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閻婆惜見過形形色色的的人,但考慮到她的年齡,難免地仍保留著對浪漫愛情的向往,希望全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對王倫的感情生活有種非常熱心的興趣。
“奴家不知道官人竟有這等傷心事,竟然哪壺不開提哪壺了…官人莫要怪罪!”話雖這般說,心中還是希望他能夠說些什麽的。
不然的話,漫漫長夜,無心睡眠啊。
但王倫傷心嗎?屁!他有的隻是惆悵,因為他甚至連潘金蓮的麵都沒見過!不過見閻婆惜對這些八卦長短很感興趣的樣子,又想到好不容易說動她繼續在東京待著,明天如果形勢不對,他還是要來這裏躲一躲的。
那就哀兵必勝,扮演一回情聖吧!期盼她看自己可憐,隨便賞個三瓜倆棗,再改善下生活什麽的。
“也談不上傷心,就是有一種無可名狀的念想在裏頭,總覺得我王倫半生漂泊,身無長處,文不成武不就,也當不得她一腔情愫在裏頭!她和小可最終沒走到一起去,怪隻怪相逢恨晚、造化弄人了!”
王倫開始還是扯淡,因為知道自己終究和潘金蓮不是一路人,地位條件擱那裏擺著,就是下嫁也論不到自己,倒是那個秀秀如果真嚴格起來還有點機會…
一念及此,感覺甚是罪過。
不過他的話說得甚是淒惶,非常自然不過,那是沾了《大話西遊》的光。千年以後,哪個男人不能把裏麵的這幾句台詞念得滾瓜爛熟呢?
然後他的話真的引起了閻婆惜的共鳴:“原來官人真的有傷心事…也是,沒有傷心事,做不出這麽憂鬱傷感的詩來!官人莫要妄自菲薄----官人是國子監的生員罷?官人既有此等詩才,何愁沒有晉身的機會?”
王倫以為她是在安慰自己。也是,那種單靠一首詩來求當朝者引薦的做法,像宋之問“香山賦詩奪錦袍”的佳話隻有在武則天時代才能有。越到後來,朝廷取士越規範並且考試範圍越大,像宋朝科考的進士考就需要“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
因為考題量大,不論是鄉試還是會試,舉子們都要在考場裏呆上三四天,才能把所有內容答完。
王安石變法,把科舉考試也變了。不設那麽多科,什麽明經、明法,統統取消,隻留進士一科。考試隻考經義,不必再考詩、賦。他的理由是:一個人從小寫詩作賦,熟知音韻,對聖人之言卻知之甚少,一旦當了官兒,怎麽可能懂得治國理民?
由此開始,後世科舉不再考詩、賦而專考經義。
如果不是“崇寧興學”,王倫絕對啥都不想,穿越過來直接上梁山做山大王的。無它,根本沒戲!他怎麽可能在萬惡的古代去潛心修學去努力考什麽進士?
因為武植給了他機會,朝中又有宿太尉可能的門路,再加上在國子監的生活還是很愜意的,所以王倫總算有了對人生美好前景的向往。混個臉熟,掙點小錢,投投門子,爭取外放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嬌妻美妾,何其悠哉?
現在對這個世界還不是太熟,等時機到了,不信沒有發達的機會!
閻婆惜的話其實很合他的心意,因為他就是這麽想的,因為國子監外放的機會還是很多的,畢竟國家取士選官都是從區區兩千人裏頭挑麽,有機會。
隻是走正經的路子太慢了,如果有人引薦自己的詩才的話,這個路就會非常順暢。
這個路其實有的,隻是他不想走。
遠的不說,當朝號稱“隱相”、最有權勢的檢校太傅梁師成就是個附庸風雅之輩,“以翰墨為己任”,凡“四方俊秀名士必招致門下”。在眾多附庸者中,凡遇合意者“輒密加汲引”,培植為自己的黨羽,無論官職大小,皆可得階而升。
像尚書右丞王安中早年負才不得誌,在京師開封“茫然無所向”,時逢梁師成喬遷,其新居“極天下之華麗”,招四方文士前去助興。王安中獻上《歌行》一首,梁師成“讀之大喜”,隨即薦之於上,不數年便得以“登禁林,入政府”。
王倫相信,自己隨便拿出幾首詩來,定能獲得對方的青睞。
隻是這個臉他丟不起。
因為對方是個閹人。
我一個堂堂大男人,在閹人手底下混,名聲會丟盡的!傳到後世,更會給祖宗抹黑!
另外,傳聞宿太尉是朝中為數不多的與蔡京、梁師成等不對付的高級官員。自己好歹間接算是他陣營的一員,怎麽可能去向對方獻詩求寵?此智者所不能為也!
可是,身有蓋世文采,卻無法賣與帝王家,這是一種怎樣的憋屈!而隨隨便便把文采丟出去,又覺得甚是低價!
若不是今晚實在沒輒,王倫也不想這樣就把一首還算不錯的名作就這樣給閻婆惜聽。
如果聽了能有什麽進益,能直接像柳永那樣成為“青樓之友”也可慰平生了,可是貌似她隻是想挖掘詩中的內涵,而少了些對自己外在追求的敏銳。
我現在缺的是什麽?是錢、是女人、是美好的生活、是在這個世界生活的勇氣和關愛…
“咳!詩才麽,這個小可還略有幾分自信,但晉身的機會,難啊!”
想到別的,有萬般困難;但是想到詩才,這個不費吹灰之力。胸中沒細數過,但百十首絕妙好詩好詞是信手拈來吧?便是蘇軾再生,他也敢對上一對!
詩上,遠的不說,“南宋四大詩人”隨便拿一個出來都是吊打目今的存在:陸遊、範成大、楊萬裏…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詞上,放著和蘇辛並稱豪放詞兩位大師的辛棄疾沒出生,放著幾百年後以婉約詞橫空出世的納蘭容若,還有詞壇太祖毛爺爺都是此中不世出的人才。
哥不是沒才,哥隻是沒有機會!
沒成想,他的一番豪言壯語落在閻婆惜眼裏,卻正成了他滿腹學識的佐證,主要是有剛剛的《綺懷》珠玉在前…
“奴家不知道官人竟有這等傷心事,竟然哪壺不開提哪壺了…官人莫要怪罪!”話雖這般說,心中還是希望他能夠說些什麽的。
不然的話,漫漫長夜,無心睡眠啊。
但王倫傷心嗎?屁!他有的隻是惆悵,因為他甚至連潘金蓮的麵都沒見過!不過見閻婆惜對這些八卦長短很感興趣的樣子,又想到好不容易說動她繼續在東京待著,明天如果形勢不對,他還是要來這裏躲一躲的。
那就哀兵必勝,扮演一回情聖吧!期盼她看自己可憐,隨便賞個三瓜倆棗,再改善下生活什麽的。
“也談不上傷心,就是有一種無可名狀的念想在裏頭,總覺得我王倫半生漂泊,身無長處,文不成武不就,也當不得她一腔情愫在裏頭!她和小可最終沒走到一起去,怪隻怪相逢恨晚、造化弄人了!”
王倫開始還是扯淡,因為知道自己終究和潘金蓮不是一路人,地位條件擱那裏擺著,就是下嫁也論不到自己,倒是那個秀秀如果真嚴格起來還有點機會…
一念及此,感覺甚是罪過。
不過他的話說得甚是淒惶,非常自然不過,那是沾了《大話西遊》的光。千年以後,哪個男人不能把裏麵的這幾句台詞念得滾瓜爛熟呢?
然後他的話真的引起了閻婆惜的共鳴:“原來官人真的有傷心事…也是,沒有傷心事,做不出這麽憂鬱傷感的詩來!官人莫要妄自菲薄----官人是國子監的生員罷?官人既有此等詩才,何愁沒有晉身的機會?”
王倫以為她是在安慰自己。也是,那種單靠一首詩來求當朝者引薦的做法,像宋之問“香山賦詩奪錦袍”的佳話隻有在武則天時代才能有。越到後來,朝廷取士越規範並且考試範圍越大,像宋朝科考的進士考就需要“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
因為考題量大,不論是鄉試還是會試,舉子們都要在考場裏呆上三四天,才能把所有內容答完。
王安石變法,把科舉考試也變了。不設那麽多科,什麽明經、明法,統統取消,隻留進士一科。考試隻考經義,不必再考詩、賦。他的理由是:一個人從小寫詩作賦,熟知音韻,對聖人之言卻知之甚少,一旦當了官兒,怎麽可能懂得治國理民?
由此開始,後世科舉不再考詩、賦而專考經義。
如果不是“崇寧興學”,王倫絕對啥都不想,穿越過來直接上梁山做山大王的。無它,根本沒戲!他怎麽可能在萬惡的古代去潛心修學去努力考什麽進士?
因為武植給了他機會,朝中又有宿太尉可能的門路,再加上在國子監的生活還是很愜意的,所以王倫總算有了對人生美好前景的向往。混個臉熟,掙點小錢,投投門子,爭取外放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嬌妻美妾,何其悠哉?
現在對這個世界還不是太熟,等時機到了,不信沒有發達的機會!
閻婆惜的話其實很合他的心意,因為他就是這麽想的,因為國子監外放的機會還是很多的,畢竟國家取士選官都是從區區兩千人裏頭挑麽,有機會。
隻是走正經的路子太慢了,如果有人引薦自己的詩才的話,這個路就會非常順暢。
這個路其實有的,隻是他不想走。
遠的不說,當朝號稱“隱相”、最有權勢的檢校太傅梁師成就是個附庸風雅之輩,“以翰墨為己任”,凡“四方俊秀名士必招致門下”。在眾多附庸者中,凡遇合意者“輒密加汲引”,培植為自己的黨羽,無論官職大小,皆可得階而升。
像尚書右丞王安中早年負才不得誌,在京師開封“茫然無所向”,時逢梁師成喬遷,其新居“極天下之華麗”,招四方文士前去助興。王安中獻上《歌行》一首,梁師成“讀之大喜”,隨即薦之於上,不數年便得以“登禁林,入政府”。
王倫相信,自己隨便拿出幾首詩來,定能獲得對方的青睞。
隻是這個臉他丟不起。
因為對方是個閹人。
我一個堂堂大男人,在閹人手底下混,名聲會丟盡的!傳到後世,更會給祖宗抹黑!
另外,傳聞宿太尉是朝中為數不多的與蔡京、梁師成等不對付的高級官員。自己好歹間接算是他陣營的一員,怎麽可能去向對方獻詩求寵?此智者所不能為也!
可是,身有蓋世文采,卻無法賣與帝王家,這是一種怎樣的憋屈!而隨隨便便把文采丟出去,又覺得甚是低價!
若不是今晚實在沒輒,王倫也不想這樣就把一首還算不錯的名作就這樣給閻婆惜聽。
如果聽了能有什麽進益,能直接像柳永那樣成為“青樓之友”也可慰平生了,可是貌似她隻是想挖掘詩中的內涵,而少了些對自己外在追求的敏銳。
我現在缺的是什麽?是錢、是女人、是美好的生活、是在這個世界生活的勇氣和關愛…
“咳!詩才麽,這個小可還略有幾分自信,但晉身的機會,難啊!”
想到別的,有萬般困難;但是想到詩才,這個不費吹灰之力。胸中沒細數過,但百十首絕妙好詩好詞是信手拈來吧?便是蘇軾再生,他也敢對上一對!
詩上,遠的不說,“南宋四大詩人”隨便拿一個出來都是吊打目今的存在:陸遊、範成大、楊萬裏…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詞上,放著和蘇辛並稱豪放詞兩位大師的辛棄疾沒出生,放著幾百年後以婉約詞橫空出世的納蘭容若,還有詞壇太祖毛爺爺都是此中不世出的人才。
哥不是沒才,哥隻是沒有機會!
沒成想,他的一番豪言壯語落在閻婆惜眼裏,卻正成了他滿腹學識的佐證,主要是有剛剛的《綺懷》珠玉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