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塵仆仆的蕭如薰剛剛趕到開原,麻承勳已經做好了出征前的一切準備,三千麻家達兵與三萬衛、遼海衛預備各負其責,麻家達兵作為騎兵主力隨蕭如薰出戰,而兩衛則負責麻家達兵出塞之後的防務接替。


    另外還有額外的援軍兩支:哈達部接到麻承勳的知會之後派來了一千五百騎,建州右衛也派來了五百騎。建州右衛這五百騎有點意思,他們建衛不久,財力有限,本來是派五百步軍,但哈達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暫借了一批馬給他們,結果就轉成了馬上步兵。


    建州右衛拿出來的這五百人雖然人數不多,但根子上卻是努爾哈赤起兵初期的精銳,馬戰其實也來得,隻是眼下困窘一些,有人無馬罷了,得了哈達部暫借的馬匹之後,算是步騎皆可。


    麻承勳本人是打算領兵三千,加上這哈達、建州右衛兩支援軍之後便成了五千騎,實力相當不弱。


    蕭如薰此來原本也隻有五千騎,還是從整個遼河以東搜刮來的,各州各衛都出了一些,單獨來看幾乎全是各地將領的家丁精銳,但能不能很好的形成整體,則還要看蕭如薰的整合能力。


    這樣一看,就有些主從不分,畢竟蕭如薰是遼東副總兵,麻承勳則隻是開原參將,兩人手裏的兵力差不多,沒準會導致一些糾紛。


    好在高務實的插手改變了這個局麵,四千京華係的家丁騎兵直接加入蕭如薰麾下,讓蕭如薰的直屬力量幾乎瞬間翻倍,而且京華的騎丁都是按照統一標準訓練和裝備的,也就更能視為一個整體,用於充當中軍核心也好,充當先鋒也罷,都非常適合。


    蕭如薰的選擇是,讓京華騎丁充當中軍核心。他這樣做最主要的原因其實並非從單純的軍事考慮,更重要的是他擔心將京華騎丁用作先鋒可能會導致較大傷亡,到時候就無顏麵對恩堂大人了。


    雖然高務實在把這支騎丁交給他的時候根本沒提這些事,但中國嘛,做人常常比做事更重要,折損了領導自家的利益,誰都會覺得自己這下要完犢子了。


    兩路大軍一集結,蕭如薰這邊九千,麻承勳手裏五千,合計就有了一萬四千,超過此前高務實預計的一萬二。


    再等了兩日,葉赫的精銳主力也來了。非常巧,東西二城兩位貝勒各帶了本部精銳三千騎,與明軍主力匯合之後剛好兩萬。


    雖然隻有兩萬,但一來全是騎兵,二來也都是精銳,應該說也是一支很強大的力量了。考慮到遼西的李如鬆手裏還有四萬騎,此刻整個遼東能夠動用的騎兵力量也算是高達四五萬之多,比二十年前的確強了不少——畢竟這次集結比較倉促,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實際上遼東這邊再湊出一萬騎明軍並不難。


    換句話說,即便不算京華和葉赫、哈達,遼東的約二十萬大軍裏頭也已經有高達六萬左右的騎兵,占了三分之一強,實力——尤其是野戰能力相當可觀。


    蕭如薰在戰前軍議中詢問了帳下主將對於如何援救科爾沁的看法,麻承勳一如既往的“莽”,認為圖們汗那邊雖然尚未聽到進軍的消息,但隻要之前的情報屬實,此刻圖們應該已經動起來了,要麽是在去科爾沁的路上,要麽就是打算先來狙擊我軍。


    <a href="http://m.xiaoshuting.org" id="wzsy">xiaoshuting.org</a>


    一般來說,既然對方有可能來狙擊我軍,那當然應該小心謹慎,隨時防備遭到偷襲才對。但麻承勳的觀點恰好相反,他認為應該在廣布哨探的情況下快速前進,爭取早些趕到科爾沁,與科爾沁部主力匯合。


    依他的觀點來看,此刻科爾沁方麵肯定也不會處於傻等的狀態,一定是全神貫注的做好了準備,而且按照約定,他們應該會想東南方向移動,以爭取盡量靠攏開原和葉赫二城,形成掎角之勢。


    換句話說,明滿聯軍出塞之後與科爾沁部主力的位置應該不會相距太遠,圖們想要伏擊我軍的話,事實上也就是處在了兩軍之間。隻要科爾沁部反應不至於太過遲鈍,明滿聯軍和圖們接戰之後他們很有機會趕上來形成包圍趨勢。


    雖然說圖們如果出兵較多,這個包圍圈未必能圍住對方,但戰爭中人數雖然重要,可是“局勢”有時候更重要。通常來講,凡是被包抄、包圍的軍隊,基本上都會自然產生動搖,很容易形成潰敗。


    而且,即便本來能夠堅持得住的,其統帥也未必敢進行這樣的豪賭,往往會選擇主動退兵,首先爭取做到己方不會有潰敗的危險。


    因此這樣一來,決定成敗的反而就成了明滿聯軍的出兵速度,進軍速度越快,則留給圖們汗打伏擊、打偷襲的時間越短,留給科爾沁來內外夾擊的時間則越充裕。


    葉赫東城貝勒納林布祿、西城貝勒布寨與哈達貝勒孟格布祿也同意這個觀點,建州右衛援軍的領兵將領烏爾坤則表示一切以軍議決定馬首是瞻,他本人不持態度,隻管聽命行事。


    但也有人反對這樣的進軍辦法,比如原延綏雙山堡守備、現任清河堡守備尤世功就有不同觀點。


    他認為此番出塞既然是為了救援科爾沁,那麽科爾沁本身就應該更積極主動一些,不能他們輕輕鬆鬆等在自家領地裏,反而明滿聯軍在這邊冒著被狙擊的風險緊趕慢趕,而最後“包圍”圖們所部這樣的大功卻丟給了科爾沁。


    以他之見,明滿聯軍和科爾沁主力應該把任務調換過來,明滿聯軍出塞即停,先確保自身安危,科爾沁部則主動前來找明滿聯軍匯合。


    按照他的設想,如此一來,明滿聯軍首先就確保了自身立於不敗之地,而防禦戰——哪怕是野戰防禦戰,優勢始終在明滿聯軍手裏,圖們汗就算得知了消息,也未必會來踢這塊鐵板,那麽形勢自然也就倒轉了過來。


    即圖們找不到偷襲明滿聯軍的機會,隻好去找科爾沁的晦氣,科爾沁肯定會來找明滿聯軍匯合,因此戰鬥爆發的地點離明滿聯軍的駐地不會太遠,一旦戰鬥打響,隻要明滿聯軍這邊的哨探靠得住,就能很快獲悉並趕去夾擊——總之就是明滿聯軍和科爾沁的位置對調,所麵臨的危險程度也對調。


    如此一來,功勞能拿得最足,損失卻可以降到最低,堪稱兩全其美。


    這個觀點得到了很大一批延綏三邊係將領的支持,蕭如薰本身也對此頗為動心,因為他知道尤世功這個觀點其實是最為陝西三邊將領考慮的。


    為什麽這麽說?陝西三邊的將領在遼東這邊輪職的情況不算特別多,隻是由於西北之戰後高務實幾乎擁有了整個九邊體係中主要將門的支配力,以至於可以從整個九邊的高度來進行力量調配,於是將一大波三邊係將領調來遼東。


    除了蕭如薰本人之外,高務實還主導選調了時任薊州燕河營參將任自強、大同鎮中軍坐營(同遊擊銜)高策、大同入衛遊擊沈棟、宣府東路遊擊解生(蒙古族)、大同寧虜堡守備擺賽(蒙古族)、寧夏玉泉營守備杜鬆、延綏雙山堡守備尤世功、大同守口堡守備楊登山至遼東任職,各將官皆準家丁隨任。


    這批人其實在高務實心裏而言,是為了入朝作戰而準備的,但因為這事沒法提前講,因此三邊係將領本身都不清楚。不清楚目的當然就隻好揣度,因此他們認為,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高務實要牢牢掌控遼東局勢,從薊鎮、遼陽兩個方麵鎖死遼西的李成梁係,確保實學派對九邊全局的控製力度不減退。


    既然是為了強化控製力,那麽顯然就必須加強力量,所以當時高務實通過兵部給於了他們這些三邊係將領很高的隨任家丁額定——就是允許募集多少由朝廷發餉的家丁。


    給了多少員額?時任寧夏副總兵蕭如薰給隨任家丁五千額定,薊州燕河營參將任自強給隨任家丁兩千額定,大同鎮中軍坐營高策、大同入衛遊擊沈棟、宣府東路遊擊解生三人各給一千五百額定,大同寧虜堡守備擺賽、寧夏玉泉營守備杜鬆、延綏雙山堡守備尤世功、大同守口堡守備楊登山各給一千額定。


    所以按照額定員數計算,那次兵部調動他們來遼東,足足給了15500隨任家丁員額。即便後來曹簠帶走五千家丁去薊鎮上任,遼東實學係將領所掌握的兵力也能達到四萬,超過或至少持平李家軍的嫡係兵力。


    三邊係將領的猜測到這裏都不能算錯,因為高務實確實有這樣的考慮,隻不過接下去就開始漸漸不對了。最大的誤區就是,三邊係將領認為在高司徒的布局之下,他們首要的目的是不能損失力量或者盡量少損失力量,以免遼西遼東力量對比失衡。


    但事實上高務實並不太在意這一時之間的力量對比出現一些變化,理由是在整個九邊層麵,實學派對心學派李成梁係力量是形成碾壓的,心學派拚命維持李家軍並不是想要反過來壓製實學派武將——至少在當前,這種情況完全不現實。


    心學派想做的,無非就是“留個香火”,不要搞得在整個九邊體係之中失去了全部的發言權,一點存在感也無。要是一點軍事存在都沒有,將來朝廷裏論及邊務的時候,心學派難道就隻能一言不發麽?


    在高務實看來,一定的損失並非不能承受,至於損失的補充,他也並不擔心。隨任家丁是有朝廷給餉的,這個給餉的標準遠高於尋常衛所兵,幾乎是衛所兵的三倍甚至更高,而且各自的主將也會想方設法再給些賞賜用以籠絡,因此待遇極佳,不怕招不到兵。


    京華之所以能“號令群雄”,除了高務實的政治力量之外,毫無疑問還有強大的經濟實力,這種實力並非說京華直接給將領們發錢,那肯定不行,性質上至少是行賄,往上甚至可以算作圖謀不軌。


    但京華是一個工商兩道的巨無霸,它能提供的合作機會實在太多了。將領們隨便參與某項京華的業務,成為京華供應鏈中的一個部分,就能獲取源源不斷的利潤,擁有了向自家家丁部隊“發津貼”的實力。


    所以這樣一來,他們即便在某次戰爭中損失了力量,也可以在後方快速得到補充,基本上不可能打得一蹶不振——除非是成建製被人全殲了,那樣的話恢複起來才會很慢。


    此次這場救援科爾沁的仗在高務實看來是不能不打的,因此損失問題早就考慮進去,他認為即便打得最糟糕的局麵,應該也不至於會出現被全殲的慘狀。


    三邊係將領們並不知道高務實的心意,隻是按照最穩妥的情況來思考作戰方式,雖然未必是對,但也不能說錯。


    不過,三邊係將領們中出現了一個異類,原寧夏玉泉營守備、現任鎮西堡守備杜鬆表達了不同意見。


    杜鬆的看法居然比麻承勳還莽,他認為此次出戰的目的,看似不過救援科爾沁,但實際上還有深意。科爾沁原本就在塞外,而且不是如葉赫那樣,核心區域緊鄰開原這種大明要地的塞外,他們的小汗庭離大明邊牆相距較遠。


    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每當圖們要對他們發動進攻,大明都要趕上數百裏路才能實施救援,一次兩次或許沒問題,要是次數多了,圖們完全能把遼東軍拖疲,徒然消耗實力。


    因此杜鬆殺氣騰騰地主張:救援科爾沁的根本在於要打垮圖們汗主力,即便一次打不垮,那也要讓圖們汗損失慘重,要讓他明白,隻要他敢對科爾沁動手,大明就一定會打斷他一條腿!惟其如此,才算是對圖們形成了威懾,讓他不敢亂來。


    杜黑子這話說得其實很深刻,蕭如薰也覺得頗有道理,隻是蕭如薰有些懷疑,自己手裏目前隻有兩萬騎兵,麵對圖們汗主力的時候必然處於兵力弱勢狀態,能夠堅持住就不錯了,還談什麽擊破,“打斷他一條腿”?


    杜鬆對此回答得很簡單:“倘若雙方比一下兵力就知道勝負,還要我等這些將領作甚?”


    ----------


    感謝書友“KIKI凱”、“汙龍第壹鍋2021”、“老狗熊929”的月票支持,謝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元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無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無風並收藏大明元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