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貴走了,帶走了辛愛殘部,人數一萬掛零。


    高務實麵色平靜,無悲無喜。


    張秉忠在一邊見他麵無表情,生怕他對兒子張萬邦剛才的舉動有所不滿,稍稍湊上前來,小心翼翼地道:“麻協戎久曆沙場,既然主動請戰,想必萬事都可保無虞……”


    協戎,是明人對副總兵的別稱。但要說明一下,高務實稱呼麻貴為“總戎”,而張秉忠此刻稱“協戎”,是跟他們的身份,以及和誰說起有關。


    高務實身為文官,又是全權欽使,自然是以上官自居的,所以他稱呼麻貴為總戎,帶有抬舉的意味。


    張秉忠平時若單獨與麻貴見麵,肯定也稱“麻總戎”,那是恭維;而此時他當著高務實的麵提起麻貴,就不能隨便給他“提半級”了,隻能老老實實稱協戎,這是“講製度”。


    這就好比領導可以不跟你講太多的規矩,因為那叫領導平易近人,但你不能在領導麵前胡亂放肆,因為那叫目無組織紀律。


    官場自有官場的一套,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不過高務實現在不大想談這個問題,麻貴去與不去,在他看來差別應該不大,尤其是昨天與辛愛一晤之後,他發現辛愛三子布日哈圖的確頗有些能耐,想必圖們身邊有他在,即便恰台吉也未見得能留住這位紮薩克圖汗。


    恰台吉若是留不住圖們,麻貴現在過去也不見得能趕上趟,最多也就和恰台吉一道抓住圖們的尾巴。


    當然,給圖們來一招斷尾,倒也不錯,至少這樣一來,這場仗就顯得更加“真實”了。


    至於圖們敢不敢學項羽,來一手破釜沉舟,高務實是真的一點也不擔心。


    此前圖們的表現,已經把他的性格弱點展現無遺了,這廝此來土默特,總的來說就是渾水摸魚,典型的欺善怕惡、欺軟怕硬,而且最關鍵的是,他的後顧之憂太多了,根本不敢孤注一擲,生怕損失過大會危及自己的地位。


    當然,高務實不是不能理解他的這種心態,畢竟察哈爾部這個大汗,現在實際上就是個小本買賣、慘淡經營的狀態,可比不得大明這樣,哪怕虧一點的兌子也不怕。


    察哈爾部本部的實力,在整個蒙古來說也就隻能排到第二,若是再損失大些,誰還把他這個全蒙古大汗放在眼裏?所以圖們汗瞻前顧後自然免不了。


    高務實淡淡地道:“張參戎,本官用人不疑,既然讓麻西泉去了,就不會懷疑他的能力。不瞞你說,此戰前前後後該算計之處,本官已然算盡,但正所謂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人算固有窮盡,所剩一道,無非‘易’也。


    ‘易’者,天數之變化也,圖們是舉手成擒,亦或者仍能逃出生天,已經隻有上蒼能夠決定了,我又何必庸人自擾?”


    高務實的本經是《易》,這是四海皆知的事,而《易》在某些人眼中曆來有些神秘,似乎學通了《易》,就能上體天心,趨吉避凶,甚至逢凶化吉,最是厲害不過。


    誰能學通《易經》呢?這很難講,但倘若按照常人的想法,《易》既然是高務實這位六首狀元的本經,那如果他都沒有學通,恐怕就沒人敢說自己學通了。


    所以高務實這樣一說,張秉忠就很難站在正常思維來審視這個問題,腦子裏基本跑到神秘主義那邊去了。


    他心中暗道:是了,高侍中本經是《易經》,他自然能算準一切,但就像八卦陣必有生門一般,最後的那一線生機在不在圖們一邊,這已經不是人力所能決定,隻看圖們是否命中該絕。


    當下釋然道:“侍中指點得是,是末將多慮了。”


    高務實在他麵前儼然學術權威,也沒必要自謙,直接接受了這一說辭,反過來道:“張參戎、張守戎,你們父子二人不必去想這些事,若是有空的話,不妨仔細回憶一下昨日之戰,想想看那萬曆一式火槍的實戰使用,還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


    <a id="wzsy" href="https://www.tsxsw.la">tsxsw.la</a>


    最好,是將之記錄成文,交給兵部以及戚總戎,同時如果有什麽改進的建議,也可以提供給京華火槍廠知曉,讓他們研究改善。這件事如果辦得好,提出的意見或者建議切實可行,其功勞之大,甚至不見得小於拿下圖們,明白嗎?”


    這就是真正的“提點”了,張秉忠感激不已,連連點頭應是。而張萬邦在感激之餘,還補充了一句:“卑職一定仔細回憶,詳加思考,定不辜負侍中美意。”


    張萬邦的本職還隻到千戶,差遣倒是守備了,所謂“守戎”是也,但還沒到“將”字級,是以自稱卑職。


    其實大明的守備一職,大小相差很大。小的如張萬邦這樣,某堡守備,顯然轄區很小,就管著一個堡而已;大的如劉綎,雲南迤東守備,這個範圍就很大了,幾乎相當於半個省。


    所以高務實稱張萬邦為“守戎”而不是“千戎”,這也是帶著抬舉意味的客氣說法。張萬邦地位差了高務實不知道多遠,被他抬舉一句,當然要表表決心。


    這時候把漢那吉終於逮著機會,插話道:“說到昨日之戰,我有一事不明,還請張參戎指點一二。”


    把漢那吉目前在大明的官職是指揮使,武散階也隻是正三品昭勇將軍,跟張秉忠不過半斤八兩而已,但顯然張秉忠不敢真將把漢那吉看成是自己這個層次——人家眼瞅著就要封順義王了,哪裏是他能比的?


    於是連忙道:“台吉有事相詢,但請直言便是。”


    他這人老實歸老實,卻挺謹慎,知道把漢那吉畢竟是蒙古人,不能向他表示自己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把漢那吉卻似乎沒有多想,隻是一副不能理解的模樣問道:“哦,我就是想不明白,為什麽昨日你們那個空心方陣非要搞得那麽單薄,就四排而已……難道就不能再厚實一點麽?雖說贏是贏了,可若不是麻參戎(麻承勳)來得及時,我瞧著這僅僅隻有四排人的防線,要是辛愛氣魄大點,也不是不能突破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元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無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無風並收藏大明元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