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大川臉色不好,他瞪了柳氏一眼,沒好氣的道:“你以為我想出嗎?”還不是被老娘逼的。
柳氏聞言,忙道:“當家的,既然你也不願意出,那咱家就別出了。反正已經分了家,三房要建屋子幹我們啥事?”
寧大川無語,對於柳氏這個婆娘他還有啥好說的,小氣自私,刻薄霸道,家裏人不待見她是有理由的。
寧大川搖搖頭,脫了衣裳準備上床休息。柳氏緊跟著也上了床,她低聲訴苦,“當家的,你別嫌我小氣,你看看咱們家兩兒子,各個都要讀書還要娶妻,咱們不打算著點兒,以後不知道怎麽辦呢?”
寧大川翻了個身,歎了一口氣,雖然柳氏小氣刻薄,但是心裏卻都是這個家,哎,家裏開銷大啊,老三那裏,不如明天去哭哭窮?
寧大川想著想著便睡著了,白天實在太累,抄了一本三字經,還有家裏的各種破事兒。
第二天,寧雪兒一家早早起了床,張氏去織布,寧大壯和寧大牛去鎮上買青磚,寧雪兒則下地看了看紅薯的長勢,這幾天雨下的足,紅薯葉長得好,一眼望過去,綠油油的一片。
寧雪兒站在田埂上,望著這十畝的紅薯,心裏想著今年過年就靠它們了!
細細察看過後,寧雪兒又彎腰摘了一些紅薯葉放在背簍裏。
鄉間小路,寧雪兒背著背簍,打著油紙傘,踩著一路的泥濘,聞著清新的空氣,她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在鄉下的那種感覺。
到了家,寧雪兒給丁氏也送了些紅薯葉去,她家有頭豬,紅薯葉不僅可以人吃,也可以拿來喂豬。
丁氏笑著收下,還直誇寧雪兒有心了。回去的時候,丁氏塞給寧雪兒兩顆雞蛋,寧雪兒也笑著道了謝。回家以後,寧雪兒就著手開始準備午飯,雞蛋她準備炒著吃,再炒上一大碗紅薯葉,配一鍋白米飯,這午飯就好了。
中午,張氏端著手裏的白米飯,眉頭蹙的能夾死蚊子了。寧雪兒小心翼翼地問:“娘,您怎麽了?”
“雪兒啊,咱們家不比平常了,這白米飯還是少吃,明兒我就讓你爹去鎮上買些雜糧回來,咱們混著吃,抗餓還省錢。”
“哦,”寧雪兒默默點點頭,心裏卻是淚流滿麵。她混的好差呀,眼看連白米飯都吃不上了。
晌午一過,寧雪兒收拾了碗筷,又背著背簍上山去了。家裏要建屋子,處處要用銀子,她得更努力的撿柴才行。
路過張益生家門口,張蜜糖怯生生地喊了她一聲。寧雪兒朝她笑笑,她才歡快地跑出來。
“雪兒姐,咱們一起上山。”張蜜糖上山是為了去看張益生設置的陷井裏有沒有獵物,順便再撿點柴火回去。兩個小姑娘一起,倒也有個伴兒。
寧雪兒先跟著張蜜糖去看了陷井,那些陷井張益生做的很隱蔽,上麵都鋪了稻草,若不是熟門熟路,壓根找不到。
不過,也不知是不是下雨的原因,一連看了三個陷井,都一無所獲。兩個小姑娘不免有些沮喪,然而,到了第四個陷井的時候,卻發現裏麵有隻受了傷的白兔子。那兔子渾身雪白,前腳因刮到了尖竹子而流血,張蜜糖小心翼翼地把它拿起來,高興道:“最近又能吃肉啦!”
寧雪兒勉強笑了笑,便去撿柴了。
傍晚時分,寧大壯和寧大牛正在院子裏壘磚頭,剛剛買回來的青磚要放好。寧雪兒到了家,放下背簍就去做飯。中午的米飯熬粥,家裏還剩三個雞蛋,寧雪兒全炒了,此外水缸裏養著張益生送來的兩條鯽魚,也讓她紅燒了。
弄好了飯,寧雪兒吱了一聲,寧大壯熱情地留了寧大牛吃飯。寧大牛嚐了幾口菜後,直誇寧雪兒手藝好。寧雪兒眉眼彎彎,“好吃二伯以後還來。”
飯桌上,寧大牛一邊吃著,一邊和寧大壯商量著建屋子的事兒,寧雪兒默默扒米飯,張著耳朵聽著。
“大壯啊,你意思是在原址上重建啊,可我看你那地方窄的很,以前建兩間茅草屋都勉強,這次要建三間大瓦房,怎麽也放不下吧。”
寧大壯歎了一口氣,無奈道:“那能怎麽辦?家裏就這麽大,菜園子又不能動,其他地方風水又不好.........”為這事兒,寧大壯也發過愁。
“傻瓜!”寧大牛笑了笑,“咱們村地多得是,你找村長隨便要一塊不就行了?”
“不行,不行。”寧大壯直搖頭,“咱們村那些不要錢的地位置都差得很,我們不住!”
草橋村荒地多不假,可人也多。村子裏一戶戶地早把好地方占光了,剩下的要麽靠近墳場,要麽在山腳下,這兩個地方都荒無人煙,一般人家寧願擠一擠,也不願搬去。
“咳,不就這事兒嘛,包在你哥哥我身上,回頭我就給你打聽打聽,幫你找個好地方。”寧大牛信心滿滿地拍拍胸脯,信誓旦旦地說著。
結果,第二天寧大牛就有好消息了,原來村裏李老頭的兒子在鎮上發了財,買了屋子,要接李老頭去享福了,他們尋思著家裏屋子太破,留著也沒用,正四處找人脫手。
寧大壯大喜過望,當即就和寧大牛去看了房子,房子是破,可架不住李家院子大啊,李家雖然隻有兩間茅草屋,但是前後的菜園子加起來足足有兩畝地之多。寧大壯心動了。但是一問價格,他的心又涼了。
一個破屋子加一個院子居然要二十兩銀子,這不搶錢嘛!
要知道,良田價最高了,也不過七八兩銀子一畝啊,這李老頭家的地隻能住,又不能種糧食,憑啥賣那麽貴。
寧大壯美滋滋地出去,卻是垂頭喪氣地回來。寧大牛的臉色也不好看,他介紹的買賣沒成功,他自然不開心。
中午的時候,寧大壯悄悄和張氏說了這事兒。張氏嚇得臉色都白了,直搖頭道:“不能買,不能買,咱們家就這麽些銀子,要買了這個院子,咱們拿什麽建屋子啊!”
寧雪兒坐在一旁,小心地插了一句嘴,“爹,要不您央著二伯再去砍砍價?”
寧大壯點點頭,隻得如此啊。
二房屋裏,寧大牛一進屋子,丁氏便問道:“孩子爹,事情怎麽樣了?”
寧大牛臭著臉,沒好氣地道:“不怎麽樣!老三嫌貴,不肯買。”
“不肯買?”丁氏疑惑了,她問:“你和老三說的什麽價?”
“二十兩!”
“二十兩?”丁氏驚呼,“你個沒良心的,連自家兄弟都坑,你.........”
丁氏氣得向寧大牛扔了一條帕子,寧大牛順手接過,笑嘻嘻道:“娘子,我就是想撈點油水嘛。你看看,老三建屋子,我忙裏忙外,還不該賺點銀子?”
“那你也不能胡亂要價啊!老三又不傻,那破屋子撐死了十五兩,你多要五兩,老三能答應?”丁氏瞪著眼睛怒道。
自家這個丈夫,為人圓滑不假,就是心太大,把人都嚇跑了。
寧大牛不好意思地笑笑,“誰知道老三那個傻子這次沒上當啊!”
“你還敢說!”丁氏隨手又是一條帕子扔過去,“老三可不傻,你以後和他相處可不能欺負他,他是你弟弟,我看著他們家那個雪兒能幹的很,以後沒準兒咱們都要指望她。”
“好了好了,知道了。這話你說了幾百遍了!”寧大牛不耐煩地應著,他覺得自己耳朵都要出繭子了。
晚上,寧大壯又跑去二房串門,他手裏還拿著雪兒烤好的板栗,沒辦法,誰讓自己有求於人呢。
敲了門,進了屋,寧大壯落座以後,先是指了指手裏的板栗,“二嫂子,送給你嚐嚐。”
丁氏樂道:“都是自家人,這麽客氣幹嘛!”
寧大壯笑笑,寒暄了好幾句,寧大壯才試探地問:“二哥,李老頭家的屋子還能再便宜些嗎?”
丁氏和寧大牛皆是一愣,他們沒想到寧大牛還惦記著呢。
“不知道啊!”寧大牛搖搖頭,“不過,你要是誠心想要,明兒我再去幫你問。”
“那謝謝二哥了,時候不早了,你們早些休息。”寧大壯起身便走了。
又過了幾日,寧大牛帶來消息,李老頭家的屋子最低也得十五兩,少一個銅板他們都不賣的。寧大壯咬牙買下,給了銀子,寧大牛又幫著辦了手續,當拿到地契和房契的那一刻,寧大壯的眼睛都紅了,快三十了,終於有自己的地了。
張氏和寧雪兒也是歡喜的。不管怎麽樣,隻要買了地,以後就有希望了。但是一想起家裏的銀子,大夥兒又發愁了。
現在就剩十五兩,如何能建屋子?張氏想了想,道:“當家的,要不咱們緩緩?等富裕了再建不遲啊!”
寧大壯捂著頭,苦惱道:“不建屋子咱們住哪裏?總不能一直住大房的屋子吧。”
“怕什麽?咱們不是還有兩間茅草屋嗎?雖說破了些,但是修一下將就住唄。”柳氏想當然地道。
“唉,你啊,”寧大壯指了指柳氏,無奈解釋,“第一,修屋子要銀子,第二咱們那個茅草屋要想修得好,一點銀子是不夠的。”
柳氏聞言,忙道:“當家的,既然你也不願意出,那咱家就別出了。反正已經分了家,三房要建屋子幹我們啥事?”
寧大川無語,對於柳氏這個婆娘他還有啥好說的,小氣自私,刻薄霸道,家裏人不待見她是有理由的。
寧大川搖搖頭,脫了衣裳準備上床休息。柳氏緊跟著也上了床,她低聲訴苦,“當家的,你別嫌我小氣,你看看咱們家兩兒子,各個都要讀書還要娶妻,咱們不打算著點兒,以後不知道怎麽辦呢?”
寧大川翻了個身,歎了一口氣,雖然柳氏小氣刻薄,但是心裏卻都是這個家,哎,家裏開銷大啊,老三那裏,不如明天去哭哭窮?
寧大川想著想著便睡著了,白天實在太累,抄了一本三字經,還有家裏的各種破事兒。
第二天,寧雪兒一家早早起了床,張氏去織布,寧大壯和寧大牛去鎮上買青磚,寧雪兒則下地看了看紅薯的長勢,這幾天雨下的足,紅薯葉長得好,一眼望過去,綠油油的一片。
寧雪兒站在田埂上,望著這十畝的紅薯,心裏想著今年過年就靠它們了!
細細察看過後,寧雪兒又彎腰摘了一些紅薯葉放在背簍裏。
鄉間小路,寧雪兒背著背簍,打著油紙傘,踩著一路的泥濘,聞著清新的空氣,她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在鄉下的那種感覺。
到了家,寧雪兒給丁氏也送了些紅薯葉去,她家有頭豬,紅薯葉不僅可以人吃,也可以拿來喂豬。
丁氏笑著收下,還直誇寧雪兒有心了。回去的時候,丁氏塞給寧雪兒兩顆雞蛋,寧雪兒也笑著道了謝。回家以後,寧雪兒就著手開始準備午飯,雞蛋她準備炒著吃,再炒上一大碗紅薯葉,配一鍋白米飯,這午飯就好了。
中午,張氏端著手裏的白米飯,眉頭蹙的能夾死蚊子了。寧雪兒小心翼翼地問:“娘,您怎麽了?”
“雪兒啊,咱們家不比平常了,這白米飯還是少吃,明兒我就讓你爹去鎮上買些雜糧回來,咱們混著吃,抗餓還省錢。”
“哦,”寧雪兒默默點點頭,心裏卻是淚流滿麵。她混的好差呀,眼看連白米飯都吃不上了。
晌午一過,寧雪兒收拾了碗筷,又背著背簍上山去了。家裏要建屋子,處處要用銀子,她得更努力的撿柴才行。
路過張益生家門口,張蜜糖怯生生地喊了她一聲。寧雪兒朝她笑笑,她才歡快地跑出來。
“雪兒姐,咱們一起上山。”張蜜糖上山是為了去看張益生設置的陷井裏有沒有獵物,順便再撿點柴火回去。兩個小姑娘一起,倒也有個伴兒。
寧雪兒先跟著張蜜糖去看了陷井,那些陷井張益生做的很隱蔽,上麵都鋪了稻草,若不是熟門熟路,壓根找不到。
不過,也不知是不是下雨的原因,一連看了三個陷井,都一無所獲。兩個小姑娘不免有些沮喪,然而,到了第四個陷井的時候,卻發現裏麵有隻受了傷的白兔子。那兔子渾身雪白,前腳因刮到了尖竹子而流血,張蜜糖小心翼翼地把它拿起來,高興道:“最近又能吃肉啦!”
寧雪兒勉強笑了笑,便去撿柴了。
傍晚時分,寧大壯和寧大牛正在院子裏壘磚頭,剛剛買回來的青磚要放好。寧雪兒到了家,放下背簍就去做飯。中午的米飯熬粥,家裏還剩三個雞蛋,寧雪兒全炒了,此外水缸裏養著張益生送來的兩條鯽魚,也讓她紅燒了。
弄好了飯,寧雪兒吱了一聲,寧大壯熱情地留了寧大牛吃飯。寧大牛嚐了幾口菜後,直誇寧雪兒手藝好。寧雪兒眉眼彎彎,“好吃二伯以後還來。”
飯桌上,寧大牛一邊吃著,一邊和寧大壯商量著建屋子的事兒,寧雪兒默默扒米飯,張著耳朵聽著。
“大壯啊,你意思是在原址上重建啊,可我看你那地方窄的很,以前建兩間茅草屋都勉強,這次要建三間大瓦房,怎麽也放不下吧。”
寧大壯歎了一口氣,無奈道:“那能怎麽辦?家裏就這麽大,菜園子又不能動,其他地方風水又不好.........”為這事兒,寧大壯也發過愁。
“傻瓜!”寧大牛笑了笑,“咱們村地多得是,你找村長隨便要一塊不就行了?”
“不行,不行。”寧大壯直搖頭,“咱們村那些不要錢的地位置都差得很,我們不住!”
草橋村荒地多不假,可人也多。村子裏一戶戶地早把好地方占光了,剩下的要麽靠近墳場,要麽在山腳下,這兩個地方都荒無人煙,一般人家寧願擠一擠,也不願搬去。
“咳,不就這事兒嘛,包在你哥哥我身上,回頭我就給你打聽打聽,幫你找個好地方。”寧大牛信心滿滿地拍拍胸脯,信誓旦旦地說著。
結果,第二天寧大牛就有好消息了,原來村裏李老頭的兒子在鎮上發了財,買了屋子,要接李老頭去享福了,他們尋思著家裏屋子太破,留著也沒用,正四處找人脫手。
寧大壯大喜過望,當即就和寧大牛去看了房子,房子是破,可架不住李家院子大啊,李家雖然隻有兩間茅草屋,但是前後的菜園子加起來足足有兩畝地之多。寧大壯心動了。但是一問價格,他的心又涼了。
一個破屋子加一個院子居然要二十兩銀子,這不搶錢嘛!
要知道,良田價最高了,也不過七八兩銀子一畝啊,這李老頭家的地隻能住,又不能種糧食,憑啥賣那麽貴。
寧大壯美滋滋地出去,卻是垂頭喪氣地回來。寧大牛的臉色也不好看,他介紹的買賣沒成功,他自然不開心。
中午的時候,寧大壯悄悄和張氏說了這事兒。張氏嚇得臉色都白了,直搖頭道:“不能買,不能買,咱們家就這麽些銀子,要買了這個院子,咱們拿什麽建屋子啊!”
寧雪兒坐在一旁,小心地插了一句嘴,“爹,要不您央著二伯再去砍砍價?”
寧大壯點點頭,隻得如此啊。
二房屋裏,寧大牛一進屋子,丁氏便問道:“孩子爹,事情怎麽樣了?”
寧大牛臭著臉,沒好氣地道:“不怎麽樣!老三嫌貴,不肯買。”
“不肯買?”丁氏疑惑了,她問:“你和老三說的什麽價?”
“二十兩!”
“二十兩?”丁氏驚呼,“你個沒良心的,連自家兄弟都坑,你.........”
丁氏氣得向寧大牛扔了一條帕子,寧大牛順手接過,笑嘻嘻道:“娘子,我就是想撈點油水嘛。你看看,老三建屋子,我忙裏忙外,還不該賺點銀子?”
“那你也不能胡亂要價啊!老三又不傻,那破屋子撐死了十五兩,你多要五兩,老三能答應?”丁氏瞪著眼睛怒道。
自家這個丈夫,為人圓滑不假,就是心太大,把人都嚇跑了。
寧大牛不好意思地笑笑,“誰知道老三那個傻子這次沒上當啊!”
“你還敢說!”丁氏隨手又是一條帕子扔過去,“老三可不傻,你以後和他相處可不能欺負他,他是你弟弟,我看著他們家那個雪兒能幹的很,以後沒準兒咱們都要指望她。”
“好了好了,知道了。這話你說了幾百遍了!”寧大牛不耐煩地應著,他覺得自己耳朵都要出繭子了。
晚上,寧大壯又跑去二房串門,他手裏還拿著雪兒烤好的板栗,沒辦法,誰讓自己有求於人呢。
敲了門,進了屋,寧大壯落座以後,先是指了指手裏的板栗,“二嫂子,送給你嚐嚐。”
丁氏樂道:“都是自家人,這麽客氣幹嘛!”
寧大壯笑笑,寒暄了好幾句,寧大壯才試探地問:“二哥,李老頭家的屋子還能再便宜些嗎?”
丁氏和寧大牛皆是一愣,他們沒想到寧大牛還惦記著呢。
“不知道啊!”寧大牛搖搖頭,“不過,你要是誠心想要,明兒我再去幫你問。”
“那謝謝二哥了,時候不早了,你們早些休息。”寧大壯起身便走了。
又過了幾日,寧大牛帶來消息,李老頭家的屋子最低也得十五兩,少一個銅板他們都不賣的。寧大壯咬牙買下,給了銀子,寧大牛又幫著辦了手續,當拿到地契和房契的那一刻,寧大壯的眼睛都紅了,快三十了,終於有自己的地了。
張氏和寧雪兒也是歡喜的。不管怎麽樣,隻要買了地,以後就有希望了。但是一想起家裏的銀子,大夥兒又發愁了。
現在就剩十五兩,如何能建屋子?張氏想了想,道:“當家的,要不咱們緩緩?等富裕了再建不遲啊!”
寧大壯捂著頭,苦惱道:“不建屋子咱們住哪裏?總不能一直住大房的屋子吧。”
“怕什麽?咱們不是還有兩間茅草屋嗎?雖說破了些,但是修一下將就住唄。”柳氏想當然地道。
“唉,你啊,”寧大壯指了指柳氏,無奈解釋,“第一,修屋子要銀子,第二咱們那個茅草屋要想修得好,一點銀子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