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高務實本不願直言,但此時此刻又不好不說,不過他其實也是謹慎過頭了。曹簠作為他在遼撫任上的部將,又是他上疏從牢裏“撈出來”的,現在每每給他寫信都必稱“恩堂”。
對於這樣一個人,他自然有很強的影響力,別說皇帝聽了不會覺得意外,就算申時行、王錫爵聽了,也沒有什麽特別的反應,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
說到底,還是高務實自己不希望自己表現得像是一個“人治社會”中的循吏,而總按照“法治社會”來要求自己的思維在起作用。而朱翊鈞也好,申時行、王錫爵也罷,他們是習慣於人治社會的一切規則的,所以反而認為這很正常。
常言道“法不不外乎人情”,意思就是法律一般不會超出人類社會的情感之外,即基本符合社會的倫理道德和人的感情思想。因此,一切法律無論嚴格還是寬和,都應該是富含人性化的。
當然,這裏的“人情”並非作為社會上流傳的人情世故來理解,而是指人類的情感。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法律是道德的底線,而道德本是由人情而生化,故法律的存在就是為了維護人情的存在。既然如此,一個獲救之人更願意聽從搭救者的要求,顯然是一件完全合情合理的事。
或許,隻有高務實才會下意識淡化這種人情因素,試圖在任何事情上都隻是“講道理”。
果然,朱翊鈞笑了笑,很自然地道:“那就最好不過了,朕覺得你不如幹脆說得細致一些,讓他知道這一仗該如何打。”
好吧,這又是典型的高務實依賴症。在朱翊鈞眼裏,似乎隻要高務實運籌帷幄之中了,曹簠哪怕是在千裏之外,也能照貓畫虎打贏這一仗。
更詭異的是,似乎不僅朱翊鈞這麽想,申時行和王錫爵也有這樣的擔憂。
所以申時行此時不得不站了出來,主動開口道:“皇上,曹簠雖是遼陽副總兵,但遼撫就在遼陽,此事總不好越過撫臣而單由鎮臣主掌。臣以為還是該由遼撫總掌軍務? 曹簠隻管前線作戰即可。”
這是大明朝的慣例,朱翊鈞雖然知道李鬆和高務實不是一路人,但也沒法直言拒絕? 隻是沉吟著朝高務實看了一眼。
高務實本來微微低著頭,在感受到皇帝的目光朝自己投來之後,他抬頭道:“臣以為元輔所言極是,遼東軍務自然還是由督撫主導才是正理。”
朱翊鈞悄然鬆了口氣,要是高務實剛才出言拒絕? 堅持讓曹簠單獨指揮這次作戰,那自己就比較尷尬了。好在高務實始終是高務實? 從不讓皇帝為難? 這才避免了皇帝的難堪。
但朱翊鈞沒有注意到,高務實這裏玩了一個小小的話術:申時行本來隻提到此戰應該由遼東巡撫李鬆負責? 卻沒有提薊遼總督周詠,而高務實的回答卻是“由督撫主導”。
督撫督撫? 即便二者在理論上都是中樞特派官員? 本身屬於差遣官,並無品級差別? 但從習慣上來說,總還是督在前、撫在後? 總督在中樞的本職通常都比巡撫高一點。比如說當巡撫是掛僉都禦史銜時,總督基本是掛兵部侍郎銜;巡撫若掛兵部侍郎銜時? 則總督多半掛兵部尚書銜。
而如今? 李鬆因為是初任巡撫? 本職加銜並不高,隻是都察院右僉都禦史,而此時的薊遼總督周詠則是掛兵部侍郎銜。
右僉都禦史正四品,兵部侍郎正三品,故一旦按照高務實的說法,此戰“由督撫主導”,則當然還是得以薊遼總督周詠為主。
更何況,這次乃是戰事,總督除非不管或者分身乏術,否則管理上的“優先級”是要高於巡撫的,所以這次與當初高務實任遼撫時不同。
高務實任遼撫時,周詠作為高務實河南鄉黨出身的實學派官員,肯定不會與高務實意見相左,因此周製台根本沒有插手高務實對遼東的任何安排,全由高務實一個人說了算。
雖然此時高務實並不清楚申時行忽然提出這麽一句來究竟隻是維護文臣壓製武臣的傳統,亦或者是要想辦法掌握此戰主導權以便將來分功,還是幹脆打算讓李鬆拖曹簠的後腿。
但不管怎麽說,高務實不可能無動於衷,肯定要預備一下反製之策,以免將來陷入被動,而此時能夠滿足這一需求的,周詠這位薊遼總督顯然是最好的人選。
朱翊鈞沒有注意到,申時行和王錫爵顯然注意到了,但高務實的話就和申時行的主張一樣,同樣是傳統,申時行雖然覺得不妥,卻也找不出合適的理由來反對。
不過,申時行暗地裏琢磨了一下,覺得問題也不至於太嚴重,因為哪怕周詠想要插手,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倒不是在職權上不容易插手,而是地理位置決定:薊遼總督的駐地在密雲,可謂就在京師邊上,離此戰的發起點開原真叫一個千裏之外。而遼東巡撫的駐地在遼陽,與開原相距僅三百裏,在通傳消息上,快馬隻需不到兩日。
此事談妥,召對基本便算是完成了,不過既然今日大家來得這麽齊,朱翊鈞也就把前次謗君案時對申時行的承諾順便履行一下。
當時他是批複說會對所謂謗君一事找高務實當麵了解情況的,現在當著全體閣老的麵來問,當然更加方便,也更顯得公正。
不過這事其實沒什麽值得一敘之處,“謗君”本就是構陷,申時行的票擬也隻是為了保護那些言語過激的言官,而此時謗君案都已經蓋棺定論了,再談也談不出個名堂。
因此高務實隨口解釋了幾句,申時行代表內閣對他的辯解表示理解,這事就算揭過了。
高務實曾經希望王錫爵跳坑的局麵沒有出現,王錫爵根本不跳坑,但其他目的基本達成;申時行保護本派言官的計劃也沒能圓滿成功,但好在保護了絕大多數,隻是被抓了幾個典型。
整體來說,雙方這一次都不是很如意,但也都還在各自的接受範圍內。現在皇帝挑這樣一個時候把事情提出來,大概也有勸和的意思。既然如此,那就先這樣吧。
回去的路上,因為皇宮反正隻能步行,張學顏和吳兌幹脆找到高務實“閑聊幾句”。張學顏因為是做過戶部尚書的人,本身在內閣之中就是管著戶部這一塊,而吳兌分管兵部,也是與此戰有關的,他們找高務實也顯得正常。
張學顏主要是擔心戶部的情況,遼東的軍資儲備工作本來就進行得不久,而眼下朝廷缺錢缺得厲害,後續三年能不能按計劃儲備都不好說。現在鬧出這麽一檔子事來,戶部的壓力明顯還要更重,張學顏擔心高務實能不能應付。
至於吳兌,他倒是挺相信高務實的理財能力,他找高務實主要是想得到一個相對比較準確的“可用額度”——畢竟也不能讓遼東方麵敞開了花嘛。
<a id="wzsy" href="https://m.tsxsw.la">吞噬小說網</a>
其實這都是小事,高務實給了張學顏一個肯定的答複,表示隻要江南商稅的事能夠拿下來,這些花銷都不是問題。
張學顏則有些擔憂,問如果拿不下來怎麽辦?高務實表示即便真出了意外,實在拿不下來,他那裏也有應急手段,讓張閣老不必擔憂。
雖然高務實沒說這應急手段到底是什麽,但從以往的經曆來看,高務實說話還是比較有信譽的,張學顏於是便不再多問。
吳兌的問題也好回答,高務實告訴他,眼下遼東的儲備,除了甲胄和冷兵器需要問一問王家的兵工廠之外,其他都可以全麵供應。不僅火器可以敞開了用,甚至包括冬衣和糧食都可以按照完全滿足作戰來補充。
吳兌有些吃驚,火器方麵也就算了,畢竟京華的開平工業區離遼東不遠,而且還可以海路轉內河運輸,到時候實在不行高務實也可以讓京華提前供應,算是朝廷賒賬。但冬衣和糧食可以敞開供應,他就有些意外了。
對此,高務實解釋說今年的玉米產量據說漲勢喜人,明年乃至將來都肯定會繼續擴大種植麵積,產量還會強勢爬坡,到時候遼東軍的吃飯問題肯定能解決。甚至不僅吃飯問題,包括戰馬的喂養也會得到保障——玉米在後世的中國可是有一大半作為飼料原料使用的,而且是相當優秀的飼料原料。
當然,其實高務實在遼東種植的玉米也不是完全順順利利,尤其是育種問題。這東西原產地是美洲,忽然移植到中國來肯定有些水土不服,而且遼東的氣候環境對於他靠偷“引進”的玉米種子來說,適應性也不夠好,因此有不少地都廢了大半。
但這其中剩下的部分就可以作為本地培育的良種看待,雖然從產量、口感等各個方麵而言,都還遠遠不及後世的水平,但如果不太考慮口感,隻解決果腹問題的話,即便是眼下的玉米也相當不錯了。
至於產量,單位產量雖然隻有後世的一半左右,但那也不是問題,如今遼東的人口才多少?隻要擴大種植麵積,這些都不是事。而種植麵積……說來慚愧,遼東現在的荒地還真不少,你想擴大就擴大,隻要勞動力到位,暫時根本不愁沒地。
就算是遼南的那些本不太適合種糧食的弱堿地,種種不需要精細照料的玉米也完全不是事——了不起單位產量再低一點唄,無所謂啊,我遼東地廣人稀,又不是江南!
至於冬衣,這也是高務實的功勞。柞絲雖然也是絲綢,但它的價格並不如蠶絲那麽高不可攀,而且遼東還特別適合柞絲產業,在高務實的力推之下發展迅速。
當然,冬衣肯定不能隻穿幾層絲,更重要的是棉花。遼東方麵的日照情況其實還不錯,尤其是遼南,棉花產業的發展也稱得上喜人——這個“喜人”也是按照遼東人口來說的。至少在三年以後,遼東的棉花生產也肯定能供應遼東軍的冬衣需求。
織造技術方麵,有京華生產的山寨加強版珍妮紡紗機,產能自然大大提高。至於如何適配棉花紡織,高務實全程沒管過——京華養各種大匠多年,總得有些收獲。
在回去的路上,高務實又仔細思考了一下努爾哈赤這次北上的用意。他發現努爾哈赤這次的舉動,可能不止是與圖們平分南北二關這麽簡單,很可能是因為撫順關的發展已經到了極限,所以他現在需要擴張。
眼下開原有三處馬市:新安關、廣順關和鎮北關,而撫順則隻有一處。
從互市的頻率來說,萬曆初年,撫順三日一市,而開原則是無日不市。
互市的人數,撫順互市的人數每批多者不過百餘,而開原互市則是動輒數百,甚至千餘人。馬市的單筆抽稅,開原每批買賣夷人抽稅多在四十兩以上,多者可達百兩,而撫順的每批買賣夷人征稅大約是十兩。
馬市的整體抽稅,高務實記得一些。萬曆六年四月至七月的三個月:撫順馬市共抽收稅銀二百六十八兩;從萬曆十一年秋季分七月起,至九月終止,開原馬市舊管的抽分銀就高達二千七百六十二兩。
而馬市的撫賞用銀,萬曆六年夏季,撫順馬市撫賞用銀月一百五十餘兩,而約萬曆十一年,開原馬市秋季撫賞用銀達到一千四百八十一兩多。
至於兩市交易物品的差別也有不少:在撫順馬市上,出售的都是建州女真所出產的貨物,例如糧食、麻布、馬匹、人參、麅皮、木耳,買入的物品則是豬牛。而開原馬市交易的物品涉及到建州、海西、野人女真和蒙古部落,建州女真的人參、蜂蜜;海西女真的鬆子、木耳、蘑菇、榛子;野人女真的貂皮、狐皮、麅皮等皮毛;蒙古的馬匹、羊皮、羊皮襖子、氈等。
所以,如果努爾哈赤想擺脫上次高務實用人參貿易扼殺他得危險,目前能夠考慮的一條就是北上開原。如此則擴大了經營範圍,使自己不會限製在人參這一單一貨物上。
“哼,還挺有理想。”高務實輕哼了一聲。
----------
感謝書友“曹麵子”、“流光劍語”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年久失修nn”、“豆兒852”、“坐在小酒館門口”的月票支持,謝謝!
對於這樣一個人,他自然有很強的影響力,別說皇帝聽了不會覺得意外,就算申時行、王錫爵聽了,也沒有什麽特別的反應,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
說到底,還是高務實自己不希望自己表現得像是一個“人治社會”中的循吏,而總按照“法治社會”來要求自己的思維在起作用。而朱翊鈞也好,申時行、王錫爵也罷,他們是習慣於人治社會的一切規則的,所以反而認為這很正常。
常言道“法不不外乎人情”,意思就是法律一般不會超出人類社會的情感之外,即基本符合社會的倫理道德和人的感情思想。因此,一切法律無論嚴格還是寬和,都應該是富含人性化的。
當然,這裏的“人情”並非作為社會上流傳的人情世故來理解,而是指人類的情感。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法律是道德的底線,而道德本是由人情而生化,故法律的存在就是為了維護人情的存在。既然如此,一個獲救之人更願意聽從搭救者的要求,顯然是一件完全合情合理的事。
或許,隻有高務實才會下意識淡化這種人情因素,試圖在任何事情上都隻是“講道理”。
果然,朱翊鈞笑了笑,很自然地道:“那就最好不過了,朕覺得你不如幹脆說得細致一些,讓他知道這一仗該如何打。”
好吧,這又是典型的高務實依賴症。在朱翊鈞眼裏,似乎隻要高務實運籌帷幄之中了,曹簠哪怕是在千裏之外,也能照貓畫虎打贏這一仗。
更詭異的是,似乎不僅朱翊鈞這麽想,申時行和王錫爵也有這樣的擔憂。
所以申時行此時不得不站了出來,主動開口道:“皇上,曹簠雖是遼陽副總兵,但遼撫就在遼陽,此事總不好越過撫臣而單由鎮臣主掌。臣以為還是該由遼撫總掌軍務? 曹簠隻管前線作戰即可。”
這是大明朝的慣例,朱翊鈞雖然知道李鬆和高務實不是一路人,但也沒法直言拒絕? 隻是沉吟著朝高務實看了一眼。
高務實本來微微低著頭,在感受到皇帝的目光朝自己投來之後,他抬頭道:“臣以為元輔所言極是,遼東軍務自然還是由督撫主導才是正理。”
朱翊鈞悄然鬆了口氣,要是高務實剛才出言拒絕? 堅持讓曹簠單獨指揮這次作戰,那自己就比較尷尬了。好在高務實始終是高務實? 從不讓皇帝為難? 這才避免了皇帝的難堪。
但朱翊鈞沒有注意到,高務實這裏玩了一個小小的話術:申時行本來隻提到此戰應該由遼東巡撫李鬆負責? 卻沒有提薊遼總督周詠,而高務實的回答卻是“由督撫主導”。
督撫督撫? 即便二者在理論上都是中樞特派官員? 本身屬於差遣官,並無品級差別? 但從習慣上來說,總還是督在前、撫在後? 總督在中樞的本職通常都比巡撫高一點。比如說當巡撫是掛僉都禦史銜時,總督基本是掛兵部侍郎銜;巡撫若掛兵部侍郎銜時? 則總督多半掛兵部尚書銜。
而如今? 李鬆因為是初任巡撫? 本職加銜並不高,隻是都察院右僉都禦史,而此時的薊遼總督周詠則是掛兵部侍郎銜。
右僉都禦史正四品,兵部侍郎正三品,故一旦按照高務實的說法,此戰“由督撫主導”,則當然還是得以薊遼總督周詠為主。
更何況,這次乃是戰事,總督除非不管或者分身乏術,否則管理上的“優先級”是要高於巡撫的,所以這次與當初高務實任遼撫時不同。
高務實任遼撫時,周詠作為高務實河南鄉黨出身的實學派官員,肯定不會與高務實意見相左,因此周製台根本沒有插手高務實對遼東的任何安排,全由高務實一個人說了算。
雖然此時高務實並不清楚申時行忽然提出這麽一句來究竟隻是維護文臣壓製武臣的傳統,亦或者是要想辦法掌握此戰主導權以便將來分功,還是幹脆打算讓李鬆拖曹簠的後腿。
但不管怎麽說,高務實不可能無動於衷,肯定要預備一下反製之策,以免將來陷入被動,而此時能夠滿足這一需求的,周詠這位薊遼總督顯然是最好的人選。
朱翊鈞沒有注意到,申時行和王錫爵顯然注意到了,但高務實的話就和申時行的主張一樣,同樣是傳統,申時行雖然覺得不妥,卻也找不出合適的理由來反對。
不過,申時行暗地裏琢磨了一下,覺得問題也不至於太嚴重,因為哪怕周詠想要插手,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倒不是在職權上不容易插手,而是地理位置決定:薊遼總督的駐地在密雲,可謂就在京師邊上,離此戰的發起點開原真叫一個千裏之外。而遼東巡撫的駐地在遼陽,與開原相距僅三百裏,在通傳消息上,快馬隻需不到兩日。
此事談妥,召對基本便算是完成了,不過既然今日大家來得這麽齊,朱翊鈞也就把前次謗君案時對申時行的承諾順便履行一下。
當時他是批複說會對所謂謗君一事找高務實當麵了解情況的,現在當著全體閣老的麵來問,當然更加方便,也更顯得公正。
不過這事其實沒什麽值得一敘之處,“謗君”本就是構陷,申時行的票擬也隻是為了保護那些言語過激的言官,而此時謗君案都已經蓋棺定論了,再談也談不出個名堂。
因此高務實隨口解釋了幾句,申時行代表內閣對他的辯解表示理解,這事就算揭過了。
高務實曾經希望王錫爵跳坑的局麵沒有出現,王錫爵根本不跳坑,但其他目的基本達成;申時行保護本派言官的計劃也沒能圓滿成功,但好在保護了絕大多數,隻是被抓了幾個典型。
整體來說,雙方這一次都不是很如意,但也都還在各自的接受範圍內。現在皇帝挑這樣一個時候把事情提出來,大概也有勸和的意思。既然如此,那就先這樣吧。
回去的路上,因為皇宮反正隻能步行,張學顏和吳兌幹脆找到高務實“閑聊幾句”。張學顏因為是做過戶部尚書的人,本身在內閣之中就是管著戶部這一塊,而吳兌分管兵部,也是與此戰有關的,他們找高務實也顯得正常。
張學顏主要是擔心戶部的情況,遼東的軍資儲備工作本來就進行得不久,而眼下朝廷缺錢缺得厲害,後續三年能不能按計劃儲備都不好說。現在鬧出這麽一檔子事來,戶部的壓力明顯還要更重,張學顏擔心高務實能不能應付。
至於吳兌,他倒是挺相信高務實的理財能力,他找高務實主要是想得到一個相對比較準確的“可用額度”——畢竟也不能讓遼東方麵敞開了花嘛。
<a id="wzsy" href="https://m.tsxsw.la">吞噬小說網</a>
其實這都是小事,高務實給了張學顏一個肯定的答複,表示隻要江南商稅的事能夠拿下來,這些花銷都不是問題。
張學顏則有些擔憂,問如果拿不下來怎麽辦?高務實表示即便真出了意外,實在拿不下來,他那裏也有應急手段,讓張閣老不必擔憂。
雖然高務實沒說這應急手段到底是什麽,但從以往的經曆來看,高務實說話還是比較有信譽的,張學顏於是便不再多問。
吳兌的問題也好回答,高務實告訴他,眼下遼東的儲備,除了甲胄和冷兵器需要問一問王家的兵工廠之外,其他都可以全麵供應。不僅火器可以敞開了用,甚至包括冬衣和糧食都可以按照完全滿足作戰來補充。
吳兌有些吃驚,火器方麵也就算了,畢竟京華的開平工業區離遼東不遠,而且還可以海路轉內河運輸,到時候實在不行高務實也可以讓京華提前供應,算是朝廷賒賬。但冬衣和糧食可以敞開供應,他就有些意外了。
對此,高務實解釋說今年的玉米產量據說漲勢喜人,明年乃至將來都肯定會繼續擴大種植麵積,產量還會強勢爬坡,到時候遼東軍的吃飯問題肯定能解決。甚至不僅吃飯問題,包括戰馬的喂養也會得到保障——玉米在後世的中國可是有一大半作為飼料原料使用的,而且是相當優秀的飼料原料。
當然,其實高務實在遼東種植的玉米也不是完全順順利利,尤其是育種問題。這東西原產地是美洲,忽然移植到中國來肯定有些水土不服,而且遼東的氣候環境對於他靠偷“引進”的玉米種子來說,適應性也不夠好,因此有不少地都廢了大半。
但這其中剩下的部分就可以作為本地培育的良種看待,雖然從產量、口感等各個方麵而言,都還遠遠不及後世的水平,但如果不太考慮口感,隻解決果腹問題的話,即便是眼下的玉米也相當不錯了。
至於產量,單位產量雖然隻有後世的一半左右,但那也不是問題,如今遼東的人口才多少?隻要擴大種植麵積,這些都不是事。而種植麵積……說來慚愧,遼東現在的荒地還真不少,你想擴大就擴大,隻要勞動力到位,暫時根本不愁沒地。
就算是遼南的那些本不太適合種糧食的弱堿地,種種不需要精細照料的玉米也完全不是事——了不起單位產量再低一點唄,無所謂啊,我遼東地廣人稀,又不是江南!
至於冬衣,這也是高務實的功勞。柞絲雖然也是絲綢,但它的價格並不如蠶絲那麽高不可攀,而且遼東還特別適合柞絲產業,在高務實的力推之下發展迅速。
當然,冬衣肯定不能隻穿幾層絲,更重要的是棉花。遼東方麵的日照情況其實還不錯,尤其是遼南,棉花產業的發展也稱得上喜人——這個“喜人”也是按照遼東人口來說的。至少在三年以後,遼東的棉花生產也肯定能供應遼東軍的冬衣需求。
織造技術方麵,有京華生產的山寨加強版珍妮紡紗機,產能自然大大提高。至於如何適配棉花紡織,高務實全程沒管過——京華養各種大匠多年,總得有些收獲。
在回去的路上,高務實又仔細思考了一下努爾哈赤這次北上的用意。他發現努爾哈赤這次的舉動,可能不止是與圖們平分南北二關這麽簡單,很可能是因為撫順關的發展已經到了極限,所以他現在需要擴張。
眼下開原有三處馬市:新安關、廣順關和鎮北關,而撫順則隻有一處。
從互市的頻率來說,萬曆初年,撫順三日一市,而開原則是無日不市。
互市的人數,撫順互市的人數每批多者不過百餘,而開原互市則是動輒數百,甚至千餘人。馬市的單筆抽稅,開原每批買賣夷人抽稅多在四十兩以上,多者可達百兩,而撫順的每批買賣夷人征稅大約是十兩。
馬市的整體抽稅,高務實記得一些。萬曆六年四月至七月的三個月:撫順馬市共抽收稅銀二百六十八兩;從萬曆十一年秋季分七月起,至九月終止,開原馬市舊管的抽分銀就高達二千七百六十二兩。
而馬市的撫賞用銀,萬曆六年夏季,撫順馬市撫賞用銀月一百五十餘兩,而約萬曆十一年,開原馬市秋季撫賞用銀達到一千四百八十一兩多。
至於兩市交易物品的差別也有不少:在撫順馬市上,出售的都是建州女真所出產的貨物,例如糧食、麻布、馬匹、人參、麅皮、木耳,買入的物品則是豬牛。而開原馬市交易的物品涉及到建州、海西、野人女真和蒙古部落,建州女真的人參、蜂蜜;海西女真的鬆子、木耳、蘑菇、榛子;野人女真的貂皮、狐皮、麅皮等皮毛;蒙古的馬匹、羊皮、羊皮襖子、氈等。
所以,如果努爾哈赤想擺脫上次高務實用人參貿易扼殺他得危險,目前能夠考慮的一條就是北上開原。如此則擴大了經營範圍,使自己不會限製在人參這一單一貨物上。
“哼,還挺有理想。”高務實輕哼了一聲。
----------
感謝書友“曹麵子”、“流光劍語”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年久失修nn”、“豆兒852”、“坐在小酒館門口”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