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綎主要表達了兩點擔憂,第一點是軍糧的儲備和運輸問題,第二點是其餘各部的軍心士氣問題。
據劉綎所說,此前宋撫軍與他提過四川的儲糧問題,當中提到一件事,四川各地方府庫的儲糧名義上高達一百七十萬石,但其中恐怕有較大的虛額,以及占比更大的黴糧、壞糧。
因為朱元璋定下的財政製度比較奇葩,中樞和地方實際上是各搞各的,以至於四川地方府庫的儲糧究竟有多少,連高務實這個戶部尚書都不是很清楚。
戶部這邊隻有一個大概數據,還是從黃冊和魚鱗圖冊上的一些數據反推而得到的,究竟幾分能當真,那可真是神仙都不敢打包票。
至於為什麽能用黃冊倒推存糧,這個就很複雜了,先得說明這黃冊和魚鱗圖冊都記載一些什麽東西。
元明之交,各種元朝的戶籍、地籍等資料要麽遺失,要麽因為戰亂損失等原因早已對不上號。為了有效管理戶口,掌握勞動力,保證大明朝廷賦役的征收,朱元璋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人口的普查,並在普查的基礎上編製了全國戶口的總清冊——黃冊。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令全國各府縣編製黃冊,方法是以110戶為裏,每裏之中推選丁糧多的地主十人為裏長,其餘一百戶分別編為十甲。十甲編定次序,輪流應役。
甲中男子年滿16歲的即為成丁,成丁就必須服役,至60歲才能免役。每年有一值年裏長和一值年甲,由值年裏長和值年甲的甲首帶領一甲的成丁男子來供應政府的差使。十年之內,各甲都輪一次,為一周期。
這樣,每甲在十年之內隻須服役一年,其餘九年均休息。應役之年叫“現年”,不應役的年份叫做“排年”。裏是鄉村的編製,城鎮中的則編為坊,近城的編為廂。
一裏中的110戶,按丁糧的多少為序編為一冊,冊中注明各戶的姓名、籍貫、丁口、年齡、田地產業等。其中,裏中有孤寡之人不能應役,就附在110戶之後,名為畸零。
黃冊一式兩份,一份留本裏存底,一份上繳至州縣。州縣匯總各裏之冊,製成本州縣總冊,也是一式兩份,一份留於本州縣,一份上繳到府。
如此各級政府依法炮製,府繳至布政司,各布政司最終匯繳到朝廷裏的戶部,因為布政司呈報給戶部的冊必須用黃紙做封麵,故而稱之為“黃冊”。
記錄全國總人口的黃冊集中到京師後,就收藏於後湖(即南京玄武湖)黃冊庫中。朱元璋在湖中心的幾個小島上建有幾個專門的檔案室,用來儲藏黃冊及其他重要的檔案文件。這位太祖爺大概認為這裏四麵環水,可以避免火災,而且這些湖心小島與外界聯係少,檔案的保管不易受外麵的幹擾,是個收藏檔案文件的好地方。
即使是後來成祖遷都北京之後,黃冊庫還是保留在了後湖,大明二百多年中曆次登記的黃冊都送到這裏來保管。
黃冊即是大明朝廷征派賦役的重要依據,有了它,大明朝廷便明悉了全國的人口總數,掌握了土地的占有情況,憑借黃冊便可向黃冊名冊中的百姓強征勞役、攤派賦稅。而為了防止由於人口、地權的變化所引起的賦役負擔變化,朱元璋還規定每十年就調查一次戶口,並重新更製一次黃冊,叫做“大造”。
至於魚鱗圖冊,則是一種與黃冊製度有直接關係的冊籍。
為了確切掌握土地占有狀況,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派國子監的學生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以交賦糧一萬石的區域為一區,把這一區裏的所有耕地編為一冊。在冊中畫上各田地的方圓形狀,編上號碼,寫明四至、麵積和田主姓名,並注明土地的性質、等級。
於是,當翻開這些冊籍,隻見土地圖形重重疊疊狀如魚鱗,所以就叫做魚鱗圖冊。魚鱗圖冊即是全國土地的總清冊。
黃冊以明朝的戶口為主,魚鱗圖冊以土地為綱,兩冊互相印證,互為補充。這兩冊起著一經一緯的作用,如同一張經緯編織成的一張大網,把老百姓的人口和土地全部網羅其中。
所以簡單的說,黃冊以戶口為主,魚鱗圖冊以土地為綱,兩冊互相印證,也互為補充。這兩冊起著一經一緯的作用,如同一張經緯編織成的一張大網,把大明的人口和土地全部網羅其中。
按理說既然如此,高務實或者說戶部按照黃冊和魚鱗圖冊,就完全可以得到各省相對準確的儲糧才對。畢竟,在農業科技沒有什麽明顯躍升的時代,排除遭遇大災之年,糧食產量基本上是比較穩定的。
與此同時,朝廷收取糧稅的額度也比較穩定,那麽地方上能留存的部分當然也可以推算。再加上糧食不是金銀,它是有存放期限的,這也可以計算,因此總的來說,地方上的存糧在戶部這邊至少應該有一個雖然寬泛但大致上能夠肯定的數據。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明朝初期,這兩冊製度在朱元璋嚴格調查的基礎上製定下來,也確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地方上主管冊務的官吏就開始貪汙舞弊,豪強地主也隱瞞戶口及土地。
比如洪武二十四年,黃冊上登記的全國土地總麵積為8804623頃,而到了孝宗時期的弘治十五年,黃冊上的土地總麵積居然就隻剩下了4292310頃。全國土地(耕地)麵積在短短百年間居然能縮水一半還多,荒不荒謬?這是遭遇了大範圍核打擊嗎?
而人口的隱漏程度也和土地一樣嚴重,洪武二十六年時,全國丁口(成年男性)已經達到6054萬之多,而大明安享太平百年之後的弘治四年,黃冊上登記的丁口反而減少至5328萬。怎麽著,難道封建時代的大明已經發達到能夠產生人口陷阱的程度了?
顯然不可能,經過百年的和平歲月,而且還增加了一些邊遠地區的黃冊,總人口數不增反減,可想而知的是黃冊上人口的脫漏之多。
所以在原曆史上到了明朝後期,黃冊幹脆完全喪失了作用,幾近為廢紙。地方上的官吏為圖省事,往往把舊本上的人口姓名和地產照抄照搬,十年複十年,有些地方編製的黃冊和數十年前一模一樣。
<a id="wzsy" href="http://www.cxzww.com">cxzww.com</a>
於是黃冊中的百歲老人竟然大批出現。因此到了明朝末年,有人以“人多百歲之老,產竟世守之業”來諷刺黃冊的荒誕無稽。
更有甚者,有的官員還事先預製黃冊,到“大造”之年往上一交就算完成任務。結果到了韃清初年,竟然發現有的地方已經預製好崇禎二十四年的黃冊——明朝可是亡於崇禎十七年啊!
不過,原曆史上張居正清丈田畝主要是功利性的,魚鱗圖冊上增加了一些原先漏計的土地便算了事,也沒和黃冊掛鉤。而這一世的實學派清丈田畝,到底比張居正幹得稍微深入一些,除了找出一些瞞報的田地,也整理了一些過於誇張的黃冊。
然而正如之前說過的,實學派清丈田畝發現問題最大的兩個省,是湖廣和山東,因此黃冊的校正也以這兩省為主。[注:湖廣、山東的瞞報有很大原因是軍屯瞞報,其中湖廣還是大明最重要的商品糧產區,洞庭湖平原帶取代了已經經濟作物化的長三角平原帶。]
這樣一來,高務實手裏能比較準確掌握的地方儲糧裏頭也沒有四川,再加上他此前清查倉儲也隻是清查戶部倉儲,還未深入涉及地方,於是他對四川的存糧照樣兩眼一抹黑。現在見劉綎信中這樣一說,頓時心中一咯噔,暗道大事不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古代戰爭不可動搖的基本原則。高務實為了伐元,在京師一線提前兩三年就積極存糧,但卻忘了平定播州之亂也得提前存糧這麽大一件事。他給劉綎著重加強了軍備,卻忘了給平叛大軍提前存儲糧草,此刻不禁萬分懊悔。
不過,他出現這樣的低級失誤也不是完全沒有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湖廣作為大明糧食主產區就在播州“隔壁”。
而四川本省其實也是產糧大省,之所以沒成為糧稅和商品糧大省有兩個原因,一是蜀王家的地太多,征不到稅也流不進市場;二是三峽太難走,沒法輕鬆行船,因此運輸太難,即便有糧食也很難出省。
[注:此時三峽難走的情況前文有述,大概是在高務實赴任廣西途中提到的,可能是和劉馨分別時順便提到,我懶得回頭查具體章節了。]
現在這樣一看,四川的糧食存量可能有大問題,一百七十萬石搞不好要打個對折。雖說八十五萬石也不少,但這得看糧食怎麽用。如果大軍堆在成都,那肯定夠吃,然而這不是現實。
播州那個地方運輸顯然不方便,不方便就意味著一大半糧食實際上會被消耗在運輸中,落到前線手裏的糧食可能隻剩三成,這就很有可能不夠吃了。
當然,這一次出兵的二十幾萬大軍並非都吃四川的軍糧,貴州也得出一部分,從兵力來說大概要出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左右。可是貴州的糧食產量遠低於四川,平時的儲糧隻能比四川更緊張,從貴州出兵的部分多半還需要四川接濟糧食才行。
這下事情大條了。按照劉綎的估算,從現在四川的儲糧來看,此次大軍圍剿播州如果沒有外援的糧草,那麽軍事行動的總時間不能超過三個月。這三個月還是包括進軍、平定、撤回三個階段在內的,也就是說三個月之後,幾路大軍不僅要平定播州之亂,還得完全退回始發地。
即便以劉綎的自負,他也隻能表示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高務實完全同意他的觀點,除非這根本不是戰爭,隻是一次輕裝上陣的武裝遊行。
難怪曆史上的播州之亂前前後後打了四年,原先高務實以為那主要是因為大明當時主要在和日本打朝鮮戰爭,對播州有些顧不上。現在看來顯然還有其他原因,比如後勤跟不上,沒法以快打快。
有這樣一個大麻煩擺在麵前,高務實的臉色頓時有些難看了。草草看了一眼劉綎的第二個擔心,覺得軍心士氣方麵相較於軍糧隱患反倒不值一提。
劉綎主要是認為此次出兵官軍隻占約三分之一,其他都是土司兵馬,而這許多家土司對於征討楊應龍到底是個什麽心態,實在是很難講。
楊應龍造反這件事,說起來和朝廷有誌於改土歸流關係很大,而且現在從朝廷的態度來看,平定播州之後是肯定要改土歸流的。這些跟著朝廷出兵的土司就算再怎麽忠心,他們也一樣是土司啊,他們會怎麽看這事?
唇亡齒寒之下,他們會不會出工不出力,甚至個別的一些人會不會私下和楊應龍勾勾搭搭?這都是很大的隱患。
高務實之所以覺得這事問題不大,主要還是從原曆史上的發展進程來判斷的。畢竟當時各家土司並沒有出現什麽出吃裏扒外的事,如石砫宣慰司的馬家甚至鞍前馬後兢兢業業,打得比很多官軍還積極。
高務實估計,除了“忠心”這個很難說的原因之外,可能土司們還是有一些“幸存者偏差”,覺得反正造反肯定死路一條,不如老老實實不給朝廷有借口針對自己才更穩妥。
這種想法或許有些鴕鳥,但也很現實,畢竟從朝廷這些年的表現來看,連蒙古人都被吊打了,他們哪扛得住?也隻能得過且過,能拖一天是一天吧。
其實高務實不清楚,這些土司現在比他想象中更老實,其中甚至還有高務實在南疆的那些“功勞”。廣西岑黃兩家土司雖然離開廣西故土,但在南疆的日子過得相當滋潤,手底下的“土民”膨脹了兩三倍,直屬的狼兵規模都擴大了不少。
在川貴土司們看來,隨著高務實與黃芷汀的聯姻,如果朝廷願意的話,岑黃兩家土司的兵馬也是可以北調回來鎮壓他們的。這兩家土司同樣是“山地戰專精”,一旦北調配合朝廷大軍征剿,任是哪家土司,甚至土司們聯合起來也隻有死路一條。
與其作死,不如裝死,這是沒法子的事。
因此高務實還是把目光轉回糧草問題,找來堪輿圖仔細查看並思索解決之道。
他發現圍繞播州附近,在四川、貴州軍糧都極可能不足的情況下,能夠支援糧草的省份基本上還是隻有湖廣。但湖廣的糧食雖然肯定夠,可運輸卻被三峽給卡住了。
大名鼎鼎的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穀的總稱,以後世的行政區劃是西起重慶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跨重慶奉節縣、重慶巫山縣、湖北巴東縣、湖北秭歸縣、湖北宜昌市,長193公裏。
而以當前的區劃,倒是和重慶沒什麽關係,而是全境都在湖廣,西起夔州府,東至夷陵州,距離自然是不變的,將近四百裏。
這一路其實有驛路,而且正是水驛。如果反過來從東到西看,那就是始發於夷陵州的鳳樓水驛,一路經過黃牛水驛、建平水驛、巴山水驛而達夔州府的永寧水驛。
然而水驛隻是水驛,這一路主要隻做傳訊之用,尤其是順流而下的傳訊,的確可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可若是要運輸糧食逆流而上……這一會兒激流一會兒淺灘的三峽可就是天塹了,這可不能指望風帆,問過纖夫們的感受嗎?
即便京華有強大的內河航運體係,但其長江航道的東半部分曆來也止步於三峽,西半部分則隻負責以重慶為中心,西起嘉定(後世樂山),東至夔州。所以,哪怕高務實讓京華去幫幫忙,也隻能把糧食運抵夷陵,而夷陵離重慶還是挺遠的,有足足一千多裏。
這可真是愁死高司徒了,他覺得自己穿越二十年,總不能一個播州之役還跟曆史上一樣,一打就打上四年吧?穿越者的麵子往哪放!
可是穿越者也變不出火輪船,更不可能不把纖夫當人看,靠著累死十萬纖夫強行幹成這件事啊。
水路走不通,陸路全是山,難怪自湖廣西部開始就全是一堆的土司了。這還真不是朝廷不想早些改土歸流,實在是地理因素占了主導,朝廷即便有力也施展不出……何況此前也談不上多有力。
眼瞅著這三峽水路在當前科技水平下實在無法可想,高務實也隻能一改依靠水路的習慣思維,把目光重新轉回陸路。
現在的問題是從湖廣入川的通道被大巴山脈和武陵山脈給攔住了,兩條山脈之間的水路通道就是三峽,一旦不走三峽,就必須挑一道山脈翻過去。
如果非要翻山越嶺,那走北麵的大巴山明顯是在繞遠路,這顯然不必考慮了,隻能翻南邊的武陵山脈。
武陵山脈這邊……咦,全是土司轄區?高務實看得一怔,心裏忽然冒出一個想法來。
----------
感謝書友“曹麵子”、“單騎照碧心”、“胖帶紙”的月票支持,謝謝!
據劉綎所說,此前宋撫軍與他提過四川的儲糧問題,當中提到一件事,四川各地方府庫的儲糧名義上高達一百七十萬石,但其中恐怕有較大的虛額,以及占比更大的黴糧、壞糧。
因為朱元璋定下的財政製度比較奇葩,中樞和地方實際上是各搞各的,以至於四川地方府庫的儲糧究竟有多少,連高務實這個戶部尚書都不是很清楚。
戶部這邊隻有一個大概數據,還是從黃冊和魚鱗圖冊上的一些數據反推而得到的,究竟幾分能當真,那可真是神仙都不敢打包票。
至於為什麽能用黃冊倒推存糧,這個就很複雜了,先得說明這黃冊和魚鱗圖冊都記載一些什麽東西。
元明之交,各種元朝的戶籍、地籍等資料要麽遺失,要麽因為戰亂損失等原因早已對不上號。為了有效管理戶口,掌握勞動力,保證大明朝廷賦役的征收,朱元璋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人口的普查,並在普查的基礎上編製了全國戶口的總清冊——黃冊。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令全國各府縣編製黃冊,方法是以110戶為裏,每裏之中推選丁糧多的地主十人為裏長,其餘一百戶分別編為十甲。十甲編定次序,輪流應役。
甲中男子年滿16歲的即為成丁,成丁就必須服役,至60歲才能免役。每年有一值年裏長和一值年甲,由值年裏長和值年甲的甲首帶領一甲的成丁男子來供應政府的差使。十年之內,各甲都輪一次,為一周期。
這樣,每甲在十年之內隻須服役一年,其餘九年均休息。應役之年叫“現年”,不應役的年份叫做“排年”。裏是鄉村的編製,城鎮中的則編為坊,近城的編為廂。
一裏中的110戶,按丁糧的多少為序編為一冊,冊中注明各戶的姓名、籍貫、丁口、年齡、田地產業等。其中,裏中有孤寡之人不能應役,就附在110戶之後,名為畸零。
黃冊一式兩份,一份留本裏存底,一份上繳至州縣。州縣匯總各裏之冊,製成本州縣總冊,也是一式兩份,一份留於本州縣,一份上繳到府。
如此各級政府依法炮製,府繳至布政司,各布政司最終匯繳到朝廷裏的戶部,因為布政司呈報給戶部的冊必須用黃紙做封麵,故而稱之為“黃冊”。
記錄全國總人口的黃冊集中到京師後,就收藏於後湖(即南京玄武湖)黃冊庫中。朱元璋在湖中心的幾個小島上建有幾個專門的檔案室,用來儲藏黃冊及其他重要的檔案文件。這位太祖爺大概認為這裏四麵環水,可以避免火災,而且這些湖心小島與外界聯係少,檔案的保管不易受外麵的幹擾,是個收藏檔案文件的好地方。
即使是後來成祖遷都北京之後,黃冊庫還是保留在了後湖,大明二百多年中曆次登記的黃冊都送到這裏來保管。
黃冊即是大明朝廷征派賦役的重要依據,有了它,大明朝廷便明悉了全國的人口總數,掌握了土地的占有情況,憑借黃冊便可向黃冊名冊中的百姓強征勞役、攤派賦稅。而為了防止由於人口、地權的變化所引起的賦役負擔變化,朱元璋還規定每十年就調查一次戶口,並重新更製一次黃冊,叫做“大造”。
至於魚鱗圖冊,則是一種與黃冊製度有直接關係的冊籍。
為了確切掌握土地占有狀況,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派國子監的學生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以交賦糧一萬石的區域為一區,把這一區裏的所有耕地編為一冊。在冊中畫上各田地的方圓形狀,編上號碼,寫明四至、麵積和田主姓名,並注明土地的性質、等級。
於是,當翻開這些冊籍,隻見土地圖形重重疊疊狀如魚鱗,所以就叫做魚鱗圖冊。魚鱗圖冊即是全國土地的總清冊。
黃冊以明朝的戶口為主,魚鱗圖冊以土地為綱,兩冊互相印證,互為補充。這兩冊起著一經一緯的作用,如同一張經緯編織成的一張大網,把老百姓的人口和土地全部網羅其中。
所以簡單的說,黃冊以戶口為主,魚鱗圖冊以土地為綱,兩冊互相印證,也互為補充。這兩冊起著一經一緯的作用,如同一張經緯編織成的一張大網,把大明的人口和土地全部網羅其中。
按理說既然如此,高務實或者說戶部按照黃冊和魚鱗圖冊,就完全可以得到各省相對準確的儲糧才對。畢竟,在農業科技沒有什麽明顯躍升的時代,排除遭遇大災之年,糧食產量基本上是比較穩定的。
與此同時,朝廷收取糧稅的額度也比較穩定,那麽地方上能留存的部分當然也可以推算。再加上糧食不是金銀,它是有存放期限的,這也可以計算,因此總的來說,地方上的存糧在戶部這邊至少應該有一個雖然寬泛但大致上能夠肯定的數據。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明朝初期,這兩冊製度在朱元璋嚴格調查的基礎上製定下來,也確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地方上主管冊務的官吏就開始貪汙舞弊,豪強地主也隱瞞戶口及土地。
比如洪武二十四年,黃冊上登記的全國土地總麵積為8804623頃,而到了孝宗時期的弘治十五年,黃冊上的土地總麵積居然就隻剩下了4292310頃。全國土地(耕地)麵積在短短百年間居然能縮水一半還多,荒不荒謬?這是遭遇了大範圍核打擊嗎?
而人口的隱漏程度也和土地一樣嚴重,洪武二十六年時,全國丁口(成年男性)已經達到6054萬之多,而大明安享太平百年之後的弘治四年,黃冊上登記的丁口反而減少至5328萬。怎麽著,難道封建時代的大明已經發達到能夠產生人口陷阱的程度了?
顯然不可能,經過百年的和平歲月,而且還增加了一些邊遠地區的黃冊,總人口數不增反減,可想而知的是黃冊上人口的脫漏之多。
所以在原曆史上到了明朝後期,黃冊幹脆完全喪失了作用,幾近為廢紙。地方上的官吏為圖省事,往往把舊本上的人口姓名和地產照抄照搬,十年複十年,有些地方編製的黃冊和數十年前一模一樣。
<a id="wzsy" href="http://www.cxzww.com">cxzww.com</a>
於是黃冊中的百歲老人竟然大批出現。因此到了明朝末年,有人以“人多百歲之老,產竟世守之業”來諷刺黃冊的荒誕無稽。
更有甚者,有的官員還事先預製黃冊,到“大造”之年往上一交就算完成任務。結果到了韃清初年,竟然發現有的地方已經預製好崇禎二十四年的黃冊——明朝可是亡於崇禎十七年啊!
不過,原曆史上張居正清丈田畝主要是功利性的,魚鱗圖冊上增加了一些原先漏計的土地便算了事,也沒和黃冊掛鉤。而這一世的實學派清丈田畝,到底比張居正幹得稍微深入一些,除了找出一些瞞報的田地,也整理了一些過於誇張的黃冊。
然而正如之前說過的,實學派清丈田畝發現問題最大的兩個省,是湖廣和山東,因此黃冊的校正也以這兩省為主。[注:湖廣、山東的瞞報有很大原因是軍屯瞞報,其中湖廣還是大明最重要的商品糧產區,洞庭湖平原帶取代了已經經濟作物化的長三角平原帶。]
這樣一來,高務實手裏能比較準確掌握的地方儲糧裏頭也沒有四川,再加上他此前清查倉儲也隻是清查戶部倉儲,還未深入涉及地方,於是他對四川的存糧照樣兩眼一抹黑。現在見劉綎信中這樣一說,頓時心中一咯噔,暗道大事不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古代戰爭不可動搖的基本原則。高務實為了伐元,在京師一線提前兩三年就積極存糧,但卻忘了平定播州之亂也得提前存糧這麽大一件事。他給劉綎著重加強了軍備,卻忘了給平叛大軍提前存儲糧草,此刻不禁萬分懊悔。
不過,他出現這樣的低級失誤也不是完全沒有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湖廣作為大明糧食主產區就在播州“隔壁”。
而四川本省其實也是產糧大省,之所以沒成為糧稅和商品糧大省有兩個原因,一是蜀王家的地太多,征不到稅也流不進市場;二是三峽太難走,沒法輕鬆行船,因此運輸太難,即便有糧食也很難出省。
[注:此時三峽難走的情況前文有述,大概是在高務實赴任廣西途中提到的,可能是和劉馨分別時順便提到,我懶得回頭查具體章節了。]
現在這樣一看,四川的糧食存量可能有大問題,一百七十萬石搞不好要打個對折。雖說八十五萬石也不少,但這得看糧食怎麽用。如果大軍堆在成都,那肯定夠吃,然而這不是現實。
播州那個地方運輸顯然不方便,不方便就意味著一大半糧食實際上會被消耗在運輸中,落到前線手裏的糧食可能隻剩三成,這就很有可能不夠吃了。
當然,這一次出兵的二十幾萬大軍並非都吃四川的軍糧,貴州也得出一部分,從兵力來說大概要出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左右。可是貴州的糧食產量遠低於四川,平時的儲糧隻能比四川更緊張,從貴州出兵的部分多半還需要四川接濟糧食才行。
這下事情大條了。按照劉綎的估算,從現在四川的儲糧來看,此次大軍圍剿播州如果沒有外援的糧草,那麽軍事行動的總時間不能超過三個月。這三個月還是包括進軍、平定、撤回三個階段在內的,也就是說三個月之後,幾路大軍不僅要平定播州之亂,還得完全退回始發地。
即便以劉綎的自負,他也隻能表示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高務實完全同意他的觀點,除非這根本不是戰爭,隻是一次輕裝上陣的武裝遊行。
難怪曆史上的播州之亂前前後後打了四年,原先高務實以為那主要是因為大明當時主要在和日本打朝鮮戰爭,對播州有些顧不上。現在看來顯然還有其他原因,比如後勤跟不上,沒法以快打快。
有這樣一個大麻煩擺在麵前,高務實的臉色頓時有些難看了。草草看了一眼劉綎的第二個擔心,覺得軍心士氣方麵相較於軍糧隱患反倒不值一提。
劉綎主要是認為此次出兵官軍隻占約三分之一,其他都是土司兵馬,而這許多家土司對於征討楊應龍到底是個什麽心態,實在是很難講。
楊應龍造反這件事,說起來和朝廷有誌於改土歸流關係很大,而且現在從朝廷的態度來看,平定播州之後是肯定要改土歸流的。這些跟著朝廷出兵的土司就算再怎麽忠心,他們也一樣是土司啊,他們會怎麽看這事?
唇亡齒寒之下,他們會不會出工不出力,甚至個別的一些人會不會私下和楊應龍勾勾搭搭?這都是很大的隱患。
高務實之所以覺得這事問題不大,主要還是從原曆史上的發展進程來判斷的。畢竟當時各家土司並沒有出現什麽出吃裏扒外的事,如石砫宣慰司的馬家甚至鞍前馬後兢兢業業,打得比很多官軍還積極。
高務實估計,除了“忠心”這個很難說的原因之外,可能土司們還是有一些“幸存者偏差”,覺得反正造反肯定死路一條,不如老老實實不給朝廷有借口針對自己才更穩妥。
這種想法或許有些鴕鳥,但也很現實,畢竟從朝廷這些年的表現來看,連蒙古人都被吊打了,他們哪扛得住?也隻能得過且過,能拖一天是一天吧。
其實高務實不清楚,這些土司現在比他想象中更老實,其中甚至還有高務實在南疆的那些“功勞”。廣西岑黃兩家土司雖然離開廣西故土,但在南疆的日子過得相當滋潤,手底下的“土民”膨脹了兩三倍,直屬的狼兵規模都擴大了不少。
在川貴土司們看來,隨著高務實與黃芷汀的聯姻,如果朝廷願意的話,岑黃兩家土司的兵馬也是可以北調回來鎮壓他們的。這兩家土司同樣是“山地戰專精”,一旦北調配合朝廷大軍征剿,任是哪家土司,甚至土司們聯合起來也隻有死路一條。
與其作死,不如裝死,這是沒法子的事。
因此高務實還是把目光轉回糧草問題,找來堪輿圖仔細查看並思索解決之道。
他發現圍繞播州附近,在四川、貴州軍糧都極可能不足的情況下,能夠支援糧草的省份基本上還是隻有湖廣。但湖廣的糧食雖然肯定夠,可運輸卻被三峽給卡住了。
大名鼎鼎的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穀的總稱,以後世的行政區劃是西起重慶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跨重慶奉節縣、重慶巫山縣、湖北巴東縣、湖北秭歸縣、湖北宜昌市,長193公裏。
而以當前的區劃,倒是和重慶沒什麽關係,而是全境都在湖廣,西起夔州府,東至夷陵州,距離自然是不變的,將近四百裏。
這一路其實有驛路,而且正是水驛。如果反過來從東到西看,那就是始發於夷陵州的鳳樓水驛,一路經過黃牛水驛、建平水驛、巴山水驛而達夔州府的永寧水驛。
然而水驛隻是水驛,這一路主要隻做傳訊之用,尤其是順流而下的傳訊,的確可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可若是要運輸糧食逆流而上……這一會兒激流一會兒淺灘的三峽可就是天塹了,這可不能指望風帆,問過纖夫們的感受嗎?
即便京華有強大的內河航運體係,但其長江航道的東半部分曆來也止步於三峽,西半部分則隻負責以重慶為中心,西起嘉定(後世樂山),東至夔州。所以,哪怕高務實讓京華去幫幫忙,也隻能把糧食運抵夷陵,而夷陵離重慶還是挺遠的,有足足一千多裏。
這可真是愁死高司徒了,他覺得自己穿越二十年,總不能一個播州之役還跟曆史上一樣,一打就打上四年吧?穿越者的麵子往哪放!
可是穿越者也變不出火輪船,更不可能不把纖夫當人看,靠著累死十萬纖夫強行幹成這件事啊。
水路走不通,陸路全是山,難怪自湖廣西部開始就全是一堆的土司了。這還真不是朝廷不想早些改土歸流,實在是地理因素占了主導,朝廷即便有力也施展不出……何況此前也談不上多有力。
眼瞅著這三峽水路在當前科技水平下實在無法可想,高務實也隻能一改依靠水路的習慣思維,把目光重新轉回陸路。
現在的問題是從湖廣入川的通道被大巴山脈和武陵山脈給攔住了,兩條山脈之間的水路通道就是三峽,一旦不走三峽,就必須挑一道山脈翻過去。
如果非要翻山越嶺,那走北麵的大巴山明顯是在繞遠路,這顯然不必考慮了,隻能翻南邊的武陵山脈。
武陵山脈這邊……咦,全是土司轄區?高務實看得一怔,心裏忽然冒出一個想法來。
----------
感謝書友“曹麵子”、“單騎照碧心”、“胖帶紙”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