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糖、金桂花、油。”寧雪兒說了幾樣食材。蔡婆婆很麻利地拿了出來,然後一臉期待地問:“寧姑娘,下一步呢?”
寧雪兒淡然道:“把棗洗一下,然後上鍋蒸。”
“好勒,”蔡婆婆挽起袖子,就開始洗棗。
寧雪兒靜靜地打量著蔡婆婆,微微發胖的身材,一身深藍色的綢緞衣裳,頭發整齊地盤成一個髻,上麵插了兩根銀簪子,再往下,耳朵上戴著的則是兩隻金耳環。寧雪兒暗暗感慨:這大戶人家可真有錢,一個下人的穿戴都如此不凡。
寧雪兒默默低頭,看了自己的一身,藍色的粗布衣裳,淺灰色的麻裙子,腳上的鞋子雖然不是草鞋,但是由於穿的時間太長,早已經磨得不成樣子了。恍然間,寧雪兒又想起家裏,兩間破舊不堪的茅草屋,桌子椅子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平日裏都是墊塊石頭將就用。吃的雖說頓頓有米,但是家裏的米缸已經快見底了,而銀子也花去了五兩,這情況真是不容樂觀啊。
就在寧雪兒暗自感慨的時候,蔡婆婆已經把紅棗放進去蒸了,往灶膛裏塞了一把柴,蔡婆婆便得了空和寧雪兒說話。
“寧姑娘,您可真是心靈手巧啊,這山藥棗泥糕你是怎麽想起來的呀?”
寧雪兒笑笑,“咳,我就是在家得空瞎琢磨唄,結果沒成想入了夫人的眼,真是榮幸啊。”
“嗯,”蔡婆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繼續問道:“那這山藥是哪裏來的呢?不怕你笑話,我老婆子活了幾十年了,見過的稀罕物不少,你這山藥卻是從未見過。”
“嗯,也是我運氣好吧,我就在村裏的後山上找到的。”寧雪兒隨意一句話就給糊弄過去了。
片刻以後,紅棗好了,寧雪兒又把處理好的山藥上鍋蒸,然後又帶著蔡婆婆把紅棗一個個的去核,搗碎,之後便是放油用白糖熬棗泥,準備好餡兒以後,寧雪兒又帶著蔡婆婆處理山藥,將蒸好的山藥去皮,搗碎,放在潮濕幹淨的白布上,像揉麵一樣搓,揉得差不多以後,便用山藥包棗泥,最後放入做點心的模具,這糕點就完成了。
在做糕點的過程中,寧雪兒一步一步仔細地教蔡婆婆,把每個事項和注意點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蔡婆婆做了幾十年菜,廚房的東西熟的很,自然是一點就透。所以,這次糕點在很輕鬆的氛圍裏就完成了。
山藥棗泥糕一完成,蔡婆婆就趁熱給林雪端了去,林雪吃了大喜,又喚了寧雪兒過去。
寧雪兒穿過一個小院子,便來到了林雪的住處。遠遠望去,倒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屋子。進去以後,寧雪兒隻敢低著頭,望著地麵,卻突然發現這地上鋪的是光鮮鋥亮的金磚,內心又不免感歎,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啊!
林雪此刻坐在屋子正中的椅子上,居高臨下地打量著這個農家女,頭上隻簡單梳了兩個發髻,並無首飾點綴。衣裳是粗布做的,看著礙眼極了。
林雪蹙眉,蔡婆婆忙道:“寧姑娘,抬起頭讓我們主子瞧瞧。”
寧雪兒的心髒撲通撲通跳,可是麵上還是要保持鎮定,她緩緩地抬起下顎,望向林雪。
映入眼簾的是一張無比精致的臉蛋,鵝蛋臉上一雙杏眼格外有神,上麵掛著兩道彎彎細眉,下麵一張櫻桃小嘴。無可挑剔的五官配上古典的鵝蛋臉,活脫脫一個小家碧玉。
再往上瞧,這位夫人梳了一個飛天髻,上麵別致地插了兩根流蘇簪子,額頭正中貼了一朵淡粉色梅花襯得美人愈發清秀。
在寧雪兒打量林雪的同時,林雪也在打量她,圓圓的小臉上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睫毛長得像洋娃娃,兩頰微紅,好似一個白裏透紅的蘋果,讓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四目相對,林雪忍不住用手中的扇子微微遮了遮自己的臉,寧雪兒自知失禮,趕忙低下頭去,誠惶誠恐道:“小的該死,夫人太美,一時竟看癡了。”
林雪“撲哧”一聲笑了,“你這丫頭,到會說話,嘴真甜,蔡嬤嬤,賞。”
蔡婆子趕忙獻上一個紅漆盒子,裏麵全是白銀,寧雪兒一眼掃過去,發現竟有五十兩之多。
“謝謝夫人,多謝夫人。”寧雪兒激動得連忙磕頭謝恩。
“下去吧,”林雪揮了揮手,便把寧雪兒打發了。
蔡婆子一路領著寧雪兒出去,路上,她一邊走一邊道:“姑娘好福氣啊,竟得了夫人的賞賜,真是好福氣啊!”
寧雪兒默默跟著蔡婆子,她悄悄打量了一下蔡婆子,隻見她看著銀子的時候兩眼發光,莫非........
寧雪兒心裏有了主意。
走過蜿蜒曲折的回廊,就到了府衙的大門口,蔡婆子萬分不舍地把盒子遞給寧雪兒,“喏,雪兒姑娘,拿著走吧。”
寧雪兒輕輕接過盒子,又打開盒子,從裏麵拿出十兩紋銀快速塞到蔡婆子懷裏,“婆婆,今日多謝您照顧了,這點子心意望您不要嫌棄,收下才好。”
“好好好,”得了銀子的蔡婆子笑開了花,她貼心道:“雪兒啊,你回去要不少路吧,這樣,我讓府裏的家丁用馬車送你一下吧。”
對於蔡婆子的美意,寧雪兒自然不會推脫,她笑道:“如此便謝謝蔡婆婆了。”
而後,寧雪兒便坐著馬車踏上了回家的路。
馬車上,寧雪兒像傻子似的看著懷裏的四十兩銀子,她把所有的紋銀都摸了一遍,又關上盒子。過一會兒,又不放心地打開盒子,又摸了一遍。
係統看著傻嗬嗬的宿主,簡直無語了,“宿主,不就是四十兩嘛,至於嗎?”
“當然至於啊,這可是我在這個世界第一次賺錢呢。”
係統:“你開心就好,路過鎮上,要買點東西回去嗎?”
係統一提醒,寧雪兒才想起來家裏是該添置東西了。米、麵、油家裏都是缺的,另外還有棉花,凳子,鏟子這些小物件。
一想到這裏,她便撩開簾子,對著駕車的小哥道:“小哥,趕了一天路,累了吧,要不等會子路過通安鎮咱們吃點東西?”
“行啊!”小夥子爽快的答應,畢竟白白一頓飯,不蹭白不蹭啊。
到了通安鎮,駕車的小夥計放慢了速度,一路瞅著小飯店。終於,在一家賣餛飩的鋪子前停下來,拴好馬,寧雪兒下了車,她大方地點了兩碗餛飩,然後又問了店家哪裏有賣米的鋪子。
店家指了指不遠處的巷子,道:“小姑娘,那裏米、麵、油啥都有。”
毫不猶豫地,寧雪兒進了巷子,她先進了一家米鋪,問了一下價格,這裏的大米一斤二十文,寧雪兒想了想,要了兩百斤。
突然來了一個大主顧,小夥計笑得合不攏嘴的,他點頭哈腰道:“這位姑娘,您買的多,我們再送您五斤,您看一共是兩百零五斤哈。”
寧雪兒瞧了一眼稱,沒錯,於是便爽快地拿出一錠十兩的銀子。
小夥計眼中閃過一絲詫異,真真是人不可貌相啊,沒想到這麽一個不起眼的小姑娘一出手就是十兩銀子啊。於是,夥計的態度愈發恭敬了,他麻利地給寧雪兒找了六兩碎銀子。
寧雪兒收下後,道:“這糧食先放在這裏,等會兒我來取。”
出了米鋪,寧雪兒又進了油鋪子,這個時代賣的最多的是菜籽油。寧雪兒瞧了一眼,覺得還可以,就問了一下價格。油是三十文一斤,寧雪兒想了想要了五十斤。
付了錢,寧雪兒又去賣肉的那裏看了看,問了一下價格,瘦肉十五文一斤,肥肉三十文一斤,骨頭十文一斤。想了想,寧雪兒要了十斤五花肉,十斤骨頭。
東西買的七七八八,寧雪兒便原路返回,夥計兩碗餛飩下肚,正坐在凳子上擦嘴。寧雪兒麻利付了錢,又去隔壁買了十個肉包子,然後才領著夥計去拿剛剛買的米、油、肉。
再一次坐上馬車,車廂裏已經塞滿了吃的,寧雪兒看著也覺得心裏滿滿的。
馬車越走越快,兩刻鍾後,便進了草橋村。此時,正是晌午,村裏的小道上多的是吃完飯出來溜達的村民。當一輛馬車進了村,立刻引發了眾人的圍觀。
眾人跟著馬車一路到了寧家,到達目的地後,小夥計便幫著寧雪兒把車上的東西全部搬了下來。眾村民看著這麽些東西,皆以為是縣令大人賞的,一個個羨慕得不得了。
“唉,這寧老三真是命好啊,生了一個能幹的閨女,居然能讓縣令賞東西,”
“這福氣你可羨慕不來,我聽說呀,雪兒丫頭手巧,會做糕點,才讓縣令高看了。”
“雪兒丫頭這番也算是苦盡甘來嘍,也不知道霍家後悔不,白白沒了這麽一個好媳婦。”
村人七嘴八舌的,寧雪兒倒是沒空聽,她忙著搬東西,收拾東西呢。
饒是張氏、丁氏、寧婆子瞧見這麽大的陣仗,也愣住了。
寧雪兒淡然道:“把棗洗一下,然後上鍋蒸。”
“好勒,”蔡婆婆挽起袖子,就開始洗棗。
寧雪兒靜靜地打量著蔡婆婆,微微發胖的身材,一身深藍色的綢緞衣裳,頭發整齊地盤成一個髻,上麵插了兩根銀簪子,再往下,耳朵上戴著的則是兩隻金耳環。寧雪兒暗暗感慨:這大戶人家可真有錢,一個下人的穿戴都如此不凡。
寧雪兒默默低頭,看了自己的一身,藍色的粗布衣裳,淺灰色的麻裙子,腳上的鞋子雖然不是草鞋,但是由於穿的時間太長,早已經磨得不成樣子了。恍然間,寧雪兒又想起家裏,兩間破舊不堪的茅草屋,桌子椅子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平日裏都是墊塊石頭將就用。吃的雖說頓頓有米,但是家裏的米缸已經快見底了,而銀子也花去了五兩,這情況真是不容樂觀啊。
就在寧雪兒暗自感慨的時候,蔡婆婆已經把紅棗放進去蒸了,往灶膛裏塞了一把柴,蔡婆婆便得了空和寧雪兒說話。
“寧姑娘,您可真是心靈手巧啊,這山藥棗泥糕你是怎麽想起來的呀?”
寧雪兒笑笑,“咳,我就是在家得空瞎琢磨唄,結果沒成想入了夫人的眼,真是榮幸啊。”
“嗯,”蔡婆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繼續問道:“那這山藥是哪裏來的呢?不怕你笑話,我老婆子活了幾十年了,見過的稀罕物不少,你這山藥卻是從未見過。”
“嗯,也是我運氣好吧,我就在村裏的後山上找到的。”寧雪兒隨意一句話就給糊弄過去了。
片刻以後,紅棗好了,寧雪兒又把處理好的山藥上鍋蒸,然後又帶著蔡婆婆把紅棗一個個的去核,搗碎,之後便是放油用白糖熬棗泥,準備好餡兒以後,寧雪兒又帶著蔡婆婆處理山藥,將蒸好的山藥去皮,搗碎,放在潮濕幹淨的白布上,像揉麵一樣搓,揉得差不多以後,便用山藥包棗泥,最後放入做點心的模具,這糕點就完成了。
在做糕點的過程中,寧雪兒一步一步仔細地教蔡婆婆,把每個事項和注意點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蔡婆婆做了幾十年菜,廚房的東西熟的很,自然是一點就透。所以,這次糕點在很輕鬆的氛圍裏就完成了。
山藥棗泥糕一完成,蔡婆婆就趁熱給林雪端了去,林雪吃了大喜,又喚了寧雪兒過去。
寧雪兒穿過一個小院子,便來到了林雪的住處。遠遠望去,倒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屋子。進去以後,寧雪兒隻敢低著頭,望著地麵,卻突然發現這地上鋪的是光鮮鋥亮的金磚,內心又不免感歎,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啊!
林雪此刻坐在屋子正中的椅子上,居高臨下地打量著這個農家女,頭上隻簡單梳了兩個發髻,並無首飾點綴。衣裳是粗布做的,看著礙眼極了。
林雪蹙眉,蔡婆婆忙道:“寧姑娘,抬起頭讓我們主子瞧瞧。”
寧雪兒的心髒撲通撲通跳,可是麵上還是要保持鎮定,她緩緩地抬起下顎,望向林雪。
映入眼簾的是一張無比精致的臉蛋,鵝蛋臉上一雙杏眼格外有神,上麵掛著兩道彎彎細眉,下麵一張櫻桃小嘴。無可挑剔的五官配上古典的鵝蛋臉,活脫脫一個小家碧玉。
再往上瞧,這位夫人梳了一個飛天髻,上麵別致地插了兩根流蘇簪子,額頭正中貼了一朵淡粉色梅花襯得美人愈發清秀。
在寧雪兒打量林雪的同時,林雪也在打量她,圓圓的小臉上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睫毛長得像洋娃娃,兩頰微紅,好似一個白裏透紅的蘋果,讓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四目相對,林雪忍不住用手中的扇子微微遮了遮自己的臉,寧雪兒自知失禮,趕忙低下頭去,誠惶誠恐道:“小的該死,夫人太美,一時竟看癡了。”
林雪“撲哧”一聲笑了,“你這丫頭,到會說話,嘴真甜,蔡嬤嬤,賞。”
蔡婆子趕忙獻上一個紅漆盒子,裏麵全是白銀,寧雪兒一眼掃過去,發現竟有五十兩之多。
“謝謝夫人,多謝夫人。”寧雪兒激動得連忙磕頭謝恩。
“下去吧,”林雪揮了揮手,便把寧雪兒打發了。
蔡婆子一路領著寧雪兒出去,路上,她一邊走一邊道:“姑娘好福氣啊,竟得了夫人的賞賜,真是好福氣啊!”
寧雪兒默默跟著蔡婆子,她悄悄打量了一下蔡婆子,隻見她看著銀子的時候兩眼發光,莫非........
寧雪兒心裏有了主意。
走過蜿蜒曲折的回廊,就到了府衙的大門口,蔡婆子萬分不舍地把盒子遞給寧雪兒,“喏,雪兒姑娘,拿著走吧。”
寧雪兒輕輕接過盒子,又打開盒子,從裏麵拿出十兩紋銀快速塞到蔡婆子懷裏,“婆婆,今日多謝您照顧了,這點子心意望您不要嫌棄,收下才好。”
“好好好,”得了銀子的蔡婆子笑開了花,她貼心道:“雪兒啊,你回去要不少路吧,這樣,我讓府裏的家丁用馬車送你一下吧。”
對於蔡婆子的美意,寧雪兒自然不會推脫,她笑道:“如此便謝謝蔡婆婆了。”
而後,寧雪兒便坐著馬車踏上了回家的路。
馬車上,寧雪兒像傻子似的看著懷裏的四十兩銀子,她把所有的紋銀都摸了一遍,又關上盒子。過一會兒,又不放心地打開盒子,又摸了一遍。
係統看著傻嗬嗬的宿主,簡直無語了,“宿主,不就是四十兩嘛,至於嗎?”
“當然至於啊,這可是我在這個世界第一次賺錢呢。”
係統:“你開心就好,路過鎮上,要買點東西回去嗎?”
係統一提醒,寧雪兒才想起來家裏是該添置東西了。米、麵、油家裏都是缺的,另外還有棉花,凳子,鏟子這些小物件。
一想到這裏,她便撩開簾子,對著駕車的小哥道:“小哥,趕了一天路,累了吧,要不等會子路過通安鎮咱們吃點東西?”
“行啊!”小夥子爽快的答應,畢竟白白一頓飯,不蹭白不蹭啊。
到了通安鎮,駕車的小夥計放慢了速度,一路瞅著小飯店。終於,在一家賣餛飩的鋪子前停下來,拴好馬,寧雪兒下了車,她大方地點了兩碗餛飩,然後又問了店家哪裏有賣米的鋪子。
店家指了指不遠處的巷子,道:“小姑娘,那裏米、麵、油啥都有。”
毫不猶豫地,寧雪兒進了巷子,她先進了一家米鋪,問了一下價格,這裏的大米一斤二十文,寧雪兒想了想,要了兩百斤。
突然來了一個大主顧,小夥計笑得合不攏嘴的,他點頭哈腰道:“這位姑娘,您買的多,我們再送您五斤,您看一共是兩百零五斤哈。”
寧雪兒瞧了一眼稱,沒錯,於是便爽快地拿出一錠十兩的銀子。
小夥計眼中閃過一絲詫異,真真是人不可貌相啊,沒想到這麽一個不起眼的小姑娘一出手就是十兩銀子啊。於是,夥計的態度愈發恭敬了,他麻利地給寧雪兒找了六兩碎銀子。
寧雪兒收下後,道:“這糧食先放在這裏,等會兒我來取。”
出了米鋪,寧雪兒又進了油鋪子,這個時代賣的最多的是菜籽油。寧雪兒瞧了一眼,覺得還可以,就問了一下價格。油是三十文一斤,寧雪兒想了想要了五十斤。
付了錢,寧雪兒又去賣肉的那裏看了看,問了一下價格,瘦肉十五文一斤,肥肉三十文一斤,骨頭十文一斤。想了想,寧雪兒要了十斤五花肉,十斤骨頭。
東西買的七七八八,寧雪兒便原路返回,夥計兩碗餛飩下肚,正坐在凳子上擦嘴。寧雪兒麻利付了錢,又去隔壁買了十個肉包子,然後才領著夥計去拿剛剛買的米、油、肉。
再一次坐上馬車,車廂裏已經塞滿了吃的,寧雪兒看著也覺得心裏滿滿的。
馬車越走越快,兩刻鍾後,便進了草橋村。此時,正是晌午,村裏的小道上多的是吃完飯出來溜達的村民。當一輛馬車進了村,立刻引發了眾人的圍觀。
眾人跟著馬車一路到了寧家,到達目的地後,小夥計便幫著寧雪兒把車上的東西全部搬了下來。眾村民看著這麽些東西,皆以為是縣令大人賞的,一個個羨慕得不得了。
“唉,這寧老三真是命好啊,生了一個能幹的閨女,居然能讓縣令賞東西,”
“這福氣你可羨慕不來,我聽說呀,雪兒丫頭手巧,會做糕點,才讓縣令高看了。”
“雪兒丫頭這番也算是苦盡甘來嘍,也不知道霍家後悔不,白白沒了這麽一個好媳婦。”
村人七嘴八舌的,寧雪兒倒是沒空聽,她忙著搬東西,收拾東西呢。
饒是張氏、丁氏、寧婆子瞧見這麽大的陣仗,也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