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禦一職,為有明一代初設,初設之地便在遼東。此職原是以世職為主,但由於此後防務壓力漸重,因此在一些重要塢堡,偶爾也會從外地調用得力人員出任,張萬邦被高務實推薦,從宣府改任於此,便是因為這個緣故。
東昌堡的位置,後世史學界還有過一番爭論,但真理不辨不明,後來隨著遺址的發現,終於確定了實際地點,乃在後世遼寧省海城市西北的牛莊鎮附近,又名“馬圈子”,位於太子河南岸。
這個太子河的“太子”二字與大明毫無關係,乃是“燕太子丹”的那個“太子”,韃清時期曾經莫名其妙的改稱“太資河”約兩百年,到了韃清亡後才又改了回去。
<a id="wzsy" href="https://www.biquge.name">biquge.name</a>
而東昌堡此地之所以又叫馬圈子,據新上任的張萬邦找人詢問,發現可能是由於驛站的關係——此地下轄遼河以西與遼河以東相連接的重要且唯一官設驛站——牛家莊馬驛,牛家莊馬驛在東昌堡附近圈養了相當數量的驛馬,至少得有數百匹之多,鼎盛時期甚至近千。
雖說近千匹馬,對於看慣了大場麵的張萬邦而言也不是什麽稀奇事,不過那是大軍出動,區區一所驛站養馬數百,這完全就是另一個概念了,由此也可以看出牛家莊馬驛的重要性。
相應的,也就代表了東昌堡備禦一職的重要性。
東昌堡前一次在中樞層麵出名,就是圖們吹噓若無李成梁壞事,甚至能拿下耀州的萬曆六年那次,當時他就是從東昌堡殺入遼南之地的。
不過那次圖們攻掠遼南,畢竟是李成梁出了手,並且打出了繼劈山大捷之後的又一次“告捷太廟”級別的大捷,“斬酋首九名,並首級八百八十四顆”,的確是絕對的大捷了。
當然,如果這事讓圖們自己來說,他可能不以為然,因為那次他搶得過於順利,以至於深入遼南太厲害,被李成梁抓住了尾巴,實在逃不快,而且即便別斬殺近千,但……搶得多啊!
所以,圖們自己在事後可沒怎麽覺得虧本,而遼東方麵上奏朝廷的時候,也很“機靈”的隻提了斬殺數目,對於有多少塢堡、村寨、墩台被破,就隻是打了個馬虎眼,至於民間損失如何嘛,則根本沒提。
有此先例,圖們對於搶掠遼南的興趣其實還是很大的,他之前的猶豫,不過是實力未曾恢複的無奈表現罷了。
圖們唯一沒有料到的,大概就是高務實對李成梁的不信任感實在過於強烈,以至於特意從宣大方麵調來了一個張萬邦,把他當釘子一樣釘在東昌堡這個關鍵節點上。
除此之外,東昌堡附近與四年前還有一些變化,則是來自於京華進入遼東之後。
東昌堡這地方,除了是個陸上要害,擁有牛家莊馬驛之外,由於其本身位於遼河與太子河的三岔口南岸,所以也是個水路要害。
既然京華在遼東大力經營水上航道,那麽在遼河與太子河交匯之處的這一關鍵節點又怎麽可能沒有布置?
實際上,京華在此設置了一支水上護衛隊,護衛隊雖然沒有什麽大海船,卻有三十多艘裝備了數量不等二號炮和三號炮的“炮艇”,一共擁有二號炮一百二十門,三號炮四十門。
此前曾經介紹過,大明仿製的佛郎機炮大致有四種型號,從小到大分別就是一二三四號炮,二號炮本身是個略大一點的陸戰輕型炮。
京華方麵由於受到高務實“巨艦大炮主義”的影響,在海船上很少裝備這種小炮,但內河船隻上裝三號炮就已經隻有少量大船可以承受,四號炮則基本是癡心妄想,因此反倒大量裝備了這種輕型炮。
三號炮本身已經算是這個年代的重炮級別,不過那是在陸戰角度來說的,高務實平定安南之戰就是以三號炮為主力,尤其是諒山之戰時,三號炮在黃芷汀麾下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這個年代的火炮還有些海陸不分家,所以海船上也大量裝備了這種火炮,隻不過這炮在陸上算重炮,上了海船就降格成輕炮了。
高務實居然在遼河的內河船隊上裝備了四十門三號炮,足以見得他對遼東水道的重視。
可以這麽說,遼河河道上的任何船隻,除了他自家京華的這少量裝備著三號炮的大船之外,沒有誰能受得住三號炮在有效射程範圍內的正麵轟擊——甭管是誰,都是一發入魂的命。
為啥京華在遼河水道的經營才不過短短兩三載,就已經混得風生水起,很多商人開始放棄陸路改走水道?成本優勢、時間優勢當然是兩個重要方麵,但安全優勢也是另一個重要方麵——這年頭的遼東人本來就不是很重視水運,自然相應的水匪也就比較少,縱使偶爾有之,他們也沒那個狗膽跟京華這種船上擺“巨炮”的外掛選手競技啊,這不是朝著人家臉上送麽!
既然有武裝船隊,自然就有水寨。水寨的名字一如既往的低調,居然叫做“三岔河碼頭”,簡直是掛羊頭賣狗肉。
不過那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水寨真實存在,並且還配備了三百多家丁組成的“碼頭護衛隊”。實際上這支護衛隊並非真的隻是護衛一下這個名叫“三岔河碼頭”的水寨,他們還兼備另一項任務,就是乘船出行,掃蕩遼河、太子河等河流流域附近的水匪、山匪等。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三百多家丁是一支在北方極其難得一見的“兩棲部隊”。而隨著張萬邦的到任,高務實也賦予了他“在必要時刻臨時指揮”這支家丁部隊的權力。
至於什麽是“必要時刻”,高務實大度的表示讓張萬邦自己拿主意——他知道張萬邦一貫都是個膽肥的,當張萬邦覺得已經到了“必要時刻”的時候,那肯定是打仗了,而且基本上不可能是打打土匪水匪這樣的小事。
畢竟張萬邦雖然現在級別還不算很高,但他卻是一個敢拿幾千步兵硬扛辛愛萬餘蒙古騎兵的宣大悍將,打點土匪水匪居然需要動用“恩憲”的家丁,他怕不是能羞愧到自己抹了脖子。
圖們這一次對遼南的攻掠,就在這樣的局麵下發生了。
----------
感謝書友“歡愛影響”、“傻妞媽”、“無憂無慮k書”、“風華不容”的月票支持,謝謝!
東昌堡的位置,後世史學界還有過一番爭論,但真理不辨不明,後來隨著遺址的發現,終於確定了實際地點,乃在後世遼寧省海城市西北的牛莊鎮附近,又名“馬圈子”,位於太子河南岸。
這個太子河的“太子”二字與大明毫無關係,乃是“燕太子丹”的那個“太子”,韃清時期曾經莫名其妙的改稱“太資河”約兩百年,到了韃清亡後才又改了回去。
<a id="wzsy" href="https://www.biquge.name">biquge.name</a>
而東昌堡此地之所以又叫馬圈子,據新上任的張萬邦找人詢問,發現可能是由於驛站的關係——此地下轄遼河以西與遼河以東相連接的重要且唯一官設驛站——牛家莊馬驛,牛家莊馬驛在東昌堡附近圈養了相當數量的驛馬,至少得有數百匹之多,鼎盛時期甚至近千。
雖說近千匹馬,對於看慣了大場麵的張萬邦而言也不是什麽稀奇事,不過那是大軍出動,區區一所驛站養馬數百,這完全就是另一個概念了,由此也可以看出牛家莊馬驛的重要性。
相應的,也就代表了東昌堡備禦一職的重要性。
東昌堡前一次在中樞層麵出名,就是圖們吹噓若無李成梁壞事,甚至能拿下耀州的萬曆六年那次,當時他就是從東昌堡殺入遼南之地的。
不過那次圖們攻掠遼南,畢竟是李成梁出了手,並且打出了繼劈山大捷之後的又一次“告捷太廟”級別的大捷,“斬酋首九名,並首級八百八十四顆”,的確是絕對的大捷了。
當然,如果這事讓圖們自己來說,他可能不以為然,因為那次他搶得過於順利,以至於深入遼南太厲害,被李成梁抓住了尾巴,實在逃不快,而且即便別斬殺近千,但……搶得多啊!
所以,圖們自己在事後可沒怎麽覺得虧本,而遼東方麵上奏朝廷的時候,也很“機靈”的隻提了斬殺數目,對於有多少塢堡、村寨、墩台被破,就隻是打了個馬虎眼,至於民間損失如何嘛,則根本沒提。
有此先例,圖們對於搶掠遼南的興趣其實還是很大的,他之前的猶豫,不過是實力未曾恢複的無奈表現罷了。
圖們唯一沒有料到的,大概就是高務實對李成梁的不信任感實在過於強烈,以至於特意從宣大方麵調來了一個張萬邦,把他當釘子一樣釘在東昌堡這個關鍵節點上。
除此之外,東昌堡附近與四年前還有一些變化,則是來自於京華進入遼東之後。
東昌堡這地方,除了是個陸上要害,擁有牛家莊馬驛之外,由於其本身位於遼河與太子河的三岔口南岸,所以也是個水路要害。
既然京華在遼東大力經營水上航道,那麽在遼河與太子河交匯之處的這一關鍵節點又怎麽可能沒有布置?
實際上,京華在此設置了一支水上護衛隊,護衛隊雖然沒有什麽大海船,卻有三十多艘裝備了數量不等二號炮和三號炮的“炮艇”,一共擁有二號炮一百二十門,三號炮四十門。
此前曾經介紹過,大明仿製的佛郎機炮大致有四種型號,從小到大分別就是一二三四號炮,二號炮本身是個略大一點的陸戰輕型炮。
京華方麵由於受到高務實“巨艦大炮主義”的影響,在海船上很少裝備這種小炮,但內河船隻上裝三號炮就已經隻有少量大船可以承受,四號炮則基本是癡心妄想,因此反倒大量裝備了這種輕型炮。
三號炮本身已經算是這個年代的重炮級別,不過那是在陸戰角度來說的,高務實平定安南之戰就是以三號炮為主力,尤其是諒山之戰時,三號炮在黃芷汀麾下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這個年代的火炮還有些海陸不分家,所以海船上也大量裝備了這種火炮,隻不過這炮在陸上算重炮,上了海船就降格成輕炮了。
高務實居然在遼河的內河船隊上裝備了四十門三號炮,足以見得他對遼東水道的重視。
可以這麽說,遼河河道上的任何船隻,除了他自家京華的這少量裝備著三號炮的大船之外,沒有誰能受得住三號炮在有效射程範圍內的正麵轟擊——甭管是誰,都是一發入魂的命。
為啥京華在遼河水道的經營才不過短短兩三載,就已經混得風生水起,很多商人開始放棄陸路改走水道?成本優勢、時間優勢當然是兩個重要方麵,但安全優勢也是另一個重要方麵——這年頭的遼東人本來就不是很重視水運,自然相應的水匪也就比較少,縱使偶爾有之,他們也沒那個狗膽跟京華這種船上擺“巨炮”的外掛選手競技啊,這不是朝著人家臉上送麽!
既然有武裝船隊,自然就有水寨。水寨的名字一如既往的低調,居然叫做“三岔河碼頭”,簡直是掛羊頭賣狗肉。
不過那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水寨真實存在,並且還配備了三百多家丁組成的“碼頭護衛隊”。實際上這支護衛隊並非真的隻是護衛一下這個名叫“三岔河碼頭”的水寨,他們還兼備另一項任務,就是乘船出行,掃蕩遼河、太子河等河流流域附近的水匪、山匪等。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三百多家丁是一支在北方極其難得一見的“兩棲部隊”。而隨著張萬邦的到任,高務實也賦予了他“在必要時刻臨時指揮”這支家丁部隊的權力。
至於什麽是“必要時刻”,高務實大度的表示讓張萬邦自己拿主意——他知道張萬邦一貫都是個膽肥的,當張萬邦覺得已經到了“必要時刻”的時候,那肯定是打仗了,而且基本上不可能是打打土匪水匪這樣的小事。
畢竟張萬邦雖然現在級別還不算很高,但他卻是一個敢拿幾千步兵硬扛辛愛萬餘蒙古騎兵的宣大悍將,打點土匪水匪居然需要動用“恩憲”的家丁,他怕不是能羞愧到自己抹了脖子。
圖們這一次對遼南的攻掠,就在這樣的局麵下發生了。
----------
感謝書友“歡愛影響”、“傻妞媽”、“無憂無慮k書”、“風華不容”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