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城投降這件事,並不是一起孤立事件,事實上它還立刻導致了連環變數。
離阿瓦城最近的蒲甘城是頭一個得知消息的,然後蒲甘城守將、勃生候莽固立刻改旗易幟,宣布響應東籲候莽猛了。
不僅如此,莽固還十分積極主動地提出要“清君側”,甚至說自己已經派出了兵馬——他還真派出了一萬大軍,隻不過那支兵馬是之前應莽應裏的要求派給東籲城的援軍,後來由於莽應裏懶得等,就先南下了,結果那支兵馬到現在還沒趕到東籲城。
其實這裏莽固本身就玩了個滑頭,最早前他就交待了他領兵的長子,讓其慢慢走,不要著急趕到東籲城。他當時這麽說的目的本來是為了保存實力,因為他猜到以莽應裏的脾性,多半等不及這支援軍就會出動,於是他就可以減免損失。
但他也沒料到莽應裏南下平叛居然如此不順利,勃固城還沒收複,東籲城居然反而被圍了,緊接著東籲候莽猛又帶著眼下兵力最足的阿瓦城投降了大明!
這一圈搞下來,緬甸的局麵一下子就變得不可收拾。
莽固又不蠢,二話不說就立刻見風使舵改變立場,並且一邊宣布投誠,一邊宣布“清君側”。當然這個“清君側”是胡說八道,並不是真要去打東籲城,他在宣布之前就已經派出快馬,召回自己的長子和那一萬大軍了。估計要不了幾天那一萬大軍就得往回趕,到時候的說法肯定會變成“東籲城自有大明天朝處置,無須我等外臣插手”。
蒲甘城一降,緬北局麵徹底崩盤,離其不遠的林汗城馬上也表示“天朝吊民伐罪,罪臣等被迫附逆日久,今王師即至,自當任由處置”雲雲,並且連夜派出兩撥人馬,一路向東北方向的劉綎表示臣服,一路向東南方向的黃芷汀表示臣服——這倒也不是一女二嫁,主要是這位林汗城守將也搞不清明軍這兩路主將到底誰說了算,隻好本著拜神拜全的態度行事。
接下來就土崩了,宣利差怛羅城和卑謬城也一前一後宣布“本城不設防,任由處置”。當然,它們這倆城其實設防不設防意義都不大,因為它們離東籲相對比較近,原本駐軍就少一些,又被莽應裏調走了主力,現在兩個城加起來才不到一萬兵,守城等於是找死。
此時莽應裏大敗於東籲城南郊的消息已經傳到了這兩城,它們沒有選擇了。
想想看,六萬大軍都被明軍遠征軍兩萬人一戰打得全軍覆沒,堂堂金樓白象王幾乎是僅以身免。它們這倆城一個剩四千兵,一個剩五千兵,還都是二線部隊,能擋得住南北兩路明軍主力的夾擊嗎?
做夢都沒這麽美啊!沒聽說明軍動不動就是“萬炮摧城”麽?
緬甸的幾個大城,就此算是基本全部降了,但意外的是,包圍著東籲城的黃芷汀卻似乎並不急於攻城,雖然在東籲城外擺了一百多門大炮,卻根本不開炮,每天就這麽沉默地圍著,不知道在等什麽。
又過了三天,黃芷汀和劉綎在信使來往中達成了一項類似於協議的東西,雙方以林汗城為軸線劃分臨時占領區,劉綎與鄧子龍所部不南下,黃芷汀所部也不必北上。
其實究其原因很簡單:雙方的兵馬都不夠用。
劉綎和鄧子龍所部,還包括了最近從雲南陸續南下的援軍,加在一起也才三萬多不到四萬,而緬北光莽猛就有將近四萬降軍。再加上蒲甘城和之前見風使舵又投靠回大明的外附宣慰們,劉綎和鄧子龍兩部要靠手底下這三四萬人震懾將近十萬大軍,當然不敢輕舉妄動。
黃芷汀的情況也沒好到哪去,之前勃固-東籲一戰,前後俘虜超過五萬緬軍,而她手底下精銳隻有不到兩萬(戰損了一些),加上勃固警備軍在內,也隻是和降兵數量勉強相當。然後林汗、宣利差怛羅、卑謬三城的降軍也過萬了不提,關鍵這每個城還都得派兵去“收複”,自然也沒有餘力北上。
實際上,黃芷汀甚至不敢輕易分兵去鎮守地方,於是跟部下們一合計,幹脆下令他們三城派兵來支援她作戰。
這當然是瞎說,她可不是高務實,能動不動就大肆花錢收買降軍。她現在的情況反倒和東籲王朝的霸業類似,靠的完全是武力威服,又哪敢派緬軍打東籲城?就不怕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嗎?
其用意,無非是抽空三地兵馬,自己則派出少量孟族人出身的勃固警備軍去占領這些城池,三個城每處派兩千,一共六千兵馬而已。
<a id="wzsy" href="http://www.slkslk.com">slkslk.com</a>
這也是從高務實平安南的手段中活學活用,典型的強幹弱枝之法——隻要我主力始終保持集結,你們誰都不敢輕舉妄動,以免遭我雷霆一擊。
這就好比一群人圍著李尋歡,明知道他手裏隻剩一把飛刀,卻誰也不敢上一樣——誰上誰就得死啊,那自然是死道友不死貧道嘍。
事實上緬甸各方也大致能猜出黃芷汀和劉綎的用意,然而這種陽謀就是你光知道沒用,打不過就是打不過,這才是硬道理。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此時遠征軍的另一路已經攻克了南掌國都萬象,緬甸東籲王朝扶植起來的傀儡南掌王烏巴律自戴刑具出城請降,刀家姐弟二人根據約定,將烏巴律轉交給了明軍安南遠征軍主將阮潢。
阮潢自己當然是不要烏巴律的,這是高務實點名要的人,不僅要了烏巴律本人,還包括他的妻兒。
高務實這麽做,當然也不是出於什麽人道主義精神,他是要掌握一個能夠威脅刀氏姐弟地位的人,萬一刀氏姐弟將來不聽話,他手上才有人能取代——老南掌王塞塔提拉的兒女能繼位,他的弟弟烏巴律當然也可以,烏巴律的兒女當然也同樣可以。
所以這一家子將會被轉移到升龍城去,反正升龍城真正的主人是高務實,又有警備軍在,烏巴律一家到了升龍城,南掌國就穩妥多了。
阮潢此來帶著一萬五千精銳,其中包括他本部五千,莫玉麟和阮倦部各兩千,外加六千升龍警備軍。但是拿下萬象的功勞基本全是升龍警備軍的——警備軍炮多,直接轟開了這座南掌新都的城牆(萬象成為南掌國都現在還隻有二十三年曆史)。
對於這個戰績,阮潢當然是不甘心的,他現在早就服了高務實的手段,造反什麽的是不敢想了,但既然不敢造反,那就得好好表現,不然憑什麽保持地位?
於是,阮潢展現了他圓滑的政治手段,一通忽悠下來,沒有兵權的刀家王子諾皎固蒙繼位為南掌王,比亞覺公主雖然掌握著南掌國“義軍”一萬多人,但卻隻得了個怪異的“議政長公主”名號。
不僅如此,阮潢還熱情地推薦議政長公主殿下積極學習升龍警備軍,說是為了讓南掌國強軍強國。
比亞覺這個議政長公主其實並沒有太強的執政能力,她拉扯出義軍來的目的主要是為父親報仇,現在大仇得報,根本不大想管事,對於這個意見很是讚同,畢竟升龍警備軍幾輪炮擊就轟開萬象城牆的威風實在讓她記憶深刻。
於是乎,大批出身於升龍警備軍的軍官開始進入這支義軍,這一萬多義軍雖然掛著南掌國新“禦林軍”的名頭,實際上已經完成了私底下的“資產轉移”,成了警備軍的附屬部隊。
不僅這支嫡係,連收編的南掌國其他軍隊,也在阮潢的操作下實際掌控在了升龍警備軍的手中。阮潢對此很是滿意。
阮潢這人一直都是聰明人,他雖然在其中出了大力,但自己絕對不朝南掌軍隊伸手。他心裏明白得很,高務實在安南的地位已經完全鞏固了,別看自己手頭還有些軍隊,實際上隻要他敢有任何異動,兩大警備軍隨時就能收拾了他。
所以,他現在寧可仗著自己兒子在高務實門下讀書這一層關係,好好巴結這位安南太上皇,也絕不會傻兮兮地做任何可能犯忌的蠢事。甚至他還有一種以退為進的想法,就是這次大戰之後就向高務實請辭,尤其是要交出自己獨立的兵權。
這兩三年下來他也看清楚了,高務實是個很有分寸且很要臉的人,自己隻要交出兵權,高務實一定不會虧待他。相反,這兵權隻要有一天留在手裏,高務實就一天不會把他真正當做自己人。
既然反抗不了,那就唯有迎合了。
阮潢認為,在安南三大本土軍閥之中,如果自己第一個交出兵權,高務實就算從千金買馬骨考慮,也一定會重用自己。
至於說兵權交出去之後,將來安南是否還有機會複國……嗬嗬,安南複國有我阮潢什麽事嗎?就算複國了,輪得到我阮潢當都統使、當國王、還是當皇帝?
既然不能,那當然就要選擇跟一個最強大又最仁慈的大哥混嘍。
緬甸一開始就沒直接掌握南掌,靠的是傀儡王烏巴律的間接統治,而現在既然“大明天兵”把國都萬象都輕易收複了,南掌國內頓時傳檄而定。
整合了一下兵馬之後,阮潢留下五千人鎮守萬象、控扼南掌,自己則帶著兩萬多人再次啟程,直奔暹羅的彭世洛而去。
彭世洛乃是暹羅大城王朝的陪都,也是黑王子納黎萱鎮守的地方(注:彭世洛此時在明朝其實名為“波勒”,但這個太冷僻了,考慮到閱讀習慣,故以今名稱之)。
按照事前約定,安南遠征軍進入暹羅境內之日,便是納黎萱宣布起義、反抗緬甸東籲王朝統治之時。
從萬象到彭世洛,雖然是“跨國”,但其實並不太遠,隻有不到六百裏路。而雙方的約定還不需要遠征軍抵達彭世洛,隻要進入暹羅地界就算,因此僅僅過了三天時間,納黎萱便得知安南遠征軍已經進入暹羅的消息。
黑王子果然是個果斷之人,連招呼都沒和他老爸打一個,直接在彭世洛宣布起兵反抗緬甸暴徒。
沒錯,他用的不是“暴政”,而是“暴徒”,意為他根本不承認緬甸統治了暹羅。
緬甸在南掌沒有駐軍,但在暹羅倒是有一些駐軍的,隻是這支軍隊並不在彭世洛,也不在國都大城,而是在彭世洛府更北的清邁。
清邁本是大明的“八百大甸宣慰司”所屬,且是治所。不過這地方被東籲王朝侵蝕得很早,現在已被當做是緬甸本土了,因此東籲王朝在這裏駐紮了三萬軍隊,用以“坐北朝南”壓製暹羅。
巧得很,黑王子納黎萱集合起來的兵力差不多也是三萬,其中一萬六七千左右是他的“起家部隊”,剩下的一萬三四千人則是起兵之後臨時匯聚起來的。
雖然是臨時匯聚,但這些部隊並非隨便抓點流民充數的那種,而是彭世洛及周邊地區一些豪強們的家奴以及僧兵——不是隻有少林寺才有僧兵,像暹羅、南掌這種佛教勢力極強的國家,一些大寺院很多都豢養著數量不等的僧兵。
由於東籲王朝的統治很是蠻橫,又十分苛刻地要求各種貢品,因此這些豪強、寺院都是支持納黎萱的,反倒真正的貧苦百姓無所謂——東籲王朝又不直接統治,他們要求的貢品都是類似於加派,是在暹羅“吃大戶”,所以“大戶”才是反抗東籲王朝的主力。
大戶既然是大戶,手裏當然有權有兵,被吃了利益顯然不甘心,因此對納黎萱的支持近乎不遺餘力,讓他僅僅在彭世洛和周邊地區就得到一萬多精銳。
此時緬軍北線戰敗、南線遭到安南遠征軍打擊的消息已經傳到彭世洛,雖然納黎萱還不清楚東籲之戰緬甸幾乎虧掉了全部本錢的事,但已經足夠他振奮了。於是他一邊派出使節兼向導去給安南遠征軍阮潢部引路,一邊積極開展對清邁的偵查工作。
納黎萱知道,隻要打敗清邁這三萬緬軍,緬軍至少短期內是肯定沒工夫來搭理他的了,這就讓他可以集中精力處理暹羅國內的投降派——當然,對其他人是處理,對他老爹隻能是說服。
而得到了納黎萱所轉達的緬甸方麵戰報之後,阮潢心裏卻暗道不妙。
怎麽緬甸的局勢和之前商議的情況出現了這麽大的變數?關鍵是,如果緬甸沒有餘力反攻暹羅了,那我要怎樣幫高中丞掌握暹羅呢?如果沒有完成掌握暹羅這一高中丞沒有明說但肯定是暗意的任務,高中丞豈不是要怪我無能?
這怎麽可以!
----------
感謝書友“蕭澄筵”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HAMW05”、“劍無雙雙”、“塵沙一粒”、“書友20180226111242071”、“霜之寶瓶”、“athulla”、“zhou4770”、“藍鷹008185”、“書友20191018172646328”、“塵*埃”、“書友160701215716404”、“執中”的月票支持,謝謝!
PS:新BOSS發了一篇安撫作者的雞湯文,沒提實際舉措,光談夢想。從貼吧來看,不僅沒什麽人買賬,反而開始出現暴動之勢,甚至有些作者已經直接在書裏開罵並且斷更抗議了。
有人說:當資本家和你談夢想的時候,意味著你可以準備為愛發電了。
不過有一點大家可以放心,除非被404,否則基本的契約精神我一定會遵守。這本書不論成績如何、收入幾許,都會按照我一貫的標準和態度圓滿結束,不會臨時終結、突然棄坑。
至於今後……誰知道呢。
離阿瓦城最近的蒲甘城是頭一個得知消息的,然後蒲甘城守將、勃生候莽固立刻改旗易幟,宣布響應東籲候莽猛了。
不僅如此,莽固還十分積極主動地提出要“清君側”,甚至說自己已經派出了兵馬——他還真派出了一萬大軍,隻不過那支兵馬是之前應莽應裏的要求派給東籲城的援軍,後來由於莽應裏懶得等,就先南下了,結果那支兵馬到現在還沒趕到東籲城。
其實這裏莽固本身就玩了個滑頭,最早前他就交待了他領兵的長子,讓其慢慢走,不要著急趕到東籲城。他當時這麽說的目的本來是為了保存實力,因為他猜到以莽應裏的脾性,多半等不及這支援軍就會出動,於是他就可以減免損失。
但他也沒料到莽應裏南下平叛居然如此不順利,勃固城還沒收複,東籲城居然反而被圍了,緊接著東籲候莽猛又帶著眼下兵力最足的阿瓦城投降了大明!
這一圈搞下來,緬甸的局麵一下子就變得不可收拾。
莽固又不蠢,二話不說就立刻見風使舵改變立場,並且一邊宣布投誠,一邊宣布“清君側”。當然這個“清君側”是胡說八道,並不是真要去打東籲城,他在宣布之前就已經派出快馬,召回自己的長子和那一萬大軍了。估計要不了幾天那一萬大軍就得往回趕,到時候的說法肯定會變成“東籲城自有大明天朝處置,無須我等外臣插手”。
蒲甘城一降,緬北局麵徹底崩盤,離其不遠的林汗城馬上也表示“天朝吊民伐罪,罪臣等被迫附逆日久,今王師即至,自當任由處置”雲雲,並且連夜派出兩撥人馬,一路向東北方向的劉綎表示臣服,一路向東南方向的黃芷汀表示臣服——這倒也不是一女二嫁,主要是這位林汗城守將也搞不清明軍這兩路主將到底誰說了算,隻好本著拜神拜全的態度行事。
接下來就土崩了,宣利差怛羅城和卑謬城也一前一後宣布“本城不設防,任由處置”。當然,它們這倆城其實設防不設防意義都不大,因為它們離東籲相對比較近,原本駐軍就少一些,又被莽應裏調走了主力,現在兩個城加起來才不到一萬兵,守城等於是找死。
此時莽應裏大敗於東籲城南郊的消息已經傳到了這兩城,它們沒有選擇了。
想想看,六萬大軍都被明軍遠征軍兩萬人一戰打得全軍覆沒,堂堂金樓白象王幾乎是僅以身免。它們這倆城一個剩四千兵,一個剩五千兵,還都是二線部隊,能擋得住南北兩路明軍主力的夾擊嗎?
做夢都沒這麽美啊!沒聽說明軍動不動就是“萬炮摧城”麽?
緬甸的幾個大城,就此算是基本全部降了,但意外的是,包圍著東籲城的黃芷汀卻似乎並不急於攻城,雖然在東籲城外擺了一百多門大炮,卻根本不開炮,每天就這麽沉默地圍著,不知道在等什麽。
又過了三天,黃芷汀和劉綎在信使來往中達成了一項類似於協議的東西,雙方以林汗城為軸線劃分臨時占領區,劉綎與鄧子龍所部不南下,黃芷汀所部也不必北上。
其實究其原因很簡單:雙方的兵馬都不夠用。
劉綎和鄧子龍所部,還包括了最近從雲南陸續南下的援軍,加在一起也才三萬多不到四萬,而緬北光莽猛就有將近四萬降軍。再加上蒲甘城和之前見風使舵又投靠回大明的外附宣慰們,劉綎和鄧子龍兩部要靠手底下這三四萬人震懾將近十萬大軍,當然不敢輕舉妄動。
黃芷汀的情況也沒好到哪去,之前勃固-東籲一戰,前後俘虜超過五萬緬軍,而她手底下精銳隻有不到兩萬(戰損了一些),加上勃固警備軍在內,也隻是和降兵數量勉強相當。然後林汗、宣利差怛羅、卑謬三城的降軍也過萬了不提,關鍵這每個城還都得派兵去“收複”,自然也沒有餘力北上。
實際上,黃芷汀甚至不敢輕易分兵去鎮守地方,於是跟部下們一合計,幹脆下令他們三城派兵來支援她作戰。
這當然是瞎說,她可不是高務實,能動不動就大肆花錢收買降軍。她現在的情況反倒和東籲王朝的霸業類似,靠的完全是武力威服,又哪敢派緬軍打東籲城?就不怕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嗎?
其用意,無非是抽空三地兵馬,自己則派出少量孟族人出身的勃固警備軍去占領這些城池,三個城每處派兩千,一共六千兵馬而已。
<a id="wzsy" href="http://www.slkslk.com">slkslk.com</a>
這也是從高務實平安南的手段中活學活用,典型的強幹弱枝之法——隻要我主力始終保持集結,你們誰都不敢輕舉妄動,以免遭我雷霆一擊。
這就好比一群人圍著李尋歡,明知道他手裏隻剩一把飛刀,卻誰也不敢上一樣——誰上誰就得死啊,那自然是死道友不死貧道嘍。
事實上緬甸各方也大致能猜出黃芷汀和劉綎的用意,然而這種陽謀就是你光知道沒用,打不過就是打不過,這才是硬道理。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此時遠征軍的另一路已經攻克了南掌國都萬象,緬甸東籲王朝扶植起來的傀儡南掌王烏巴律自戴刑具出城請降,刀家姐弟二人根據約定,將烏巴律轉交給了明軍安南遠征軍主將阮潢。
阮潢自己當然是不要烏巴律的,這是高務實點名要的人,不僅要了烏巴律本人,還包括他的妻兒。
高務實這麽做,當然也不是出於什麽人道主義精神,他是要掌握一個能夠威脅刀氏姐弟地位的人,萬一刀氏姐弟將來不聽話,他手上才有人能取代——老南掌王塞塔提拉的兒女能繼位,他的弟弟烏巴律當然也可以,烏巴律的兒女當然也同樣可以。
所以這一家子將會被轉移到升龍城去,反正升龍城真正的主人是高務實,又有警備軍在,烏巴律一家到了升龍城,南掌國就穩妥多了。
阮潢此來帶著一萬五千精銳,其中包括他本部五千,莫玉麟和阮倦部各兩千,外加六千升龍警備軍。但是拿下萬象的功勞基本全是升龍警備軍的——警備軍炮多,直接轟開了這座南掌新都的城牆(萬象成為南掌國都現在還隻有二十三年曆史)。
對於這個戰績,阮潢當然是不甘心的,他現在早就服了高務實的手段,造反什麽的是不敢想了,但既然不敢造反,那就得好好表現,不然憑什麽保持地位?
於是,阮潢展現了他圓滑的政治手段,一通忽悠下來,沒有兵權的刀家王子諾皎固蒙繼位為南掌王,比亞覺公主雖然掌握著南掌國“義軍”一萬多人,但卻隻得了個怪異的“議政長公主”名號。
不僅如此,阮潢還熱情地推薦議政長公主殿下積極學習升龍警備軍,說是為了讓南掌國強軍強國。
比亞覺這個議政長公主其實並沒有太強的執政能力,她拉扯出義軍來的目的主要是為父親報仇,現在大仇得報,根本不大想管事,對於這個意見很是讚同,畢竟升龍警備軍幾輪炮擊就轟開萬象城牆的威風實在讓她記憶深刻。
於是乎,大批出身於升龍警備軍的軍官開始進入這支義軍,這一萬多義軍雖然掛著南掌國新“禦林軍”的名頭,實際上已經完成了私底下的“資產轉移”,成了警備軍的附屬部隊。
不僅這支嫡係,連收編的南掌國其他軍隊,也在阮潢的操作下實際掌控在了升龍警備軍的手中。阮潢對此很是滿意。
阮潢這人一直都是聰明人,他雖然在其中出了大力,但自己絕對不朝南掌軍隊伸手。他心裏明白得很,高務實在安南的地位已經完全鞏固了,別看自己手頭還有些軍隊,實際上隻要他敢有任何異動,兩大警備軍隨時就能收拾了他。
所以,他現在寧可仗著自己兒子在高務實門下讀書這一層關係,好好巴結這位安南太上皇,也絕不會傻兮兮地做任何可能犯忌的蠢事。甚至他還有一種以退為進的想法,就是這次大戰之後就向高務實請辭,尤其是要交出自己獨立的兵權。
這兩三年下來他也看清楚了,高務實是個很有分寸且很要臉的人,自己隻要交出兵權,高務實一定不會虧待他。相反,這兵權隻要有一天留在手裏,高務實就一天不會把他真正當做自己人。
既然反抗不了,那就唯有迎合了。
阮潢認為,在安南三大本土軍閥之中,如果自己第一個交出兵權,高務實就算從千金買馬骨考慮,也一定會重用自己。
至於說兵權交出去之後,將來安南是否還有機會複國……嗬嗬,安南複國有我阮潢什麽事嗎?就算複國了,輪得到我阮潢當都統使、當國王、還是當皇帝?
既然不能,那當然就要選擇跟一個最強大又最仁慈的大哥混嘍。
緬甸一開始就沒直接掌握南掌,靠的是傀儡王烏巴律的間接統治,而現在既然“大明天兵”把國都萬象都輕易收複了,南掌國內頓時傳檄而定。
整合了一下兵馬之後,阮潢留下五千人鎮守萬象、控扼南掌,自己則帶著兩萬多人再次啟程,直奔暹羅的彭世洛而去。
彭世洛乃是暹羅大城王朝的陪都,也是黑王子納黎萱鎮守的地方(注:彭世洛此時在明朝其實名為“波勒”,但這個太冷僻了,考慮到閱讀習慣,故以今名稱之)。
按照事前約定,安南遠征軍進入暹羅境內之日,便是納黎萱宣布起義、反抗緬甸東籲王朝統治之時。
從萬象到彭世洛,雖然是“跨國”,但其實並不太遠,隻有不到六百裏路。而雙方的約定還不需要遠征軍抵達彭世洛,隻要進入暹羅地界就算,因此僅僅過了三天時間,納黎萱便得知安南遠征軍已經進入暹羅的消息。
黑王子果然是個果斷之人,連招呼都沒和他老爸打一個,直接在彭世洛宣布起兵反抗緬甸暴徒。
沒錯,他用的不是“暴政”,而是“暴徒”,意為他根本不承認緬甸統治了暹羅。
緬甸在南掌沒有駐軍,但在暹羅倒是有一些駐軍的,隻是這支軍隊並不在彭世洛,也不在國都大城,而是在彭世洛府更北的清邁。
清邁本是大明的“八百大甸宣慰司”所屬,且是治所。不過這地方被東籲王朝侵蝕得很早,現在已被當做是緬甸本土了,因此東籲王朝在這裏駐紮了三萬軍隊,用以“坐北朝南”壓製暹羅。
巧得很,黑王子納黎萱集合起來的兵力差不多也是三萬,其中一萬六七千左右是他的“起家部隊”,剩下的一萬三四千人則是起兵之後臨時匯聚起來的。
雖然是臨時匯聚,但這些部隊並非隨便抓點流民充數的那種,而是彭世洛及周邊地區一些豪強們的家奴以及僧兵——不是隻有少林寺才有僧兵,像暹羅、南掌這種佛教勢力極強的國家,一些大寺院很多都豢養著數量不等的僧兵。
由於東籲王朝的統治很是蠻橫,又十分苛刻地要求各種貢品,因此這些豪強、寺院都是支持納黎萱的,反倒真正的貧苦百姓無所謂——東籲王朝又不直接統治,他們要求的貢品都是類似於加派,是在暹羅“吃大戶”,所以“大戶”才是反抗東籲王朝的主力。
大戶既然是大戶,手裏當然有權有兵,被吃了利益顯然不甘心,因此對納黎萱的支持近乎不遺餘力,讓他僅僅在彭世洛和周邊地區就得到一萬多精銳。
此時緬軍北線戰敗、南線遭到安南遠征軍打擊的消息已經傳到彭世洛,雖然納黎萱還不清楚東籲之戰緬甸幾乎虧掉了全部本錢的事,但已經足夠他振奮了。於是他一邊派出使節兼向導去給安南遠征軍阮潢部引路,一邊積極開展對清邁的偵查工作。
納黎萱知道,隻要打敗清邁這三萬緬軍,緬軍至少短期內是肯定沒工夫來搭理他的了,這就讓他可以集中精力處理暹羅國內的投降派——當然,對其他人是處理,對他老爹隻能是說服。
而得到了納黎萱所轉達的緬甸方麵戰報之後,阮潢心裏卻暗道不妙。
怎麽緬甸的局勢和之前商議的情況出現了這麽大的變數?關鍵是,如果緬甸沒有餘力反攻暹羅了,那我要怎樣幫高中丞掌握暹羅呢?如果沒有完成掌握暹羅這一高中丞沒有明說但肯定是暗意的任務,高中丞豈不是要怪我無能?
這怎麽可以!
----------
感謝書友“蕭澄筵”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HAMW05”、“劍無雙雙”、“塵沙一粒”、“書友20180226111242071”、“霜之寶瓶”、“athulla”、“zhou4770”、“藍鷹008185”、“書友20191018172646328”、“塵*埃”、“書友160701215716404”、“執中”的月票支持,謝謝!
PS:新BOSS發了一篇安撫作者的雞湯文,沒提實際舉措,光談夢想。從貼吧來看,不僅沒什麽人買賬,反而開始出現暴動之勢,甚至有些作者已經直接在書裏開罵並且斷更抗議了。
有人說:當資本家和你談夢想的時候,意味著你可以準備為愛發電了。
不過有一點大家可以放心,除非被404,否則基本的契約精神我一定會遵守。這本書不論成績如何、收入幾許,都會按照我一貫的標準和態度圓滿結束,不會臨時終結、突然棄坑。
至於今後……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