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倭提督麻貴騎著一匹由阿拉伯馬與阿哈爾捷金馬混血而生的棕金色高頭大馬,指揮著五萬餘明軍順利進入被日軍棄守的開城,宣告了明軍再一次收複開城的勝利。
雖然這是一場因日軍主動放棄戰鬥而得來的勝利,但誰敢說這樣的勝利不算勝利?畢竟若非明軍的強大使得戰爭形勢逆轉,日軍又豈能輕易放棄開城這朝鮮三京之一的要地?
同行的朝鮮官吏、將校乃至士兵都一個個意氣昂揚,下巴抬得老高, 彷佛這勝利是他們奮戰得來的一般。這些朝鮮人的表現讓麻貴頗為不屑,忍不住在腦海裏冒出一個成語來:狐假虎威。
不過麻提督並未在麵上表露出來,他沒興趣在朝鮮人的表現方麵浪費口舌,而是在接管城防之後立刻召開了軍議。
麻貴此時直接負責統帥的明軍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自然是宣大精銳,不過這裏麵也分兩批,一批是麻貴這次直接從宣大三鎮帶來的, 另一批則是高務實早些年調往遼東的宣大嫡係, 此前大多在蕭如薰手下聽差。
第二個部分則是之前留在朝鮮的南軍, 其中包括戚金、吳惟忠等部,這個部分早前曾有詳述,不必贅言。
第三個部分則是再次調往朝鮮作戰的遼東軍——確切的說仍是李家軍一部。這一部分李家軍絕大多數並非李家的直屬嫡係,而是由李成梁當年麾下嫡係將領們統帶的軍隊抽調而成,不過此刻的主將既不是祖承訓,也不是其他任何非李家血脈的將領,而是李如鬆的五弟李如梅。
這部分遼東軍的情況需要單獨說一下。此前李如鬆的回鎮是因為李家軍直屬嫡係損失過大,未免弱幹強枝,因此李如鬆回鎮休整補充其嫡係。
既然要避免弱幹強枝,那麽在李如鬆實力下降的同時,就有必要降低其餘李家軍各部在遼東本土布置的兵力。因此在高務實再次出任經略並擁有對遼東軍務統轄權之後,一紙調令就將遼東各旁係李家軍抽調了約一半再次調往朝鮮作戰。
至於這支軍隊的主將為什麽是李如梅,道理也很簡單,主要有三條:其一,該軍既然是從李家軍旁係各部分別抽調,那麽就需要一個名義上的“主人”來指揮, 而不能是祖承訓、查大受等外姓,否則別部恐怕未必心服口服。
其二, 李如梅是李家五子之中除了李如鬆之外在軍事方麵表現最佳的,其於壬辰年之前就已經做到都督僉事。壬辰年日本侵朝,李如鬆以禦倭總兵官兼提督南下朝鮮,李如梅也出任禦倭副總兵,故其年紀雖輕,資曆卻夠。
其三,李如梅已經與高務實成為姻親,是高務實的妹夫了,得到一些大舅哥的照顧也很正常——這可不是嘲諷,實際上在大明的特殊軍事體係下,這種安排反而才是理所當然的事。
當然,無論怎麽說,這一條的重要性隻能排在最後,高務實願意用他主要還是因為他比較爭氣,前次南下朝鮮作戰時的功勞也是有目共睹的。
李如梅在碧蹄館之戰中,先是一箭射殺了立花宗茂家的侍大將十時連久,在隨後激戰過程中,李如鬆因為輕兵突入救援查大受等將而被優勢兵力的日軍團團包圍。
彼時日軍中有一金甲將率眾日軍欲衝殺李如鬆, 又是李如梅一箭將之射殺, 從而驚得倭寇四散,挽救危局,使明軍最終能順利撤回。經過事後查證,乃知其所殺金甲將為立花宗茂的重要家臣小野成幸。
立花宗茂可不是易於之輩,他原名高橋統虎,在娶了立花訚千代之後以女婿身份繼承了立花家,這才改名立花宗茂。豐臣秀吉曾稱讚他為“西國無雙”,小早川隆景圍攻李如鬆時主要也是以他立花家精銳作為主力的,可見其軍之戰力。
就是這樣的對手,李如梅卻連殺立花家兩員大將,說是力挽狂瀾於既倒似乎也不為過,於是又反過來證明了李如梅的能力。
正因如此,高務實認為李如梅既有資格、也有能力作為這支再次南征的遼東軍之主將。這支遼東軍的總兵力約為一萬兩千人,其中半數屬於家丁級別,餘者為遼西邊軍——雖然也是衛所兵,但遼西這批邊軍還是比較有戰鬥力的。
軍議開始,麻貴當仁不讓首先發言:“諸位,侯爺的命令大家都已經看過了,如今漢陽倭寇因為釜山之危,必然全部或大部南調,此正我天兵收複漢陽之良機,諸位有何見解皆可暢所欲言。”
讓麻貴有些意外的是,在此前的軍議中一貫寡言少語的李如梅這次居然搶先表態,道:“依我之見,接下來的作戰計劃無論如何製定,有一個原則是肯定的,那就是一定要快。侯爺登陸泗川、占據晉州,此乃倭寇後方,眼下釜山究竟有多少倭寇,我等至今仍不確定,但想來至少也該有一兩萬之數。
我原本以為侯爺打算直取釜山,但現在看來並非如此,侯爺其實是在逼迫漢陽倭寇南下。如此就有兩個情況出現:一是漢陽防務必不如此前嚴密堅固,二是侯爺那邊恐怕要麵臨倭寇大軍圍攻。
此時我軍之所必達者,一是盡快攻取漢陽,二是攻克漢陽之後必須盡快南下追擊,以免侯爺與劉總戎那邊壓力太大。”
既然已經聯姻,李如梅比以往更加擔心高務實的安危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他這麽說大家都能理解,況且這番話本身也有道理——誰敢把高務實晾在一邊隻顧自己保存實力?這麽幹的蠢貨別說保存實力了,自己的項上人頭能不能保住都是兩說。
既然李如梅提到要盡快攻占漢陽,手底下炮兵實力最足的戚金就精神抖擻起來了,當下便道:“漢陽城防情況,壬辰年時我便細細查看過,其城池本身倒也還算堅固,不過朝鮮的城防建設對於防禦巨炮是沒什麽考慮的,我部南軍有把握在三天之內擊破城牆或城門,讓大軍能夠盡快殺入城中。”
麻貴之子麻承詔道:“諸位,末將方才奉命巡城,發現南城外來了不少朝鮮百姓,末將派人詢問,發現他們大多是從漢陽逃來的。根據他們所言,倭寇大部兵力已經於昨日撤離漢陽向南而去,眼下漢陽城中的倭寇大概隻有高峰時期的十之二三。
末將進一步詢問,他們表示漢陽城中目前人心惶惶,朝鮮百姓雖然希望我天兵早日幫他們收複漢陽,但卻又很擔心天兵炮火太猛,將他們一並打了……另外倭寇方麵也很奇怪,他們居然特意開放了半天城門,準許朝鮮百姓撤離漢陽,這一點末將實在有些沒想明白。”
麻承詔提供的這一消息有些意思,戚金聽完納悶道:“倭寇開城放百姓出城?我以前怎麽沒發現這些倭寇還有這般良心?”
但他的話音剛落,李如梅就搖頭道:“非也,倭寇不是良心發現,而必是城中糧草不足。麻遊戎,你查問那些逃難朝鮮百姓之時可曾注意過他們是否攜帶了足夠的口糧?”
麻承詔立刻恍然大悟,道:“啊,原來如此,李總戎果然法眼如炬,方才末將所見到的朝鮮百姓幾乎都是空手而來,並未見他們攜帶了多少糧食。”他頓了一頓,眉頭皺了起來,道:“李總戎的意思是,他們的糧食已經被倭寇收繳了?”
“我想應是如此。”李如梅微微點頭:“侯爺忽然在倭寇背後捅了一刀,如今釜山既危,則漢陽倭寇急於南下以避免斷糧,如此大軍緊急調動,必然要帶上足夠的糧食。
他們帶走了大部分糧食,那麽留守的倭寇自然也要想辦法屯糧,最好的辦法便是趕走朝鮮百姓,卻將他們的口糧強行征繳。另外如此一來,因我天兵乃是仁義之師,反倒會背上這些朝鮮百姓飲食之重擔……哼,一石二鳥之計。”
李如梅是這般說,可麻貴顯然沒那麽博愛。麻提督嗤笑一聲,道:“我乃提督,隻管作戰,朝鮮百姓吃什麽與我何幹?這些事自然是讓隨行的那些朝鮮官吏去想辦法,他們才是朝鮮百姓的父母官!”
蒙古族出身的副總兵頗貴對這話非常讚同,大笑道:“總戎所言極是,咱們來幫朝鮮人打仗,那是皇上看在朝鮮二百年藩國份上的仁義之舉,可喂飽朝鮮百姓又不是咱們的事,這些活兒本來就是朝鮮官員的責任,難道還要咱們從軍糧中勻出一大筆來?笑話,憑什麽啊?”
戚金不想討論這個問題,打岔道:“我有一事不解,倭寇把朝鮮百姓都趕走了,那咱們發炮攻城打壞了漢陽城牆之後,他們難道打算自己修複而不依靠朝鮮百姓?”
這個問題很是關鍵,畢竟這年代守城,當兵的一般隻負責作戰,修複或者加固城牆之類的活兒通常都會征用當地百姓來辦,如果日軍把朝鮮百姓都趕走了,這些雜事豈不是沒有人做了?
<a href="https://m.tsxsw.la" id="wzsy">tsxsw.la</a>
麻貴立刻轉頭問麻承詔道:“你所見朝鮮百姓之中壯丁占比如何?”
“啊!”麻承詔一拍腦門,道:“原來是這麽回事,孩兒方才所見的朝鮮百姓,幾乎沒瞧見幾個算是壯丁的,看牢倭寇趕走的都是老弱婦孺,壯丁們於作戰有用,肯定都被他們留下了。”
麻貴點了點頭沒說話,戚金則搖頭道:“看來倭寇仍然不死心嘛,從這些舉措來看,他們應該是打算死守漢陽了。”
麻貴又朝其餘將領問明了意見,大家都覺得倭寇的確是抱著這樣的心態來做的,總之一切都是為了死守漢陽做打算。
麻貴便道:“倘是如此,對我軍而言便不算好消息了,漢陽之戰看來隻能強攻……今日要先處理開城城防之事,進攻漢陽無論如何也要等到明日。戚參戎,屆時我軍炮轟漢陽,這轟出城防缺口之任可就要仰賴你了。”
戚金拱手道:“提督言重了,此乃末將份所當為。”
麻貴了點點頭,又衝眾人道:“今日雖然要整備開城,但偵查漢陽情況也是要一並為之的,除了漢陽尚有多少倭寇留守之外,還需查明留在漢陽的倭寇將領有哪些。”
另一位蒙古族出身的將領擺賽道:“提督,此事末將願意接下。”麻貴很滿意,當即就把偵查任務交給了他。
當天夜裏,擺賽果然通過各種手段弄清了漢陽目前的防守情況,一五一十回稟麻貴。
麻貴得知留守的兩員日將之中有一人乃是島津義弘,頓時大喜,暗道:侯爺真是料事如神,看來這漢陽未必需要我軍拚死強攻以爭取時間了。隻是不知這島津義弘是否聰明,能與我不加商榷便形成默契。
麻貴本有所希冀,卻不知道日軍方麵守城的主力是加藤清正的第一軍團,島津義弘第五軍團沒有直接負責任何一段城牆,就算想和他有所“默契”也沒那條件。
因此,次日的攻城中,漢陽城就成了明軍火炮的靶場,戚金集中全軍多數火炮,前前後後轟了幾乎一整天,雖然把漢陽城牆打得看起來千瘡百孔,但一時卻也不能形成突破。而麻貴也沒有等來理想中的“倭寇投誠”或者“倭寇內訌”,戰場的第一天就這般浪費過去了。
到了晚上,麻貴眉頭深皺,思來想去終於想到漢陽日軍既然有加藤清正在,據說此人乃是豐臣秀吉手下重要的嫡係重將,那這城防之事肯定是由他親自監督,就算島津義弘有心做些什麽,恐怕也的確難以找到機會。
要說明軍能不能攻破漢陽,麻貴對此是信心十足的,隻是正如李如梅昨日在軍議中提出的那樣,自己現在的麻煩在於必須速勝,否則萬一侯爺在朝鮮南方有什麽危險,那自己這責任可就大了。
麻貴正想著明日是不是必須不顧損失地強攻漢陽,忽然見到擺賽與麻承詔一同前來報告,說哨騎巡邏時有倭寇從城牆上看見,他們假做射殺哨騎的模樣射來密信,上頭寫明了要交給提督,因此兩人同來送信。
----------
感謝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持與月票支持,謝謝!
雖然這是一場因日軍主動放棄戰鬥而得來的勝利,但誰敢說這樣的勝利不算勝利?畢竟若非明軍的強大使得戰爭形勢逆轉,日軍又豈能輕易放棄開城這朝鮮三京之一的要地?
同行的朝鮮官吏、將校乃至士兵都一個個意氣昂揚,下巴抬得老高, 彷佛這勝利是他們奮戰得來的一般。這些朝鮮人的表現讓麻貴頗為不屑,忍不住在腦海裏冒出一個成語來:狐假虎威。
不過麻提督並未在麵上表露出來,他沒興趣在朝鮮人的表現方麵浪費口舌,而是在接管城防之後立刻召開了軍議。
麻貴此時直接負責統帥的明軍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自然是宣大精銳,不過這裏麵也分兩批,一批是麻貴這次直接從宣大三鎮帶來的, 另一批則是高務實早些年調往遼東的宣大嫡係, 此前大多在蕭如薰手下聽差。
第二個部分則是之前留在朝鮮的南軍, 其中包括戚金、吳惟忠等部,這個部分早前曾有詳述,不必贅言。
第三個部分則是再次調往朝鮮作戰的遼東軍——確切的說仍是李家軍一部。這一部分李家軍絕大多數並非李家的直屬嫡係,而是由李成梁當年麾下嫡係將領們統帶的軍隊抽調而成,不過此刻的主將既不是祖承訓,也不是其他任何非李家血脈的將領,而是李如鬆的五弟李如梅。
這部分遼東軍的情況需要單獨說一下。此前李如鬆的回鎮是因為李家軍直屬嫡係損失過大,未免弱幹強枝,因此李如鬆回鎮休整補充其嫡係。
既然要避免弱幹強枝,那麽在李如鬆實力下降的同時,就有必要降低其餘李家軍各部在遼東本土布置的兵力。因此在高務實再次出任經略並擁有對遼東軍務統轄權之後,一紙調令就將遼東各旁係李家軍抽調了約一半再次調往朝鮮作戰。
至於這支軍隊的主將為什麽是李如梅,道理也很簡單,主要有三條:其一,該軍既然是從李家軍旁係各部分別抽調,那麽就需要一個名義上的“主人”來指揮, 而不能是祖承訓、查大受等外姓,否則別部恐怕未必心服口服。
其二, 李如梅是李家五子之中除了李如鬆之外在軍事方麵表現最佳的,其於壬辰年之前就已經做到都督僉事。壬辰年日本侵朝,李如鬆以禦倭總兵官兼提督南下朝鮮,李如梅也出任禦倭副總兵,故其年紀雖輕,資曆卻夠。
其三,李如梅已經與高務實成為姻親,是高務實的妹夫了,得到一些大舅哥的照顧也很正常——這可不是嘲諷,實際上在大明的特殊軍事體係下,這種安排反而才是理所當然的事。
當然,無論怎麽說,這一條的重要性隻能排在最後,高務實願意用他主要還是因為他比較爭氣,前次南下朝鮮作戰時的功勞也是有目共睹的。
李如梅在碧蹄館之戰中,先是一箭射殺了立花宗茂家的侍大將十時連久,在隨後激戰過程中,李如鬆因為輕兵突入救援查大受等將而被優勢兵力的日軍團團包圍。
彼時日軍中有一金甲將率眾日軍欲衝殺李如鬆, 又是李如梅一箭將之射殺, 從而驚得倭寇四散,挽救危局,使明軍最終能順利撤回。經過事後查證,乃知其所殺金甲將為立花宗茂的重要家臣小野成幸。
立花宗茂可不是易於之輩,他原名高橋統虎,在娶了立花訚千代之後以女婿身份繼承了立花家,這才改名立花宗茂。豐臣秀吉曾稱讚他為“西國無雙”,小早川隆景圍攻李如鬆時主要也是以他立花家精銳作為主力的,可見其軍之戰力。
就是這樣的對手,李如梅卻連殺立花家兩員大將,說是力挽狂瀾於既倒似乎也不為過,於是又反過來證明了李如梅的能力。
正因如此,高務實認為李如梅既有資格、也有能力作為這支再次南征的遼東軍之主將。這支遼東軍的總兵力約為一萬兩千人,其中半數屬於家丁級別,餘者為遼西邊軍——雖然也是衛所兵,但遼西這批邊軍還是比較有戰鬥力的。
軍議開始,麻貴當仁不讓首先發言:“諸位,侯爺的命令大家都已經看過了,如今漢陽倭寇因為釜山之危,必然全部或大部南調,此正我天兵收複漢陽之良機,諸位有何見解皆可暢所欲言。”
讓麻貴有些意外的是,在此前的軍議中一貫寡言少語的李如梅這次居然搶先表態,道:“依我之見,接下來的作戰計劃無論如何製定,有一個原則是肯定的,那就是一定要快。侯爺登陸泗川、占據晉州,此乃倭寇後方,眼下釜山究竟有多少倭寇,我等至今仍不確定,但想來至少也該有一兩萬之數。
我原本以為侯爺打算直取釜山,但現在看來並非如此,侯爺其實是在逼迫漢陽倭寇南下。如此就有兩個情況出現:一是漢陽防務必不如此前嚴密堅固,二是侯爺那邊恐怕要麵臨倭寇大軍圍攻。
此時我軍之所必達者,一是盡快攻取漢陽,二是攻克漢陽之後必須盡快南下追擊,以免侯爺與劉總戎那邊壓力太大。”
既然已經聯姻,李如梅比以往更加擔心高務實的安危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他這麽說大家都能理解,況且這番話本身也有道理——誰敢把高務實晾在一邊隻顧自己保存實力?這麽幹的蠢貨別說保存實力了,自己的項上人頭能不能保住都是兩說。
既然李如梅提到要盡快攻占漢陽,手底下炮兵實力最足的戚金就精神抖擻起來了,當下便道:“漢陽城防情況,壬辰年時我便細細查看過,其城池本身倒也還算堅固,不過朝鮮的城防建設對於防禦巨炮是沒什麽考慮的,我部南軍有把握在三天之內擊破城牆或城門,讓大軍能夠盡快殺入城中。”
麻貴之子麻承詔道:“諸位,末將方才奉命巡城,發現南城外來了不少朝鮮百姓,末將派人詢問,發現他們大多是從漢陽逃來的。根據他們所言,倭寇大部兵力已經於昨日撤離漢陽向南而去,眼下漢陽城中的倭寇大概隻有高峰時期的十之二三。
末將進一步詢問,他們表示漢陽城中目前人心惶惶,朝鮮百姓雖然希望我天兵早日幫他們收複漢陽,但卻又很擔心天兵炮火太猛,將他們一並打了……另外倭寇方麵也很奇怪,他們居然特意開放了半天城門,準許朝鮮百姓撤離漢陽,這一點末將實在有些沒想明白。”
麻承詔提供的這一消息有些意思,戚金聽完納悶道:“倭寇開城放百姓出城?我以前怎麽沒發現這些倭寇還有這般良心?”
但他的話音剛落,李如梅就搖頭道:“非也,倭寇不是良心發現,而必是城中糧草不足。麻遊戎,你查問那些逃難朝鮮百姓之時可曾注意過他們是否攜帶了足夠的口糧?”
麻承詔立刻恍然大悟,道:“啊,原來如此,李總戎果然法眼如炬,方才末將所見到的朝鮮百姓幾乎都是空手而來,並未見他們攜帶了多少糧食。”他頓了一頓,眉頭皺了起來,道:“李總戎的意思是,他們的糧食已經被倭寇收繳了?”
“我想應是如此。”李如梅微微點頭:“侯爺忽然在倭寇背後捅了一刀,如今釜山既危,則漢陽倭寇急於南下以避免斷糧,如此大軍緊急調動,必然要帶上足夠的糧食。
他們帶走了大部分糧食,那麽留守的倭寇自然也要想辦法屯糧,最好的辦法便是趕走朝鮮百姓,卻將他們的口糧強行征繳。另外如此一來,因我天兵乃是仁義之師,反倒會背上這些朝鮮百姓飲食之重擔……哼,一石二鳥之計。”
李如梅是這般說,可麻貴顯然沒那麽博愛。麻提督嗤笑一聲,道:“我乃提督,隻管作戰,朝鮮百姓吃什麽與我何幹?這些事自然是讓隨行的那些朝鮮官吏去想辦法,他們才是朝鮮百姓的父母官!”
蒙古族出身的副總兵頗貴對這話非常讚同,大笑道:“總戎所言極是,咱們來幫朝鮮人打仗,那是皇上看在朝鮮二百年藩國份上的仁義之舉,可喂飽朝鮮百姓又不是咱們的事,這些活兒本來就是朝鮮官員的責任,難道還要咱們從軍糧中勻出一大筆來?笑話,憑什麽啊?”
戚金不想討論這個問題,打岔道:“我有一事不解,倭寇把朝鮮百姓都趕走了,那咱們發炮攻城打壞了漢陽城牆之後,他們難道打算自己修複而不依靠朝鮮百姓?”
這個問題很是關鍵,畢竟這年代守城,當兵的一般隻負責作戰,修複或者加固城牆之類的活兒通常都會征用當地百姓來辦,如果日軍把朝鮮百姓都趕走了,這些雜事豈不是沒有人做了?
<a href="https://m.tsxsw.la" id="wzsy">tsxsw.la</a>
麻貴立刻轉頭問麻承詔道:“你所見朝鮮百姓之中壯丁占比如何?”
“啊!”麻承詔一拍腦門,道:“原來是這麽回事,孩兒方才所見的朝鮮百姓,幾乎沒瞧見幾個算是壯丁的,看牢倭寇趕走的都是老弱婦孺,壯丁們於作戰有用,肯定都被他們留下了。”
麻貴點了點頭沒說話,戚金則搖頭道:“看來倭寇仍然不死心嘛,從這些舉措來看,他們應該是打算死守漢陽了。”
麻貴又朝其餘將領問明了意見,大家都覺得倭寇的確是抱著這樣的心態來做的,總之一切都是為了死守漢陽做打算。
麻貴便道:“倘是如此,對我軍而言便不算好消息了,漢陽之戰看來隻能強攻……今日要先處理開城城防之事,進攻漢陽無論如何也要等到明日。戚參戎,屆時我軍炮轟漢陽,這轟出城防缺口之任可就要仰賴你了。”
戚金拱手道:“提督言重了,此乃末將份所當為。”
麻貴了點點頭,又衝眾人道:“今日雖然要整備開城,但偵查漢陽情況也是要一並為之的,除了漢陽尚有多少倭寇留守之外,還需查明留在漢陽的倭寇將領有哪些。”
另一位蒙古族出身的將領擺賽道:“提督,此事末將願意接下。”麻貴很滿意,當即就把偵查任務交給了他。
當天夜裏,擺賽果然通過各種手段弄清了漢陽目前的防守情況,一五一十回稟麻貴。
麻貴得知留守的兩員日將之中有一人乃是島津義弘,頓時大喜,暗道:侯爺真是料事如神,看來這漢陽未必需要我軍拚死強攻以爭取時間了。隻是不知這島津義弘是否聰明,能與我不加商榷便形成默契。
麻貴本有所希冀,卻不知道日軍方麵守城的主力是加藤清正的第一軍團,島津義弘第五軍團沒有直接負責任何一段城牆,就算想和他有所“默契”也沒那條件。
因此,次日的攻城中,漢陽城就成了明軍火炮的靶場,戚金集中全軍多數火炮,前前後後轟了幾乎一整天,雖然把漢陽城牆打得看起來千瘡百孔,但一時卻也不能形成突破。而麻貴也沒有等來理想中的“倭寇投誠”或者“倭寇內訌”,戰場的第一天就這般浪費過去了。
到了晚上,麻貴眉頭深皺,思來想去終於想到漢陽日軍既然有加藤清正在,據說此人乃是豐臣秀吉手下重要的嫡係重將,那這城防之事肯定是由他親自監督,就算島津義弘有心做些什麽,恐怕也的確難以找到機會。
要說明軍能不能攻破漢陽,麻貴對此是信心十足的,隻是正如李如梅昨日在軍議中提出的那樣,自己現在的麻煩在於必須速勝,否則萬一侯爺在朝鮮南方有什麽危險,那自己這責任可就大了。
麻貴正想著明日是不是必須不顧損失地強攻漢陽,忽然見到擺賽與麻承詔一同前來報告,說哨騎巡邏時有倭寇從城牆上看見,他們假做射殺哨騎的模樣射來密信,上頭寫明了要交給提督,因此兩人同來送信。
----------
感謝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持與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