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仙子和張半仙分別坐在簡易的石頭兩旁。
楚仙子不知從哪取出來一壺裝在葫蘆裏的酒,遞到張半仙的麵前。
張半仙伸出枯瘦如柴的手指,將酒倒進有幾個缺口的碗裏,端起來將甘咧的酒一飲而盡,捋了一下泛白的胡須。
“楚師妹還是那麽年輕,可惜我已經是一把老骨頭了。”
張半仙撥開額頭前蓬亂的發,他的衣服簍爛,臉上也布滿風霜,隻有灌下酒去,臉才有那麽一點血色,混濁的目光中,滄桑盡顯。
“都老了,不過師兄,當年你也是風|流倜儻的人物。”
楚仙子歎了一口氣,氣氛莫名。
“在風|流倜儻,也是孑然一身,大半輩子,習慣了。”張半仙又倒了一碗酒,“二十年前,賽師弟抱繈褓皈依山林,自由自在,楚師妹得女隱於鬧市,享盡人間清福,唯有我,乞討二十載,晴晴雨雨,春夏秋冬,人世冷暖嚐盡。”
楚仙子伸手替張半仙理了理亂發,“張師兄,那麽多年,你與賽師兄之間,還沒能放下嗎?”
張半仙懸著的酒碗放下,他混濁的目光打量著楚仙子,“從來沒有端起來過,何談放下,他沒能珍惜你的感情,你又何嚐正眼看過我,白白讓蕭韓那老鬼占了便宜,你都有女兒了,談這些徒增煩惱絲罷了。”
“嫣兒非我所生。”楚仙子臉色一正,“這一點張師兄應該知道的,當年我被大悲明王偷襲,已無法承下兒孫香火,而蕭韓受了南宮塵一劍,斷了精氣……”
張半仙布滿風霜的臉上露出一絲意外,“這倒奇了,賽師弟當年受陳家恩惠,又因為陳家和道門的千絲萬縷關係,更因為他母親是巫山聖女,才收了陳帆那小子,含辛茹苦,日日供養,靈藥淬身,你撿一個女娃,圖個什麽?好不容易長大,又把她給困進玄門煉心池,若是她跨不出那一步,豈不是白白害了女娃的性命?”
楚仙子並不回答,而是取出一塊奇特的石頭遞到張半仙的麵前,“師兄,你可認識這個?”
張半仙好奇的拿起石頭把玩了一番,凝神道:“這石頭似玉非玉,其內蘊含著某種奇怪的力量,恕我眼拙,無法識別,嗯?莫非,這石頭關乎那女娃的身世?”
楚仙子點點頭,“嫣兒是我在昆侖祈願湖畔撿到的,當時便是這枚石頭將其護在湖麵,我心中驚奇,才將其抱回家。”
“祈願湖?”張半仙微微一愣,“那不是師門中曾流傳著昆侖女神沐浴的地方嗎?怎會有孩子在湖上?會不會是祈願村的人遺棄的?畢竟那個村裏的人,信奉昆侖女神,信仰驅使下,做出獻祭女嬰的事。”
“我暗中打探過,並無此事。”楚仙子搖搖頭,“這些年我四處打探,終於找到一點點蛛絲馬跡,或許,紫嫣這孩子,並非我們這個界麵的人所生。”
“什麽?”張半仙撥開亂發,大拇指在另外四個指頭的指關節上迅速跳動,掐算著什麽,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
楚仙子打斷道:“師兄,你就別掐天道應卦了,如今靈氣複蘇,或許我能找到那個空間連接點也不一定,師父當年留下的八羲護心鏡在你那的吧,借我用一用。”
“你借那勞什子做什麽?”張半仙語氣變得吝嗇,“跨空間之說,誰也沒見過,就算存在,也是危險無比,不借,不借,你快快斷了念頭。”
“師兄不借,那便算了,小妹我定然要動身的。”楚仙子站了起來。
“好好好……不就是一個破玩意嗎?”
張半仙雙手一掐,忽而仰起頭,嘴巴一張,一柱光從他的嘴裏竄出來,緊接著光芒中浮現一巴掌大的古樸鏡子,張半仙手一招,鏡子握在手上,“給。”
楚仙子將鏡子接在手上,隨手一翻,鏡子消失得無影無蹤,她臉上露出欣喜之色,讚道:“師兄人間嚐盡苦楚,終修成大道,竟成了元嬰修士,可喜可賀!”
張半仙擺了擺手,“不過是取巧之法而已,勉強窺得長生之門,算不得道門正宗。”
楚仙子臉上露出羨慕之色,“逆天而行成道者,唯有天機老人一人而已,便是大音寺自稱如來的老鬼,也不過是借屍還魂,師兄此番成就元嬰境界,何不借機重啟玄門……別讓陳帆那小子折騰了。”
張半仙老神在在的道:“師妹,凡事順其自然,重啟玄門,那是賽師弟的心願,非我之誌,此番昆侖山出現靈氣泉眼,必然爭奪不斷,我加固玄門封印之後就會離開,其餘之事,與我無關。”
“可我們三人皆走了,重啟玄門,又有何意義?”楚仙子眉頭微皺,“或許我這一次離開,是永遠的離開了,師兄,難道你對玄門,就沒了師門情誼了嗎?”
張半仙起身,神色蕭瑟,“真有玄門重開的一天,我自會回來看看的……師妹,保重。”
“師兄……”
楚仙子還想說什麽,話卻哽在喉嚨,許多事,已如塵煙。
張半仙拿著他的破碗破竹,回頭。
楚仙子滄桑的眸子有些緊張。
可惜,張半仙隻是順走了石桌上的酒葫蘆。
來無影,去無蹤……
“唉……”
楚仙子凝看空蕩蕩的桌子,方才還坐著的人已經消失,仿佛一場夢。
她取下牆上的古琴,輕輕一撥,瑟瑟聲中,楚仙子也消失不見。
張半仙和楚仙子的會麵,來去匆匆,沒留下半點痕跡。
但是,昆侖山的異象,卻吸引了各大勢力的注意。
……
大音寺,在諸天寶塔上坐枯禪的大主持身披袈裟,匆匆下塔,隨後招來大音寺的八大金剛。
與四大明王不同,八大金剛個個金身素裹,僅著半梭黃裳僧衣,個個獨腳站立,雙手合十,目光沉穩,一眨不眨,宛若銅人。
大主持手握巨大佛珠,慢慢撚動,聲音帶聖,在寶殿中回蕩:“昆侖山靈氣複蘇,有一泉眼現世,諸位金剛妙法,速去鎮守靈眼,以佛法渡之,勿使其染塵埃。”
“謹遵大主持法旨。”
八大金剛齊齊轉身,整齊的腳步踩在大殿青磚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楚仙子不知從哪取出來一壺裝在葫蘆裏的酒,遞到張半仙的麵前。
張半仙伸出枯瘦如柴的手指,將酒倒進有幾個缺口的碗裏,端起來將甘咧的酒一飲而盡,捋了一下泛白的胡須。
“楚師妹還是那麽年輕,可惜我已經是一把老骨頭了。”
張半仙撥開額頭前蓬亂的發,他的衣服簍爛,臉上也布滿風霜,隻有灌下酒去,臉才有那麽一點血色,混濁的目光中,滄桑盡顯。
“都老了,不過師兄,當年你也是風|流倜儻的人物。”
楚仙子歎了一口氣,氣氛莫名。
“在風|流倜儻,也是孑然一身,大半輩子,習慣了。”張半仙又倒了一碗酒,“二十年前,賽師弟抱繈褓皈依山林,自由自在,楚師妹得女隱於鬧市,享盡人間清福,唯有我,乞討二十載,晴晴雨雨,春夏秋冬,人世冷暖嚐盡。”
楚仙子伸手替張半仙理了理亂發,“張師兄,那麽多年,你與賽師兄之間,還沒能放下嗎?”
張半仙懸著的酒碗放下,他混濁的目光打量著楚仙子,“從來沒有端起來過,何談放下,他沒能珍惜你的感情,你又何嚐正眼看過我,白白讓蕭韓那老鬼占了便宜,你都有女兒了,談這些徒增煩惱絲罷了。”
“嫣兒非我所生。”楚仙子臉色一正,“這一點張師兄應該知道的,當年我被大悲明王偷襲,已無法承下兒孫香火,而蕭韓受了南宮塵一劍,斷了精氣……”
張半仙布滿風霜的臉上露出一絲意外,“這倒奇了,賽師弟當年受陳家恩惠,又因為陳家和道門的千絲萬縷關係,更因為他母親是巫山聖女,才收了陳帆那小子,含辛茹苦,日日供養,靈藥淬身,你撿一個女娃,圖個什麽?好不容易長大,又把她給困進玄門煉心池,若是她跨不出那一步,豈不是白白害了女娃的性命?”
楚仙子並不回答,而是取出一塊奇特的石頭遞到張半仙的麵前,“師兄,你可認識這個?”
張半仙好奇的拿起石頭把玩了一番,凝神道:“這石頭似玉非玉,其內蘊含著某種奇怪的力量,恕我眼拙,無法識別,嗯?莫非,這石頭關乎那女娃的身世?”
楚仙子點點頭,“嫣兒是我在昆侖祈願湖畔撿到的,當時便是這枚石頭將其護在湖麵,我心中驚奇,才將其抱回家。”
“祈願湖?”張半仙微微一愣,“那不是師門中曾流傳著昆侖女神沐浴的地方嗎?怎會有孩子在湖上?會不會是祈願村的人遺棄的?畢竟那個村裏的人,信奉昆侖女神,信仰驅使下,做出獻祭女嬰的事。”
“我暗中打探過,並無此事。”楚仙子搖搖頭,“這些年我四處打探,終於找到一點點蛛絲馬跡,或許,紫嫣這孩子,並非我們這個界麵的人所生。”
“什麽?”張半仙撥開亂發,大拇指在另外四個指頭的指關節上迅速跳動,掐算著什麽,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
楚仙子打斷道:“師兄,你就別掐天道應卦了,如今靈氣複蘇,或許我能找到那個空間連接點也不一定,師父當年留下的八羲護心鏡在你那的吧,借我用一用。”
“你借那勞什子做什麽?”張半仙語氣變得吝嗇,“跨空間之說,誰也沒見過,就算存在,也是危險無比,不借,不借,你快快斷了念頭。”
“師兄不借,那便算了,小妹我定然要動身的。”楚仙子站了起來。
“好好好……不就是一個破玩意嗎?”
張半仙雙手一掐,忽而仰起頭,嘴巴一張,一柱光從他的嘴裏竄出來,緊接著光芒中浮現一巴掌大的古樸鏡子,張半仙手一招,鏡子握在手上,“給。”
楚仙子將鏡子接在手上,隨手一翻,鏡子消失得無影無蹤,她臉上露出欣喜之色,讚道:“師兄人間嚐盡苦楚,終修成大道,竟成了元嬰修士,可喜可賀!”
張半仙擺了擺手,“不過是取巧之法而已,勉強窺得長生之門,算不得道門正宗。”
楚仙子臉上露出羨慕之色,“逆天而行成道者,唯有天機老人一人而已,便是大音寺自稱如來的老鬼,也不過是借屍還魂,師兄此番成就元嬰境界,何不借機重啟玄門……別讓陳帆那小子折騰了。”
張半仙老神在在的道:“師妹,凡事順其自然,重啟玄門,那是賽師弟的心願,非我之誌,此番昆侖山出現靈氣泉眼,必然爭奪不斷,我加固玄門封印之後就會離開,其餘之事,與我無關。”
“可我們三人皆走了,重啟玄門,又有何意義?”楚仙子眉頭微皺,“或許我這一次離開,是永遠的離開了,師兄,難道你對玄門,就沒了師門情誼了嗎?”
張半仙起身,神色蕭瑟,“真有玄門重開的一天,我自會回來看看的……師妹,保重。”
“師兄……”
楚仙子還想說什麽,話卻哽在喉嚨,許多事,已如塵煙。
張半仙拿著他的破碗破竹,回頭。
楚仙子滄桑的眸子有些緊張。
可惜,張半仙隻是順走了石桌上的酒葫蘆。
來無影,去無蹤……
“唉……”
楚仙子凝看空蕩蕩的桌子,方才還坐著的人已經消失,仿佛一場夢。
她取下牆上的古琴,輕輕一撥,瑟瑟聲中,楚仙子也消失不見。
張半仙和楚仙子的會麵,來去匆匆,沒留下半點痕跡。
但是,昆侖山的異象,卻吸引了各大勢力的注意。
……
大音寺,在諸天寶塔上坐枯禪的大主持身披袈裟,匆匆下塔,隨後招來大音寺的八大金剛。
與四大明王不同,八大金剛個個金身素裹,僅著半梭黃裳僧衣,個個獨腳站立,雙手合十,目光沉穩,一眨不眨,宛若銅人。
大主持手握巨大佛珠,慢慢撚動,聲音帶聖,在寶殿中回蕩:“昆侖山靈氣複蘇,有一泉眼現世,諸位金剛妙法,速去鎮守靈眼,以佛法渡之,勿使其染塵埃。”
“謹遵大主持法旨。”
八大金剛齊齊轉身,整齊的腳步踩在大殿青磚上,發出沉悶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