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高務實這麽一番話,劉馨顯然也明白過來了,順帶著對那段曆史的了解也加深了不少。不過她想了想,忽然有了疑問,沉吟著問道:“你說的這些道理固然沒錯,但如果是這樣的話,豐臣秀吉不是應該更加提防著德川家康麽?
你想,家康的實力和能力如何,在小牧長久手之戰已經完全被證明了,他是能打平秀吉本人的人啊。那秀吉難道就不想想,自己萬一要是死了,今後誰還能壓製得住家康?這般局麵之下,他怎麽就隻想出一個五大老加五奉行的餿主意?”
“我之前的確說過,五大老和五奉行製度是個失敗的製度,但那話終歸也是站在‘曆史的高度’來說的。秀吉又不是神仙,他也不知道前田利家會跟著他前後腳掛掉,其他三個大老對家康根本起不到多少牽製作用。
至於五奉行,這個製度實際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我們大明的內閣——內閣有權無權關鍵在哪?在於皇帝的支持力度有多大,在於百官順從之人有多少,這其中又尤以皇帝的支持最為緊要。
五奉行怎麽失敗的?首先就是秀吉自己掛了,這個來自於中樞權力核心的支持實際上斷了來源。其次,‘百官’順從嗎?顯然不順從啊!近江奉行派和尾張武士派矛盾激烈得要死,德川家康再從中一挑唆,立馬就是關原合戰爆發——這叫順從嗎?”
劉馨搖頭道:“既然這個製度如此不穩定,豐臣秀吉難道就一點都看不出來,不用點別的手段?”
“誰說沒用?他用了很多手段了。”高務實道:“比如他移封家康去關八州,那邊美其名曰是有250萬石,而實則直轄地隻有100多萬石,遠低於秀吉直轄地220萬石。即便家康能把250萬石全都搞到手,那秀吉還有‘藏入地’。
更別說秀吉還對石見銀礦、佐渡金礦擁有最高比例的分成,還擁有最大的貿易中心大阪、堺汀、清州町等,財力完全碾壓家康。而家康那邊的關八州稅率還特別低——我是說在日本來說特別低,是四公六民(即稅率40%,這在日本居然已經是特別低的了)。也就是說,無論從農業還是商業的角度來看,豐臣氏都有足夠的力量碾壓德川家。
而且除了財力方麵,政治手段秀吉也用了不少。比如說曾是秀吉養子的秀康給了結城家,這是防止家康利用其幹涉豐臣家督的繼承。
秀吉在東海道密密麻麻地放了一堆十幾萬石的秀吉嫡係大名,這是軍事包圍家康,讓家康不敢隨意亂動。
他又派遣有力大名進行監督,先是近江出身的蒲生氏鄉,爾後是上杉景勝,這兩人都和家康素無交情,不至於莫名其妙投靠家康。
再說,移封關八州這件事,本來就是把家康從距離京都較近的東海道一腳踢到關東,因為家康在三河根深蒂固,清州同盟時在尾張美濃也很有影響力,所以必須踢走,以免他萬一動手的話,因為離中樞太近,豐臣家可能會缺乏反應時間。
最後一點就是,北條氏在關東統治日久,當地也很心服,豐臣秀吉剛剛平定關東,立刻把家康移封過去,這個做法很有點佐佐成政之死的意味。”
“佐佐成政又是誰,他的死又有什麽問題?”劉馨問道。
“嗯……他是信長的心腹將領,小牧長久手之戰快結束時,他曾冒險翻越雪山去勸家康不要議和,要和秀吉打到底。不過事後秀吉沒有當場追究,反而不久後又帶著他一起打了九州征伐,然後把他改封在肥後,石高54萬石,看起來頗受重用。
不過那隻是秀吉的陰謀,因為秀吉馬上推行檢地,得罪了九州一批大名和豪強。於是不久之後,隈府城主隈部但馬守親永起兵舉事。雖然佐佐成政很快平定了這次叛亂,但秀吉依然認定他為本次事變的主要責任人,下令逼他切腹了。”
“原來是這樣。”劉馨點了點頭:“你是說改封這件事,本來豐臣秀吉也是打算讓家康忙於應付領內的反對勢力,最好鬧出什麽亂子來,他就好趁機處罰家康——不說讓他切腹,至少削封什麽的,應該是名正言順了,對吧?”
高務實笑了笑:“很有可能,隻不過他小看了家康的手段。甚至家康還利用這個借口,不曾出兵朝鮮,在關東開墾新地,發展實力。嗬嗬,真是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看誰笑到最後了。”
劉馨終於肯定了一下豐臣秀吉,道:“我就說豐臣秀吉不應該毫無防備才是,看來還是有防備的,隻是人算不如天算,事情的發展沒有如他想象中那般。”
頓了一頓,見高務實沒有什麽要補充的,她不禁又問道:“可是你把這些前因後果推敲得如此明白,究竟又有什麽實際意義呢?”
“當然有意義了。”高務實翹起二郎腿,道:“我常說,所謂料事如神,歸根結底是料人如神。想要知道一個人會怎麽做,首先得知道他的需求是什麽,其次要知道他的能力有多大,手裏有什麽底牌,最後才能按照這些去布局、去謀劃。”
劉馨微微偏著頭,問道:“所以你究竟打算布局什麽,又謀劃什麽?”
高務實稍稍沉吟,緩緩地道:“太長遠的且不說,中短期內自然是布秀吉死後的局。”
“援朝之戰你沒放在眼裏?”劉馨皺眉道:“我知道你有海上優勢,可以控製這場仗什麽時候結束,但我不知道你為什麽非要坐看這場戰爭爆發……這對你有什麽好處?”
“對我?對我當然有好處,不過那不是主要的。”高務實淡淡地回答了一句。
“哦?那主要好處歸誰,具體又是什麽?”
高務實身體往後輕輕一靠,愜意地道:“主要好處當然歸大明朝廷。至於具體嘛,則有兩點:一是練兵,二是圖謀朝鮮。”
“練兵?”劉馨詫異道:“你不是說將來幾年可能要連年打仗麽,這還不夠練兵,還非得在朝鮮打一場?”
“是可能連續打幾年,但你要知道,在朝鮮打和在蒙古打,那完全是不同的。”高務實放在扶手上的手開始不安分起來,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扶手道:“我預計,大明和蒙古人打不了多少陣地戰,畢竟布日哈圖前幾次已經試探夠了。
現在的布日哈圖應該已經很了解大明有了以步製騎的辦法,如果他仍要試圖在這種情況下挽救他的大蒙古國或者大元,那麽一定會選擇打運動戰。
甚至,他還可以學著當初他的先輩們應付成祖五伐漠北那樣,幹脆遊而不擊,來個敵進我退,實在有機會的話,就來個敵疲我擾。”
劉馨眉頭大皺:“你有辦法處理嗎?”
“難道你覺得我提前這麽多年布置這場仗,居然會等到開戰才去想辦法?”高務實搖頭道:“和蒙古這一戰你不必擔心,隻不過……那場仗裏頭咱們大明的步兵可能發揮不了太大作用,也起不到什麽練兵的效果罷了。”
“你強調‘步兵可能發揮不了太大作用,也起不到什麽練兵的效果’,意思是說……你打算讓步兵去朝鮮和日本人練一練?”
“沒錯。”高務實坦然點頭。
“有必要嗎?”劉馨依然皺眉:“我記得你一直是不希望漢人無意義犧牲的。”
“對,但這次練兵是有意義的。”高務實道:“我不會允許這次戰爭變成單方麵的李家軍斷脊式大放血,我要讓大明的軍隊——至少是禁衛軍和九邊主力——都去朝鮮輪戰練兵。”
“為什麽?”
“因為……”高務實皺了皺眉,忽然問了一句看似不相幹的話:“你知道嗎,曆史上所謂的清軍取得天下,實際上後期的仗基本是大明投降他們的軍隊在打。換句話說,南明被滅其實主要不是被滿蒙八旗打敗的,是被原先的明軍打敗的,是自己打敗了自己。”
“有聽說過,好像還是你說的,但那又如何?我是說,和朝鮮練兵有什麽關係?”
高務實道:“關係就是,小冰河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其實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數據來衡量,我也不知道我的一係列舉措到底能挽回多大的損失,因此我必須多做幾手準備。
比如說讓朝廷軍隊的主力來一場實戰大練兵,鑒於日軍並無多少騎兵部隊,朝鮮戰場肯定是以步兵陣地戰為主,這樣就和萬一可能出現的明末大起義比較類似。
如果朝廷主力的戰鬥力更高一些,剿滅起義的速度就會加快,也就不需要動不動便搞招撫,然後招了叛,叛了再招……這樣的做法,把寶貴的時間都浪費了不說,打太慢還會加重朝廷負擔,到最後越剿越剿不動,遲早把自己拖死。”
劉馨詫異道:“你還會怕農民起義?那些部隊在早期時根本沒有戰鬥力,我記得明末剿賊前期,一些名將經常是追著十倍兵力的農民軍打啊,你會怕這種流寇?”
“我自己或許不怕,但小冰河期有近百年,光是所謂‘明末’的這個時間你算一算,那時候我就算還活著,也有六七十歲了,況且誰知道我能活多少歲?萬一到時候我已經死了,朝廷的走向又開始不對了,那怎麽辦?
如果朝廷在那之前有過更多的戰爭經驗,並且把這種實戰得來的經驗作為部隊傳統保持下去,是不是對將來有很大的好處?我不是長生不老之身,隻能在我活著的時候盡量多做一些準備,但畢竟能做的也就這麽多了。”
劉馨沉默了一下,苦笑道:“還真是殫精竭慮啊……你死後要是沒撈個‘文正’,我都懷疑皇帝瞎了狗眼。”
高務實哈哈一笑,擺擺手道:“我倒不怎麽在意身後名,我做這些純粹是因為一種莫可名狀的責任感——你或許會覺得很可笑。”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la">xiaoshuting.la</a>
“可笑倒不至於。”劉馨搖頭道:“說真的,雖然談不上感同身受,但我其實也可以理解。你們男人啊,就是總覺得天下興亡都和自己有關。”
高務實暢聲一笑,然後道:“這年頭也沒什麽我有興趣的娛樂活動,那不總得找點事做嘛。”
劉馨搖了搖頭,擺手道:“言歸正傳,剛才的話題你還沒說完呢,繼續說。”
“呃,我說到哪了?”
劉馨白了他一眼,道:“練兵說完了,現在該說圖謀朝鮮了。”
“哦,對。”高務實點了點頭:“不過這一點沒什麽好說的,花那麽大的代價把朝鮮從死亡邊緣搶救回來,結果分文不取?
這他M是何等的國際主義精神啊……我可沒有這種精神,我的態度是很商業化的:我出了多大力,就要拿回多少報酬。我不會多取一文,但他們也不能少我一文。既然朝鮮是我大明救回來的,那它這條命就我大明的了。”
劉馨懷疑地道:“這恐怕有點難度吧?不說朝中肯定有不少習慣於慷他人之慨的人會反對,朝鮮本身也肯定會抗爭。”
“所以我才需要布局啊。”高務實一挑眉毛:“你以為我在日本搞東搞西隻是為了日本?哈,我這麽說吧,做一個假設:如果豐臣秀吉死後,日本並沒有從朝鮮全麵撤軍……你說朝鮮敢不敢反對我大明駐軍?我長期駐軍的話,朝鮮敢不敢不聽我大明的吩咐?”
劉馨聽得愣了,愕然道:“你這是……等等,豐臣秀吉死後如果日本不撤兵,關原之戰還打得起來麽?”
“這不得看我怎麽操作嗎?”高務實笑道:“怎麽讓日本國內保持東西兩軍實力接近,這就是考驗我這個離岸平衡手操作能力的地方啊。
我不僅需要在朝日軍保持對朝鮮的壓力,還需要這批日軍實際上是為我所用的;我不僅需要日本國內保持衝突、爆發東西軍之戰,還需要維持它們的實力始終接近,在爆發戰爭後,雙方都得指望我去做它們的救世主……錯非如此,談何操弄?”
劉馨皺著眉頭,仔細打量了高務實一會兒,搖頭道:“你是屬貓的嗎?”
“不,我是屬虎的。”
劉馨翻了個白眼給他,道:“大事就先說到這兒,現在還有件小事,你要不要聽?”
“什麽事?”
劉馨揚了揚手裏的信紙,道:“龍澤實陽報告說,豐臣秀吉已經悄悄命令九鬼嘉隆,要給從你手裏買去的無炮運輸艦加裝鐵甲。”
----------
感謝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曹麵子”、“單騎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謝謝!
你想,家康的實力和能力如何,在小牧長久手之戰已經完全被證明了,他是能打平秀吉本人的人啊。那秀吉難道就不想想,自己萬一要是死了,今後誰還能壓製得住家康?這般局麵之下,他怎麽就隻想出一個五大老加五奉行的餿主意?”
“我之前的確說過,五大老和五奉行製度是個失敗的製度,但那話終歸也是站在‘曆史的高度’來說的。秀吉又不是神仙,他也不知道前田利家會跟著他前後腳掛掉,其他三個大老對家康根本起不到多少牽製作用。
至於五奉行,這個製度實際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我們大明的內閣——內閣有權無權關鍵在哪?在於皇帝的支持力度有多大,在於百官順從之人有多少,這其中又尤以皇帝的支持最為緊要。
五奉行怎麽失敗的?首先就是秀吉自己掛了,這個來自於中樞權力核心的支持實際上斷了來源。其次,‘百官’順從嗎?顯然不順從啊!近江奉行派和尾張武士派矛盾激烈得要死,德川家康再從中一挑唆,立馬就是關原合戰爆發——這叫順從嗎?”
劉馨搖頭道:“既然這個製度如此不穩定,豐臣秀吉難道就一點都看不出來,不用點別的手段?”
“誰說沒用?他用了很多手段了。”高務實道:“比如他移封家康去關八州,那邊美其名曰是有250萬石,而實則直轄地隻有100多萬石,遠低於秀吉直轄地220萬石。即便家康能把250萬石全都搞到手,那秀吉還有‘藏入地’。
更別說秀吉還對石見銀礦、佐渡金礦擁有最高比例的分成,還擁有最大的貿易中心大阪、堺汀、清州町等,財力完全碾壓家康。而家康那邊的關八州稅率還特別低——我是說在日本來說特別低,是四公六民(即稅率40%,這在日本居然已經是特別低的了)。也就是說,無論從農業還是商業的角度來看,豐臣氏都有足夠的力量碾壓德川家。
而且除了財力方麵,政治手段秀吉也用了不少。比如說曾是秀吉養子的秀康給了結城家,這是防止家康利用其幹涉豐臣家督的繼承。
秀吉在東海道密密麻麻地放了一堆十幾萬石的秀吉嫡係大名,這是軍事包圍家康,讓家康不敢隨意亂動。
他又派遣有力大名進行監督,先是近江出身的蒲生氏鄉,爾後是上杉景勝,這兩人都和家康素無交情,不至於莫名其妙投靠家康。
再說,移封關八州這件事,本來就是把家康從距離京都較近的東海道一腳踢到關東,因為家康在三河根深蒂固,清州同盟時在尾張美濃也很有影響力,所以必須踢走,以免他萬一動手的話,因為離中樞太近,豐臣家可能會缺乏反應時間。
最後一點就是,北條氏在關東統治日久,當地也很心服,豐臣秀吉剛剛平定關東,立刻把家康移封過去,這個做法很有點佐佐成政之死的意味。”
“佐佐成政又是誰,他的死又有什麽問題?”劉馨問道。
“嗯……他是信長的心腹將領,小牧長久手之戰快結束時,他曾冒險翻越雪山去勸家康不要議和,要和秀吉打到底。不過事後秀吉沒有當場追究,反而不久後又帶著他一起打了九州征伐,然後把他改封在肥後,石高54萬石,看起來頗受重用。
不過那隻是秀吉的陰謀,因為秀吉馬上推行檢地,得罪了九州一批大名和豪強。於是不久之後,隈府城主隈部但馬守親永起兵舉事。雖然佐佐成政很快平定了這次叛亂,但秀吉依然認定他為本次事變的主要責任人,下令逼他切腹了。”
“原來是這樣。”劉馨點了點頭:“你是說改封這件事,本來豐臣秀吉也是打算讓家康忙於應付領內的反對勢力,最好鬧出什麽亂子來,他就好趁機處罰家康——不說讓他切腹,至少削封什麽的,應該是名正言順了,對吧?”
高務實笑了笑:“很有可能,隻不過他小看了家康的手段。甚至家康還利用這個借口,不曾出兵朝鮮,在關東開墾新地,發展實力。嗬嗬,真是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看誰笑到最後了。”
劉馨終於肯定了一下豐臣秀吉,道:“我就說豐臣秀吉不應該毫無防備才是,看來還是有防備的,隻是人算不如天算,事情的發展沒有如他想象中那般。”
頓了一頓,見高務實沒有什麽要補充的,她不禁又問道:“可是你把這些前因後果推敲得如此明白,究竟又有什麽實際意義呢?”
“當然有意義了。”高務實翹起二郎腿,道:“我常說,所謂料事如神,歸根結底是料人如神。想要知道一個人會怎麽做,首先得知道他的需求是什麽,其次要知道他的能力有多大,手裏有什麽底牌,最後才能按照這些去布局、去謀劃。”
劉馨微微偏著頭,問道:“所以你究竟打算布局什麽,又謀劃什麽?”
高務實稍稍沉吟,緩緩地道:“太長遠的且不說,中短期內自然是布秀吉死後的局。”
“援朝之戰你沒放在眼裏?”劉馨皺眉道:“我知道你有海上優勢,可以控製這場仗什麽時候結束,但我不知道你為什麽非要坐看這場戰爭爆發……這對你有什麽好處?”
“對我?對我當然有好處,不過那不是主要的。”高務實淡淡地回答了一句。
“哦?那主要好處歸誰,具體又是什麽?”
高務實身體往後輕輕一靠,愜意地道:“主要好處當然歸大明朝廷。至於具體嘛,則有兩點:一是練兵,二是圖謀朝鮮。”
“練兵?”劉馨詫異道:“你不是說將來幾年可能要連年打仗麽,這還不夠練兵,還非得在朝鮮打一場?”
“是可能連續打幾年,但你要知道,在朝鮮打和在蒙古打,那完全是不同的。”高務實放在扶手上的手開始不安分起來,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扶手道:“我預計,大明和蒙古人打不了多少陣地戰,畢竟布日哈圖前幾次已經試探夠了。
現在的布日哈圖應該已經很了解大明有了以步製騎的辦法,如果他仍要試圖在這種情況下挽救他的大蒙古國或者大元,那麽一定會選擇打運動戰。
甚至,他還可以學著當初他的先輩們應付成祖五伐漠北那樣,幹脆遊而不擊,來個敵進我退,實在有機會的話,就來個敵疲我擾。”
劉馨眉頭大皺:“你有辦法處理嗎?”
“難道你覺得我提前這麽多年布置這場仗,居然會等到開戰才去想辦法?”高務實搖頭道:“和蒙古這一戰你不必擔心,隻不過……那場仗裏頭咱們大明的步兵可能發揮不了太大作用,也起不到什麽練兵的效果罷了。”
“你強調‘步兵可能發揮不了太大作用,也起不到什麽練兵的效果’,意思是說……你打算讓步兵去朝鮮和日本人練一練?”
“沒錯。”高務實坦然點頭。
“有必要嗎?”劉馨依然皺眉:“我記得你一直是不希望漢人無意義犧牲的。”
“對,但這次練兵是有意義的。”高務實道:“我不會允許這次戰爭變成單方麵的李家軍斷脊式大放血,我要讓大明的軍隊——至少是禁衛軍和九邊主力——都去朝鮮輪戰練兵。”
“為什麽?”
“因為……”高務實皺了皺眉,忽然問了一句看似不相幹的話:“你知道嗎,曆史上所謂的清軍取得天下,實際上後期的仗基本是大明投降他們的軍隊在打。換句話說,南明被滅其實主要不是被滿蒙八旗打敗的,是被原先的明軍打敗的,是自己打敗了自己。”
“有聽說過,好像還是你說的,但那又如何?我是說,和朝鮮練兵有什麽關係?”
高務實道:“關係就是,小冰河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其實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數據來衡量,我也不知道我的一係列舉措到底能挽回多大的損失,因此我必須多做幾手準備。
比如說讓朝廷軍隊的主力來一場實戰大練兵,鑒於日軍並無多少騎兵部隊,朝鮮戰場肯定是以步兵陣地戰為主,這樣就和萬一可能出現的明末大起義比較類似。
如果朝廷主力的戰鬥力更高一些,剿滅起義的速度就會加快,也就不需要動不動便搞招撫,然後招了叛,叛了再招……這樣的做法,把寶貴的時間都浪費了不說,打太慢還會加重朝廷負擔,到最後越剿越剿不動,遲早把自己拖死。”
劉馨詫異道:“你還會怕農民起義?那些部隊在早期時根本沒有戰鬥力,我記得明末剿賊前期,一些名將經常是追著十倍兵力的農民軍打啊,你會怕這種流寇?”
“我自己或許不怕,但小冰河期有近百年,光是所謂‘明末’的這個時間你算一算,那時候我就算還活著,也有六七十歲了,況且誰知道我能活多少歲?萬一到時候我已經死了,朝廷的走向又開始不對了,那怎麽辦?
如果朝廷在那之前有過更多的戰爭經驗,並且把這種實戰得來的經驗作為部隊傳統保持下去,是不是對將來有很大的好處?我不是長生不老之身,隻能在我活著的時候盡量多做一些準備,但畢竟能做的也就這麽多了。”
劉馨沉默了一下,苦笑道:“還真是殫精竭慮啊……你死後要是沒撈個‘文正’,我都懷疑皇帝瞎了狗眼。”
高務實哈哈一笑,擺擺手道:“我倒不怎麽在意身後名,我做這些純粹是因為一種莫可名狀的責任感——你或許會覺得很可笑。”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la">xiaoshuting.la</a>
“可笑倒不至於。”劉馨搖頭道:“說真的,雖然談不上感同身受,但我其實也可以理解。你們男人啊,就是總覺得天下興亡都和自己有關。”
高務實暢聲一笑,然後道:“這年頭也沒什麽我有興趣的娛樂活動,那不總得找點事做嘛。”
劉馨搖了搖頭,擺手道:“言歸正傳,剛才的話題你還沒說完呢,繼續說。”
“呃,我說到哪了?”
劉馨白了他一眼,道:“練兵說完了,現在該說圖謀朝鮮了。”
“哦,對。”高務實點了點頭:“不過這一點沒什麽好說的,花那麽大的代價把朝鮮從死亡邊緣搶救回來,結果分文不取?
這他M是何等的國際主義精神啊……我可沒有這種精神,我的態度是很商業化的:我出了多大力,就要拿回多少報酬。我不會多取一文,但他們也不能少我一文。既然朝鮮是我大明救回來的,那它這條命就我大明的了。”
劉馨懷疑地道:“這恐怕有點難度吧?不說朝中肯定有不少習慣於慷他人之慨的人會反對,朝鮮本身也肯定會抗爭。”
“所以我才需要布局啊。”高務實一挑眉毛:“你以為我在日本搞東搞西隻是為了日本?哈,我這麽說吧,做一個假設:如果豐臣秀吉死後,日本並沒有從朝鮮全麵撤軍……你說朝鮮敢不敢反對我大明駐軍?我長期駐軍的話,朝鮮敢不敢不聽我大明的吩咐?”
劉馨聽得愣了,愕然道:“你這是……等等,豐臣秀吉死後如果日本不撤兵,關原之戰還打得起來麽?”
“這不得看我怎麽操作嗎?”高務實笑道:“怎麽讓日本國內保持東西兩軍實力接近,這就是考驗我這個離岸平衡手操作能力的地方啊。
我不僅需要在朝日軍保持對朝鮮的壓力,還需要這批日軍實際上是為我所用的;我不僅需要日本國內保持衝突、爆發東西軍之戰,還需要維持它們的實力始終接近,在爆發戰爭後,雙方都得指望我去做它們的救世主……錯非如此,談何操弄?”
劉馨皺著眉頭,仔細打量了高務實一會兒,搖頭道:“你是屬貓的嗎?”
“不,我是屬虎的。”
劉馨翻了個白眼給他,道:“大事就先說到這兒,現在還有件小事,你要不要聽?”
“什麽事?”
劉馨揚了揚手裏的信紙,道:“龍澤實陽報告說,豐臣秀吉已經悄悄命令九鬼嘉隆,要給從你手裏買去的無炮運輸艦加裝鐵甲。”
----------
感謝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曹麵子”、“單騎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