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蒙雙方都號稱取得了葉赫河大捷,但大捷與否本身要看雙方的戰略目的,某種程度上而言,雙方的戰略目的確實都達到了。
明軍此次出兵的目的在於拯救葉赫、穩定北關,這個目的在葉赫河大捷之後顯然是達到了。蒙軍主力撤退之後,當曹簠領兵趕往西城之時,西城的幾百蒙古守軍正在撤退,曹簠順利接收了西城。
蒙軍此番東侵的目的相對則更複雜一些,亦或者說他們的目的從一開始就很有彈性,可以分為幾個檔次。直接搶奪北關當然是最佳目標,但當明軍直接出兵兩萬精銳的時候,布日哈圖就知道這個目的很難達成了。
雖然如此,但布日哈圖並不著急,他還可以攪亂遼東,以北關的混亂激起女真內部的爭奪,以此來讓讓大明分心。至於蒙古在其中扮演什麽角色,那自然是漁翁了,而且是個很主動的漁翁,如果鷸蚌雙方想要停下來,蒙古就去添把火,如此一來大明遲早還得出手。
出手,那就意味著要浪費力量,無論人力物力財力還是時間,大明都必須有所付出,這樣就為蒙古緩解了壓力、拖延了時間。
是以按照這個思路,其實蒙古人連葉赫河之戰都本可以不打。隻是,布日哈圖總覺得自高務實打出漠南之戰以後,明蒙雙方的戰略態勢就被扭轉,由原先蒙古人主動進行的持續擾邊而大明被動防守,變成了大明開始養精蓄銳、製定“東製”國策,意圖一舉征服蒙古。
這樣的攻守逆轉發生在已經建國二百餘年的大明身上,布日哈圖實在難以容忍。即便過去明軍也偶有燒荒行動,那也不過是出塞燒把火就走,曾幾何時敢把滅亡蒙古當做目的?
所以布日哈圖的危機感很重,他敏銳的察覺到大明的改變來自於高務實,明軍這些年的戰鬥力提升,無論戰術、武備,都和高務實有著密切的關係,何況他本身還成為了大明的“天下第一文帥”。
敵人讚同的就是我們反對的,敵人想堅持的就是我們要打倒的。明軍想養精蓄銳,布日哈圖就要讓大明不得安生,所有的謀劃歸根結底都是為此。
當葉赫的實力已然遭到打擊,當哈達的虛弱暴露在所有人眼前,當努爾哈赤的貪婪為眾人察覺……布日哈圖的策略其實已經完成了大半。
但這一次布日哈圖卻不太願意立刻收手,理由是他發現明軍的戰鬥意誌已經超出了他原本的估計,到了不得不遏止一番的地步了。
這從哪判斷出來的?從葉赫東城城下遭遇時明軍不退不讓的表現中發現的。
過去的明軍是很少有主動擺出要與蒙古騎兵主力做野戰決戰姿態的,但這一次曹簠卻偏偏做出了要強行攻擊葉赫東城城下蒙軍主力的動作,這意味著明軍——至少明軍精銳已經完全不懼蒙古主力,有信心與蒙軍主力野戰決戰了。
這樣的信心是蒙古人最擔心的,大明在人力物力財力各個方麵對蒙古形成碾壓之勢,一旦其麾下的百萬大軍都不再畏懼蒙古鐵騎,敢於蒙古騎兵做正麵交戰,則蒙古將來何以自安?
而這信心的來源,布日哈圖思來想去,覺得最大的可能就是高務實的三次大勝都是以步製騎。
雖說高務實的三次勝利之所以顯赫輝煌,前提是他的謀劃總能讓蒙古騎兵陷入不得不與之決戰的窘境,而他又能形成局部優勢,或包圍或伏擊,因此戰果驚人。可是布日哈圖不得不反問一句,在高務實之前為什麽明軍就做不到這一點呢?
道理並不複雜,原先的明軍,你就是讓他們包圍了蒙古騎兵,也沒法真正將其堵死,蒙古人隻要真正麵臨絕境,一個衝陣也就殺出去了。
惟獨到了高務實掌兵之時,明軍不僅火力出現大幅躍升,而且拿出了一套專門對付騎兵的辦法,也就是所謂的刺刀陣。
“刺刀陣”這個說法,本身來源於大明自己,這個極具欺騙性的名字連布日哈圖都被忽悠進去了,以為明軍以步製騎的關鍵就是刺刀本身。當時布日哈圖也有些不能理解,刺刀能做的事情,過去的長矛手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為什麽明軍舍棄長矛陣而用刺刀陣?
多年以前布日哈圖認為明軍中長矛兵日趨減少是因為明軍不敢肉搏,他們怯弱之極,隻敢遠遠的用鳥銃等火器射擊。一旦蒙古騎兵殺奔過來,頓時便作鳥獸散,任何陣型都是一潰千裏,隻有個別幾支精銳部隊能夠立堅陣、打硬仗。
但個別精銳始終太少,如戚家軍、馬家軍、李家軍、麻家軍等蒙古人的老對手,除了李成梁的李家軍之外,就沒有哪家能過萬數。這點兵力,事急救場還算差不多,力挽狂瀾於既倒那就難了,所以此時的明軍自然不可能打出什麽真正的大勝。
庚戍之變以後,大明取得的第一次可以真正稱得上大勝的戰爭,就是布日哈圖親曆的漠南之戰。
高務實也是在這場戰爭之後開始被視為“文帥”的——安南之戰雖然規模也很龐大,但大明主流人士不可能把安南看做蒙古這一級別的對手,所以安南之戰在大明內部的成色稍顯不足。
這場漠南大戰,高務實的各項表現堪稱完美,但正如大明內部也有人注意到的那樣,布日哈圖也知道此戰的真正主力其實是土默特而非大明自身。高務實實際上是通過高超的政治手段,利用了強大的土默特鐵騎給他勝利加冕。
常人即便發現這一點,也隻會覺得高務實手段了得,能夠“以夷製夷”,但布日哈圖卻發現了另外的重點。
不是高務實非要展現什麽高超的政治手段,而是他清楚的了解到,僅憑明軍當時自身的力量,打不贏漠南之戰!
沒有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墊底,絕大多數談不上精銳的明軍根本沒有勇氣獨麵數萬蒙古騎兵,真要強行拉去草原上和蒙古騎兵打野戰決勝,不出現潰敗都要燒高香了,遑論大勝?
因此高務實精心挑選和設計,為“刺刀陣”的出場選擇了一個既重要而場麵又不是特別大的地點,這才有了張萬邦父子那次大勝辛愛的戰役。
這次戰役,因此毫不意外地成為明軍宣傳的重點——其他仗全是土默特打的,吹也不方便吹啊。
於是乎,“刺刀陣”聲名鵲起,儼然成為了大明以步製騎的殺手鐧。大明上下無分文武,都相信憑著刺刀陣的神奇力量,足以遏製甚至扼殺蒙古騎兵多年來的赫赫凶威。
此時的大明宛如二十世紀的歐陸列強,是掌握著話語權的。大明這麽賣力的一宣揚,再加上沒過多久又出現一次遼南之戰,結果連蒙古人自己都信了高務實的邪,以為刺刀陣的確厲害無比,蒙古鐵騎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對手。
然後接下來便是西北之亂,博碩克圖這個冒失鬼哪裏是高務實的對手,被高某人算計得死死的,硬生生撞進了包圍圈,又被刺刀陣給坑了——這是大明的說法,現在布日哈圖已經猜到,那次包圍戰真正立功的肯定不是刺刀,而是火器。
三次大勝,刺刀陣威名遠揚,蒙古人聞之色變。曹簠雖然沒有指揮過刺刀陣,但他麾下有刺刀陣可用,因此也對與蒙古騎兵野戰不甚畏懼,大大咧咧地準備在東城城下擊退蒙古人。
布日哈圖雖然對刺刀陣的威力有所懷疑,卻不願意在東城城下交戰,因為彼時明軍也有不少精銳騎兵,東城城中的葉赫騎兵也隨時可以出戰,戰場選在此處對蒙古大軍不利。一旦進攻刺刀陣陷入麻煩,明軍騎兵與葉赫騎兵再從側翼發起攻勢,那蒙古人搞不好就又要出現一次大敗。
因此布日哈圖選擇直接撤退,避免發生交戰。但布日哈圖肯定不甘心就此退走,他必須想辦法親自試探一下這刺刀陣的深淺,否則將來應對明軍時他又如何能夠正確決斷?
將麻承勳調虎離山也好,不打北線弱敵卻偏挑南線張萬邦部也罷,都是布日哈圖為了“測試”刺刀陣成色所作出的特殊安排。
曹簠與高逸民的戰術有什麽問題嗎?其實沒有。他們隻是無論如何也料不到在布日哈圖這一連串的手段之下,其目的不是什麽保衛西城,甚至也不是重創或擊敗明軍。布日哈圖隻是想試試刺刀陣的真實威力,了解其戰術特點,以便自己能有依憑來思索其破解之法。
至於布日哈圖口口聲聲說要打破刺刀陣神話,其實也不過是戰時宣傳罷了。能破當然是最好,不能破其實也在他的接受範圍之內。
此戰的結局,布日哈圖也依舊可以接受。雖然戰死近兩千(明軍斬首一千六百餘,剩下大部分是被救回之後傷重不治的),而且精銳的重騎兵損失甚大,但布日哈圖依舊認為這場仗很值。
損失再大,大得過漠南?漠南之戰僅察哈爾主力的損失便以萬而論,這次才不到兩千,有什麽大不了?對比收獲而言,布日哈圖完全可以心滿意足,也足以對圖們大汗作一交代了。
圖們在聽完詳細戰報和布日哈圖的分析與解釋之後,也覺得這兩千人的損失雖然不小,但完全值得,最起碼他現在也明白了,刺刀陣真正厲害的部分並不是它本身能夠克製騎兵,而是它可以將明軍的冷熱兵器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戰術體係。
這個戰術體係與明軍過去的多種兵器密切配合——這是戚家軍的法寶——不同,刺刀陣的特點是反其道而行之,它的出現是為了簡化作戰。
按照戚家軍過去的戰法,包括鴛鴦陣在內,特點都是“各有所司”,即火銃手隻負責放銃,狼筅手隻負責阻敵等等。
<a href="https://m.tsxsw.la" id="wzsy">tsxsw.la</a>
這種戰法好不好使?當然好使,要不然戚繼光的百戰百勝難道是因為他開了掛?
但問題在於,一旦某部分出現缺失,這個鴛鴦陣就有些殘缺,發揮的功效就大大降低,而這也是戚繼光始終堅持要少傷亡甚至零傷亡作戰的根源之一。不是他思維先進到了二十一世紀,是他知道傷亡對他這種戰術體係的影響太大。
而高務實的思路看來就完全不同了,他先是大力強調火器化,火槍手的比例在高務實的堅持下日益提高,以至於像張萬邦這樣的高務實嫡係將領麾下甚至完全火器化了——戰鬥部隊除了炮兵就是火槍兵,純冷兵器作戰的隻有張萬邦本人。
火槍兵不能近身作戰是大家都清楚的,高務實這麽幹難道是放棄近身肉搏了嗎?並沒有,他搞出了刺刀,並賣力給刺刀陣站台,刻意讓他自己的三次大勝都被歸功於刺刀陣。
為什麽要這樣?布日哈圖現在想明白了:火器再強,它也代表不了明軍的血勇,而血勇這東西永遠是一支軍隊的靈魂所在。
當初那支不敢肉搏的明軍,蒙古人根本看不起,而一旦明軍敢於肉搏了,蒙古人包括他布日哈圖自己,就立刻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
這,就是血勇帶來的蛻變。
高務實沒有宣揚他的大炮如何強大,沒有宣揚他的火槍如何厲害,偏偏宣揚他的刺刀陣,原因就在於他想借此激起明軍的血勇,讓明軍敢於肉搏,敢於直麵任何強敵。
隻要他的目的達成,明軍就變成了一支集遠攻近戰於一體的部隊。任何軍隊要與明軍對戰,都得先老遠被大炮打,接著被火槍打,最後還要和刺刀對攻,這難度想想都知道有多麽要命。
而布日哈圖最震撼的則在於,這樣集遠攻近戰於一身的軍隊其實過去曾經有過,那就是當年征服中亞之後的蒙古大軍!
遠有回炮,中有馬弓,近有彎刀!
彼時的蒙古大軍現在早已作古,即便他們還在,布日哈圖也知道對付不了高務實希望打造的這支軍隊。
論遠,京華的火炮在北疆絕無對手;論中,火槍的有效殺傷距離已經超過弓矢,威力還更大得多;論近戰,彎刀失去了戰馬的衝鋒動能之後也未見得比刺刀占優。
圖們望著一臉憂慮的布日哈圖,猶豫再三,還是忍不住問道:“可有破解之策?”
布日哈圖緩緩回過神來,微微搖頭:“暫時還沒有。”然後似乎不忍心看大汗失望的眼神,歎了口氣,補充道:“且看留在西城的東西能不能起些作用了。”
----------
感謝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單騎照碧心”、“雲瀾”、“書友20191124105331057”的月票支持,謝謝!
明軍此次出兵的目的在於拯救葉赫、穩定北關,這個目的在葉赫河大捷之後顯然是達到了。蒙軍主力撤退之後,當曹簠領兵趕往西城之時,西城的幾百蒙古守軍正在撤退,曹簠順利接收了西城。
蒙軍此番東侵的目的相對則更複雜一些,亦或者說他們的目的從一開始就很有彈性,可以分為幾個檔次。直接搶奪北關當然是最佳目標,但當明軍直接出兵兩萬精銳的時候,布日哈圖就知道這個目的很難達成了。
雖然如此,但布日哈圖並不著急,他還可以攪亂遼東,以北關的混亂激起女真內部的爭奪,以此來讓讓大明分心。至於蒙古在其中扮演什麽角色,那自然是漁翁了,而且是個很主動的漁翁,如果鷸蚌雙方想要停下來,蒙古就去添把火,如此一來大明遲早還得出手。
出手,那就意味著要浪費力量,無論人力物力財力還是時間,大明都必須有所付出,這樣就為蒙古緩解了壓力、拖延了時間。
是以按照這個思路,其實蒙古人連葉赫河之戰都本可以不打。隻是,布日哈圖總覺得自高務實打出漠南之戰以後,明蒙雙方的戰略態勢就被扭轉,由原先蒙古人主動進行的持續擾邊而大明被動防守,變成了大明開始養精蓄銳、製定“東製”國策,意圖一舉征服蒙古。
這樣的攻守逆轉發生在已經建國二百餘年的大明身上,布日哈圖實在難以容忍。即便過去明軍也偶有燒荒行動,那也不過是出塞燒把火就走,曾幾何時敢把滅亡蒙古當做目的?
所以布日哈圖的危機感很重,他敏銳的察覺到大明的改變來自於高務實,明軍這些年的戰鬥力提升,無論戰術、武備,都和高務實有著密切的關係,何況他本身還成為了大明的“天下第一文帥”。
敵人讚同的就是我們反對的,敵人想堅持的就是我們要打倒的。明軍想養精蓄銳,布日哈圖就要讓大明不得安生,所有的謀劃歸根結底都是為此。
當葉赫的實力已然遭到打擊,當哈達的虛弱暴露在所有人眼前,當努爾哈赤的貪婪為眾人察覺……布日哈圖的策略其實已經完成了大半。
但這一次布日哈圖卻不太願意立刻收手,理由是他發現明軍的戰鬥意誌已經超出了他原本的估計,到了不得不遏止一番的地步了。
這從哪判斷出來的?從葉赫東城城下遭遇時明軍不退不讓的表現中發現的。
過去的明軍是很少有主動擺出要與蒙古騎兵主力做野戰決戰姿態的,但這一次曹簠卻偏偏做出了要強行攻擊葉赫東城城下蒙軍主力的動作,這意味著明軍——至少明軍精銳已經完全不懼蒙古主力,有信心與蒙軍主力野戰決戰了。
這樣的信心是蒙古人最擔心的,大明在人力物力財力各個方麵對蒙古形成碾壓之勢,一旦其麾下的百萬大軍都不再畏懼蒙古鐵騎,敢於蒙古騎兵做正麵交戰,則蒙古將來何以自安?
而這信心的來源,布日哈圖思來想去,覺得最大的可能就是高務實的三次大勝都是以步製騎。
雖說高務實的三次勝利之所以顯赫輝煌,前提是他的謀劃總能讓蒙古騎兵陷入不得不與之決戰的窘境,而他又能形成局部優勢,或包圍或伏擊,因此戰果驚人。可是布日哈圖不得不反問一句,在高務實之前為什麽明軍就做不到這一點呢?
道理並不複雜,原先的明軍,你就是讓他們包圍了蒙古騎兵,也沒法真正將其堵死,蒙古人隻要真正麵臨絕境,一個衝陣也就殺出去了。
惟獨到了高務實掌兵之時,明軍不僅火力出現大幅躍升,而且拿出了一套專門對付騎兵的辦法,也就是所謂的刺刀陣。
“刺刀陣”這個說法,本身來源於大明自己,這個極具欺騙性的名字連布日哈圖都被忽悠進去了,以為明軍以步製騎的關鍵就是刺刀本身。當時布日哈圖也有些不能理解,刺刀能做的事情,過去的長矛手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為什麽明軍舍棄長矛陣而用刺刀陣?
多年以前布日哈圖認為明軍中長矛兵日趨減少是因為明軍不敢肉搏,他們怯弱之極,隻敢遠遠的用鳥銃等火器射擊。一旦蒙古騎兵殺奔過來,頓時便作鳥獸散,任何陣型都是一潰千裏,隻有個別幾支精銳部隊能夠立堅陣、打硬仗。
但個別精銳始終太少,如戚家軍、馬家軍、李家軍、麻家軍等蒙古人的老對手,除了李成梁的李家軍之外,就沒有哪家能過萬數。這點兵力,事急救場還算差不多,力挽狂瀾於既倒那就難了,所以此時的明軍自然不可能打出什麽真正的大勝。
庚戍之變以後,大明取得的第一次可以真正稱得上大勝的戰爭,就是布日哈圖親曆的漠南之戰。
高務實也是在這場戰爭之後開始被視為“文帥”的——安南之戰雖然規模也很龐大,但大明主流人士不可能把安南看做蒙古這一級別的對手,所以安南之戰在大明內部的成色稍顯不足。
這場漠南大戰,高務實的各項表現堪稱完美,但正如大明內部也有人注意到的那樣,布日哈圖也知道此戰的真正主力其實是土默特而非大明自身。高務實實際上是通過高超的政治手段,利用了強大的土默特鐵騎給他勝利加冕。
常人即便發現這一點,也隻會覺得高務實手段了得,能夠“以夷製夷”,但布日哈圖卻發現了另外的重點。
不是高務實非要展現什麽高超的政治手段,而是他清楚的了解到,僅憑明軍當時自身的力量,打不贏漠南之戰!
沒有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墊底,絕大多數談不上精銳的明軍根本沒有勇氣獨麵數萬蒙古騎兵,真要強行拉去草原上和蒙古騎兵打野戰決勝,不出現潰敗都要燒高香了,遑論大勝?
因此高務實精心挑選和設計,為“刺刀陣”的出場選擇了一個既重要而場麵又不是特別大的地點,這才有了張萬邦父子那次大勝辛愛的戰役。
這次戰役,因此毫不意外地成為明軍宣傳的重點——其他仗全是土默特打的,吹也不方便吹啊。
於是乎,“刺刀陣”聲名鵲起,儼然成為了大明以步製騎的殺手鐧。大明上下無分文武,都相信憑著刺刀陣的神奇力量,足以遏製甚至扼殺蒙古騎兵多年來的赫赫凶威。
此時的大明宛如二十世紀的歐陸列強,是掌握著話語權的。大明這麽賣力的一宣揚,再加上沒過多久又出現一次遼南之戰,結果連蒙古人自己都信了高務實的邪,以為刺刀陣的確厲害無比,蒙古鐵騎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對手。
然後接下來便是西北之亂,博碩克圖這個冒失鬼哪裏是高務實的對手,被高某人算計得死死的,硬生生撞進了包圍圈,又被刺刀陣給坑了——這是大明的說法,現在布日哈圖已經猜到,那次包圍戰真正立功的肯定不是刺刀,而是火器。
三次大勝,刺刀陣威名遠揚,蒙古人聞之色變。曹簠雖然沒有指揮過刺刀陣,但他麾下有刺刀陣可用,因此也對與蒙古騎兵野戰不甚畏懼,大大咧咧地準備在東城城下擊退蒙古人。
布日哈圖雖然對刺刀陣的威力有所懷疑,卻不願意在東城城下交戰,因為彼時明軍也有不少精銳騎兵,東城城中的葉赫騎兵也隨時可以出戰,戰場選在此處對蒙古大軍不利。一旦進攻刺刀陣陷入麻煩,明軍騎兵與葉赫騎兵再從側翼發起攻勢,那蒙古人搞不好就又要出現一次大敗。
因此布日哈圖選擇直接撤退,避免發生交戰。但布日哈圖肯定不甘心就此退走,他必須想辦法親自試探一下這刺刀陣的深淺,否則將來應對明軍時他又如何能夠正確決斷?
將麻承勳調虎離山也好,不打北線弱敵卻偏挑南線張萬邦部也罷,都是布日哈圖為了“測試”刺刀陣成色所作出的特殊安排。
曹簠與高逸民的戰術有什麽問題嗎?其實沒有。他們隻是無論如何也料不到在布日哈圖這一連串的手段之下,其目的不是什麽保衛西城,甚至也不是重創或擊敗明軍。布日哈圖隻是想試試刺刀陣的真實威力,了解其戰術特點,以便自己能有依憑來思索其破解之法。
至於布日哈圖口口聲聲說要打破刺刀陣神話,其實也不過是戰時宣傳罷了。能破當然是最好,不能破其實也在他的接受範圍之內。
此戰的結局,布日哈圖也依舊可以接受。雖然戰死近兩千(明軍斬首一千六百餘,剩下大部分是被救回之後傷重不治的),而且精銳的重騎兵損失甚大,但布日哈圖依舊認為這場仗很值。
損失再大,大得過漠南?漠南之戰僅察哈爾主力的損失便以萬而論,這次才不到兩千,有什麽大不了?對比收獲而言,布日哈圖完全可以心滿意足,也足以對圖們大汗作一交代了。
圖們在聽完詳細戰報和布日哈圖的分析與解釋之後,也覺得這兩千人的損失雖然不小,但完全值得,最起碼他現在也明白了,刺刀陣真正厲害的部分並不是它本身能夠克製騎兵,而是它可以將明軍的冷熱兵器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戰術體係。
這個戰術體係與明軍過去的多種兵器密切配合——這是戚家軍的法寶——不同,刺刀陣的特點是反其道而行之,它的出現是為了簡化作戰。
按照戚家軍過去的戰法,包括鴛鴦陣在內,特點都是“各有所司”,即火銃手隻負責放銃,狼筅手隻負責阻敵等等。
<a href="https://m.tsxsw.la" id="wzsy">tsxsw.la</a>
這種戰法好不好使?當然好使,要不然戚繼光的百戰百勝難道是因為他開了掛?
但問題在於,一旦某部分出現缺失,這個鴛鴦陣就有些殘缺,發揮的功效就大大降低,而這也是戚繼光始終堅持要少傷亡甚至零傷亡作戰的根源之一。不是他思維先進到了二十一世紀,是他知道傷亡對他這種戰術體係的影響太大。
而高務實的思路看來就完全不同了,他先是大力強調火器化,火槍手的比例在高務實的堅持下日益提高,以至於像張萬邦這樣的高務實嫡係將領麾下甚至完全火器化了——戰鬥部隊除了炮兵就是火槍兵,純冷兵器作戰的隻有張萬邦本人。
火槍兵不能近身作戰是大家都清楚的,高務實這麽幹難道是放棄近身肉搏了嗎?並沒有,他搞出了刺刀,並賣力給刺刀陣站台,刻意讓他自己的三次大勝都被歸功於刺刀陣。
為什麽要這樣?布日哈圖現在想明白了:火器再強,它也代表不了明軍的血勇,而血勇這東西永遠是一支軍隊的靈魂所在。
當初那支不敢肉搏的明軍,蒙古人根本看不起,而一旦明軍敢於肉搏了,蒙古人包括他布日哈圖自己,就立刻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
這,就是血勇帶來的蛻變。
高務實沒有宣揚他的大炮如何強大,沒有宣揚他的火槍如何厲害,偏偏宣揚他的刺刀陣,原因就在於他想借此激起明軍的血勇,讓明軍敢於肉搏,敢於直麵任何強敵。
隻要他的目的達成,明軍就變成了一支集遠攻近戰於一體的部隊。任何軍隊要與明軍對戰,都得先老遠被大炮打,接著被火槍打,最後還要和刺刀對攻,這難度想想都知道有多麽要命。
而布日哈圖最震撼的則在於,這樣集遠攻近戰於一身的軍隊其實過去曾經有過,那就是當年征服中亞之後的蒙古大軍!
遠有回炮,中有馬弓,近有彎刀!
彼時的蒙古大軍現在早已作古,即便他們還在,布日哈圖也知道對付不了高務實希望打造的這支軍隊。
論遠,京華的火炮在北疆絕無對手;論中,火槍的有效殺傷距離已經超過弓矢,威力還更大得多;論近戰,彎刀失去了戰馬的衝鋒動能之後也未見得比刺刀占優。
圖們望著一臉憂慮的布日哈圖,猶豫再三,還是忍不住問道:“可有破解之策?”
布日哈圖緩緩回過神來,微微搖頭:“暫時還沒有。”然後似乎不忍心看大汗失望的眼神,歎了口氣,補充道:“且看留在西城的東西能不能起些作用了。”
----------
感謝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單騎照碧心”、“雲瀾”、“書友20191124105331057”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