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派欽差


    一會兒又從小屋出來黏糊她,夫妻倆不知道在內室黏糊什麽呢,等從裏屋出來,皇後娘娘臉蛋紅紅的,皇上還有點不滿足的眯著眼睛。


    耽誤的功夫,正好禦膳房將飯菜做了出來,宮女們端過來放在外麵的大桌子上。知道皇上餓了,擺了一桌子。


    周兆煊出來和蘇芷櫻吃飯,聽她說了說坤寧宮起火的事情,又打量了一下這儲秀宮,道:“這裏住的習慣嗎?突然搬過來也沒暖爐吧?”


    蘇芷櫻好笑:“還能冷著了我?這麽大的宮廷多少人服侍,一說搬家,半個時辰不到這邊就收拾好了。”


    周兆煊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夫妻倆吃了飯,因為太累也不想出去走動,周兆煊去坐在暖榻上,還叫蘇芷櫻過去摟著才行,喝著暖茶,將兩人分開之後各自的事情又說著。


    一直說累了,便回寢屋睡覺。


    周兆煊回來了,蘇芷櫻也恢複了精神,第二天便出去一直往西走,到了準備辦女學的這個宮殿,看了看這邊準備的情況。


    一切都準備就緒了。蘇芷櫻想了想,選個時間通知一下京城的這些侯門爵府、勳貴官員,定好了開學時間,到時候看看來多少人好了。


    肯定是隻能先從大戶人家的女孩開始的,看看誰願意來,慢慢的女學的名聲出去了,小門小戶的姑娘才敢來。或者到時候看看上學的人多不多,如果多的話,就多開幾個班。


    不說蘇芷櫻忙活女學的事情。


    周兆煊第二天就上朝了。


    而朝臣們也是後知後覺,等發現皇上居然回來了,這時候才知道蓬萊大捷的消息!


    一聽到這個好消息,朝臣們中還有什麽想法的,已經是全然打消了,而正如周兆煊之前說過的,這一次出征雖然隻能算‘剿匪’,但是對他的威信確實是有很大的提升,朝裏那些心裏不服氣嘴上不說的老臣,如今大部分已經是心服口服。


    下了朝,幾位國公侯爺跟著去了禦書房,原本以為有時間能聽皇上說說這一次打仗的事情,但是到了門口求見,太監道:“皇上在裏麵見監察禦史梁大人、李大人。”


    齊國公忙問:“什麽事?”


    太監道:“這個奴才就不知道了。依著奴才看,幾位國公爺、侯爺還是回去,今天瞧這樣子,皇上是沒時間見幾位了。”


    大家聽了,隻能各自回去了。


    監察禦史梁素功,今年四十來歲,進士出身,在前朝皇帝時期曾經做到了禮部侍郎之位。


    不過因為上了一道折子,對前朝皇帝的一些行為提出來質疑,隱隱的提醒皇上不應該那麽做。用詞都是非常隱晦婉轉的,連指摘都算不上,隻能說是提醒,但還是惹惱了前朝那個皇帝,一夜連貶了九級,直接從一個禮部侍郎貶成了庶民。


    這還不算,過了一夜老皇帝想想還是不甘心,於是又叫人羅織罪名,安在梁素功身上,將他問罪流放西南。


    另一位禦史李大人李班,當年就是監察禦史,也是因為上了一道折子,告禦狀姚太青之子姚承罡為禍京城,強搶民女的事情,卻被姚太青倒打一耙,誣陷他心懷不軌,意圖誣告。前朝皇帝也將他貶官,發往嶺南服役。


    周兆煊登基之後,曾經大赦天下。當然說的是大赦,但其實也不真的是全都赦免了,那些犯了殺人搶劫等嚴重罪行的罪犯依然是關在監牢裏,赦的基本上都是梁素功、李班這樣的。


    而周兆煊將受到了前朝皇帝迫害的這些人選了些能臣幹吏,繼續回朝效命。


    梁素功、李班都是其中的一個,這兩人正直嚴謹,且有一定的頭腦,還是適合做監察禦史。


    這一次去查山東官場的問題,周兆煊就打算叫他們兩個去。


    跟兩人說明了情況,道:“李大人去濟南府,梁大人去登州府,從這兩個地方開始查起。著手點,可以選匠戶這方麵,從管理、俸銀、祿米等等的發放開始查……你們去看看,合適怎麽查就怎麽辦。”


    李大人和梁大人全都答應一聲:“是。”


    周兆煊將自己從蓬萊帶回來的卷宗一並給他們:“山東地勢重要,大周的糧倉之地,那裏的蛀蟲不除,朕心難安,這個艱巨重任交給兩位愛卿了,盼你們去了懲奸除惡,還山東百姓一片晴朗天空!”


    說的兩位禦史激動不已,大聲道:“是!”


    周兆煊親自去寫了聖旨,欽差大印交給他們,叮囑他們,那邊既然被姚氏兄弟據為窩點,必定是有緣故的,現在姚氏兄弟雖然已經除去,但是危險的人物卻未必清理幹淨了,兩位一定注意安全,去了之後不管是微服還是直接官身前往,到了之後都先和魏起隆聯係。


    兩人大聲的答應,領了旨意去了。


    兩位欽差走了,周兆煊正要回儲秀宮,太監進來稟:“大長公主駙馬,鎮國公世子爺劉明哲求見。”


    周兆煊有些意外,不知道姐夫來是什麽事,忙道:“快叫進來。”


    太監答應著出去,一會兒,劉明哲進來了,正要跪下磕頭,周兆煊道:“平身。什麽事啊姐夫?姐姐這段時間好著吧?”


    劉明哲笑著忙道:“大長公主好著,知道皇上今天回來了,就想進宮的,不過估計皇上一回來肯定很忙,因為我正好有事回稟,便先進宮看看。”


    周兆煊點點頭,笑著道:“何事?在這裏說還是回後宮說?”


    劉明哲忙道:“就在這裏說好了,說起來也算是一半的公事。”說著又遲疑了一下。


    周兆煊便叫人上茶,叫他坐下慢慢說。


    坐下了,劉明哲這才說起來是怎麽回事。


    前麵也知道了,鎮國公名下的幾個鹽池子,其實原本是大周皇帝的,是開國的時候,皇帝想要留作己用,但是又不好光明正大的做這件事,因此放在了開國功臣鎮國公的名下。


    如今幾代人過去了,皇帝早換了幾代,到了周兆煊這裏,更加將之前的皇帝驅下寶座。而那幾個鹽池子因為種種的原因,卻一直都在鎮國公的名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爺腿上缺掛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曉並收藏王爺腿上缺掛件最新章節