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水武陽之城,周清三人的確沒有停留太久,不過飽餐一頓,過了商坊一趟,便是由東城南門而出,直往西去,跨越易水之河,不多時,便入了關卡守衛的趙國境內。
比起人煙稀少的燕國,趙國境內卻是每隔數十裏,每隔百裏,便是一座大小不一的城池、集鎮出現,人口眾多,農工興旺。
雖曆經長平之戰、邯鄲之戰,但過了這二三十年,趙國大傷的元氣似乎恢複不少,坐擁的帶甲之兵不亞於三十萬,多駐守與雁門、太原等地。
近年來,北狄中的匈奴逐漸崛起,對於秦國、趙國北邊的邊境造成不小的威脅,是故兩國均陳兵甚多,就是數十年前秦趙兩國長平大戰的時候,北邊的軍隊都未曾調走。
“春秋以來數百個諸侯國,如今隻剩下七大戰國了,晉陽之戰前,晉國便是被六大上卿瓜分,趙氏一族取代國之地以為根基,設置代郡,為此,舍棄刺笄夫人,趙襄子也算是一代雄主!”
春秋晉國,原本是最有希望一統諸夏的姬姓一族諸侯國,可惜,多位昏主而出,王權旁落。乘馬行走在代郡南部區域,這裏,兩百多年前,曾為代國所屬。
取代國,趙氏一族根基逐漸渾厚,趙襄子出,奠定趙氏一族的根基,晉陽之城,更是趙氏一族的反撲崛起之地。
智伯瑤何其英才,奈何難敵大勢,頭顱被砍,鑄以酒樽!若然能夠順利的攻滅趙氏一族,統合大權,韓魏兩大上卿也不足為懼,晉國大權集中,齊國、楚國、越國何足懼哉!
當然,若真讓智伯瑤成事,怕是也沒有如今的戰國大勢,以及秦國霸絕諸夏的場麵。智氏亡而三晉分,三晉分而七國立,七國立而戰國顯!
“這或許就是天道,有舍有得,有進有退,故為混元,把握乾坤之道,方能長久,若是智伯瑤能夠如趙襄子那般隱忍,說不得,便有不同。”
聽著師叔說道數百年前的晉國往事,智伯瑤意圖恢複晉國霸業,欲要削弱六大上卿之權,實則,同時也在削弱己身的力量,也在增大外部敵對之力。
晉陽之戰,趙氏一族家臣張孟談遊說何以成事?沒有之前智伯瑤所為,根本不可能輕易說動韓魏兩家,晉陽之水倒灌,破滅智伯瑤的希望,也淹沒春秋最後一個大國。
“師叔,若然秦國一天下大勢,其國可得長久?”
論及當初的晉國,反觀如今的秦國,都有霸絕天下的實力,雖略有不同,但乾坤之道相合,晉國為之衰亡,秦國不知將來如何?
小靈奇異而問,師叔助力秦國多矣,應該早就考慮到這個問題,難道師叔自忖可以秦國亙古?這是有違天道大勢的。
“欲攀登大道,須得妙悟陰陽,剛柔並進,修行如此,凡俗國家更是如此,修行有關卡,治國同樣有關卡,闖過去,綿延國祚,闖不過去,逐漸衰亡。”
“想要有真正不滅的國祚,或許待諸夏之民盡皆達到祖師所言之上德境界,待他們都達到儒家孔丘所言的大同之境界,才有一絲可能。”
秦國的將來如何,周清自是思忖過,但正是因為思忖過,才覺得大道之亙古,原有的歲月長河中,一天下治國之歲不過十五,便是淪亡。
但後繼者又能夠如何,終究免不了陰陽輪回,小靈所語亦是可比凡人可否長生久視,千年以來,又有誰可以做到?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
“在永恒的時間麵前,或許天地萬物都是點綴,但正如滿天星辰,同樣是星辰,有的星辰卻晦暗不顯,有的卻光照億萬裏。”
蒼茫天地,個人終究是渺小無虞,生命的存在,不是為了死亡,而是為了在那有限的時間內,綻放出最為耀眼的光芒。
頭顱微轉,看向一側看將過來的小靈與小衣,輕歎一聲,揮手間,指著道路之旁,迎春日之風長起的一株野花,在冷風中顫顫巍巍,不知將來何存。
“你心中或許疑惑既然一天下之國難以長久,為何我還要助力之!但看此花,生長在路邊,助力培養之,豈不嬌豔些許,那也許就是我的目的,盡管它仍避免不了死亡。”
“但它的一生終究燦爛過,輝煌過,或有史家持筆,如代國,一言以蔽之,而趙國十言以蓋之,不知秦國能得幾何?”
屈指一點,天地之間的元氣化作一道虛幻的光束,被周清封印在那株野花的體內,或許,這就是它的機緣,也許它也能綻放比起那些名貴之花更為美麗的盛景。
伴隨著口中清朗之言,一路南下,過原中山國的故地,過陽城、顧城、安平之城、呂墟之城……,也許每一座城池的背後都有春秋歲月的一個小國。
但他們都已經湮滅不存了,臨近漳水,順遊而下,未幾,過沙丘之地,一代雄主趙武靈王晚節不保,而在歲月長河中,數十年後,同樣一位蓋世英主身隕於此。
未曾停留,繼續南下,過巨鹿之城,過肥水之城,走下漳水,北上百裏,迎麵遠去,那裏,許久未見的邯鄲之城浮現在眼眸深處。
******
“師叔。”
邯鄲照眉池之地的天上人間內,離開易水武陽之城,一路之上,花費大半個月,終於在一片鳥語花香時節,再臨此地。
距離上一次自己前來照眉池可是已經過去近三年了,不過進城以來,除了些許的異樣之外,倒也沒有太大的不同。
沐浴一番,洗去諸多塵土,歸於廳堂之內,品味佳肴,虛守等數位道者與白鳳、墨鴉守衛者近前而禮,數年不見,如薊城的鸚歌一般,白鳳與墨鴉的修為也已經快達到一個臨界之點。
虛守倒是差了一些,不過也慢不太多,揮手間,示意諸人而起,待在凡俗甚久,諸般好的東西沒有學到,這些繁瑣禮儀卻是不少。
“邯鄲城似乎百工凋零許多,緣何如此?”
不錯,那是周清進入邯鄲城池以後的第一感覺,三年前,進入邯鄲的時候,商賈雲集,車隊不斷,行走在街道之上,更是紛嚷之音不絕。
但這次入內,卻似乎受到了什麽影響一般,寬闊平坦的街道之上,兩側的商鋪多有關門,就是靈覺所籠罩的照眉池之內,也鮮少公室貴胄。
“這個……,相當一部分是郭開弄出來的,其人雖奸佞,但卻頗得趙王遷喜歡,大權在握,引得王室其餘重臣不滿。”
“郭開讒言,僅僅是去歲,便是有七八位王室貴族被殺,家族被株連,還有便是師叔曾給予我們的暗子所傳,前太子嘉也在削弱趙王遷的力量。”
“故而,兩者相爭,邯鄲之內,公室貴胄都死傷甚多,那些商賈百業豈不畏懼,是故逃離甚多,連帶去歲照眉池的一家風雅之所,都不存,雪姬也被我送往薊城了。”
坐鎮在邯鄲照眉池三年的時間,本以為師叔開口會問一些其它的東西,不曾想直入核心,虛守上前道禮,略微思忖,徐徐而言。
趙王遷胸無大誌,被郭開蒙蔽雙眼,整日就待在王宮之內飲酒作樂,大權被郭開把持,於前太子嘉來說,似乎也是一件好事。
想要趁機奪走部分權利,不過郭開也不傻,兩虎相爭,便使得邯鄲有了現在的一個模樣,不僅如此,連帶照眉池的生意都差了許多。
“還有十日之前我們所得的密報,秦國關外大營上將軍桓齮同楊端和率領十萬大軍,一支駐守在上黨屯留之地,另一支駐守在趙國南部平陽之地。”
“想來那些商賈百業也是提前得到了消息,提前隱匿一二,不然,按照慣例,他們的諸多貨物可是相當危險。”
商賈地位一直低下,又坐擁大量錢財,尋常時候,自然無事,但若是指大亂而起,又值王族沒錢財的時候,那些商賈便是一隻隻待殺的羔羊。
數百年來,一直如此,商賈不蠢,自是要規避禍患。
“春耕大典已過,三載沉澱,不出兵威懾山東六國,怕是兵刃都要生鏽了。”
“趙國這邊派何人迎戰?”
上將軍桓齮與楊端和這二人可是不弱,至於關內藍田大營的王翦等人,仍舊是錘煉四十萬新軍,他們現在還不到出手的時候。
而趙國這邊,據自己所知,能夠迎戰的將士好像不多了。
前相國龐煖在數年前就重傷而死,大將扈輒也在秦國修築鄭國渠的時候,欲要犯秦,被王翦率兵攻殺,如今的趙國之內,唯一能夠鎮得住場麵的,也隻有北邊代郡抗擊匈奴的李牧了。
“這……,根據趙王遷的旨意,此行領兵之人為巨鹿侯趙穆,其人與郭開交好,兵事倒是不顯,但暗地裏,那似乎還有另外一人。”
“非師叔那顆暗子,我等都險些不知道,甚至將其忘記了。”
提及趙國迎戰之人,虛守神情一滯,感受師叔探尋的神情,沒有隱瞞,緩聲而落。
“誰?莫非是趙國現存名將李牧?”
除了他,周清想不出趙國還有誰能夠令虛守如此神態。
“不是李牧,而是前上將軍廉頗,那太子嘉不知使用了什麽手段,竟是將退隱在魏國邊野的廉頗尋回,重新統領軍權。”
“明麵為巨鹿侯趙穆,暗地裏為上將軍廉頗!”
比起人煙稀少的燕國,趙國境內卻是每隔數十裏,每隔百裏,便是一座大小不一的城池、集鎮出現,人口眾多,農工興旺。
雖曆經長平之戰、邯鄲之戰,但過了這二三十年,趙國大傷的元氣似乎恢複不少,坐擁的帶甲之兵不亞於三十萬,多駐守與雁門、太原等地。
近年來,北狄中的匈奴逐漸崛起,對於秦國、趙國北邊的邊境造成不小的威脅,是故兩國均陳兵甚多,就是數十年前秦趙兩國長平大戰的時候,北邊的軍隊都未曾調走。
“春秋以來數百個諸侯國,如今隻剩下七大戰國了,晉陽之戰前,晉國便是被六大上卿瓜分,趙氏一族取代國之地以為根基,設置代郡,為此,舍棄刺笄夫人,趙襄子也算是一代雄主!”
春秋晉國,原本是最有希望一統諸夏的姬姓一族諸侯國,可惜,多位昏主而出,王權旁落。乘馬行走在代郡南部區域,這裏,兩百多年前,曾為代國所屬。
取代國,趙氏一族根基逐漸渾厚,趙襄子出,奠定趙氏一族的根基,晉陽之城,更是趙氏一族的反撲崛起之地。
智伯瑤何其英才,奈何難敵大勢,頭顱被砍,鑄以酒樽!若然能夠順利的攻滅趙氏一族,統合大權,韓魏兩大上卿也不足為懼,晉國大權集中,齊國、楚國、越國何足懼哉!
當然,若真讓智伯瑤成事,怕是也沒有如今的戰國大勢,以及秦國霸絕諸夏的場麵。智氏亡而三晉分,三晉分而七國立,七國立而戰國顯!
“這或許就是天道,有舍有得,有進有退,故為混元,把握乾坤之道,方能長久,若是智伯瑤能夠如趙襄子那般隱忍,說不得,便有不同。”
聽著師叔說道數百年前的晉國往事,智伯瑤意圖恢複晉國霸業,欲要削弱六大上卿之權,實則,同時也在削弱己身的力量,也在增大外部敵對之力。
晉陽之戰,趙氏一族家臣張孟談遊說何以成事?沒有之前智伯瑤所為,根本不可能輕易說動韓魏兩家,晉陽之水倒灌,破滅智伯瑤的希望,也淹沒春秋最後一個大國。
“師叔,若然秦國一天下大勢,其國可得長久?”
論及當初的晉國,反觀如今的秦國,都有霸絕天下的實力,雖略有不同,但乾坤之道相合,晉國為之衰亡,秦國不知將來如何?
小靈奇異而問,師叔助力秦國多矣,應該早就考慮到這個問題,難道師叔自忖可以秦國亙古?這是有違天道大勢的。
“欲攀登大道,須得妙悟陰陽,剛柔並進,修行如此,凡俗國家更是如此,修行有關卡,治國同樣有關卡,闖過去,綿延國祚,闖不過去,逐漸衰亡。”
“想要有真正不滅的國祚,或許待諸夏之民盡皆達到祖師所言之上德境界,待他們都達到儒家孔丘所言的大同之境界,才有一絲可能。”
秦國的將來如何,周清自是思忖過,但正是因為思忖過,才覺得大道之亙古,原有的歲月長河中,一天下治國之歲不過十五,便是淪亡。
但後繼者又能夠如何,終究免不了陰陽輪回,小靈所語亦是可比凡人可否長生久視,千年以來,又有誰可以做到?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
“在永恒的時間麵前,或許天地萬物都是點綴,但正如滿天星辰,同樣是星辰,有的星辰卻晦暗不顯,有的卻光照億萬裏。”
蒼茫天地,個人終究是渺小無虞,生命的存在,不是為了死亡,而是為了在那有限的時間內,綻放出最為耀眼的光芒。
頭顱微轉,看向一側看將過來的小靈與小衣,輕歎一聲,揮手間,指著道路之旁,迎春日之風長起的一株野花,在冷風中顫顫巍巍,不知將來何存。
“你心中或許疑惑既然一天下之國難以長久,為何我還要助力之!但看此花,生長在路邊,助力培養之,豈不嬌豔些許,那也許就是我的目的,盡管它仍避免不了死亡。”
“但它的一生終究燦爛過,輝煌過,或有史家持筆,如代國,一言以蔽之,而趙國十言以蓋之,不知秦國能得幾何?”
屈指一點,天地之間的元氣化作一道虛幻的光束,被周清封印在那株野花的體內,或許,這就是它的機緣,也許它也能綻放比起那些名貴之花更為美麗的盛景。
伴隨著口中清朗之言,一路南下,過原中山國的故地,過陽城、顧城、安平之城、呂墟之城……,也許每一座城池的背後都有春秋歲月的一個小國。
但他們都已經湮滅不存了,臨近漳水,順遊而下,未幾,過沙丘之地,一代雄主趙武靈王晚節不保,而在歲月長河中,數十年後,同樣一位蓋世英主身隕於此。
未曾停留,繼續南下,過巨鹿之城,過肥水之城,走下漳水,北上百裏,迎麵遠去,那裏,許久未見的邯鄲之城浮現在眼眸深處。
******
“師叔。”
邯鄲照眉池之地的天上人間內,離開易水武陽之城,一路之上,花費大半個月,終於在一片鳥語花香時節,再臨此地。
距離上一次自己前來照眉池可是已經過去近三年了,不過進城以來,除了些許的異樣之外,倒也沒有太大的不同。
沐浴一番,洗去諸多塵土,歸於廳堂之內,品味佳肴,虛守等數位道者與白鳳、墨鴉守衛者近前而禮,數年不見,如薊城的鸚歌一般,白鳳與墨鴉的修為也已經快達到一個臨界之點。
虛守倒是差了一些,不過也慢不太多,揮手間,示意諸人而起,待在凡俗甚久,諸般好的東西沒有學到,這些繁瑣禮儀卻是不少。
“邯鄲城似乎百工凋零許多,緣何如此?”
不錯,那是周清進入邯鄲城池以後的第一感覺,三年前,進入邯鄲的時候,商賈雲集,車隊不斷,行走在街道之上,更是紛嚷之音不絕。
但這次入內,卻似乎受到了什麽影響一般,寬闊平坦的街道之上,兩側的商鋪多有關門,就是靈覺所籠罩的照眉池之內,也鮮少公室貴胄。
“這個……,相當一部分是郭開弄出來的,其人雖奸佞,但卻頗得趙王遷喜歡,大權在握,引得王室其餘重臣不滿。”
“郭開讒言,僅僅是去歲,便是有七八位王室貴族被殺,家族被株連,還有便是師叔曾給予我們的暗子所傳,前太子嘉也在削弱趙王遷的力量。”
“故而,兩者相爭,邯鄲之內,公室貴胄都死傷甚多,那些商賈百業豈不畏懼,是故逃離甚多,連帶去歲照眉池的一家風雅之所,都不存,雪姬也被我送往薊城了。”
坐鎮在邯鄲照眉池三年的時間,本以為師叔開口會問一些其它的東西,不曾想直入核心,虛守上前道禮,略微思忖,徐徐而言。
趙王遷胸無大誌,被郭開蒙蔽雙眼,整日就待在王宮之內飲酒作樂,大權被郭開把持,於前太子嘉來說,似乎也是一件好事。
想要趁機奪走部分權利,不過郭開也不傻,兩虎相爭,便使得邯鄲有了現在的一個模樣,不僅如此,連帶照眉池的生意都差了許多。
“還有十日之前我們所得的密報,秦國關外大營上將軍桓齮同楊端和率領十萬大軍,一支駐守在上黨屯留之地,另一支駐守在趙國南部平陽之地。”
“想來那些商賈百業也是提前得到了消息,提前隱匿一二,不然,按照慣例,他們的諸多貨物可是相當危險。”
商賈地位一直低下,又坐擁大量錢財,尋常時候,自然無事,但若是指大亂而起,又值王族沒錢財的時候,那些商賈便是一隻隻待殺的羔羊。
數百年來,一直如此,商賈不蠢,自是要規避禍患。
“春耕大典已過,三載沉澱,不出兵威懾山東六國,怕是兵刃都要生鏽了。”
“趙國這邊派何人迎戰?”
上將軍桓齮與楊端和這二人可是不弱,至於關內藍田大營的王翦等人,仍舊是錘煉四十萬新軍,他們現在還不到出手的時候。
而趙國這邊,據自己所知,能夠迎戰的將士好像不多了。
前相國龐煖在數年前就重傷而死,大將扈輒也在秦國修築鄭國渠的時候,欲要犯秦,被王翦率兵攻殺,如今的趙國之內,唯一能夠鎮得住場麵的,也隻有北邊代郡抗擊匈奴的李牧了。
“這……,根據趙王遷的旨意,此行領兵之人為巨鹿侯趙穆,其人與郭開交好,兵事倒是不顯,但暗地裏,那似乎還有另外一人。”
“非師叔那顆暗子,我等都險些不知道,甚至將其忘記了。”
提及趙國迎戰之人,虛守神情一滯,感受師叔探尋的神情,沒有隱瞞,緩聲而落。
“誰?莫非是趙國現存名將李牧?”
除了他,周清想不出趙國還有誰能夠令虛守如此神態。
“不是李牧,而是前上將軍廉頗,那太子嘉不知使用了什麽手段,竟是將退隱在魏國邊野的廉頗尋回,重新統領軍權。”
“明麵為巨鹿侯趙穆,暗地裏為上將軍廉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