的包子抓在手心,剩下最後一個拿不下的包子,他用黃牙一咬,將包子咬在嘴裏,繼續杵著他的黃竹,佝僂著身子,走在雨中。
陳帆不由地一臉發呆。
而原本在攤位上吃飯的老頭,不由地對陳帆指指點點,似乎在看笑話。
攤主嫌棄地用帕子擦了擦老頭剛才坐過的地方,對陳帆說道:“看見了吧,這老頭就這德行,不賞他一口,他眼巴巴的看著你,你賞他吧,他連句謝謝都不會說。”
“興許,人家是身有隱疾,口不能言呢?”
陳帆請一個乞丐老頭吃一頓早餐,圖的是心安,並沒指望著對方要說謝謝之類的話,就像剛才,他完全可以丟給老頭一元錢打發,可是,陳帆想著,這樣的陰雨天,一碗熱粥和熱包子,可能是他更需要的。
一逗鳥玩的老頭插嘴說道:“口不能言?哈哈哈,小夥子,你還不知道吧,這張半仙啊,他就靠他那一張破嘴騙吃騙喝,這不,被我們這些老頭說得多了,他索性裝啞巴了,嘿,一個破碗要飯,還真能活下去,我也是夠佩服的。”
“張半仙?”
陳帆看著杵著黃竹消失在雨中的乞丐老頭,搖了搖頭,大約,他之前是一個江湖騙子,才會有這樣一個名字吧。
吃完早點,陳帆忘了請乞丐老頭吃過早點這一茬事,他走在蘇城的各大中藥房,一家抓兩味藥,換一家抓三味藥。
到下午的時候,陳帆更是換了一身行頭,又走了幾家中藥藥店。
有了九曲靈芝作為藥引,隻需將另外幾百多種藥材湊齊,就能夠徹底治愈蘇淺淺的三陰之體,不過,考慮到九曲靈芝的來曆不明,陳帆買藥的時候非常小心,他為了買齊治療蘇淺淺的藥,他甚至開了幾十個治療不同病的方子,到各大中藥店抓藥。
而且,一抓,就是五天,他甚至抽空去醫院上了一趟班,給病人開藥單的時候,親自去了一趟藥房,並順走了一些藥……
在這五天裏,陳帆沒有和任何人,他每一次出門,都選擇不同的出行方式,打車,騎自行車,走路,他走的路也不相同,
他唯一重複走的地方,就是在那個巷子裏吃早點,而那個叫張半仙的乞丐老頭,這三天總會在他吃早點的時候,伸出他缺口的碗到陳帆的麵前,他的目光總是那麽混濁,手也永遠髒兮兮的。
他總是拿缺口的碗裝了稀飯,髒手拿起包子,杵著黃竹就走,原本說陳帆是傻小子的那個玩雀大爺,選擇了沉默,幾個愛嘮叨兒子孫子的老太太,總是把話題圍繞在陳帆的身上,有說這孩子缺心眼,也有說這孩子太善良,還有一個要介紹她孫女給陳帆認識。
稀飯包子的攤主在苦勸陳帆無果之後,每次見陳帆出現,總是無聲地歎息。
到第六天的時候,陳帆終於湊齊了至於蘇淺淺三陰之體的藥,他心情不錯,照例來到吃早點的攤位,點了兩籠包子,兩碗稀飯,另外的一份,是給那個乞丐老頭的。
但是,讓陳帆和幾名老太老爺都沒想到的是,每天都準時出現的乞丐老頭,居然沒有按時出現,桌子上的包子和稀飯,都已經冷了。
攤主過來收錢的時候,歎息一聲:“大約老頭子的確已經死了,小夥子,今天的這份錢,你就別付了。”
陳帆覺得攤主這話有些熟悉,好像在哪聽過,一時之間又有些想不起來。
等陳帆想起攤主說的話是魯迅先生寫的那篇孔乙己結尾的時候,他不知不覺已經來到巷子深處,那個杵著黃竹,拿著破碗的乞丐老頭,正坐在牆角,用混濁的目光看著陳帆。
胡香兒走了,走得很急,陳帆去賓館想要送她的時候,她已經離開了。
和胡香兒的相遇,是一場意外,陳帆說不上對她的感情到底是什麽,但是,彼此**過,相處過,她就這麽離開,離開這座城市。陳帆有一種隻覺,和她還能再見麵。
悠長的巷子,被清香的包子和豆漿味道充斥著,這樣的風雨天氣,街邊攤的生意反倒異常的火爆,不過吃早餐的人,大多都是上了年齡的老人,隻有他們,才能享受這愜意的晨光。
一屜熱包子,一碗濃豆漿,一碗白米稀飯,一小盤榨菜,就是早餐的全部。
有老人逗籠中雀,有抽著煙帶著歪帽的老頭哼著不著調的江南小曲兒,有老太太數落著自家兒女還未成家不爭氣。
陳帆要了一碗熱豆漿坐下,和老人們一起品味著這座城市一角的悠閑。
人終究是要離別的,陳帆想道,下一次和胡香兒見麵,又會是另一番喜悅。
他的心情變得好起來。
他伸出手,讓傘棚外的細雨滴在手心,冰涼冰涼的,驅散了陳帆內心的最後一絲煩惱。
一隻缺口的土碗,毫無征兆地伸到陳帆的麵前。
這是一個頭發蓬亂的小老頭,雨水從他花白的頭發上一顆一顆地滾落下來,他的臉上布滿皺紋,眼睛也渾濁無光,嘴角的皺紋延伸到他的脖子後方,他的嘴唇幹裂,嘴唇微微顫動著,露出兩顆黃牙,關門牙已經掉了。
他的另外一隻手,杵著一截比他高出許多的大節黃竹,他的手指又瘦又長,上麵還沾滿了泥巴,與矮小而佝僂的身體,極不成比例。
他身上的衣服非常單薄與破舊,就像九十年代的雨氈布,雨水從他蓬亂的頭發滴落在衣服上,在衣服上劃起一道又一道的雨線。
好可憐的乞丐。
這是陳帆腦海閃過的第一個念頭。
他下意識地將手伸進兜裏,可他的身後,傳來攤主嚴厲的嗬責之聲。
“又是你這個臭乞丐,滾開,別影響我這生意咧!”
麵對攤主的嗬責,小老頭依舊一動不動,枯瘦的手,遞在陳帆的麵前,他的目光依舊混濁,傘篷上的雨水,嗒嗒的滴落在他的缺碗裏。
應該是一個聾乞丐。
陳帆想道,他從兜裏摸出了一張一元的鈔票,手剛抬到桌子高,一陣秋風吹拂,傘上的雨水,將小老頭的肩膀全淋濕了。
陳帆將拿起的錢,重新縮了回去,放進了兜裏。
“小兄弟,這就對了,這破老頭天天伸著個破碗,煩死了,別理他,他一會就會離開的。”
攤主說話的聲音帶著濃濃的哩語,應該是蘇城本地人。
陳帆看一眼依舊伸著碗的小老頭,用袖子擦了擦被雨水打濕的凳子,轉頭對嘀咕埋怨的攤主說道:“來兩籠熱包子,再來一碗熱稀飯。”
“你!”
攤主還想說什麽,卻見陳帆將一張鈔票,塞進了他的手裏。
“坐吧,老人家。”
陳帆指了指擦過的凳子,示意乞丐老頭坐下,老頭混濁的目光看了看凳子,又看了看陳帆,挪動著枯瘦的身子,坐了下來。
“哼!”
攤主不滿地看一眼陳帆,又凶狠狠的瞄一眼乞丐老頭,將包子和稀飯往桌子上狠狠一丟。
“別客氣,老人家。”
陳帆說道。
聽到陳帆的話,乞丐老頭用枯瘦的手,將稀飯倒進他的破碗裏,又用手將滾燙的包子抓在手心,剩下最後一個拿不下的包子,他用黃牙一咬,將包子咬在嘴裏,繼續杵著他的黃竹,佝僂著身子,走在雨中。
陳帆不由地一臉發呆。
而原本在攤位上吃飯的老頭,不由地對陳帆指指點點,似乎在看笑話。
攤主嫌棄地用帕子擦了擦老頭剛才坐過的地方,對陳帆說道:“看見了吧,這老頭就這德行,不賞他一口,他眼巴巴的看著你,你賞他吧,他連句謝謝都不會說。”
“興許,人家是身有隱疾,口不能言呢?”
陳帆請一個乞丐老頭吃一頓早餐,圖的是心安,並沒指望著對方要說謝謝之類的話,就像剛才,他完全可以丟給老頭一元錢打發,可是,陳帆想著,這樣的陰雨天,一碗熱粥和熱包子,可能是他更需要的。
一逗鳥玩的老頭插嘴說道:“口不能言?哈哈哈,小夥子,你還不知道吧,這張半仙啊,他就靠他那一張破嘴騙吃騙喝,這不,被我們這些老頭說得多了,他索性裝啞巴了,嘿,一個破碗要飯,還真能活下去,我也是夠佩服的。”
“張半仙?”
陳帆看著杵著黃竹消失在雨中的乞丐老頭,搖了搖頭,大約,他之前是一個江湖騙子,才會有這樣一個名字吧。
吃完早點,陳帆忘了請乞丐老頭吃過早點這一茬事,他走在蘇城的各大中藥房,一家抓兩味藥,換一家抓三味藥。
到下午的時候,陳帆更是換了一身行頭,又走了幾家中藥藥店。
有了九曲靈芝作為藥引,隻需將另外幾百多種藥材湊齊,就能夠徹底治愈蘇淺淺的三陰之體,不過,考慮到九曲靈芝的來曆不明,陳帆買藥的時候非常小心,他為了買齊治療蘇淺淺的藥,他甚至開了幾十個治療不同病的方子,到各大中藥店抓藥。
而且,一抓,就是五天,他甚至抽空去醫院上了一趟班,給病人開藥單的時候,親自去了一趟藥房,並順走了一些藥……
在這五天裏,陳帆沒有和任何人,他每一次出門,都選擇不同的出行方式,打車,騎自行車,走路,他走的路也不相同,
他唯一重複走的地方,就是在那個巷子裏吃早點,而那個叫張半仙的乞丐老頭,這三天總會在他吃早點的時候,伸出他缺口的碗到陳帆的麵前,他的目光總是那麽混濁,手也永遠髒兮兮的。
他總是拿缺口的碗裝了稀飯,髒手拿起包子,杵著黃竹就走,原本說陳帆是傻小子的那個玩雀大爺,選擇了沉默,幾個愛嘮叨兒子孫子的老太太,總是把話題圍繞在陳帆的身上,有說這孩子缺心眼,也有說這孩子太善良,還有一個要介紹她孫女給陳帆認識。
稀飯包子的攤主在苦勸陳帆無果之後,每次見陳帆出現,總是無聲地歎息。
到第六天的時候,陳帆終於湊齊了至於蘇淺淺三陰之體的藥,他心情不錯,照例來到吃早點的攤位,點了兩籠包子,兩碗稀飯,另外的一份,是給那個乞丐老頭的。
但是,讓陳帆和幾名老太老爺都沒想到的是,每天都準時出現的乞丐老頭,居然沒有按時出現,桌子上的包子和稀飯,都已經冷了。
攤主過來收錢的時候,歎息一聲:“大約老頭子的確已經死了,小夥子,今天的這份錢,你就別付了。”
陳帆覺得攤主這話有些熟悉,好像在哪聽過,一時之間又有些想不起來。
等陳帆想起攤主說的話是魯迅先生寫的那篇孔乙己結尾的時候,他不知不覺已經來到巷子深處,那個杵著黃竹,拿著破碗的乞丐老頭,正坐在牆角,用混濁的目光看著陳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